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站在高高《断背山》上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xyh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xyh

Moderator
注册
2002-03-07
消息
1,118
荣誉分数
13
声望点数
168
李安,站在高高《断背山》上

牛文怡


在上周结束的金球奖颁奖礼上,华人导演李安的新作《断背山》获得了包括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在内的多个奖项,继威尼斯电影节夺得金狮后,再次扬威影坛。目前,李安和《断背山》已成为今年奥斯卡奖的最大热门。
这一结果,对很多普通中国影迷来说是个意外的好消息,但在国外评论界反而波澜不惊。在很多业内人士心目中,李安早已是最优秀的当代华人电影导演,然而在内地,由于他的影片极少有公映机会,观众对他并没有清晰全面的认识,谈到李安,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卧虎藏龙》中周润发、杨紫琼蹩脚的国语。
影史:从不失手,部部佳作
李安1954年生于台湾屏东,祖籍江西。李安自幼生长在书香门第,祖父当过国民党时期的县长,父亲是一所中学的校长,治家甚有古风,非常注重传统,据说直到李安少年时,逢年过节在家里还要行跪拜礼。这样的家庭带给他的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浸染,典型的中国式父权家庭应该是他早期的作品题材和细节的灵感来源。
李安的电影之路,从台湾国立艺专戏剧电影系开始,不过那时候他似乎对表演更感兴趣。1978年,李安赴美,先后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戏剧系导演组和著名的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在纽约,这个城市的电影传统和现实主义的流派风格肯定对李安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从此以后,台北和纽约这两种“气质”就在李安身上起了化学作用,让他在不同文化的撞击中找到了表现自己的一块地盘。
最初,李安用的是最直接、最简单的办法来展现自己中西合璧的气质。李安的前两部长片《推手》和《喜宴》中个人生活的影子非常明显,非常取巧地选择了在国外的中国人这一场景。第三部《饮食男女》回到了台湾,把地域冲突换成了代际冲突,冲击片中大家庭传统关系的,很明显是来自西方的现代观念。由于这三部电影都突出塑造了郎雄扮演的“父亲”形象,被称为李安的“父亲三部曲”。
《饮食男女》获得了1994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也敲开了好莱坞的大门。第二年,李安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英语长片―――根据简•奥斯汀名著改编的《理智与情感》。一个东方人导演西方的文学名著,让人为李安捏了把汗,但李安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他在这个西方故事里找到了东方式的细腻,在他的电影里,英国的庄园成了《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每个角色的一颦一笑都气韵流长。
叫好又叫座的《理智与情感》打响了李安的好莱坞头炮,不过在此之后,李安并没有乘胜追击,继续拍摄有大众影响力的片子,而是选择了两个相当小众的题材。1997年的《冰风暴》表现的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伦理崩溃,1999年的《与魔鬼同骑》讲的是南北战争中的道德悖论。这两部影片也是和中国完全不相干,但浸透其中的,却是李安对伦理和道德的关怀。
2000年开始,李安有一个向商业电影的转向,《卧虎藏龙》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武侠风潮,《绿巨人》则赶了一趟好莱坞的漫画电影热。尽管两部影片有着非常明确的商业计算,但李安还是成功地给片子打上了自己的烙印,两片可能是在各自类型中最具人文精神的例子。《卧》、《绿》两片也是李安作品得以在内地公映的两部。
成功:中西合璧,中庸称王
为什么偏偏是李安?
去年年末,李安在答谢内地媒体新京报颁发的一个奖项时,说的一段话颇可玩味。“电影从欧洲传到中国,最初是向别人学习发展,再到跟自己的文化相结合,已经走了很长的一段路。我拍的电影,包括我拍的外国片,都跟我的中国文化的养成、眼光有关系。中国文化的养料是我的老本。当拿世界的眼光来检验的时候,有时候从里面往外看,有时候从外面往里看,看得会更清楚。这是一个发展的年代,也是一个反省的年代。”
上述这段话中,两个关键词是“结合”和“反省”。作为一个对中西文化都有浸淫的文人导演,他的影片既有由西而东的反省,也有由东而西的反省,而后者是那些一直生活在华人文化圈内的导演所缺乏的。可以用来对比的是陈凯歌拍摄的西片《温柔地杀我》,拍摄此片的陈凯歌完全失去了本人的风采,其中关键就是没有发挥自身的文化特点,没有对这个纯西方的故事做出东方式的反省,而背后的原因恐怕就是导演对西方文化了解不够,底气不足。
向来论李安,都乐于称他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的导演,这个论断没有错,但却容易误导,李安的成功中,他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至少要占一半因素。比如,他对商业电影的把握,是相当西方化的,是从工业视角入手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商业导演是有容乃大,容纳很多东西,不是凭火气一股热血就可以搞定。而这两年内地几位大导演拍摄的所谓商业大片不就是一阵“火气”、一股“热血”吗?
而说到传统,李安的台湾背景就很重要了。由于没有“文革”这样历史的隔断,台湾对传统的继承要比内地紧密得多,同是以“文人导演”著称,比较一下李安和陈凯歌,在台湾传统教育下长大的李安身上表现出来的是儒家的文人气,而陈凯歌身上更多的是现代的浪漫。有一个儒家词汇用来形容李安非常恰当,就是“中庸”,且不论为人处世方面的“中庸”是否正面,至少在电影艺术上,“中庸”意味着不疾不徐的节奏把握,不温不火的调度功力。
预测:再夺金像,众望所归
《断背山》讲述的是西部牛仔间的同性情爱故事,由于题材的原因,我们无缘在内地的影院内看到这部影片。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此片极有可能为李安带来又一奥斯卡奖杯,成为李安电影生涯的又一个里程碑,巩固他华人导演第一人的地位。
李安在金球奖的获奖感言中说,2005年是佳片纷纭的一年,这句话绝不是一句行话,李安这次金球折桂的含金量已经超过2001年《卧虎藏龙》在奥斯卡的胜利。那年《卧虎藏龙》的竞争对手是些什么?一个爱情喜剧小品《巧克力》、一部美国式主旋律励志片《永不妥协》、一部介于主流电影与独立制作之间的玩票之作《毒品网络》,最大的竞争对手不过是一部回归传统的古装商业大片《角斗士》。而今年金球奖最佳剧情片其他获提名的影片如《不朽的园丁》、《晚安,好运》、《暴力史》、《赛点》,在深度和创新上都是一时之选。
而在此之外,还有数部堪称伟大的作品甚至都没有进入这个提名名单,比如彼得•杰克逊创世纪式的《金刚》、斯皮尔博格再挠历史痒处的《慕尼黑》、充满灵性的感人小品《撞车》、鬼才导演贾木许的转型作品《破碎之花》、传记佳作《卡波特》,等等。
金球奖向来有奥斯卡风向标之称,不过今年佳作成堆,选择太多,对这个风向标的含金量是个考验。今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慕尼黑》、《金刚》、《撞车》这样的片子也有大放光芒的可能。历史上曾经有过先例,1999年获金球奖最佳影片提名的10部电影,最终只有两部获奥斯卡提名。
尽管如此,李安仍然是头号热门。在纽约时报最近刊登的预测中,三位专栏影评人都将《断背山》列为最佳影片的头号选择。在世界范围内,不会被任何专家和观众忽视的华人导演,现在还只有一个,就是李安。
《中国青年报》 2005年1月23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