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毁了我家园,我也要毁掉他们的园!」 [转贴]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262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美籍阿裔少女究竟在阿富汗看到了什么?
作者: 香港明报记者张翠容

悼念九一一袭击周年的小提琴哀怨之声触动全世界的心灵,可是,从纽约世贸中心的「零起点」,
我们很快又到了另一个「零起点」的灾难现场□□阿富汗。


10月7日是美国轰炸阿富汗一周年,无辜老百姓死伤无数,但世界似乎只是静默无 语。美籍阿富
汗裔少女玛素.达苏丹从美国到阿富汗,烽火寻亲,用摄影机纪录了美国轰炸阿富汗的实况,却遭
美国查禁,她究竟看到了什么?

「 From Ground Zero to Ground Zero」,原意是从零起点到零起点。五岁已移民美国的玛素
处于两个祖国灾场的夹逢中,看到纽约世贸在恐怖袭击下灰飞烟灭,难过与愤怒之馀,她同时亦估
计到她的另一祖国很快将受到报复攻击,因此,她千里迢迢,重访在阿富汗的故乡坎大哈,在镜头
面前她展示了一幕幕惊心动魄
的家破人亡故事,美国传媒感到尴尬难堪,如不查禁的话,便只能作大幅度删剪


香港明报特邀记者张翠容披露,及至上月,台湾公共电视买下了版权,足本播放,译名《阿富汗烽
火寻亲》,笔者获邀参与讨论,在讨论之前大家都得以先睹为快,可是,该纪录片一开始不到十分
钟,已让笔者跌入极大的震撼与沉思中。

在坎大哈,到处可见轰炸过后的大坑洞,小孩因捡拾地上的东西而给美国留下的炸弹炸得四肢不
全。门外躺□一大堆稍看似是羊群的尸体,原来是某一户人家的家族成员共十数人的骸骨。

老百姓慌忙撤离城市,跑到荒野和农舍,但仍然逃不过被杀害的命运。

位于坎大哈旷野的邱库阿特村,已被美军夷为平地,玛素的一名远房亲戚是幸存者,他站在瓦砾
上,面对□玛素,手指向天,像要发誓,说:「美国人毁了我家园,我也要毁掉他们的园!」

原来,他一家 19口全被杀光,只剩下一个儿子苟延残喘。玛素在导弹的碎片里寻 回她一名小表亲
的手帕,还有儿童学写字的课本,她失声痛哭了。

一名村民指当天美军飞机低空盘旋,距离他们头顶不到十米,难道这竟也看不清楚居住在邱库阿特
村的全是平民?

玛素跑到美军驻坎大哈总部查问,美军支吾以对。没答案,只能望着苍天。看来,这笔帐很难算清
楚,真是天晓得。

以上的情景,甚少在西方传媒中详细出现,阿富汗老百姓之死,只不过是美国反恐行动中无可避免
的附带牺牲者,他们没有声音,没有面容,真是死不足惜,要怪,怪谁啊。

据新罕布什尔大学(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最近的实地调查显示,有大约 5000名阿富
汗人死于美国的轰炸中,其中包括 150名在村中出席婚礼庆典时被炸死的人,以及69名在首都喀
布尔一间清真寺祷告会中给杀害的。

负责调查的教授赫罗尔德 (Marc Herold)称,他到过医院和各农村视察,发现有不少非塔利班地
区也被炸成一片颓垣败瓦,赫劳说:「那不是误炸的。」

如果不是误炸,那就是蓄意滥杀无辜。看来,美军真是绝不手软。

爱尔兰独立制片多兰(Jamie Doran)在其最新纪录片《马扎里沙里夫大屠杀》 (Massacre at
Mazar)中,即指证「北方联盟」领袖杜斯图姆 (Rashid Dostum)如何 冷血屠杀接近4000名投
降战俘,他把战俘塞进一个大货柜箱中,然后运往一间由美国管理的监狱去,再在该处杀掉他们,
埋于旷野。

一名油站员忆述当天该货柜车在他那里加油,他嗅到很浓的异味,车后的货柜箱还渗出血水和黏
液,恶心极了。不过,杜斯图姆这名屠夫现在却成美国的新宠儿,任阿富汗新政府的副外交部长。

当人们猛烈抨击回教极端主义的同时,面对美国总统布殊「杀无赦」的政策,我们又可否察觉到这
种美式激进思想正横行无忌?玛素的「从零起点到零起点」,意义深远,从美国到阿富汗,再从布
殊到拉丹,两个灾场,两个举世知名的领导人,难道是代表了一个铜币的两面?

9月11日让很多人愤怒哀痛,那么10月7日又代表了什么?如我们相信人人平等,何不就在这天好
好为阿富汗死难者作出一分钟的沉痛哀悼
 
战争没什么理由的,赢了你就有资格说话,输了?该怎样就怎样吧。
 
最初由 <...> 发布
一名村民指当天美军飞机低空盘旋,距离他们头顶不到十米,
呃是一架什?秣?:confused: :confused:
 
战争啊,就是这么回事,没法算账,一算就算到好几千年以前了,再算就得从2个猿猴打架开始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你怎么知道那是平民?就算他平时是平民,把个美国兵往他面前一摆,说不定就那菜刀了。索马里的教训还不够,全民皆兵啊。所以打起仗来,是不分平民和士兵的,打仗不心狠,到头来就是自己被干掉。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