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云涌,好戏连连,2005年桌面硬件乱点鸳鸯谱

comefromuw

新手上路
注册
2005-11-13
消息
118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蔫老虎在线:风起云涌,好戏连连,2005年桌面硬件乱点鸳鸯谱

爆竹声声,2005年随之与我们挥手告别,过去的一年里,不论是身为硬件测评的笔者,或是众多玩家DIYer,直至广大普通用户都在或多或少地关注着各个领域硬件产品的发展。而05也没确实让我们感到无聊,不断涌现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标准、新设计、新产品都时时牵动着我们的眼球,我们一起见证了05年硬件领域兴衰起伏,分合更替。迎来新年之际,不妨让我们最后来对05年的桌面硬件来次走马观花般的点评。


2005年的处理器可谓好戏连台,AMD方面率先挑起了双核心处理器大战,面对AMD咄咄逼人的气势,Intel匆忙之下祭出了Pemtium EE/D系列处理器,双方围绕内部双核心的概念你来我往,不过最后似乎还是AMD技高一筹。

05年秋季,AMD向Intel多次发起了正面挑战,但Intel都置之不理,于是不少好事的媒体找来了双方的双核产品做对比测试,结果AMD的产品全面胜出。就技术而言,AMD毫无疑问在2005年去占据了上风,因为AMD采用的总线多通道方案比Intel的双核心共享总线的方案更先进有效, Intel匆忙推出的双核处理器受制于总线的共享制,2个内核无法同时输出数据,导致数据堵塞,性能不济也是预料中的事。另一方面,AMD在设计 Athlon64之初就早早考虑到了今后双核心处理器的应用,而现在的情况也证明了AMD当初决断的正确性,而Intel的处理器也已被证明只是将2个 Pentium4内核封装在一起而已,各方面表现都欠佳,当然售价除外,因此我们也难得看到了Intel产品价格低于AMD同等产品的有趣现象。


05年的内存已经正式开始步入了DDR2的时代,在Intel不遗余力地推广下,915、925、945、955等平台全部需要搭配DDR2内存。由于DDR2内存的颗粒采用FBGA封装,自身工作电压低,功耗和热量都控制得很好,更重要的是DDR2可以提供更高的内存频率,这对于提升内存带宽是很有帮助的,而且DDR2的价格经过巨幅下落后甚至比DDR还便宜,把俗称“白菜价”的这顶帽子也抢了过去。

依然健在的DDR400内存上市至今算来已经有了3个半年头,Intel方面自是早早抛弃了DDR,而让DDR400如今还能继续活跃的关键还是 AMD,AMD系列处理器由于内建了内存控制器,所以即使主板搭载DDR2,但控制器也不支持,因此AMD平台仍然清一色搭配DDR内存,另外DDR内存的低延迟对于AMD处理器来说格外重要,在相近的频率下,更低的工作延迟能提供更好的内存性能。不过正如刚才所说的那样,DDR2已经大势所趋,而AMD 也会在今年推出全新M2接口的处理器产品,届时将全面转向支持DDR2内存,或许明年此时,DDR400内存卖到天价也在情理之中了。


硬盘的发展速度实在慢得可以,除了容量和缓存的提升外,05年最明显的变化可能就是接口了,主流桌面硬盘已经从当年的IDE发展到现今的SATA2,不过这次的接口转变却把很多用户玩得团团转,没了方向。

就说这个SATA2,SATA2硬盘相对与SATA(SATA150)来说有2个很明显的优势,其一是外部接口速度从150MB/s提升到了 300MB/s,另一项优势就是全新的NCQ(原生指令排序)技术,利用NCQ技术硬盘可以更合理的安排磁头读写轨迹,提高读写效率,减少磁头重复移动浪费的时间。不过很遗憾,目前市场上的硬盘实在乱得可以,不少品牌的硬盘标称支持NCQ技术,采用的接口却还是SATA;而个别硬盘虽然标称提供 300MB/s的外部传输速度,但却不支持NCQ技术,一样不是正统的SATA2产品。混乱的标识把硬盘市场搅得异常复杂,一般消费者难以辨别,希望能在今年能看到硬盘厂商尽快统一产品规格和规范标识。

硬盘容量上,普通消费者装机已是160G起跳,直接购买200G、300G大容量硬盘的也大有人在。而05年日立、希捷、迈拓也相继发表了500GB的海量产品。

日立率先推出500GB怪兽级硬盘

还有不得不提的便是05年末,全球第一大硬盘厂商希捷(Seagate)将老牌劲旅迈拓(Maxtor)收归帐下,原本5大硬盘巨头把持市场的格局瞬间被打破,耐人寻味。或许不久以后我们就会看见希捷出品的迈拓硬盘了。


显卡之争近年来一直激烈,05年也是如此。05年年初ATI发布了Radeon X850XT PE显卡,以高频+16管线的优势终于盖过了不可一世的nVIDIA Geforce 6800 Ultra,不过5000多元的售价估计没几个人肯买帐,象征意义大过了实际意义。到了05年夏季,代号G70的全新nVIDIA Geforce7800 GTX系列携24条管线得惊人规格掀起了强势反击,强大的性能远远抛离了自家的6800 Ultra和宿敌ATI的X850XT PE。

nVIDIA杀手锏GeForce 7800GTX

10月5日,ATI经历无数次条票后终于发布了Radeom X1800XT核心,默认性能与7800 GTX旗鼓相当,谁也没有抛离对手。不过这次nVIDIA的策略非常成功,为了应对X1800的攻势,nVIDIA特别留了一手,11月14日,性能超强的7800GTX 512MB显存版登场,搭载三星1.1ns DDR3颗粒,显存频率达到了惊人的1800MHz,同时在现有的7800 GTX中挑选出了超频能力极强的核心,7800GTX 512的默认频率有了大幅提升,事实证明,7800GTX 512的性能全面领先X1800XT,不过也正是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导致成品产量稀少,对市场估计的不足也导致7800GTX 512一度断货。不过ATI也好不到哪去,X1800XT的成品一样少得可怜,也就是我们通称的“火星卡”。

05年大卖特卖的中端显卡王Geforce 6600GT

中端市场上nVIDIA春风得意,6600GT的大卖让消费者尝到了性能上的甜头,也让NV乐得合不拢嘴。主打低端的6600LE高频版+ 6200A的低价组合打得ATI X550、9550满地找牙。ATI本来足以与6600GT抗衡的X700XT迟迟不见影子,只好把X700顶上来,价格上虽然比6600GT便宜,但性能也有相当的差距。低端的X550XT就算是搭载了DDR3显存,但规格和性能与6600LE超频版比起来还有一定劣势,到底选谁,消费者一掂量就明白了。


05年主板市场最风光的却是两家做图形芯片厂商,不用问,自然就是nVIDIA和ATI,他们的加入让本已低迷的主板业迅速热闹起来, nFforce4、RD480等新兴芯片组的出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而原本呼风唤雨的VIA、SIS日渐势微,VIA的终极南桥VT8251迟迟不见实物上马,而nVIDIA nForce4 Ultra和SLI的出现无疑为主板产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SATA2,硬件防火墙,双卡互连等一系列新名词迅速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千呼万唤,VIA超级南桥VT8251迟迟未普及

Intel平台由于CPU和芯片组都是自家的产品,基本保持稳定,915,925系列芯片组源源不断的供给市场,而945,955系列也凭借支持 SATA2和双核心奔腾处理器的特点开始为人们所接受,可支持双显卡互联的高端975X系列也于近日发布,强大的规格势必会打压先前的中高端产品,而消费者正可以从中获得高性价比的主板。

nVIDIA自从与AMD合作一举成名后,也终于获得了Intel的授权,开始着手开发用于Intel平台的nForce4芯片组,nForce4 Intel Edition的问世让Intel平台也玩起了令无数Intel用户眼馋的SLI。不过由于兼容性方面的问题,实际上NF4 IE主板并不是很好卖,这与AMD平台的nForce4 SLI芯片组情况正好相反,依靠媒体强大的宣传力和双卡互连80%的实际性能提升,nForce4 SLI芯片组格外畅销,nVIDIA也趁热打铁,05年中推出了nForce4 SLI x16芯片组,真正提供双16X PCI-E显卡通道,理论性能有了较大提升,不过目前来说对一般家用并无太大意义。而自从nForce2时代以来没有再涉足过整合市场的nVIDIA也在 05年推出了C51芯片组,集成相当于6200级别的显示核心,全面支持AMD高中低端CPU,又为AMD用户提供了非常具有性价比的选择。

具有纪念意义的ASUS A8N SLI Deluxe

显卡之争的战火既然烧到了主板业,自然不能不提nVIDIA的死敌ATI,为了应对SLI,ATI也推出了与SLI类似的双卡互连技术 Crossfire(交火),交火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支持老一些的游戏,并且兼容性较好,于是ATI自家与之配套的RD480主板开始大量上市,不过眼下缺乏的并不是配套主板,而是交火专用的主卡,所以要达成ATI高端显卡的交火尚需时日。虽然ATI在主板界还是个新手,不过凭借与Intel的密切合作,发展之迅速也令人不能小觑比较,甚至Intel个别原装低端主板已经开始采用ATI的芯片组,有IT龙头做靠山,ATI在主板业应该会有一番作为。

当然ATI芯片组也离不开ULI,在ATI自家南桥开发不利的情况下,正是ULI协助ATI最终完成了自己的芯片组,正当ATI芯片组业务蒸蒸日上,准备收购ULI为自己生产专用南桥芯片之际,出乎所有人的意料,05年末nVIDIA闪电般抢先收购了ULI,同时放言ULI将成为nVIDIA的附属企业,但还将继续为ATI提供南桥芯片,不过这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显然不会好受……



电源的重要性已经普遍为消费者所认识到,聪明的消费者在装机时会单独挑选电源,例如航嘉、长城等品质还不错的牌子,而像台达,全汉和七盟这样的中高端品牌也日渐为消费者所关注。扎实的用料,出色地做工和过硬的指标,电源产品真正是一份价钱一份货,这一点上几乎所有厂商都有共识。05年随着ATX 2.0的普及,电源也迎来了又一春,早在05年年初,FSP全汉就推出了一款ATX 2.0版的电源,并以199元的低廉售价扮演起了普及2.0规范的开路先锋,虽然只是300W的电源,但凭借过硬的品质,购买的用户不在少数,后来这款产品正式定名为领航者,售价250元,称得上是不可多得的廉价ATX 2.0产品。而05年中,电源规格也似显卡那般飞速上涨,500W、700W的关口一次次被打破,强劲的规格已完全能够满足SLI等高能耗配件的BT要求。

ATX 2.0电源典范――全汉蓝暴Blue Storm升级版

不过在ATX 2.0普及的同时,电源中的PFC也慢慢凸显出了重要性。PFC俗称功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通常采用被动式PFC时的功率转换率仅60-70%左右,优秀一点的产品能做到80%以上,照此估算,很多电源实际电力转换后的功率与标称有不少的差距。而主动式PFC的转换率通常可以达到98%以上,基本保持电源全力工作,因此主动式PFC很可能成为今后电源发展的另一个风向标。

技嘉高端机箱3D Aurora(极光女神)

与电源最密切的可能就数机箱了,从最早只要看着顺眼到如今讲究用料、讲究做工、散热、扩展、防辐射、人性化等等,机箱俨然发展成了一个独立的领域,而在TT,酷冷等厂商的努力下,高档机箱也开始走入我们的生活,05年涌现出了诸如酷冷至尊的坦克,罗马战士,雷什塔830等都是非常优秀的产品,而TT 的海啸,甘道夫直到年末价值3000多元的顶级太极水冷机箱令人瞠目结舌。机箱内建风的扇小到8CM,大到14CM,甚至还有23CM的,林林总总,无奇不有,其中颇受欢迎的永阳560X系列采用前后双12CM散热,搭配38度风洞设计获得相当可观的散热效果,300出头的售价也非常具有竞争力几乎成了主流装机用户的不二首选。

还有一家机箱的不能不提,身为一线板卡大厂技嘉科技也在05年以一款高端全铝机箱3D Aurora宣告正式进军机箱领域,各方面的出色表现,尤其是令人深刻的双12CM后风扇的设计都让人感受到了技嘉的决心和实力,期待06年的表现。


现在的CPU热量大的惊人,尤其是Intel的0.09微米系列,高频+大缓存造就了惊人的功耗和极高的热量,Prescot核心有多热?历史上曾有Prescot核心处理器有溶化升技OTES散热模块的纪录,可见其热量有多大。

看如今Intel原装散热器的架式就知道CPU不是好惹的

与国外眼花缭乱的散热器市场相比,国内除了原装处理器外,见的最多的就数酷冷至尊CoolerMaster系列的产品,低廉的价格和不错的性能让酷冷的产品在市场上热销多年,而05年酷冷高端亦有Hyper6+、水冷天尊这样的重量级产品问世。当然作为拥有Intel认证的AVC也不是好惹的, AVC在05年也推出了多款效果不俗的散热新品,散热业劲旅Tt同样不甘示弱,接连发布了甲克虫、黄金凤梨、大台风,其中甲克虫怪异的形状和出色的效能被某主板厂商看中,为其代工类似产品,而黄金凤梨则以低转速,静音作为卖点,大台风则依靠强大的风压获得了良好的散热效果。

技嘉散热器形象大使G-Power Pro

而板卡巨头们的加入也让已经异常热闹的散热界更加有看头,其中尤以技嘉的几款新品非常有特色,借助特殊的设计,不但为CPU降温,同时兼顾周边供电元件,保障主板良性运作,超前的散热理念值得推广,不过技嘉的渠道还需要下点功夫,3D Rocket Cooler和G-POWER等尖端产品发布至今已有时日,不过在零售市场上还很少能见到,甚至据说上海G-POWER散热器保有量仅个位数,希望06年能在市场上见到越来越丰富的技嘉散热器产品。


传统的CRT显示器已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经过05年的推广普及,LCD已经逐步取代了CRT的主导地位,17" LCD已然跌破了2000元的心理大关,只有个别性能突出的产品还徘徊在2400-3500元的价位,其中就有三星173P+和LG L1780Q这样特色鲜明的产品,前者追求16.7M的真彩色表现力,后者则玩尽极酷的外型和旋转特色。大屏19" LCD也迅速跌到了2500以内,甚至有不少品牌的产品已经报出了2300元的超低价,不过品质实在不敢恭维。

05年19" 液晶机皇――三星193P+

LCD显示器有一项最多人耳熟能详的指标:响应时间,早期的LCD响应非常慢,很容易看到残影现象,不过随着技术进步,LCD的响应时间在04年已经从25ms经历16ms、12ms达到了8ms……而每次在响应时间上冲在最前头的就是BENQ,不得不说,BENQ的LCD在灰阶响应上确实有一套,而与BENQ动作类似的便是CRT界的传统劲旅――优派,优派每次都在BENQ发布新响应时间的产品后2-3天内宣布自己也发布了同类产品,并声称自己是第一个发布的,当然这和优派与液晶面板厂商友达的密切合作不无关系,同时BENQ也与友达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在两家互相较劲中,05年LCD响应时间陆续提升到了6ms、4ms、3ms最终达成1ms,基本宣告了响应时间之争的完结。

不过很多用户已经更多地将注意力转移到了LCD的色彩表现、可视角度、附加功能等方面,逐渐走出唯响应时间是从的选购误区,相信这才是05年LCD领域最可喜的现象,可以预想06年才将是液晶显示器真正提高内在品质,大有作为的一年。


前几年鼠标键盘还是很不起眼的东西,只要移动顺畅就行了,但随着电子竞技的迅速发展,高端的光电鼠标层出不穷,早年的微软IE 3.0现在已成为玩家的梦寐以求极品装备和收藏对象,动辄五六百元的离其高价也让很多人都知道了什么叫物以稀为贵。不过微软在光学银光鲨IE 4.0后也一直没有太大的动作,甚至没有出过一款更高DPI的产品,不过05年下半年,微软终于有了动静,装备了激光引擎的新一代鼠标光学暴雷鲨和霸雷鲨正式发布,前者延用了无线极动鲨的左右对称设计,具备1000DPI分辨率,后者在无线银光鲨WIE2.0的外型上大幅改进,同时装备了全新的激光引擎,电池续航时间长的优点也得以保留,为微软高端鼠标市场再树标杆。

玩家可以自行配重的游戏利器――罗技G5

另一个外设巨头罗技自然不甘落后,继MX500后,罗技发布了MX510、MX518等几款颇为经典的产品,不过现在的罗技似乎有点不思创新,新品造型上总是逃不出MX500的框架,即使是05年最新发布的的游戏终极装备G5也是如此。而罗技在无线产品的功耗控制上也没有明显改善,相比之下,微软同期的产品都能保持1-2个月以上的续行时间。

>

玩家新宠铜斑蛇激光鼠标

除了这2家老牌厂商外,05年Razer的表现也非常令人瞩目,分辨率高达2000DPI、性能惊人的铜斑蛇逐渐成了不少玩家的新宠。而国货双飞燕似乎更狠,依靠与安捷轮的良好合作关系,双飞燕的X750F鼠标居然具备了2500DPI的惊人分辨率,甚至凌驾于罗技和Razer之上,让人大跌眼镜,不过在人体工程和外观设计上双飞燕还要多加把劲,不管怎么说,作为异军突起的国货产品还是应当鼓励一下。

10
光驱历来都是装机时的不可少设备,虽然光驱读盘时间日渐稀少,但刻录已经成为光驱的另一项主要工作,现在主流的DVD刻录机价格都在500元上下,其中不乏有05年上市的先锋110系列,华硕1608P2S和BENQ的1640以及普科特的714系列。

十分抢手的普科特740A刻录机,其实内在就是BENQ 1640

早些年,刻录机基本以国产居多,包括BENQ,台电,美达,大白鲨等多家企业,而近年来这些厂商中日子最好过的就属BENQ了,与菲利普合作后的 BENQ光存储产品品质得到了巨大提升,1640的热卖就证实了BENQ的成就,而随着先锋,普科特等日系品牌的入侵,国内的企业所剩下的空间已经不多了,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先锋和普科特虽然是日系品牌,但大多数产品都在国内生产,其中普科特现在的多数DVD刻录机都是从BENQ生产线上下来的,甚至有个别几款BENQ产品就是普科特的芯;而先锋的情况也相似,早在DVD光驱年代,先锋就将在国内销售的光驱生产任务委托给了华硕,像经典的121SA就是后者生产的,而现在双方有很多产品都可以互相对应,例如05年年初的先锋109系列对应了华硕的1608P,最新的110系列则对应1608P2S,内部结构完全相同,先锋的技术,华硕生产,因此除了一些静音功能,两者其实都一样,连固件都能对刷,只要价格好,消费者选哪个都可以。

而关于下一代DVD格式的蓝光与HD-DVD之争在05年也呈现白热化,微软加入HD-DVD阵营、欧美制片厂支持蓝光、惠普立场动摇……不过这一切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暂时没什么影响,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需要什么买什么,乐得作壁上观。

2005年已经过去,2006年已经悄然来到我们身边,开年就即将上演新一轮显卡的3D性能王座大战,4核显卡互联,DDR2的全面普及,AMD的产品升级、Intel 65nm甚至45nm CPU的推出,下一代光存储格式之争、散热新品登场、大屏液晶、高清电视……好戏不嫌多,蔫老虎在线2006年倾力为您呈现。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