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奴才与制造蠢才--胡评中国教育 [推荐] [转贴]

xiaomage

Moderator
VIP
注册
2002-01-17
消息
2,893
荣誉分数
289
声望点数
213
所在地
渥村仕同湾
制造奴才与制造蠢才--胡评中国教育

易明


现代教育虽然有很多职能,但其基本职能是培养一批能工巧匠,使之能在社会经济
活动中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从这个角度来讲,通才也好,专才也好,都是为社会
所需要的。一国的教育能培养出哪怕是其中一种,也就算是成功的了。可惜的是,
中国的教育基本上连这个最低的要求都达不到。这点诚如芦笛近来文章所说的,中
国的理科教育只培养了一些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而文科教育则基本上是失败的奴
化教育。但高分低能好歹还有再造就的可能性,所以一旦出了国还能有点出息,去
分享个把诺贝尔奖什么的。而人一旦被奴化入骨,则再造的可能性就极低,非脱胎
换骨不可救药。所以中国教育的主要问题是文科教育,夸张一点地说,中国的教育
制度特别是文科教育不作根本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实现民主法治也就无从谈起,
最多也是纸上谈兵,连一点操作性都不会有。

中国现代教育的历史不过100年之久,再往前数的自孔夫子开始的2000多年内的所谓
师徒授受,如果还可以被称为教育的话,也不过是制造奴才的教育。这种教育却不
幸在后来的科举举仕的制度下被延续了上千年之久。说科举制度是典型的奴才教育,
还不光是因为其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更因为皇上本人是位於至尊地位的主
考官,是标准答案的最后解释者。这点就决定了该教育模式必定是以制造奴才为核
心的,其最大的功能只是区分奴才的级别而已。高级的奴才去给皇上当差,掌管和
四书五经毫不相关的各种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事务,当然也就难免会把事情搞得一塌
糊涂。低级的奴才则只能上行下效,靠著识几个破字去欺负老百姓,并在他们饥寒
交迫时鼓动他们造反。在这样的教育制度下,是永远也出现不了以民主法治和市场
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国家的管理制度的。

100年以前,中国的皇上总算被被外夷打得明白一些了,知道了靠一帮的奴才来维护
现代国家已经不可能,所以就大力废科举,办学校,借助庚子赔款,使现代大学应
运而生。但在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中国的大学也就逐渐变
成了制造奴才与制造蠢才的场所。简言之,中国的理科教育基本上是造就蠢才的,
而文科教育则承袭了制造奴才的传统。谓予不信,请试著在高考作文中写一篇批判
三个代表的文章,或为法轮一辩,看看能得到什么结果就是了。王怡曾就这一点写
文批判说中国的高考作文是对学生感情的劫持,我看说得还是太客气了。要让我说
呀,这种公开鼓励学生说假话大话空话的教育,无异于诲淫诲盗,是对学生心智的
全面摧残。

在这一点上,稍稍还有一点年纪的网友,都不会忘记各位在中国的学校中上过的各种
政治教育课吧。我们曾经花费了多少时间在死记硬背连老师自己都不信的陈腐信条
上?我们曾经带着多么厌恶的心理违心地重复记忆那些为现代人类文明所不耻的文
化垃圾呀。这样的教育,难道还不是造就奴才的吗?

与这种在指导思想上南辕北辙的教育宗旨相比较,现代中国文科教育注重死记硬背的
方法论缺陷倒是大巫见小巫了。但这种死记硬背也不幸窒息了我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使人倾向于沿袭旧制,以昨日的是非为是非,对智力发展的作用几乎是负的。更因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太长,各种皇上家族的鸡零狗碎的事又太多,各种奴才们
的阿谀奉承吹牛拍马也花样翻新,数不胜数。对这些所谓史实的准确掌握,我看对
增进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并非必不可少,更不是产生天才的主要途径。

天才的产生无疑与社会状态有关,但却与特定的教育模式没有直接的关联。其实象莎
士比亚、托尔斯泰、鲁迅和爱因思坦那样的天才,是要靠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的
条件才能诞生的。他们可遇而不可求,更不能通过任何天才学校来培养。但这样的
天才却可能偏偏就潜伏在我们这些芸芸众生之中。因此我看生产天才最好的办法,
就是鼓励网友们多写多贴多看多学,再加上必不可少的自吹自擂和互相吹捧。久而
久之假以时日,保不齐那天还真能捧出个托尔斯泰出来。照咱们寒山这高手云集日
产万节的态势,我看最损也能捧出个把巴尔扎克、海明威什么的吧:)

但我不认为这样的天才可以从中国的当代教育中产生。鉴于中国国内的新闻封锁和奴
化教育现状,诚如王朔所言,我们最多也就是出俩码字师傅。中国的正统教育恰恰
扼杀了诞生天才的可能性。这也许就是为什么鲁迅当年建议中国青年最好不读中国
书的缘故吧(至少我当年是上了他的当了)。俏皮的王小波则将读中国书比喻为跟他
家的傻大姐学习缝扣子。我对这二位有所补充的是一个机会成本的概念,即我们在
不死记硬背这些古书旧书死书坏书的同时,还可以省下更多时间去做更为有益于身
心健康的其它活动,如打牌、下棋、恋爱、泡妞等等,正如我贴完此文就马上要去
做的那样。
 
Yes, it's very essential for the education of kids.
It's not important whether they can recite those classics or not.
We shall let them understand them.

亡人国必先亡其史
葛兆光



中国经典十种》是我在清华大学全校选修课“中国文化名著导读”上用的讲稿,大概从1990年开始吧,一连讲了差不多七八遍。1993年在香港出版后,第二年就被台湾一家出版社买了版权,在台湾出了一版,还加上了一个令我至今汗颜的正题“新经典常谈”。1997年,又在毫无所知的情况下,被一个韩国教授出于好心,译成了韩文在釜山出了一版,改了书名叫《中国经典的理解》。但是,我一直不想在大陆出版,尽管已有朋友在报纸上写了介绍文章。一直到我打算在清华大学不再开这门课了以后,我才同意把这本书的修订本交上海书店出版社印行。道理其实很简单,我有一点小小的私心或者担心,就是担心我的学生在上课时窃窃私笑:“原来你念的就是这些东东。”
大凡每个教师讲课,总是希望内容使学生感到新鲜,有些趣味,免得“经典常谈”变成“老生常谈”。不过,也不能太新鲜以至于陌生,通俗性课程的内容也要在“知”与“不知”之间――毕竟历史是一种回忆,如果没有听众心底的呼应,课程内容完全陌生,哪怕是故事也可能不行。但我总觉得,讲自己传统中的经典,总不至于让大学生听来如闻远邻家事,终究不关自己痛痒。

但是我可能错了。也许是我的感觉停滞,也许是我对时代变化估计过低,当我在慢慢地讲着《周易》、《论语》、三《礼》、《史记》、《说文》以及《黄庭经》、《般若心经》的时候,有人期待的却是另外的东西。在我最后一次上这门课那个岁末的期终考查中,我出了一个“感受经典”的题目,却在答卷中发现,我们以为人人应当熟悉的经典,已经离开生活很远了,相当一批学生对于“经典”的想象和期待,并不是这些,却是《三国》、《红楼》,是《乱世佳人》、《魂断蓝桥》,是莫扎特、贝多芬、达芬奇,还有那年流行的《泰坦尼克》,甚至还有这个电影里的插曲《my heart will go on》。我把一些感慨写成了一篇文章《感受经典的感受――一个教师的阅卷笔记》,发表在一个南方的刊物上,写下了我的忧虑,我的困惑。

现在,我们还要读经典吗?我总觉得,阅读经典,本来是传统接续的一个途径,不要说古代中国思想常常是通过经典的解释与再解释来传续的,就是现代思想,又有多少是天生石猴似的原创版本,而空无依傍呢?所以,阅读经典并不仅仅是历史与文化的普及,常常也是传统和思想的提炼。我并不赞成多少有些“群众运动”式的集体背诵经典,也不很赞成小学的读经课,更不喜欢把这种经典阅读变成爱国主义的“广告”和“宣传”。我只是希望每个有教养的人,都要有一点历史和传统的知识;更常常希望,对于经典,一个大学不止要有普及的课程,最好还有精读典籍的高等研究性课程,就像芝加哥大学的“社会思想委员会”(committee on social thought)的课程一样――这个课程主要是对精英和经典的重视,方法就是阅读经典,叫“the fundamentals”,大约读十到十五种书,包括文史哲经法的各种书。我想,如果我们大学可以有这样的课程就太好了。

理想还是不要太高吧,免得理想成为幻想,希望变成失望。说起来,离我第一次上这门课的1990年,已经十二年过去了,离这本书在香港出版的1993年,也已经九年过去了,风气和时间一样变得飞快。旧时的小巷已经变成了车水马龙的大道,高架桥从门前横过,快节奏的流行音乐代替了以前慢悠悠的丝竹音乐,口袋里的漫画和书包里的洋文书,已经使旧时经典没有存身的空间,除了一些官腔十足的人还在那里遵照某种口径,有气无力地照本宣科讲“弘扬传统文化”的大话空话。其实,传统的延续常常是要一些具体的依附的,像经典常读,像旧景保护,像岁时节令的祭典,我们过去的祠堂祭祀和家谱书写,就是把我们的血脉缝缀在家族的记忆中,没有这些有形有象的文字、图像、建筑、遗物,就仿佛思念故人没有旧照片一样,有时记忆会模糊,有时甚至会想不起来故人的容貌。空话继承传统,和伪造历史一样,并不是在唤醒传统和历史,而是在架空历史和传统。我很感慨韩国和日本在直观上给人的传统意味和历史感觉,其实就是服装、建筑、岁时、习俗的顽强存在和有意呈现,所以,只有这些经典、旧景、时令,才常常像一个象征,它让你的传统可以有所附丽,有所依托,当人们读到这些压缩储存了千年历史的语句时,会在历史深处和古人对话,觉得我们还是在传统的延长线上。

以前有一句老话说,亡人之国,必先亡其史。这话很有道理,如果在我们的生活中,历史记忆和负载历史的经典被抹去了,可以唤醒族群与文化认同的象征被拆除了,尽管到处是崭新的高楼,人人都穿着洋气的衣衫,天下是一样的城市,嘴里是一色的洋文,我们靠什么来确立我们这一群人与另一群人的不同呢?世界上还有没有叫做“汉文化”的东西呢?有人问我,在这个时代,历史和传统的命运究竟会怎么样?我不知道,于是还要重复当年结束这一课程时所写《感受经典的感受》一文末的那句话:“在这样的生活世界上,我们,我们的大学生,我们的时代,还需要这些古代的经典么?”
 
当然需要!在这样的生活世界上,我们,我们的大学生,我们的时代,肯定而且必须要这些古代的经典,特别是我们的孩子们!!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