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在北京四合院渡过的那段时光,除了玩就是吃,所以印象中的四合院和小吃对我来说就是北京,不管她变得如何modern。
1. 炸糕
金黄色的炸糕是我的最爱,即使万种风情的粤式点心也没有夺取我对她的宠爱。外酥内嫩,甜而不腻,常作早点。
炸糕分奶油炸糕、黄米面炸糕、江米面炸糕和烫面炸糕。其中奶油炸糕是据说是由元朝蒙族人的饮食习惯沿袭下来。蒙古人建元朝后,将一些奶制食品带入中原,溶进北京人的饮食之中。平常老百姓家中的炸糕,多是黄米面和烫面做的,做法也不复杂。
黄米面炸糕:用水磨米面为原料。面要加水和好后发酵,面和得不要太硬,要适当揉进一点硷。制作时抓一小块面,用手指在中间按一个坑儿,包进豆沙馅,将口封严,随包随入温油锅中炸至金黄色即可。这种炸糕外焦里嫩,香甜可口。
烫面炸糕:先把水烧开后,倒入面粉搅拌均匀,面烫好后出锅分成大块,摊开晾凉,对上发面和适量硷面,揉匀揪成小剂,摁扁,包上红糖、桂花、面干拌匀制成的馅儿,用温油炸。这种炸糕外焦酥、内软嫩,易消化。
2. 豌豆黄
那年头,这个小吃可不像现在这麽容易吃到,因为它是宫廷小吃,只有北海公园内的仿膳饭庄有卖。托我一在北海公园上班的表姐的福,时不时地能尝到那末一小块,余味无穷。
做法其实不难。将豌豆煮烂倒成糊,加上白糖、桂花,冷却凝固后切成两寸见方,不足半寸厚的小方块,上面放几片蜜糕,色味俱佳,质地细腻纯净,入口即化。
3. 小窝头
与豌豆黄、云豆糕同为宫廷小吃。是用玉米粉加黄豆粉、白糖,制成形状极小、一口能吃一个的小窝头。
传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慈禧在仓惶出逃的路上饿了,走到一个叫贯世里的地方,有人给了她一个窝头吃。她在饥不择食时吃了这个窝头,觉得十分好吃。回到北京后,仍念念不忘,便让御膳房给她蒸窝头。厨师们深知她吃惯山珍海味,怎能吃得了贫穷人家的玉米面粗粮制成的窝头?于是绞尽脑汁,就有了这个小窝头。北海公园内的仿膳饭庄所做的小窝头最有名。
4. 爱窝窝
又名“艾窝窝”。在元代即已有之,名"不落夹"。因明代帝、后喜食,就成了明宫小吃,称"御爱窝窝"。后来传入民间,衍化为"爱窝窝",亦作"艾窝窝"。
制法:将糯米洗净,加清水浸泡一夜,上笼屉蒸一个时辰,再加入开水,待米吸收水分后再蒸半个时辰。出锅后将米捣烂,待冷却后揪成小团,按成圆形小饼,包上用芝麻仁、核桃仁、青丝、山楂、冰糖、糖桂花等拌成的馅抟成元宵形状,滚上干蒸的熟大米粉即成。
5. 豆汁
这可是北京第一小吃,就像臭豆腐一样。第一次喝,犹如泔水般的气味使人难以下咽,捏着鼻子喝两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瘾,满处寻觅,排队也非喝不可。
豆汁历史悠久,据说早在辽、宋时就是民间大众化食品。干隆十八年(1753),有人上殿奏本称:“近日新兴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检查,是否清洁可饮,如无不洁之物,着蕴布募豆汁匠二三名,派在御膳房当差。”于是,源于民间的豆汁成了宫廷的御膳。
豆汁实际上是制作绿豆淀粉或粉丝的下脚料。它用绿豆浸泡到可捻去皮后捞出,加水磨 成细浆,倒入大缸内发酵,沉入缸底者为淀粉,上层飘浮者即为豆汁。发酵后的豆汁须用大砂锅先加水烧开,再用小火保温,随吃随盛。不要看其貌不扬,但一直受到北京人的喜爱,原因在于它极富蛋白质、维生素C、粗纤维和糖,并有祛暑、清热、温阳、健脾、开胃、去毒、除燥等功效。
喝豆汁必须配以切得极细的酱菜,一般夏天用苤蓝,讲究的要用老咸水芥切成细丝,拌上辣椒油,还要配套吃炸得焦黄酥透的焦圈,风味独到。
不喝豆汁的北京人算不上真正的北京人。据说,北京出生的西部歌王王洛宾仙逝前,是喝完一口豆汁后,才乘鹤归去的。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也很喜欢喝豆汁,抗战期间居住上海留须不出,弟子言慧珠自京赴沪演出,特带4斤装大瓶灌满豆汁,以尊师长,传为佳话。
土得不能再土的豆汁,居然有慰藉居住在外地的老北京人思乡的魅力。“南来顺”的豆汁最有滋味。
6. 炸酱面
我本不爱面食,但绝对不拒绝这一口,姨妈的炸酱尤为精到。北京人讲究“出门的饺子,进门的面”,每次去北京前,都会跟姨妈讲好我进门的时间,往往会精确到秒
炸酱面:常见的是猪肉丁炸酱。纯是以半肥瘦猪肉丁加葱、姜、蒜等在油锅炸炒,加黄稀酱,盖上锅盖小火咕嘟10分钟。这时,肉丁被黄酱 咕嘟透了,肉皮红亮,香味四讲究的则是里脊丁炸酱三鲜(虾仁、里脊、玉兰片)炸酱等,还有木樨(鸡蛋)炸酱、炸豆腐丁酱、烧茄子丁酱等素品,油而不腻。
老北京人吃炸酱面,冷天讲究吃热的,谓之“锅儿挑”(完全不过水),热天吃过水面,但汤要篦尽。根据季节佐以各种时鲜小菜 ,谓之“全面码儿”。初春,用掐头去尾的豆芽菜(称掐菜)、只有两片子叶的小水萝卜缨,并浇上过年剩下的腊八醋。春深,在酱里放上鲜花椒蕊儿,称花椒酱,面码儿则是青蒜、香椿芽、掐菜、青豆嘴、小水萝卜缨和丝(条)。初夏则以新蒜、焯过的鲜豌豆、黄瓜丝、扁豆丝、韭菜段等为面码儿。
7. 杏仁茶
传统北京风味小吃,初名“杏酪”或“杏仁酪”。
清初朱彝尊《食宪鸿秘》“杏酪”:“京师甜杏仁用热水泡,加炉灰一撮,入水,侯冷,即捏去皮,用清水漂净,再量入清水,如磨豆腐法带水磨碎。用绢袋榨汁去渣,以汁入调、煮熟,如白糖霜热啖。或量加个乳亦可。”
清末薛宝辰《素食说略》“杏仁酪”:“糯米浸软,掏极碎,加入去皮苦杏仁若干,同掏细,去渣煮熟,加糖食。”
现今,杏仁茶皆用糯米粉和杏仁粉对水烧开,再加入白糖、桂花调匀即成。具美容的功效。
8. 油茶/面茶
油茶是北京小吃中的滋补佳品,味道甜美,可作为早餐或午点。用面粉放入锅内炒到颜色发黄,麻仁也炒至焦黄,另加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匀,然后将搓得均匀的面茶放在碗内,加上白糖,用开水冲成浆糊状即可。
面茶是用用小米面和成稀糊,锅里烧水时放少量姜粉,水开后将小米面糊倒进开水锅中煮,开锅后盛到碗里;麻仁炒至焦黄,压碎,加细盐炒成芝麻盐;再加芝麻酱和油,拌匀。装碗时,将一小勺面糊浇上芝麻盐和芝麻酱,再盛一小勺面糊浇上芝麻盐和芝麻酱……这样一层层,吃时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着碗边转圈喝。
去年回国,居然在王府井的新东安市场5楼的小吃中心吃着了,怎一个香字了!!!
还有其它的北京小吃,如炒疙瘩、驴打滚、糖火烧、焦圈、茴香馅儿饺子、紫米粥、冻柿子、冰糖葫芦……就不一一祥述了。
在国外,粤式精致点心似乎并不难吃到,但这些北国小吃就没那麽易得,实在馋得不行......
1. 炸糕
金黄色的炸糕是我的最爱,即使万种风情的粤式点心也没有夺取我对她的宠爱。外酥内嫩,甜而不腻,常作早点。
炸糕分奶油炸糕、黄米面炸糕、江米面炸糕和烫面炸糕。其中奶油炸糕是据说是由元朝蒙族人的饮食习惯沿袭下来。蒙古人建元朝后,将一些奶制食品带入中原,溶进北京人的饮食之中。平常老百姓家中的炸糕,多是黄米面和烫面做的,做法也不复杂。
黄米面炸糕:用水磨米面为原料。面要加水和好后发酵,面和得不要太硬,要适当揉进一点硷。制作时抓一小块面,用手指在中间按一个坑儿,包进豆沙馅,将口封严,随包随入温油锅中炸至金黄色即可。这种炸糕外焦里嫩,香甜可口。
烫面炸糕:先把水烧开后,倒入面粉搅拌均匀,面烫好后出锅分成大块,摊开晾凉,对上发面和适量硷面,揉匀揪成小剂,摁扁,包上红糖、桂花、面干拌匀制成的馅儿,用温油炸。这种炸糕外焦酥、内软嫩,易消化。
2. 豌豆黄
那年头,这个小吃可不像现在这麽容易吃到,因为它是宫廷小吃,只有北海公园内的仿膳饭庄有卖。托我一在北海公园上班的表姐的福,时不时地能尝到那末一小块,余味无穷。
做法其实不难。将豌豆煮烂倒成糊,加上白糖、桂花,冷却凝固后切成两寸见方,不足半寸厚的小方块,上面放几片蜜糕,色味俱佳,质地细腻纯净,入口即化。
3. 小窝头
与豌豆黄、云豆糕同为宫廷小吃。是用玉米粉加黄豆粉、白糖,制成形状极小、一口能吃一个的小窝头。
传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慈禧在仓惶出逃的路上饿了,走到一个叫贯世里的地方,有人给了她一个窝头吃。她在饥不择食时吃了这个窝头,觉得十分好吃。回到北京后,仍念念不忘,便让御膳房给她蒸窝头。厨师们深知她吃惯山珍海味,怎能吃得了贫穷人家的玉米面粗粮制成的窝头?于是绞尽脑汁,就有了这个小窝头。北海公园内的仿膳饭庄所做的小窝头最有名。
4. 爱窝窝
又名“艾窝窝”。在元代即已有之,名"不落夹"。因明代帝、后喜食,就成了明宫小吃,称"御爱窝窝"。后来传入民间,衍化为"爱窝窝",亦作"艾窝窝"。
制法:将糯米洗净,加清水浸泡一夜,上笼屉蒸一个时辰,再加入开水,待米吸收水分后再蒸半个时辰。出锅后将米捣烂,待冷却后揪成小团,按成圆形小饼,包上用芝麻仁、核桃仁、青丝、山楂、冰糖、糖桂花等拌成的馅抟成元宵形状,滚上干蒸的熟大米粉即成。
5. 豆汁
这可是北京第一小吃,就像臭豆腐一样。第一次喝,犹如泔水般的气味使人难以下咽,捏着鼻子喝两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瘾,满处寻觅,排队也非喝不可。
豆汁历史悠久,据说早在辽、宋时就是民间大众化食品。干隆十八年(1753),有人上殿奏本称:“近日新兴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检查,是否清洁可饮,如无不洁之物,着蕴布募豆汁匠二三名,派在御膳房当差。”于是,源于民间的豆汁成了宫廷的御膳。
豆汁实际上是制作绿豆淀粉或粉丝的下脚料。它用绿豆浸泡到可捻去皮后捞出,加水磨 成细浆,倒入大缸内发酵,沉入缸底者为淀粉,上层飘浮者即为豆汁。发酵后的豆汁须用大砂锅先加水烧开,再用小火保温,随吃随盛。不要看其貌不扬,但一直受到北京人的喜爱,原因在于它极富蛋白质、维生素C、粗纤维和糖,并有祛暑、清热、温阳、健脾、开胃、去毒、除燥等功效。
喝豆汁必须配以切得极细的酱菜,一般夏天用苤蓝,讲究的要用老咸水芥切成细丝,拌上辣椒油,还要配套吃炸得焦黄酥透的焦圈,风味独到。
不喝豆汁的北京人算不上真正的北京人。据说,北京出生的西部歌王王洛宾仙逝前,是喝完一口豆汁后,才乘鹤归去的。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也很喜欢喝豆汁,抗战期间居住上海留须不出,弟子言慧珠自京赴沪演出,特带4斤装大瓶灌满豆汁,以尊师长,传为佳话。
土得不能再土的豆汁,居然有慰藉居住在外地的老北京人思乡的魅力。“南来顺”的豆汁最有滋味。
6. 炸酱面
我本不爱面食,但绝对不拒绝这一口,姨妈的炸酱尤为精到。北京人讲究“出门的饺子,进门的面”,每次去北京前,都会跟姨妈讲好我进门的时间,往往会精确到秒
炸酱面:常见的是猪肉丁炸酱。纯是以半肥瘦猪肉丁加葱、姜、蒜等在油锅炸炒,加黄稀酱,盖上锅盖小火咕嘟10分钟。这时,肉丁被黄酱 咕嘟透了,肉皮红亮,香味四讲究的则是里脊丁炸酱三鲜(虾仁、里脊、玉兰片)炸酱等,还有木樨(鸡蛋)炸酱、炸豆腐丁酱、烧茄子丁酱等素品,油而不腻。
老北京人吃炸酱面,冷天讲究吃热的,谓之“锅儿挑”(完全不过水),热天吃过水面,但汤要篦尽。根据季节佐以各种时鲜小菜 ,谓之“全面码儿”。初春,用掐头去尾的豆芽菜(称掐菜)、只有两片子叶的小水萝卜缨,并浇上过年剩下的腊八醋。春深,在酱里放上鲜花椒蕊儿,称花椒酱,面码儿则是青蒜、香椿芽、掐菜、青豆嘴、小水萝卜缨和丝(条)。初夏则以新蒜、焯过的鲜豌豆、黄瓜丝、扁豆丝、韭菜段等为面码儿。
7. 杏仁茶
传统北京风味小吃,初名“杏酪”或“杏仁酪”。
清初朱彝尊《食宪鸿秘》“杏酪”:“京师甜杏仁用热水泡,加炉灰一撮,入水,侯冷,即捏去皮,用清水漂净,再量入清水,如磨豆腐法带水磨碎。用绢袋榨汁去渣,以汁入调、煮熟,如白糖霜热啖。或量加个乳亦可。”
清末薛宝辰《素食说略》“杏仁酪”:“糯米浸软,掏极碎,加入去皮苦杏仁若干,同掏细,去渣煮熟,加糖食。”
现今,杏仁茶皆用糯米粉和杏仁粉对水烧开,再加入白糖、桂花调匀即成。具美容的功效。
8. 油茶/面茶
油茶是北京小吃中的滋补佳品,味道甜美,可作为早餐或午点。用面粉放入锅内炒到颜色发黄,麻仁也炒至焦黄,另加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匀,然后将搓得均匀的面茶放在碗内,加上白糖,用开水冲成浆糊状即可。
面茶是用用小米面和成稀糊,锅里烧水时放少量姜粉,水开后将小米面糊倒进开水锅中煮,开锅后盛到碗里;麻仁炒至焦黄,压碎,加细盐炒成芝麻盐;再加芝麻酱和油,拌匀。装碗时,将一小勺面糊浇上芝麻盐和芝麻酱,再盛一小勺面糊浇上芝麻盐和芝麻酱……这样一层层,吃时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着碗边转圈喝。
去年回国,居然在王府井的新东安市场5楼的小吃中心吃着了,怎一个香字了!!!
还有其它的北京小吃,如炒疙瘩、驴打滚、糖火烧、焦圈、茴香馅儿饺子、紫米粥、冻柿子、冰糖葫芦……就不一一祥述了。
在国外,粤式精致点心似乎并不难吃到,但这些北国小吃就没那麽易得,实在馋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