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讨论一下,原始社会的时候野人知不知道爱情呢??

原始社会就没有爱情,只有唯一处女膜那时候才是最最重要的东西,比现在女孩薄薄一曾膜更具有深远的意义,那时候处女膜挺厚,一般年老体衰的根本就--+进不去,只有年轻体壮的才能===》进去,优生优育。报纸上见过所谓的石女,被人插了几边,处女膜就是不破,其实是没进化好,正好证明了我的观点,为了防止年弱身体弱的插进去。
 
不同的时代对爱情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不同的民族对爱情理解也是不一样的。
 
人为什么是人
爱为什么要有爱
 
应该也有,不过没有复杂的东西,只是看见顺眼的磨出火花然后在一起
 
见笑了,和爱情主意者相比,我是个人见人烦的机械唯物论者。

这个故事的开头挺罗嗦……
从前有一个鸡蛋,鸡蛋里有个人叫盘古。
盘古开天辟地,然后世界上住了两个人,一个叫伏羲,一个叫女娲。
伏羲沉迷于搞八卦,女娲孤孤单单很无聊。
女娲是个情趣高雅,慧质兰心的女孩子。百无聊赖中,她就捏小人玩。她给小人起了名字,拉帮结派,安置家园。
伏羲是闷骚的典型中国男人,女娲等了很久他还在搞八卦。
女娲很郁闷,小泥人越来越多,她耍脾气的时候就给了他们生命,给了他们思想。小人门闹闹嚷嚷,十分有趣,这个游戏就此从单机变成了联众。
女娲拳养着小人们,给他们造谷粟禽兽。这种人本思想是笛卡儿式的。
她自得其乐了很久很久,终于有一天,伏羲八卦调试完毕,山川河岳规划整齐,他过来说,我们走吧。
女娲拍拍膝盖上的土,激动地猛点头。
伏羲看到她堆了满地的建材砂土,指着问,这些怎么办?我们要走了,他们将和世界共存。
女娲果然慧质兰心,她想了个办法,把所有飞禽走兽分成了公的母的,小人分成了男的女的。这样,他们再不用一个变两个,他们可以一对一对结合起来,让后代的品种变化多端。变化多端的一代,由伏羲堆砌的壮丽山河选择最搭配的,继续结合生存。不搭配的,是女娲的赝品,造化的疏忽,统计学的必然。他们的灵魂被人群嘲弄,他们的身体被禽兽吞噬,他们的基因被历史淹没,他们给后来人的幸福生活垫背,达尔文称为“自然选择”。
伏羲的作业不完美,女娲的玩具也不完美。他们不管了,拍拍手走人。
去了一个青山绿水,只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地方。
剩下的很多男人和很多女人,由不完美的自身,努力适应不完美的规律,改造不完美的自然。
一切的世间万物,无论是根植于地下还是奔走于荒野,无论是遨游在碧海还是飞翔在天空,作为女娲娇纵任性的产物,以他们的灵性和繁复,尽职地打发了那个女孩的寂寞时光。
庄家扔下服务器走了,玩家茫然无知,尽兴于自己的游戏。
他们失去了取乐的意义,就自觉把生存价值定为于“繁衍”。无谓地继续又继续,一代一代升级,魔法从火系变成气系变成电系,买卖宠物,争夺土地,形成家族、集团、地域,创造帝国、文明、传奇。
不过他们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首要任务是繁衍。一个生物人的成功,如蛇蚁虫鼠,依然是繁殖成功。所以无论找何种理由,男人和女人还是走到一起,这种关系,女娲和伏羲式的,被称为“夫妻”。
繁殖和照顾幼子,就是最重要的行为。是一切的目的,是一切的纲领,是一切的归属和唯一的意识统一。
世间的万物,男女尝试起各种组合,群婚、一夫多妻、一妻多夫、一夫一妻……最后一种,被高等的小人玩具认为是最高等的,推广演习。
所谓最高级的夫妻模型,就是最适合该物种的父母义务分配。所幸的是,我们这个物种有能力让男女平分父母义务,他们可以共担风险,可以共负责任,可以分担劳作,也可以共享果实。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男一女,这个故事绝对可以和平发展高潮继续。
可惜,自然选择在人这里,主要表现在雌雄选择,就是婚配选择。
活该在历史的谷底垫背的人,没有婚配权,无法让基因继续。
而有幸加入战局的人,还有恼人的本能作祟。
因为人类的男性比女性产子机会大得多,人类的婚配竞争,大多发生在雄性行为中。千秋万代,造成一个不好的影响――女人非常看重配偶的质量,过分注重他的生存能力和附加值……而男人非常看重配偶的数量,过分注重单纯的数字,以及分布的广泛……
这样的一夫一妻结构,是很不稳固的。
偏偏人类的幼子,成长速度惊人缓慢。
这样产生一个孩子,对父母任何一方的风险都很大。
如果女方见到一个附加值更高的男人……如果男方见到任何一个女人……这个小结构都有可能被破坏。而剩下的一方,成为婚姻风险投资的受害者,带着需要十几年才能步入成熟的幼子,在残酷的婚配竞争中,实力大大降低。
这样不保险的事,是自然选择无法容忍的!
于是,经年累月的选择,赋予了人类这样一种特性。
这种特性,能让男女双方自愿陷入长达一生的君子协定。
这种特性,比社会力量更强大,足以抗拒本能和利益。
这种特性,阻碍进步又挥之不去。
这种特性,最终被人忘记了本源,流于意形。
这种特性,就是那美丽的、高尚的、骄傲的――所谓的爱情。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