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老,你没有走!――程思远先生纪念馆”文选 返回
程思远女儿程华同学珊伊悼程思远先生并忆石泓女士
珊伊
--------------------------------------------------------------------------------
程思远女儿程华同学珊伊悼程思远先生并忆石泓女士
珊伊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在北京读过几年书,学业也许不见长进,却留下许多十分温馨的回忆。至今,我还时时感受着老北京人留给我的那种不可言传的暖意。我就是在那时有幸认识了同班同学安娜的父母程思远先生并石泓女士.
记得,刚听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真是高兴莫名。一直提着行李到北大的31楼女生宿舍,我沉浸在幻觉的世界里。然而,冷冰冰的学生宿舍让我马上回到了现实里。三个将我迎进宿舍的女同学,全是北京人,小婴、安娜和简看着我,呐呐的,不知说些什么好。我觉得我比她们都年长,便摆出一副老成的样子,请她们吃广州带来的特产。不料,她们客气得很,与我推让起来。我向来不善客气,也就不坚持了,自顾自地坐在一边吃了起来。后来,这几个家伙向我坦白,其实她们可想吃我的东西了,就是不好意思接下来。晚饭时,我跟着她们到学一食堂就餐。到了那里,我才知道,当时北大食堂的晚饭就是玉米糊糊、咸菜加馒头。我虽然祖籍是北方人,但在广州生活多年,习惯了三菜一汤加米饭的晚餐。面对残酷的现实,我心中暗暗叫苦,这天天晚上啃咸菜馒头的苦难何时能了。我们把晚饭打回宿舍,草草用完饭,我开始收拾床铺。不知何故,熄灯以后,我和那几个北京女孩子忽然没了初次见面的生疏,天南海北地聊了起来。一位我熟悉的男生说过,同住一屋的女孩子过了十二点,相互间就一定会说实话。也许,还真是那样。原来,她们中的简比我大,是师大女附中的老高二,当下,我就代表我母亲与她认了校友。小婴是景山学校的小四生,到过东北兵团。安娜那时才十九岁,是个梳着两条牛角辫、高个子苗条小姑娘,一对圆而大的褐色眼睛不停地转动着。她年纪虽小,但经历好象很不一般,出生在香港,长在北京。她们一致认为我的阅历最广,因为我教过书,当晚就把我封为老“某”。
初见安娜时,她满口的老北京的胡同腔儿,让我无法相象她出生在香港。不过知道了她的身世,我也就不奇怪了。安娜的父母都是推动中国历史的人物。她的父母是程思远先生和石泓女士。程先生当年的壮举经媒体报道,广为国人所知。而安娜母亲石泓女士的事迹却鲜为人知。前不久我到加州探访安娜,她送了我一本程家子女为纪念去世多年的母亲出版的一本小书。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当年周总理为了感谢石泓女士的贡献,曾特地宴请她,请了当年的三军统帅的夫人们作陪。据程先生回忆,在宴会上,周总理说,我们和三军首长经常见面,但同他们的夫人欢宴一堂并不常有,就我个人记忆,这还是第一次。此事足可以说明安娜母亲是个多么了不起的女性。
二十多年前,安娜家住在北京东城一个四合院里。第一次,我去她家,找了很久。那天,安娜的父母对我很客气,令我受宠若惊。后来,我常去她家走访。去安娜家时,我除了在安娜房间与她说笑,有时也和她的父亲说说广东话。程先生一生阅历很广,在大陆香港两地、甚至美国都生活过,与国共两党的重要人物打过交道。正因为如此,他对人对事都显得异常平和,甚至对女儿的同学也非常平易近人。在当时,象他这样深谙时世的人恐怕不多。我到北大后的第一个暑假,曾跟随着安娜全家到北戴河的别墅住过几天。安娜的父亲程先生很有意思,为了各方面的方便,总对别人说我是他老朋友的女儿。在北戴河,跟着程伯伯,我见到了许多当时的大人物,真是个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我出国前,在广州见到安娜的父母。看到我那两个穿着小花裙子的女儿,安娜母亲直说我,有这么好的孩子,你还出什么国。由于国事活动频繁,石泓女士的衣着比八十年代初讲究许多,看上去也年青了许多。安娜告诉我,她母亲是个操心的人,家中事务无论巨细,都要认真办理。老头子越风光,她就越累,最后,她还是被拖垮了,她过世已有多年。
我看过安娜母亲年青时的照片,她的漂亮是带着忧郁的那种,让人觉得她很高贵。安娜的相貌虽然也很出众,但她是幸福儿童,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安娜家是美女频出,她的同父异母大明星姐姐林黛和亲生姐姐都很漂亮。据说,安娜的父亲曾劝过她的明星姐姐,要她有思想准备,面对可能出现的事业低潮。但是,她没听进去。后来,她自杀了,也是不出预料。安娜的父亲对人生有他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一生做了一般人不会做或是不敢做的事情。他有时和子女们谈到自己的人生经验。在子女中,安娜最完全吸纳了父亲经验。她在二十几岁时,放弃优越家庭生活,跑到美国留学,一切从零开始。现在,安娜在美国,不但有事业,还有一个很好的家庭。程伯伯和石阿姨在九泉之下相会后,应该为她感到欣慰。
孩子小时,都怕别人向他们道再见。其实,成年人何尝不是如此。对过去,我很怀念,亦伤感,因为许多可敬的长辈都不在了。不经意间,我却成为下一代人的长辈。我希望,我也能给他们留下温馨。
程思远先生不幸去世,令我深感悲痛,望安娜及程琳、程进、冀平节哀。
北大清华新闻线索与柳哲媒体策划写作网站http://xinwenxiansuo.blogchina.com/
柳哲专栏http://column.bokee.com/blogger/name/_C1F8D5DC.html
柳哲博客http://xungen.blogchina.com
未名工作室http://weiming.tougao.com
柳哲寻根http://caojuren.vip.sina.com
QQ:130518188
联系地址:北京大学吉永庄5号寻根工作室 柳哲 邮编100080
010-62767364,86517312,13051818154 电子邮件:caojuren@vip.sina.com
原文2005年8月29日发表于北大
--------------------------------------------------------------------------------
Copyright (C)2000-2004 Netor.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Netor网同纪念
程思远女儿程华同学珊伊悼程思远先生并忆石泓女士
珊伊
--------------------------------------------------------------------------------
程思远女儿程华同学珊伊悼程思远先生并忆石泓女士
珊伊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在北京读过几年书,学业也许不见长进,却留下许多十分温馨的回忆。至今,我还时时感受着老北京人留给我的那种不可言传的暖意。我就是在那时有幸认识了同班同学安娜的父母程思远先生并石泓女士.
记得,刚听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真是高兴莫名。一直提着行李到北大的31楼女生宿舍,我沉浸在幻觉的世界里。然而,冷冰冰的学生宿舍让我马上回到了现实里。三个将我迎进宿舍的女同学,全是北京人,小婴、安娜和简看着我,呐呐的,不知说些什么好。我觉得我比她们都年长,便摆出一副老成的样子,请她们吃广州带来的特产。不料,她们客气得很,与我推让起来。我向来不善客气,也就不坚持了,自顾自地坐在一边吃了起来。后来,这几个家伙向我坦白,其实她们可想吃我的东西了,就是不好意思接下来。晚饭时,我跟着她们到学一食堂就餐。到了那里,我才知道,当时北大食堂的晚饭就是玉米糊糊、咸菜加馒头。我虽然祖籍是北方人,但在广州生活多年,习惯了三菜一汤加米饭的晚餐。面对残酷的现实,我心中暗暗叫苦,这天天晚上啃咸菜馒头的苦难何时能了。我们把晚饭打回宿舍,草草用完饭,我开始收拾床铺。不知何故,熄灯以后,我和那几个北京女孩子忽然没了初次见面的生疏,天南海北地聊了起来。一位我熟悉的男生说过,同住一屋的女孩子过了十二点,相互间就一定会说实话。也许,还真是那样。原来,她们中的简比我大,是师大女附中的老高二,当下,我就代表我母亲与她认了校友。小婴是景山学校的小四生,到过东北兵团。安娜那时才十九岁,是个梳着两条牛角辫、高个子苗条小姑娘,一对圆而大的褐色眼睛不停地转动着。她年纪虽小,但经历好象很不一般,出生在香港,长在北京。她们一致认为我的阅历最广,因为我教过书,当晚就把我封为老“某”。
初见安娜时,她满口的老北京的胡同腔儿,让我无法相象她出生在香港。不过知道了她的身世,我也就不奇怪了。安娜的父母都是推动中国历史的人物。她的父母是程思远先生和石泓女士。程先生当年的壮举经媒体报道,广为国人所知。而安娜母亲石泓女士的事迹却鲜为人知。前不久我到加州探访安娜,她送了我一本程家子女为纪念去世多年的母亲出版的一本小书。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当年周总理为了感谢石泓女士的贡献,曾特地宴请她,请了当年的三军统帅的夫人们作陪。据程先生回忆,在宴会上,周总理说,我们和三军首长经常见面,但同他们的夫人欢宴一堂并不常有,就我个人记忆,这还是第一次。此事足可以说明安娜母亲是个多么了不起的女性。
二十多年前,安娜家住在北京东城一个四合院里。第一次,我去她家,找了很久。那天,安娜的父母对我很客气,令我受宠若惊。后来,我常去她家走访。去安娜家时,我除了在安娜房间与她说笑,有时也和她的父亲说说广东话。程先生一生阅历很广,在大陆香港两地、甚至美国都生活过,与国共两党的重要人物打过交道。正因为如此,他对人对事都显得异常平和,甚至对女儿的同学也非常平易近人。在当时,象他这样深谙时世的人恐怕不多。我到北大后的第一个暑假,曾跟随着安娜全家到北戴河的别墅住过几天。安娜的父亲程先生很有意思,为了各方面的方便,总对别人说我是他老朋友的女儿。在北戴河,跟着程伯伯,我见到了许多当时的大人物,真是个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我出国前,在广州见到安娜的父母。看到我那两个穿着小花裙子的女儿,安娜母亲直说我,有这么好的孩子,你还出什么国。由于国事活动频繁,石泓女士的衣着比八十年代初讲究许多,看上去也年青了许多。安娜告诉我,她母亲是个操心的人,家中事务无论巨细,都要认真办理。老头子越风光,她就越累,最后,她还是被拖垮了,她过世已有多年。
我看过安娜母亲年青时的照片,她的漂亮是带着忧郁的那种,让人觉得她很高贵。安娜的相貌虽然也很出众,但她是幸福儿童,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安娜家是美女频出,她的同父异母大明星姐姐林黛和亲生姐姐都很漂亮。据说,安娜的父亲曾劝过她的明星姐姐,要她有思想准备,面对可能出现的事业低潮。但是,她没听进去。后来,她自杀了,也是不出预料。安娜的父亲对人生有他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一生做了一般人不会做或是不敢做的事情。他有时和子女们谈到自己的人生经验。在子女中,安娜最完全吸纳了父亲经验。她在二十几岁时,放弃优越家庭生活,跑到美国留学,一切从零开始。现在,安娜在美国,不但有事业,还有一个很好的家庭。程伯伯和石阿姨在九泉之下相会后,应该为她感到欣慰。
孩子小时,都怕别人向他们道再见。其实,成年人何尝不是如此。对过去,我很怀念,亦伤感,因为许多可敬的长辈都不在了。不经意间,我却成为下一代人的长辈。我希望,我也能给他们留下温馨。
程思远先生不幸去世,令我深感悲痛,望安娜及程琳、程进、冀平节哀。
北大清华新闻线索与柳哲媒体策划写作网站http://xinwenxiansuo.blogchina.com/
柳哲专栏http://column.bokee.com/blogger/name/_C1F8D5DC.html
柳哲博客http://xungen.blogchina.com
未名工作室http://weiming.tougao.com
柳哲寻根http://caojuren.vip.sina.com
QQ:130518188
联系地址:北京大学吉永庄5号寻根工作室 柳哲 邮编100080
010-62767364,86517312,13051818154 电子邮件:caojuren@vip.sina.com
原文2005年8月29日发表于北大
--------------------------------------------------------------------------------
Copyright (C)2000-2004 Netor.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Netor网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