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郎朗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xyh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xyh

Moderator
注册
2002-03-07
消息
1,118
荣誉分数
13
声望点数
168
Meet Lang-Lang again
又见郎朗
● 朱贤杰
  3月中旬,郎朗与中国爱乐乐团来多伦多演出。爱乐乐团是一支年轻的乐队,在北美尚属首次巡演,但有了郎朗助阵,多伦多汤普森音乐厅二千多张门票6个月前就已销售一空,很多人就是冲着郎朗的名字来的,可见他目前人气之高。来此之前,他与爱乐在纽约林肯中心的演出,受到前所未有的欢迎,以至在谢幕之后还要重新把钢琴推上舞台,加演了<黄河协奏曲>,成为他表演生涯中最长的一次加演。
  郎朗是第一位与柏林爱乐,维也那爱乐,美国五大交响乐团及其他国际著名乐团都合作演出过的中国音乐家,自出道几年来,以他每年一百多场世界各地的巡演,讯速地在国际乐坛上刮起一阵“郎朗旋风”。其演出场次之多,合作乐团与指挥的层次之高,已使22岁的郎朗成为当今最受欢迎的钢琴家之一。
  尽管郎朗取得了如此眩目的成就,在多伦多的华人音乐同行中,却有人为他目前事业的走向而有些担忧。或者是因为听到一些传言,或者是因为国内音乐网站上有不少对他负面的评价。我理解他们完全是出于对他的爱护关心,但我的反应是,等听了郎朗的音乐会再作计较也不迟。如果他比以前弹得更好,更成熟,那么那些传闻就不必理会。郎朗已经来过多伦多几次,每次来都会与我们聚一聚,这次也事先与李燕约好在音乐会的第二天中午与我们碰头,他们父子为了多些时间与我们一起叙谈,还特地为此推迟了回程的航班。
  多伦多有四十万华人,那晚的听众十有八九却是洋人。郎朗与爱乐合作的是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他的身体动作明显地少了许多。郎朗以前习惯在右手单独弹时,用左手打拍子来指挥,现在只用二,三指在键盘上小小地来回动作。即使是那段最著名的抒情性的第十八号变奏,在最激情的时候,他的肩膀也没有象以前那样地会扭到一边去,而是全神贯注于声音之中。记得钢琴家指挥家巴伦博依姆对郎朗的身体动作有过独到的看法,几年之前,曾有许多人向巴氏推荐郎朗,说他弹得非常好,而动作却是非常夸张。巴氏听了之后,认为郎朗的身体动作,对於那样一位弹奏时极其投入极为激情,表现欲望又极强的演奏家来说,是很自然的流露,但是他表现的方向应该是在声音上。那晚郎朗给人的感觉是他在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外在动作,而将听众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音乐的内容之中。多伦多的乐评家里特勒立刻察觉到郎朗的这一变化,并据此反驳<纽约时报>乐评家汤马西尼对郎朗“有失公允”的评价,汤认为郎朗的演奏有时缺乏条理,自我陶醉,而他认为“在昨晚的演奏中我没有听到有这种情形,我听到的是精湛的技巧达到了一种令人屏息凝神的境界,展现了恰如其份的音乐表现,给予他的演奏一种华美的色彩”。无独有偶,德国一乐评家在郎朗最近的演奏之后写道:“都说郎朗喜欢自我表现,但是在音乐会上我完全看不到这一点”。
  美中不足的是乐队声音稍嫌响了些,至少在我坐的二楼偏左的位子听来是如此。有些乐队与钢琴齐奏的地方,钢琴的声音被乐队盖过了,幸好这样的段落不多,而独奏部分弹出的激情四溢的旋律令全场观众激动不已,郎朗在台上,无论弹什么都会给人不落俗套的新鲜感和刺激,掀起全场的情绪。正如纽约爱乐乐团的指挥家马泽尔形容的那样“象是一座活火山,点亮了整个舞台”。
  在全场听众的起立与叫好声中,郎朗返场加演的第一首乐曲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那是李斯特的裴特拉克十四行诗104号,霍罗维茨在莫斯科的现场录音是有名的,我前些年在同样的汤普森大厅则听过巴伦博依姆弹奏这首乐曲,郎朗的演奏与他们相似又不尽相同,郎朗在寇蒂斯的老师格拉夫曼是霍罗维茨的学生,而郎朗现在的老师是巴伦博依姆,他俩的演奏风格是很有差别的。不象霍罗维茨的左手那样敲下去就发出电闪雷鸣般的巨大声响,郎朗的演奏是相对抒情而有控制的,但是与巴伦博依姆比起来,他的分句又多了几分浪漫的激情与自由。他的声音变化极多,层次细腻,踏板效果非常丰富,又很善於运用延音踏板上低音与分解和弦所造成的泛音效果,经常能在一个和弦与它后面的旋律中展现出微妙的色彩变化。我敢肯定在他那样年龄群的钢琴家中,没有一位能象他那样对於钢琴的音色有如此敏锐的感觉与控制力,只有对钢琴这一乐器的全部性能,它在声音上的无限丰富的可能性,有着狂喜般的热爱的人,才能有这样的体验和发现。
  然而让全场听众真正目瞪口呆的是郎朗的第二首返场曲,拉赫玛尼诺夫改编的里姆斯基。科萨可夫的“野蜂飞舞”。只见郎朗再次出台谢幕,鞠躬如仪,刚转回身,还没完全在椅子上坐定,一连窜快得令人难以置信的音符便从他手指底下飞出来。特别让人倾倒的是他演奏时的触键之轻盈,神态之轻松,简直到了飞起来的地步。多伦多《星报》的乐评家说,他忘了带秒表,不敢肯定郎朗的弹奏速度是否超越了纪录,如果他没有超过霍罗维茨,那么至少非常接近。他写道:“钢琴在这种情况下似符不可能比他弹得更快了,他在键盘上展现了哈利波特般的魔法”。在这篇以《是的,是的,郎朗已经可以称为伟大》为标题的乐评中,他还写道,2000年他首次在芝加哥听到这十七岁少年弹奏时,“我感到我听到了一位当代伟大的键盘天才。我的看法至今未变”。
  郎朗在舞台上有种天生的超级明星相,他具有那种难得的穿透舞台脚光直达听众心扉的个性魅力。走下台,在休息厅为听众签名时,却是完全没有架子,象一般平常的青年那样诚恳亲热。看见我与另一位钢琴老师走近他时,他放下钢笔,从签名桌旁站起来,一边与我们握手,一边说:“巴伦博依姆让我向你问好”。接着继续坐下耐心地为几百个排队的听众签名,有一位听众看到他与我握手,就问郎朗,“能否与你握手?”没想到郎朗答应了他之后,许多人都想与郎朗握手,他索性站起来去与大家握手。
  第二天中午,我们与郎朗和他父亲相约在唐人街一家东北饺子馆。郎朗他们先到。见了面我的第一句话就是:“郎朗,为什么你昨晚弹琴时动作比以前少了许多?”他说:“因为巴伦博依姆么!”我问郎朗,他跟过格拉夫曼,爱森巴赫,现在又跟巴伦博依姆学,他们的不同之处在哪里?他说,他现在没有跟格拉夫曼上课。爱森巴赫是个很有本事很有学问的人,但是他做事考虑较多,不象巴氏,想做就做。他认为巴氏无疑是当今最伟大的音乐家。既有激情又有条理,说的东西令人信服。如果他不是手太小,应该无论什么都能弹,视野特宽广,对新音乐也从不拒绝,现在教他弹利盖蒂与蒂佩特的作品。郎朗说,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他以后一定会多弹的,但是他需要慢慢去体会咀嚼。我说,巴氏是不喜欢霍罗维茨那一类的演奏风格的,那他怎么教你呢?郎朗笑说:"他是把我当作鲁宾斯坦一路的了。不过巴伦博依姆心底里还是崇拜霍罗维茨的,他曾开玩笑说,如果他的技巧象霍罗维茨一样好,他就崇拜他"。郎朗的父亲说,郎朗现在一有空就去巴氏那里上课,有时从早到晚关起门来,谁也不见。他俩在一起无话不谈。配合特默契,许多地方郎朗一点就灵。巴氏说过,教学将在他的音乐活动中占越来越大的比重,因为他想把他毕生的经验传承下去。而如今郎朗成了他的学生。那是何等级别的老师与学生啊!
  我提起前晚他的演奏,在音色控制与踏板运用上又有新的发现。他说,巴氏的踏板用法才真叫绝,他能将几个不同和弦用踏板混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新的色彩。这种用法说来容易,做起来可有很多诀窍。至於触键,他现在尝试以量化的办法来控制音色,比如在某个触键点上,多个二克或者五克,会产生怎样的变化。他现在还有没有时间练琴?练些什么?他说每天有一,两小时,练新作品与明后年要演奏的作品。他说他弹琴开始得早,应该够了。他以前弹琴很依靠感觉,现在学会加上理性的分析,理解乐句与曲式,和声结构,不碰琴脑子里也能练习。他告诉我,巴氏有时真的不用练琴就能上台,因为音乐全在他心里。有时上台前还在给他上课,让郎朗提醒他还有几分钟,到时候,两手一搓,就登台了。
  郎朗连续几年来,每年百多场演出,会不会觉得太多?他说他离不开舞台,有一阵稍稍有空闲,就觉得不对劲。他平时有时间,会读些人生哲理方面的书,他喜欢听老唱片,觉得那时的人弹琴特有个性,不拘束。现代的钢琴家他喜欢的有普列特涅夫,普拉亚,鲁普与阿格利奇。有些人担心二十二,三岁的郎朗过早投入商业演出,可能会错过继续提高琴艺的良机,有人甚至认为他“急功近利”郎朗对此并不解意。他表示,与当今最顶尖的乐团,世界最伟大的音乐家合作,犹如与NBA打球,面对的是这一领域最高境界的大师,每次演出期间都有机会长时间聆听艺术大师的指点,学习新的曲目,在演奏中学习演奏。音乐家只有与世界级大师的合作,才能体会艺术的最高境界,郎朗说,他曾经有过数年“闭门修炼”的经历,但是如今已走上舞台,不会再回到那个阶段,如果将来回学校深造,他会选择美学,哲学等科,而不是演奏。
  我问郎朗,十月你又要来此地演出,为何想到弹肖邦的第一协奏曲,是不是私下里有想与什么人较劲的意思啊?郎朗被我的玩笑话激得真有些急了,他说:“没有啊,我十岁就弹这首曲子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连串的问题搞得他没法好好吃饭,但他还是一边回答我们的提问,一边抽空将一盘酸菜粉条塞进嘴里,没有丝毫不耐烦的样子,相反,谈兴很高。我们大家觉得他最招人喜爱的就是他这种性格。他毕竟在童年时经受过一些磨难,懂事很早,又有一种天生的爽朗热情,喜欢与人交流,也喜欢与朋友分享他成功的喜悦,他让我们看他手上的劳力士钻石表,说那是总统级的,是劳力士的赠品。要知道这类明牌大公司以前多半是找流行歌星和电影明星做代言人,他们会挑选郎朗这样一位古典音乐演奏家,又是中国人,我们觉得他已经将古典音乐的影响扩展到了它本身的圈子之外。有些人或者又会觉得他这样是得意忘形了,但如果想想他毕竟还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孩子,更何况说实在的,我们每个人都多少也有点虚荣心吧,或者,有了高兴的事情,也总想让人知道吧。我想,有时人们对於出了名的人,实在是过於苛刻了。
  今年有几场演出让郎朗十分期待,一个是6月他将与维也纳爱乐和祖宾梅塔合作,在维也纳音乐季闭幕式上演奏,演出将在原奥匈帝国的皇宫内搭台,将有九万观众到场,因郎朗在此演出前已经与费城交响乐团约定在日本演出,维也纳爱乐因此改变演出及转播日期以配合其行程。然后他回中国,在广州由一百名小钢琴家与四个乐队伴奏,演出《黄河》,纪念冼星海100周年诞辰。他兴奋地表示,明年将有一场非常特别的演出,在他是人生最"历害"的一次。他将在全球几十亿人观看的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的开幕式上,在柏林体育馆现场演奏李斯特的匈牙利第二狂想曲。
  3月下旬,我去德国观摩柏林音乐节,又遇到了郎朗。
  确切地说,在柏林我是先在街上见到了郎朗的照片。在柏林大街的音乐书店橱窗里,郎朗最新录制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二的唱片与广告放在最醒目之处。我走过最大的百货大楼门前,又见到他的大照片。我进去,看见里边搭了台,一架斯坦威九尺大钢琴,旁边是为郎朗签名而预备的书桌,牌子上注明他将在此签名的时间。看来环球公司是要将郎朗当作古典音乐界的顶尖明星来大张旗鼓地推广了。他们无疑看到了他对年轻乐迷非同一般的号召力,以及为古典音乐乐坛所带来的新鲜活力。在美国与加拿大(欧洲的情况我不大了解),古典音乐的势态与亚洲,特别是中国的情况相反,面对洪水般涌来的摇滚与饶舌等流行音乐,生存空间愈见痿缩,十几年来,我看着常去的HMV唱片店的古典音乐柜由一整个楼面逐渐缩小为一个角落,音乐会听众也越来越少。而且多半是老年人。谭抒真先生生前曾给我讲过,有次他在美国听一场四重奏音乐会,整个音乐厅从头至尾只有他一个听众,全部节目完了之后他还一个人上台去祝贺。而古典音乐演奏也有自身的问题。大量的比赛扼杀了钢琴家的个性,而所谓对忠於原著的刻板理解又使得演奏风格愈加趋于呆板雷同,特别是在唱片录音普遍流行的时候,谁还愿意去音乐厅听那种千人一面的演奏呢。
  郎朗意识到自己的使命。他自从被美国媒体评为20个会改变世界的年轻人之后,就想以更接近年轻人,以轻松活泼的方式来推广古典音乐,他说:"古典音乐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刻板与高不可攀,我希望换一种年青开放的形像来把年轻人带向古典音乐,音乐不只是音符的弹奏,更是生活经验的分享与交流。"当然有些自命为古典音乐的"卫道士"对他的种种作法不以为然。但是,如果古典音乐在西方有一天痿缩到象中国某些古老剧种那样面临失传的地步,那时还去争论哪一流派的演奏风格在趣味上更加纯正高雅,这还有什么意义?郎朗明白,当务之急是拓展年轻的古典音乐听众。
  第二天上午,郎朗与巴伦博依姆指挥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在柏林爱乐大厅排练巴托克第二钢琴协奏曲。音乐节共演奏巴托克的三部钢琴协奏曲,第一由巴伦博依姆弹,第三是内田光子。匈牙利指挥家索尔蒂很喜欢这三部协奏曲,(他得过第二届瑞士钢琴比赛第一名,前一届第一名是米凯郎基利),但是他说,第一与第二实在太难,而等到第三出版,他已经不弹琴了。巴伦博依姆则弹过第一与第三,他说他手太小,弹不了第二。而郎朗就扛起了第二,他告诉我,他是从去年6月开始练的。排练前,巴氏象父亲那样拍拍郎朗的脸颊,轻轻把他推上台。巴托克在整个第一乐章中将弦乐置之一边,一开头就让钢琴去与打击乐和管乐(两者都是芝加哥乐队极具威力的强项)博斗,其风格很象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慢板中弦乐组加了弱音器进入,钢琴以完全不同的主题反复了多次,每次郎朗都以不同音色来强调。第三乐章的极快板,郎朗的手就象一部开足了马力的法拉利跑车,直冲终点。排练结束后,我想拉他去吃午饭,他说不行,巴氏要给他上课。而当晚他就要演出。
  郎朗的音乐会在欧洲已是大热门。我的朋友陈唯正是位对歌剧,尤其是瓦格纳颇有研究的乐迷,也写过许多乐评。他从慕尼黑赶来听郎朗,因为上次他在那里没有买到郎朗的票,他说,5月在德国鲁尔地区将有一次钢琴音乐节,全是一流的演奏家,而郎朗的独奏会票已经短缺2000多张,主办人只好劝预约登记的听众改听波利尼和阿格利奇及波格利切奇的音乐会,因为那些音乐会还有余票。
那晚的演出连乐队后面的合唱队席都坐满了听众,而第二,三天巴氏与内田的音乐会就没有这么满。郎朗弹得比白天的排练时更投入,更倾注,更玩命,他在台上那种非凡的个性魅力,令听众全体长时间地起立,鼓掌,跺脚,叫好,几次谢幕以后,他拉着巴氏弹了一曲四手联弹。我们去后台看他,他对我说这种曲子不能多弹,太累人了。接着他就被环球公司的总经理拉去为听众签名。他边走边说,"你们等我啊!"
  而等他回来的还有奥迪汽车公司的公关经理,与唱片公司的助理。在乐队里演奏的张立国换下了演出服走来了,大家聚在一起,为郎朗的成功感慨不已,立国说,真了不得,郎朗像一阵旋风已经横扫了世界各大城市。唯正说,奥地利与德国的乐评一向较谨慎,但是现在对郎朗评价很高,号称德语世界乐评界“教皇”的约•凯塞尔著文说郎朗“如果想让钢琴歌唱,他的斯坦威琴就好像有了人的声带……他是超级的技巧家。”凯塞尔并套用肖伯纳当年对海菲茨说的话,他说,“郎朗,你能不能那怕是弹错一个音?”
  此时唯正提了个问题,他说:“为何海外的华人音乐家与爱乐者对郎朗的成功都是欢欣鼓舞,而国内有一些人感觉却很不同?”
  其实在国外对郎朗的成功也有不同的反应,美国一些音乐学校中有些师生就很不服气,他们无法接受一个中国钢琴家,而他又是这么年轻,几年之中就成了乐坛的拔尖人物这一事实,有些话真是说得很不堪。洋人这种心态可以理解。而郎朗在国内的演出,当然也是受到极其热情的欢迎的,对於他的演奏风格有不同的看法,也是正常的。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他更好的发展,是对他的热忱期盼。即使是相当偏激的意见也没有什么奇怪,霍罗维茨当年还被人骂作是“善于歪曲的大师” 。但是霍罗维茨仍然是霍罗维茨。不过网站上个别人的反应我就不懂了。有些所谓的批评不是针对他的演奏,而是对他成了乐坛明星之后的一些作派,而且其中有些是道听途说,还有些话是被记者“套”出来又加油添酱的,郎朗与他父亲就给我们说过一些例子。难怪郎朗现在连对朋友熟人说话都很小心,那天我去后台祝贺,那时他正处在演出之后的喜悦之中,然而他说的话是:“继续努力吧。”
  郎朗由一个中国边缘城市的少年走向世界,在国际乐坛上犹如一颗闪亮的新星那样迅速窜红,并且引起广泛的,有时甚至是两极化的反响这一phenomenon(或许可译为“现象”)已经是当前音乐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中国音乐界,尤其是钢琴界,理应对“郎朗现象”给予足够的关注,分析与思考。毕竟郎朗是中国第一位与所有世界顶级乐团与指挥都有合作,并且让无数听众为之激动,为之狂喜,为之风靡的中国钢琴家。
  我们有些人好像还不相信,或者还不习惯中国能够出现像郎朗那样的钢琴天才。两年前我在第一篇写郎朗的文章结尾,写过这样一句意思的话,我说中国终於有了郎朗这样一位钢琴天才,这是中国音乐界的骄傲。而此话被删去了。或许人们可以不喜欢他演奏的某些曲子或某些动作,也可以不喜欢他的某些风格某些作派,但无法否认的是他的天才以及他的演奏所激发的巨大反响。关於这点,傅聪与巴伦博依姆都不约而同地用了同一个词,傅先生去年年底对我说,郎朗的天才是“无限的”,而巴氏用的是英文的unlimited。巴伦博依姆对我说过:“中国一定为郎朗而感到骄傲”。或许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但是如果你在海外,尤其是在欧洲这样一个古典音乐的发源地,看到郎朗的影响与受欢迎的程度,你必定会理解他这句话的意思。
  郎朗是好样的,他让中国人在世界乐坛上真正感到了扬眉吐气。
  我为郎朗感到骄傲。
  后记
  本报道写完之后,陈唯正给我发来了五月郎朗在德国多特蒙德钢琴音乐节的评论,88位国际著名钢琴家在鲁尔地区的30个音乐厅举办了70场音乐会,郎朗的演奏赢得了全场听众的起立欢呼。以下是部分德文报纸乐评,特请盛方先生译成中文:
  “郎朗今年23岁,意味着一个'充满阳光的人'。他的特点是:无忧无虑、招人喜爱、自我中心、富于情感的年轻人。他的激情在大音乐厅中演释出梦幻般的情绪。”
  “他的眼花缭乱的炫技让人目瞪口呆。手指所到之处光彩闪耀,不论作品有多么难。他所演奏的,李斯特改编的“唐璜” - 原本是李斯特为他自己这样的钢琴家写的 - 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如杂技一般的技巧引起全场起立喝彩。一位辉煌的钢琴家。”
  “虽然他很善于用轻松自如而充满激情的炫技来赢得叫好,这位年轻钢琴家真正擅长的是抒情、敏感、细腻而歌唱性的阐释。”
  很明显,今日郎朗已经名震欧美,他的声望与影响远远超出了亚洲和中国。当然,才二十三岁的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如哈•勋伯格所说,“可以对这种天才争论,对他所走的道路提出疑问,但是真正的天才是显而易见的。”
  对於郎朗来说,今天一两篇刻薄的评论或者好评,哪怕是出於<纽约时报>那样的权威报纸,也已经不会对他的声誉发生什么重大的影响。因为,创造郎朗一生音乐事业的是他本人,而不是一两位乐评家。同样,决定他的演奏生涯成功与否的,最终是广大的听众。
(作者简介:1981年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6年。1986年移民加拿大,现为华人钢琴弦乐教授协会会长。联系电话:416-321-6736。此文发表在北京出的2005年10月的“钢琴艺术”上。 )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