乐山乐水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4-09-18
- 消息
- 379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作为一种流变着的符号表征,流行语总是最为敏锐地反映着社会心理的变迁。流行语不仅仅是语言问题,它们是时代的重要见证。作为人类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真实地记录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变化,而流行语的提取和发布,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很多国家早有先例。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生活最主要的部分,是观察社会、人群、心态走向的窗口。流行趋势越来越重要,国家、集体、个人都要关注,更是商家的生命线。因此,对流行语在不同社会时期的探究以及滚动发布就成为一件有意思也很重要的事情。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改革开放的中国如大河奔流,涌来一个又一个潮流,善于弄潮冲浪的一代又一代人,抓住机遇,改写自己的命运。
高 考
1977年10月21日,我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并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与过去的惯例不同,1977年的高考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举行的,有570万人参加了考试。百废待兴的中国,居然拿不出足够的纸张来印试卷,为了解决恢得高考后第一届77级的考卷急需用纸,中共中央决定,调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虽然按当时的办学条件只录取了不到30万人,但是它却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书本,加入到求学大军中去。
文学青年
《现代汉语词典》里没有“文学青年”的条目。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确有这么一个小圈子,有这么一些青年,他们的精神气质与愤青(愤怒青年)、摇青(摇滚青年)一脉相承,但无疑比后大部分青年方式上文雅许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们比常人更接受文学及其操作管理机构的中枢。
在受“招安”之前,“文学青年”是一个理直气壮的自由职业。实际上,在那转瞬即逝的几年里,有不少文学青年最终依靠自己手中的那支笔完成了对主流社会的孜孜不倦的狙击并成功地跻身其间。尽管这批人的成才率极低,但已经是社会偏爱的结果了。在淳朴的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学青年是一个毫无疑义的敬语,它包含了当事人本身的价值追求及外界的宽容和认同。
流行歌曲
当有些歌儿好不容易被划到“健康歌曲”阵营时,中国的家电市场结束了手电筒占主流的格局。以学外语的名义,买下价值不菲的双卡,录音机里放着靡靡之音。这可能要算是最温情的“不良少年”了……跟现在的流行歌曲常常不知所云相比,当时流行歌曲的歌词都非常精美,非常打动人。当时的年轻人会把歌词抄录下来,当做一种对诗歌的精神寄托。哼着“隔壁班上的那个女孩为什么还不经过我的窗前”,在老师尴尬而且愤怒的目光当中,我们接近并掌握了潮流。
出国留学
1978年12月27日,在与西方世界隔绝了近四十年之后,首批50名中国留学生乘飞机,经巴黎、纽约,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在机场,他们受到了中国驻美联络处副主任韩叙和美国国际交流部署主任哈瑞德先生的迎接(摘自钱宁《留学美国》)。
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出去看看无疑是增长见识的有效手段之一。对那些真正渴望读书的人来说,国外的学术水准和环境国内难以企及。对另一些假借留学之名,只想出去扒洋分的人来说,彼岸远远高于此地的劳动力价值才是最大的目的。仅从奋斗的结局上看,上述两类人殊途同归:前者完成了学业学术上的原始积累和提升,后者完成了资本上的的原始积累和提升。最终这两类人都提升了自身的命运。很难说双方存在什么高下。知识能变成财富,但如果有人直奔成品而去,我们实在也不好意思责备他不够含蓄。
下 海
今天看来这是一个有点傻乎乎的词语。但在当初,只有脑筋活络的人才敢于砸掉自己的铁板碗,毅然下水。现在看来,80年代末下海似乎晚了点。下海风险的大小总是和下海的人数成正比。下海的口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廉,等别人都有了,新了,廉了,你只好转向了。也是,完成了原始积累,你还等什么?时代总是给先知最大程度的恩泽。
网 络
说网络提升一个人的生活,知本家当然是最明显的例子,这里按下不表。光说说所谓的网络作家吧:李寻欢们、安妮宝贝们、宁财神们、邢育森们,没有互联网,他们是什么呢?文学青年?好像他们又缺一点文学青年的傻劲,至少他们在文字上的名声不会达到今天的高度(水平是另一回事)。
一夜情
姑且不论一夜情的安全性和道德性,这样的邂逅方式满足了许多男人对越轨的遐想、女性对浪漫的期待!这城市每天上映无数一夜情的游戏,也要有无数女主角才得以开演。但这游戏也可谓是高风险作业!
第三者
中国把婚外恋对象称为第三者,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这之前,为数不多的婚外恋被人斥为“乱搞男女关系”。到了90年代以后,第三者在名称上逐渐与国际接轨,叫做“情人”了。究竟应该对“第三者”睁几只眼,各人自有判断。
卡拉OK
这里说的卡拉OK不仅仅指唱歌,而是指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参与人数众多的模仿行为。卡拉OK的特征是参与性可以广泛,但成才率极低。虽然大家都明白这一点,但都想赌一把,因为一旦成功,收益实在太大。有点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味道,可以参与,但平常心最重要。卡拉OK厅里杀人不见血的歌声实在太多了,没有思想准备甭进去。
二 奶
商务印书馆编了一本引起争议的《新华新词语词典》,其中收录了“包二奶”这样的被认为上不了台面的词。不知从何时起,那些凭姿色、靠有钱男人包养的女子被套上了“二奶”的名称。包二奶、养情妇,在古代是件颇有些理直气壮的事,有权、有钱或有其他,资本多得很。有点理由都可以做女人的文章,多娶几房或多包几个,都没问题,因为当时纳妾还称不上腐败!
“天涯沦落弃妇悲,更听风声杂雨声。”对于“二奶现象”,有人说它是“旧社会纳妾的翻版“,有人说它是“卖淫嫖娼的长期化”,还有人把它看作是一夫多妻的封建意识与西方所谓性解放相结合的产物。
三 陪
若在街上遇到一位从事此种行业的女性,相信人们大都会对其嗤之以鼻。不过据说这种行业的服务内容已从“陪歌、陪酒、陪舞”的“旧三陪”,发展到“陪吃、陪泳、陪浴”的“新三陪”。
拇指文化
以前一直认为中指是人十个指头中最有用的一个手指,但现在,它的地位似乎被拇指取代了。拇指文化――打电脑,发短信,玩PDA,拇指才是当代最有用的“finger”。
小 私
小资已经土了,现在流行小私。所谓小私,实则是大王主义:我要最贴心的,我要最适合的,我要只属于我的!拥有自己的私人发型师、私人营养师、私人健身教练、私人购衣指导等等,只要价格能接受,什么都可以私。
一 族
这说法跟日本人沾点边吧?上班一族,Soho一族,纹身一族……一族一族又一族。意思不过是这一群人,而且是外延模糊不清的一群人,加上“一族”就俨然时髦起来了,就像小餐馆挂上竹帘子取名“世纪大酒店”。
酷
“酷毙了”、“哇塞”等等,是新一轮的惊讶表达法。已经没有人追究“酷”与“Cool”渊源和变迁了,多数时候想都不想,也没有一点感情色彩,张开嘴:“酷”。兴奋地说酷羡慕地说酷都不如白痴一样面无表情地说酷来得“酷”。什么意思?谁关心呢?一追究意思就不酷了。难怪这个词会泛滥,它跟这个目迷五色不知所云的时代太合拍了。
重组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产业层面的重组,还是个人生活的重组,都要经历整合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阵痛”,但正是“阵痛”酝酿了“重生”。
转型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产业(品)周期越来越短,“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企业由于主业增长受限,不可避免要转型。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也要转型。于是,“转型”成为企业最热衷的一个词汇,很多企业言必称“转型”。
然而,转型注定是一个艰难而充满风险的过程。处于转型期的企业和个人常常要遭遇“转型悖论”的考验。
(2004年11月《财智文摘》 作者:爱可喜 黄汉)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改革开放的中国如大河奔流,涌来一个又一个潮流,善于弄潮冲浪的一代又一代人,抓住机遇,改写自己的命运。
高 考
1977年10月21日,我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并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与过去的惯例不同,1977年的高考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举行的,有570万人参加了考试。百废待兴的中国,居然拿不出足够的纸张来印试卷,为了解决恢得高考后第一届77级的考卷急需用纸,中共中央决定,调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虽然按当时的办学条件只录取了不到30万人,但是它却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书本,加入到求学大军中去。
文学青年
《现代汉语词典》里没有“文学青年”的条目。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确有这么一个小圈子,有这么一些青年,他们的精神气质与愤青(愤怒青年)、摇青(摇滚青年)一脉相承,但无疑比后大部分青年方式上文雅许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们比常人更接受文学及其操作管理机构的中枢。
在受“招安”之前,“文学青年”是一个理直气壮的自由职业。实际上,在那转瞬即逝的几年里,有不少文学青年最终依靠自己手中的那支笔完成了对主流社会的孜孜不倦的狙击并成功地跻身其间。尽管这批人的成才率极低,但已经是社会偏爱的结果了。在淳朴的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学青年是一个毫无疑义的敬语,它包含了当事人本身的价值追求及外界的宽容和认同。
流行歌曲
当有些歌儿好不容易被划到“健康歌曲”阵营时,中国的家电市场结束了手电筒占主流的格局。以学外语的名义,买下价值不菲的双卡,录音机里放着靡靡之音。这可能要算是最温情的“不良少年”了……跟现在的流行歌曲常常不知所云相比,当时流行歌曲的歌词都非常精美,非常打动人。当时的年轻人会把歌词抄录下来,当做一种对诗歌的精神寄托。哼着“隔壁班上的那个女孩为什么还不经过我的窗前”,在老师尴尬而且愤怒的目光当中,我们接近并掌握了潮流。
出国留学
1978年12月27日,在与西方世界隔绝了近四十年之后,首批50名中国留学生乘飞机,经巴黎、纽约,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在机场,他们受到了中国驻美联络处副主任韩叙和美国国际交流部署主任哈瑞德先生的迎接(摘自钱宁《留学美国》)。
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出去看看无疑是增长见识的有效手段之一。对那些真正渴望读书的人来说,国外的学术水准和环境国内难以企及。对另一些假借留学之名,只想出去扒洋分的人来说,彼岸远远高于此地的劳动力价值才是最大的目的。仅从奋斗的结局上看,上述两类人殊途同归:前者完成了学业学术上的原始积累和提升,后者完成了资本上的的原始积累和提升。最终这两类人都提升了自身的命运。很难说双方存在什么高下。知识能变成财富,但如果有人直奔成品而去,我们实在也不好意思责备他不够含蓄。
下 海
今天看来这是一个有点傻乎乎的词语。但在当初,只有脑筋活络的人才敢于砸掉自己的铁板碗,毅然下水。现在看来,80年代末下海似乎晚了点。下海风险的大小总是和下海的人数成正比。下海的口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廉,等别人都有了,新了,廉了,你只好转向了。也是,完成了原始积累,你还等什么?时代总是给先知最大程度的恩泽。
网 络
说网络提升一个人的生活,知本家当然是最明显的例子,这里按下不表。光说说所谓的网络作家吧:李寻欢们、安妮宝贝们、宁财神们、邢育森们,没有互联网,他们是什么呢?文学青年?好像他们又缺一点文学青年的傻劲,至少他们在文字上的名声不会达到今天的高度(水平是另一回事)。
一夜情
姑且不论一夜情的安全性和道德性,这样的邂逅方式满足了许多男人对越轨的遐想、女性对浪漫的期待!这城市每天上映无数一夜情的游戏,也要有无数女主角才得以开演。但这游戏也可谓是高风险作业!
第三者
中国把婚外恋对象称为第三者,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这之前,为数不多的婚外恋被人斥为“乱搞男女关系”。到了90年代以后,第三者在名称上逐渐与国际接轨,叫做“情人”了。究竟应该对“第三者”睁几只眼,各人自有判断。
卡拉OK
这里说的卡拉OK不仅仅指唱歌,而是指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参与人数众多的模仿行为。卡拉OK的特征是参与性可以广泛,但成才率极低。虽然大家都明白这一点,但都想赌一把,因为一旦成功,收益实在太大。有点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味道,可以参与,但平常心最重要。卡拉OK厅里杀人不见血的歌声实在太多了,没有思想准备甭进去。
二 奶
商务印书馆编了一本引起争议的《新华新词语词典》,其中收录了“包二奶”这样的被认为上不了台面的词。不知从何时起,那些凭姿色、靠有钱男人包养的女子被套上了“二奶”的名称。包二奶、养情妇,在古代是件颇有些理直气壮的事,有权、有钱或有其他,资本多得很。有点理由都可以做女人的文章,多娶几房或多包几个,都没问题,因为当时纳妾还称不上腐败!
“天涯沦落弃妇悲,更听风声杂雨声。”对于“二奶现象”,有人说它是“旧社会纳妾的翻版“,有人说它是“卖淫嫖娼的长期化”,还有人把它看作是一夫多妻的封建意识与西方所谓性解放相结合的产物。
三 陪
若在街上遇到一位从事此种行业的女性,相信人们大都会对其嗤之以鼻。不过据说这种行业的服务内容已从“陪歌、陪酒、陪舞”的“旧三陪”,发展到“陪吃、陪泳、陪浴”的“新三陪”。
拇指文化
以前一直认为中指是人十个指头中最有用的一个手指,但现在,它的地位似乎被拇指取代了。拇指文化――打电脑,发短信,玩PDA,拇指才是当代最有用的“finger”。
小 私
小资已经土了,现在流行小私。所谓小私,实则是大王主义:我要最贴心的,我要最适合的,我要只属于我的!拥有自己的私人发型师、私人营养师、私人健身教练、私人购衣指导等等,只要价格能接受,什么都可以私。
一 族
这说法跟日本人沾点边吧?上班一族,Soho一族,纹身一族……一族一族又一族。意思不过是这一群人,而且是外延模糊不清的一群人,加上“一族”就俨然时髦起来了,就像小餐馆挂上竹帘子取名“世纪大酒店”。
酷
“酷毙了”、“哇塞”等等,是新一轮的惊讶表达法。已经没有人追究“酷”与“Cool”渊源和变迁了,多数时候想都不想,也没有一点感情色彩,张开嘴:“酷”。兴奋地说酷羡慕地说酷都不如白痴一样面无表情地说酷来得“酷”。什么意思?谁关心呢?一追究意思就不酷了。难怪这个词会泛滥,它跟这个目迷五色不知所云的时代太合拍了。
重组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产业层面的重组,还是个人生活的重组,都要经历整合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阵痛”,但正是“阵痛”酝酿了“重生”。
转型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产业(品)周期越来越短,“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企业由于主业增长受限,不可避免要转型。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也要转型。于是,“转型”成为企业最热衷的一个词汇,很多企业言必称“转型”。
然而,转型注定是一个艰难而充满风险的过程。处于转型期的企业和个人常常要遭遇“转型悖论”的考验。
(2004年11月《财智文摘》 作者:爱可喜 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