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把女王的臣民和红朝的公民对立的话, 那么我们来看看三国里的一段故事.
入籍还是作永久居民就象降曹还是降汉一样. 如果没有关羽后来千里寻兄的一段, 就真的会象曹操说的:"我为汉相, 降汉即是降我." 因为关羽毛在屯土山名义上降了汉, 但为曹操打仗, 干的事情跟降曹是没区别的. 永久居民在女王的加拿大联邦里面生产, 纳税和消费, 第一代又没服兵役一说, 和入籍尽的义务是一样的.
就象关羽一样, 永久居民们也只要到了回流那一刻才能挺起胸来说, 我还是比你们这些入籍的更爱国些.
但降了曹的, 是不是就一辈子降曹呢? 三国里显然否定了这种说法. 一种是徐庶, 因个人原因滞留在曹, 在刘曹对立的情况下, 他选择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这有点类似留在女王联邦里的入籍老中. 另一种是孟达, 一生数叛, 降汉叛汉, 降曹叛曹, 当然最后没玩儿好, 死在司马手里. 可是别忘了, 诸葛亮那么大能耐, 最后也栽在司马手里, 所以, 孟达可以说死而无憾, 也没什么丢人的.
所以呢, 入了籍的也可以回流, 孟达回流的时候, 诸葛亮可是不计前嫌地欢迎.
从降汉不降曹的这些故事可以看出, 除了绝对的曹刘对立, 还要肯定相对的存在. 爱国的程度相对地有轻有重, 在任何时候, 任何情况下, 只要愿意, 都是可以爱汉, 降汉, 归汉的. 只有轻重之分, 而不以成败论英雄.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捶妮春
入籍还是作永久居民就象降曹还是降汉一样. 如果没有关羽后来千里寻兄的一段, 就真的会象曹操说的:"我为汉相, 降汉即是降我." 因为关羽毛在屯土山名义上降了汉, 但为曹操打仗, 干的事情跟降曹是没区别的. 永久居民在女王的加拿大联邦里面生产, 纳税和消费, 第一代又没服兵役一说, 和入籍尽的义务是一样的.
就象关羽一样, 永久居民们也只要到了回流那一刻才能挺起胸来说, 我还是比你们这些入籍的更爱国些.
但降了曹的, 是不是就一辈子降曹呢? 三国里显然否定了这种说法. 一种是徐庶, 因个人原因滞留在曹, 在刘曹对立的情况下, 他选择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这有点类似留在女王联邦里的入籍老中. 另一种是孟达, 一生数叛, 降汉叛汉, 降曹叛曹, 当然最后没玩儿好, 死在司马手里. 可是别忘了, 诸葛亮那么大能耐, 最后也栽在司马手里, 所以, 孟达可以说死而无憾, 也没什么丢人的.
所以呢, 入了籍的也可以回流, 孟达回流的时候, 诸葛亮可是不计前嫌地欢迎.
从降汉不降曹的这些故事可以看出, 除了绝对的曹刘对立, 还要肯定相对的存在. 爱国的程度相对地有轻有重, 在任何时候, 任何情况下, 只要愿意, 都是可以爱汉, 降汉, 归汉的. 只有轻重之分, 而不以成败论英雄.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捶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