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九巨鳄在华圈地

lixiaoyao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31
消息
688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媒体报导说,在如今跨国公司逞强耍威的时代,美国的跨国公司正在中国内地的东南西北刮起阵阵「圈地」旋风,在某些行业甚至表现出大有独占鳌头的态势。本文试对其中九家王牌公司在华的运作模式和发展轨迹作一扫描,以窥其庐山面目:


通用电器(GE)--集中投资沪京穗


虽然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开始,GE就在中国开展了自己的投资业务,但历史的久远并没有洗涤和淡化这一投资元老在中国的投资热情,而且似乎越来越变得贪得无厌。截至目前,GE所有的业务集团都在中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地方,中国土地上五十亿美元总投资、八千多名精干员工以及二十多家办事处和近三十家合资或独资企业都在向人们展示着GE的不凡。


GE百分之四十五的项目投资于上海,上海是它的首要目标,其次是广东,那里共有四个项目。GE目前在中国百分之九十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广东和北京。金融服务业是GE的投资重点,目前在华共投资了五个项目,涉及租赁、电力供应、建筑设备、融资等领域,像GE这样对金融服务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的外国公司还不多见。


宝洁(P&G)--质量取胜获成功


在中国,宝洁是一个生产品牌的机器。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日用消费品公司在一九八八年进入中国市场后不断地以「飘柔」、「海飞丝」、「潘婷」、「舒服佳」等知名品牌掀起一个又一个的化妆品消费浪潮,并引领着时代的潮流。如今的宝洁公司已在中国建立了十一家企业和一个研发中心,十三年来在华投资总额已逾三亿美元,拥有四千名员工,二○○一年上缴给中国政府十五亿元人民币的税收。据国家统计局调查,在中国洗发水市场占有率前三名的均是宝洁,中国洗发产品的百分之四十五点六,被宝洁揽入怀中。


宝洁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其产品的质量取胜策略。宝洁坚信,持久地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根本。


朗讯--拓产品技术本地化


成立于一九二○年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在世界六十五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机构,拥有九万名员工。二○○一年度,朗讯的营业收入为四百三十七点一亿美元,在《财富》杂志二○○一年全球五百家大企业排名中位居第二十八位,并且占据中国网络设备行业的头把交椅。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讯设备制造商,朗讯主要为服务供货商和企业设计提供网络系统、软件、硅片及服务。目前,朗讯已在中国建立了八个办事处,八家合资企业,三家独资企业、八家研发中心,拥有近五千名员工,并在上海和北京分别成立了贝尔实验室研发分支机构。


朗讯在中国的十六年合作期间,一直为产品技术的本地化不断努力。朗讯中国的业务将由原来的按产品分类改为新型的按六大区分类(客户业务总部、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北区、西南区)进行,整个人员机构将更加优化,并着重加强市场策划及营销的力度。


可口可乐--以3P为经营策略


一九八一年,第一家可口可乐罐装厂在北京投产,二十多年来,可口可乐在中国的投资已超过十一亿美元,直接雇用员工一点四万人。目前在中国有三家合作伙伴享有可口可乐罐装权。可口可乐在中国还有二十四个授权的瓶装公司和一个在上海生产可口可乐浓缩液的工厂、一个在天津生产中国品牌饮料主剂的公司。未来五年内可口可乐将增设六家新厂,总投资额为一点五亿美元,届时,可口可乐在中国的罐装工厂将增加到三十四个,几乎覆盖整个中国。


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对可口可乐来说是一块十分诱人的大蛋糕。为了牢牢控制在中国饮料市场的话事权,可口可乐公司确立了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市场策略,公司起初提出,要让顾客「买得到、买得起、乐意买」的3A策略(availability、affordability、acceptability),随着业务的发展,一九九五年又提出更具挑战性的3P策略,即「无处不在、物超所值、优先品牌」(pervasiveness、price、preference)。从3A到3P不仅仅是用词的改变,而是体现了可口可乐公司更为积极主动的经营思想。


友邦--致力打造保险王国


美国国际集团(AIG)是一个久负盛名的、也是全球最大的工商保险机构。二○○一年税后利润高达五十八点二亿美元,总资产达三千一百零三亿美元,在《商业周刊》二○○一年全球一千家最大公司排名中列第十二位。甚麾下的友邦保险公司则是最早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第一支劲旅。


一九九二年,中国国务院批准《上海外资保险机构暂行管理办法》,让以代表处名义留守中国十二年之久的AIG得以能够打出他在中国的第一张牌--友邦保险公司在上海设立分公司,同时经营产险和寿险业务。


在一九九二年友邦保险开业前,中国还没有保险代理人制度,而保险代理人制度又是国际保险公司通行的制度,于是,友邦保险率先在中国引进了保险代理人制度。友邦在中国建立了一流的培训中心以培养管理人才。由于在友邦工作的员工大部分都是本地居民,这种「绣球」效应当然使得中国政府为他频频大开绿灯。不出几年,友邦先后获准在中国广州、深圳、佛山等城市开展寿险及非寿险业务。


丹拿?佳士拿--汽车业务多元化


总部分别设在德国和美国的戴姆勒?克莱斯勒(按,港译丹拿.佳士拿),其业务主要集中在汽车行业,年均创造收入一千五百一十多亿美元,在世界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和办事处,全球雇员总数达四十六点六万人。在《财富》杂志二○○一年全球五百家最大公司排名中位居第五位。戴?克公司来到中国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


近几年,戴?克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日益提速。随着戴姆勒?克莱斯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戴?克公司计划在中国发展更多的战略联盟,扩大现有合作伙伴的关系,并在未来的国际竞争层面上进行更为灵活的经营活动。


就在戴?克公司构建着自己市场版图的同时,它的大多数业务分支机构均在中国开展了业务,如轿车、商用车、柴油发动机、飞机发动机、汽车电子和服务等业务。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在中国共有五个合资和独资项目:北京吉普、亚星-奔驰、苏州安特优发动机、上海新代车辆技术以及MTU珠海维修有限公司。此外,戴姆勒?克莱斯勒服务集团一九九○年又建立了主要从事金融财务和信息技术的服务产品系列,其核心部分是为汽车产品提供金融和租赁服务,同时也为特许经销机构提供融资支持。显然在作为汽车链带方面,戴?克又走在了对手的前面。


IBM--着重本地人才培养


美国国际商用机械公司(IBM)是世界上头号计算机制造商,其主要业务是在信息处理领域生产数据处理设备和系统。二○○一年营业收入八百九十二点七三亿美元,在《财富》杂志二○○一年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居第十九位。应该说IBM与中国有着久远的关系。早在一九三四年,IBM就为北京协和医院安装了第一台商用处理机,一九三六年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此后,由于战事原因隔断了与中国的联系。四十多年后,IBM再次来到中国,先后在北京、上海设立办事处。到二○○一年为止,IBM在中国设立的分公司和办事处达十一家,员工超过二千八百多名,其采购额和出口额都达到二十亿美元的佼好成绩。优秀的中国本地技术人才始终受到IBM青睐,IBM也不断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培训条件。事实上,IBM公司近一半的经理职位已由本地员工担任。这在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中是少见的。


惠普--优质服务招揽顾客


一九七九年,基辛格博士在中美建交后不久访华,在与中国新一代领导人邓小平的会晤中,两人探讨了两国全方位合作与发展前景,基辛格博士提出让中国和美国合作的建议,并首先推荐他曾担任国防部副部长的老同事、美国惠普公司创始人之一戴维?帕卡德先生访华。帕卡德不久访华,并且与中方探讨了惠普及美国高科技电子企业到中国投资的设想。一九八五年六月二十日,总投资产二千五百万美元、注册资金一千万美元的国内第一家高技术合资企业--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到二○○○年,这个在全球拥有一百六十多家分公司的国际知名企业在中国的营业额首次超过十亿美元(其中不包括已经分离出去的安捷伦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年营业额突破十亿美元的外资IT企业。


中国惠普在全国设立了八个分公司、三十家支持服务办事处和一百多家维修中心,以保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了在今后的生态系统中占据更大的优势,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也进行了改革,调整后的中国惠普分为商务客户部和消费产品部两大部门,前者负责为企业客户提供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后者则主要针对个人消费者。


惠普并购康柏,对中国惠普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实施「中国策略计划」,中国惠普计划总投资接近十亿美元,设立惠普中国研究院和软件开发实验室。


联合技术--积极推动当地化


联合技术公司是美国大型跨国工业集团,业务遍布世界二百二十多个国家,涉及二千多个业务据点,为全球航空航天和建筑业提供高技术的产品和服务。二○○一年该公司营业收入二百六十八点二亿美元,资产总额为二百六十三点七一亿美元,在《财富》杂志二○○一年五百家最大公司排名中,居第一百五十五位。


早在一九○○年,联合技术公司所属的奥的斯电梯公司就向上海出口了两部电梯。一九八四年,联合技术公司来到中国,成立了中国最早的电梯合资企业--天津奥的斯电梯公司。到目前为止,联合技术公司在中国的六家子公司约有九百名员工,有二十八个制造合资企业和合作项目,生产设施遍布中国主要城市,涉及航空发动机、飞机机载设备、暖通空调及冷冻设备、电梯和扶梯、直升机研制开发和工业用燃气轮机等领域。


联合技术公司在实施对中国的发展战略过程中,积极推进当地化是一个重点。首先体现在人员当地化;其次是技术开发当地化;第三是零部件采购当地化。张锐(摘自《经济导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