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博士陈琳在新东家拿到首月薪金8万元

moyu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0,2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从遭遇上看,百万年薪的签订,到被质疑留学哈佛的光环;从莫名的遭遇解聘,到被新东家同样以百万年薪聘用。对哈佛博士陈琳而言,过去的3个月,似乎已经历了普通人一生的跌宕起伏。

从目前看,第二次的百万年薪聘用顺利不少。至少第一个月8万元的薪金,在没有任何波折的情况下,已落入陈琳的袋中。

从巧合上看,陈琳的新东家协和教育集团万达计算机学院,与老东家山东外事翻译学院仅有一墙之隔。

本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记者近日赶赴山东约见陈琳。不想,向来面对记者十分谨慎小心的陈琳,却变得十分爽快。

哈佛博士终于开口说话。


目击陈琳

从来不用手机拷机

万达计算机学院位于济南黄台。去时,出租车司机竟将记者拉到老东家山东外事翻译学院的门口,正不明方向时,一个学生说,沿着“山译”的围墙走到尽头,就是“万达”。

教务主任孙老师听清记者来意后,马上出去寻找陈琳。2分钟后,孙老师说:“陈博士出去散步了,但没走远,就在院内。我没办法跟他联系,估计很快就会回来。”

当记者询问陈琳有没有手机、拷机时,孙老师说:“陈博士不用这些玩意儿,他比较自由,与其联系除了办公室的座机就是e-mail,手提电脑他随身携带。”

10分钟后,陈琳在走廊的一头出现,与记者在电视画面中见到的模样不同:陈琳没有戴棒球帽,个子不高,瘦削的脸庞,身穿格子西装,人显得相当精神。他热情地与记者握手后,就带着记者向办公室走去。

陈琳的办公室在招生办旁的党政部。在10平方米左右的办公室内,靠门处还坐着一位中年妇女。可以明显地看出两者的待遇有别:陈琳用的是老板桌,桌上配着一台电脑,活动余地也大得多。因两者的办公设施不同,记者误以为该中年妇女是秘书,但被陈琳否认了。事后,记者才从协和董事长盛振文处得知,中年妇女是该校的党支部书记。


愿望必须实际化

在“万达”的日子,陈琳用很简短的一句话概括:“一切正常,到目前为止,协和集团董事会都能够认真对待和采纳我的每一项提议。”

据了解,“万达”开设了“陈琳国际班”,目前陈琳的主要工作是:制定学院的长期工作计划、安排本学期的教务教材事项、制订试点班的培养计划等。陈琳说,原本回国从事教育管理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借鉴哈佛、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为我国培养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培养一类科学界顶尖人物。但由于目前是立足于民办学校,因此必须将愿望实际化。

陈琳表示,在“万达”将更多地关注如何使每个毕业生有个好前程。

董事长盛振文说,早在6月底,他和同事就一直关注“哈佛博士风波”,对陈琳的学识、经验、为人和志向有全面的了解。邀请陈琳加盟的目的,就在于引进陈琳教育理念中的西方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突破我国高等教育现有的管理模式,这正是一直以来他试图想做的事情。

盛振文表示,从与陈琳接触到签约,双方仅花了20天左右的时间。“通过这一个月的接触,我们相处得非常融洽。陈博士很随意也很实惠,孤身一人住在黄岩大酒店,西方味很浓。但我有多年与专家教授合作的经验,只要互相尊重,以诚相待,沟通根本不存在什么问题。我们也没有给他定什么指标,只求从陈博士那里学到西方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

签约之后,陈琳向院方建议:大学一年级首先应该打好基础,课程安排应尽量满足专业课。很快院方就采纳了建议,大大增加了专业课,把原本放在一年级的政经类课程放到二年级。


每两星期发次薪水

盛振文说:“陈琳这个人很实际,有时候我们请客吃饭,他会说没有必要,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我仔细一想是那么个理,假如我把吃饭应酬的时间省下来,工作时间就可多出三分之一来。”

关于陈琳的实际,还体现在有关薪金的发放上。百万年薪如何结算?盛振文告诉记者:“陈博士说,在美国薪金都不是按月算的,而是按星期结算。目前我们每两星期结算一次。如今已给他发过两次薪水,每次4万,共8万元。”

陈琳本人也承认院方履行了百万年薪的合同。


陈琳访谈

被人为地绊了一跤

记者:对过去的“学历风波”怎么看?

陈琳:那是一场莫须有、没有意思的闹剧!我选择加盟万达计算机学院的考虑之一,就是遵循中华民族的古训,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但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跌倒,而是被人为地绊了一跤。

在质疑我的文章中提到,我在美联储的工作是临时工,而我当年的聘书上并没有这样写。文中向一位在美林证券工作的华人查询就证明我可能不曾在美林工作,此人掌握美林证券公司的人事档案吗?几篇质疑文章中的许多证据不但是错误的,而且来源可疑。比如说,证明我的哈佛学位是假的,最有力的“证据”是:我在哈佛的导师莫顿教授表示,他不记得曾经指导过一个叫陈琳的学生。


在“山译”无法实施理念

记者:“山译”解聘的理由之一是,你的能力不足担当常务院长,这你怎么看?

陈琳:我想强调的是,本人所持有的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管理类博士学位,在整个20世纪,哈佛大学只授予一个中国人,它的意义非同寻常。

坦率地说,来到山东之前,我对中国民办高校一无所知。凭我在美国的经验,以为民办和公办是一样的。到了山东后,我才第一次知道事情完全是两回事,中国的民办学校基本上是面对高考落榜生,而美国的最好民办即私立学校则是面对全美乃至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面对这个现实,我仍然充满信心地投身到对一个民办高校的改造和重组中去,引进一系列改革方案。

我在“山译”曾就教务改革、教学质量、国际交流等事项起草了二十份项目建议书。比如,为了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我主张外语听力和口语课全部由外教授课。为了解决聘请外教费用高的问题,我主张小班改建大班,采取电化教育设施等,但这些在“山译”无法实施。


怀念在哈佛的日子

记者:在这场“学历风波”中是否有所感悟?

陈琳:西方人有崇尚理性的传统,遇事分析演绎推理。这种传统贯穿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对待文凭的态度上,如美国人怀疑你的学历,会去做相关的调查,而不会要求你出示文凭;而中国人则希望看到文凭原件,虽然人们通常无法从文凭本身判断真伪。

我非常怀念我在哈佛的日子,现在看来可以用“黄金时光”来形容。我回国做教育管理,也希望我们的学校能借鉴这些世界一流大学的校园文化,有益于中国学子。


新闻背景

5月14日,哈佛博士陈琳从山东外事翻译学院院长手中接过常务副院长的聘书,成为我国第一个年薪百万的大学校长。

6月26日,某报刊登文章对陈琳的身份进行了调查,指出其“哈佛博士”的身份存在种种可疑之处。同天晚上,“山译”向众多媒体发出公开信,宣布解聘陈琳,信中说“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存在分歧”。此后,“山译”又表示,陈琳的能力不足以担当常务副院长一职。

7月3日,某报载文称确认陈琳哈佛博士身份。

8月27日,山东民办协和教育集团再次以百万年薪聘用陈琳,请其担任所属万达计算机学院常务副院长一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