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你的隐私进了破烂

lixiaoyao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31
消息
688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检察日报》正义网2002年10月30日发表流沙的文章说,叫了一位收破烂的民工处理家中的废旧报纸,他在整理三轮车上的杂物时,我发现了一大叠厚厚的个人简历,每张简历上面还贴着照片。问这些简历是从哪里收购来的,他说从一家公司。听完,心头一阵发毛。因为自己也应聘过,也向一些单位寄过个人简历,自己当年的简历会不会被当做废纸卖,或者被乱扔乱放。

作者说,我是学人事管理的,自己很清楚个人档案原来就属于机密文件,即使是现在,可能不再算是机密了,但因其具有隐私特性,如保存不好会给当事人带来一定的麻烦,如每一份简历上都详细记载着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姓名、出生年月、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甚至身份证号码等等十分详细,以前媒体曾报道一些招聘单位以营利为目的将应聘资料销售给社会上的制作营销数据库的公司,让许多应聘人莫名其妙地收到许多令人心烦的垃圾邮件。更为严重的是不法分子可能利用这些数据「克隆」一个虚假的人,为非作歹,这不是让受害者跳到黄河也洗不清?

现在不少单位招聘人员,都在广告上明示应聘材料不退还。但对如何处理这些应聘材料,保护应聘者的隐私权却语焉不详。实际上,现在可能只有一些比较规范的大企业把简历当做机密资料,对未被录用的人员简历能出于谨慎的考虑用碎纸机碎掉。一些小企业对个人资料的保护大都处于「随意」的状态。

作者指出,用人单位不退还求职者资料无非是怕麻烦和出于经济原因考虑。现有法律法规并没有对用人单位将个人求职简历当做重要材料妥善封管进行约束。应聘个人资料是个人隐私的内容之一,妥善存放,按规定存放应该是用人单位最基本的职责和必有的管理程序。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