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言长篇小说《没有影子的行走》征集书评[请求]

笑言

早期用户
管理成员
VIP
注册
2002-01-16
消息
5,925
荣誉分数
18,522
声望点数
1,393
  笑言长篇小说《没有影子的行走》已由时代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书号:ISBN 7-5387-1705-6/1・1619,32开本,165千字,定价19.00元。2002年10月1日起,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均有出售。衷心感谢武汉诚成御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策划!
  现在网上征集书评十篇,1000-2000字为宜。10月10日前被采用者将有机会在《中华读书》等各类媒体刊出,并给予适当稿酬。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网址如下:
  http://www.xiaoyan.com/bbs/msg_topic.cfm?tn=246&pn=1

  谢谢!
 
最初由 笑言 发布
  笑言长篇小说《没有影子的行走》已由时代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书号:ISBN 7-5387-1705-6/1・1619,32开本,165千字,定价19.00元。2002年10月1日起,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均有出售。衷心感谢武汉诚成御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策划!
  现在网上征集书评十篇,1000-2000字为宜。10月10日前被采用者将有机会在《中华读书》等各类媒体刊出,并给予适当稿酬。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网址如下:
  http://www.xiaoyan.com/bbs/msg_topic.cfm?tn=246&pn=1

  谢谢!

书名有逻辑语病.
 
Re: Re: 笑言长篇小说《没有影子的行走》征集书评[请求]

最初由 过客 发布


书名有逻辑语病.

职业病?
 
平淡的沉重与寂寞的轻松 ──读笑言《没有影子的行走》

  平常,谁又曾在意过自己的影子?每天在人海里打转,面对无数的面孔,熟悉的、陌生的都在意不过来呢。可是,假如有一天,当你独自行走在无人的旷野或午夜寂寞的长街,你会发现影子对你,忽然意义不寻常起来:孤独之中,至少还有影子与你相随,还有它印证着你的存在……
  《没有影子的行走》说的是寂寞游子在异国的民俗和文化氛围中,试图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传统和文化的影子……
  笑言,一位多年来笔耕不辍的海外游子,以他旅居的加拿大为背景,为我们叙述了一个新移民的故事:从IT业精英曹嘉文移民加拿大落地的一刻拉开序幕,以曹嘉文、苏南、何芳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一群知识分子移民凭着各自的才识和努力,在新的国度里落地生根,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工作安定,生活无忧,表面上,他们已经融入了加拿大的主流社会,但无论从心理还是行为习惯,他们身上仍然背负非常深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烙印。在外环境和心灵内在的中西意识的冲突中,游子们倍感困惑和无助。这种冲突在曹嘉文、苏南、何芳等人的感情问题上尤为突现。带着离异创伤的曹嘉文对感情表现得消极而克制,异乡的孤独和无依中,他遇到了温暖的苏南。这种情况下,谁又能拒绝有一个人来懂得自己孤单,温暖客居他乡的清寒呢?于是,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西方人同居意识在曹的心里不断交战。而苏南思想上似乎已经十分西化,口里说着“我不在乎将来的事儿”,到头来还是摆脱不了婚姻的情结。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相当精妙的大马哈鱼洄游的比喻。至于何芳,一个非常东方味道的女性,她嫁的却是一个洋丈夫,事业成功家庭美满,可是因为肤色不同带来的对家庭、事业观念上的差异,终导致两人不得不分道扬镳……
  游子的影子情结无疑是凝重的,笑言写来却是举重若轻的从容。他避开了那些以往某些移民小说或忍辱负重郁郁不得志或充满鲜花和掌声的题材,而从最普遍移民或多或少都经历过或正面临着的生存状况切入,竭力逼近新一代移民海外生活“原生态”。笔触幽默机敏,整个故事亲切生动、意趣横生。文中隽永小语随手可拾,不少调侃式的幽默穿插其中,每让人忍俊不禁。如:
  “……曹嘉文象被人拔掉电源,一下子呆在那里。”
  “……苏南有些感动,也有些感慨,曹嘉文的感情象一台旧电脑,启动虽慢,工作倒还可靠。”
  “……她的激情却偏偏让他难以响应,好像郭靖的竹棍敲打在黄药师的箫声之间,总是错着节拍。”
  “……见面虽然没有让双方失望,却让烟雨蒙蒙的中国写意山水陡然变成了纤毫毕现的超现实主义油画,见面凭空抽掉了他们原有的空灵和默契,见面更象两个国家进行领土谈判,谈判的结果便是划一条双方认可的边界。水清无鱼,萌生于网上的荒诞念头就这样大摇大摆游走了。”
  “……妻子的回答相当俏皮。她说,我不怕活的,也不怕死的,就怕咽气的那一下,以致于后来他听到咽气这两个字,就想起那只在他脚下痉挛的母鸡……”
  ……  
  这样的细节多不胜数,其精妙的意味恐怕难以从这断章取义中体现,还是留待各人阅读时慢慢品味吧。
  小说情节并不复杂,内容却相当丰富,尤其是书中为我们展现的的许多关于加拿大生活的片段,非常新鲜有趣,让人有如亲临其境:移民语言学校的生活、邦安科公园的露营、农庄里的枫叶糖……
  小说通篇用一种平静、含蓄、中肯的方式叙述,不刻意追究所谓的文本形式,不卖弄文字技巧。这是最实在的方式、也是最大气的表达方式。就如一块精美的玉石,很朴素地放在那儿,就足以让我们心动神往。
  从小说的取材,极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来看,《没有影子的行走》当属流行小说之列,而从能吸引读者一读再读,读罢不禁掩卷沉思的角度来说,其意义已远在流行小说之上。
  今年,是笑言文学创作的丰收年:先后在《南方都市报》和《青年作家网络文学》等纸媒上发表多篇散文随笔以及网上流传甚广的中篇小说《涓生的纸片》。《没有影子的行走》这部长篇小说的出版发行,更是值得庆贺,同时也是读者的福音。
 
如非把我想说的话都说完了,我说什么呀,555。。。:p

喜欢这篇小说的理由对我来说很简单,人物就象是发生在自己周围一样,一切都觉得是触手可摸,这大概就是叫共鸣。 :) :) 既然如非都说完了,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吧。;)
 
不是正式的书评,只是自己的一点看法。

我觉着书写的蛮好的,很容易引起移民的共鸣,也能吸引对移民生活感兴趣的读者。
和“白雪红尘”比,好了好多,而且语言很好。只是人物有些单薄,除了男主角外。
对于移民生活,还是多为男性单身移民的眼光,让人物发展更象按照作者的思路在
走,而不是人物自己的故事。我想小说很大的败笔是何芳和她的家庭生活。能感到
作者在写成功的何芳和她的婚姻时,显得力不从心,整个故事更象肥皂剧。苏南和
曹嘉文的感情也有一些唐突。看不出他们的感情基础在哪。特别苏南眼里的曹嘉文,
更象曹嘉文眼里的苏南眼里的曹嘉文:)。比较象一相情愿的爱情故事。

故事是好故事,不少细节也很真实,但败笔也挺大的。我想,作为流行小说,读一
读可以是很好的消遣。再深的,我没有读出来。
 
不管是中文小说还是翻译小说,爱情永远是不变的主题,我很难想象一本小说如果没有这个主题能称得上是一本好小说。我想大家希望看到的还是移民之间的男女感情冲突,这样的共鸣会更深一点。当然,所有的爱情故事不外乎两个结局,两厢情愿也好,一厢情愿也好,看的人自得其乐,这就是小说的魅力。

作为流行小说,消遣是其次,大部分读者如能从书中得到共鸣,这就是成功的小说了。当然,我个人并非读书人,水平有限,至于从书中读到作者力不从心,或是肥皂剧的场面,这就是我所力不能及的了,至于要看到更深处,为了避免我不会老眼昏花,还不如现在就当作消遣又何妨。

不过,我觉得真是奇怪,时代文艺出版社的主编真是瞎了眼,居然把一出类似肥皂剧的小说拿来正式出版,还要拿去参加福州全国书展,如此看来,眼睛有问题的还不止那主编一个人了。:p
 
最初由 green_grass 发布
不管是中文小说还是翻译小说,爱情永远是不变的主题,我很难想象一本小说如果没有这个主题能称得上是一本好小说。我想大家希望看到的还是移民之间的男女感情冲突,这样的共鸣会更深一点。当然,所有的爱情故事不外乎两个结局,两厢情愿也好,一厢情愿也好,看的人自得其乐,这就是小说的魅力。

作为流行小说,消遣是其次,大部分读者如能从书中得到共鸣,这就是成功的小说了。当然,我个人并非读书人,水平有限,至于从书中读到作者力不从心,或是肥皂剧的场面,这就是我所力不能及的了,至于要看到更深处,为了避免我不会老眼昏花,还不如现在就当作消遣又何妨。

不过,我觉得真是奇怪,时代文艺出版社的主编真是瞎了眼,居然把一出类似肥皂剧的小说拿来正式出版,还要拿去参加福州全国书展,如此看来,眼睛有问题的还不止那主编一个人了。:p

其实我只是讲讲我的读后感。你也不用同意的。主编的眼睛瞎了之类的话,还是免了吧。
 
奇怪了,我说主编,需要你的同意吗?
 
最初由 green_grass 发布
奇怪了,我说主编,需要你的同意吗?

这是文学苑,不是吵架园。过去看你和不同意见的人争论,因双方都比较激烈,还看
不出你的偏激和刻薄。这次领教了。
 
嗯,多谢你的夸奖,在这个坛子上,我倒还真没什么跟人有过激烈的争论,实在是佩服你的慧眼识英才。:cool: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前也不怎么体会得到,不过最近一些事情倒也领教了。:)
 
最初由 green_grass 发布
嗯,多谢你的夸奖,在这个坛子上,我倒还真没什么跟人有过激烈的争论,实在是佩服你的慧眼识英才。:cool: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前也不怎么体会得到,不过最近一些事情倒也领教了。:)

不要说这些无聊的话。我把和你在网上的交到都贴出来, 只有两次,不知道你领教
了什么。

What I learn is you have a lot of dark thoughts yourself. Talking about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thanks for using the right words for me.

This is my last reply in the thread since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Xiao Yan's topic.

---------------------------

1. e-mail requested for permision of posting a notice of reading club.
you replied about month later because you did not check it
I replied saying thank you and inviting you to reading club

original e-mail was deleted since I don't know one day I need to post
it here.

2. qiaoqiao hua
my e-mail:

abby 在 Sep-28-02 12:17 PM 写到:

Hi Green_Grass,

I just noticed that you post "祝贺笑言的<落地>正式出版" on both "渥太华华人论坛" and "文学苑" and a few month ago you move reading club's notice outside 文学苑 because you think it's redunant. Though I am not with the reading club anymore, I still feel a kind of uncomfortable about what's happening now. Just feel it's kind of double standard. It's not quite fair how the situation was handled. I hope you don't mind I pop up this again.Itjust keep bugging me . If you don't feel the same way, please just ignore this message.

Abby

Your answer

Re: ?
Ok, fair enough, I can explain your question.

As a matter of fact, I just post a topic which is "祝贺笑言的<落地>正式出版" on "文学苑" . But when Riven saw this post, he copied it to "渥太华华人论坛", maybe he thought this news was important to this BBS and should let everybody notice it. The truth is I didn't post twice.

I am glad you guys from reading club always check it and fight for justice. Well, but I feel confident that I never "滥用职权", even for this post, I didn't put it into "置顶". If you still feel it's unfair, just write another message to Riven.

So dose my explanation satisfy your uncomfortableness?

My reply
Fair enough. Thanks for the reply.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