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Maxthon傲游浏览器,大家可能都不陌生,这是一款基于IE内核的可定制的Web浏览器.总部位于北京的Maxthon公司在最近宣布,Maxthon的下载次数已接近5000万,在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已具有相当高的市场占有率,该公司下一步的目标是进入欧洲和北美市场.
Maxthon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功,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基于IE内核,利用了原本就数量庞大的微软IE用户群.
Maxthon的开发者利用了微软公司的IE引擎,并为之增加了许多新功能,使得Maxthon浏览器即使与Firefox和Opera相比也毫不逊色.
与Firefox和Opera一样,Maxthon提供了分页浏览、安全工具面板和RSS阅读工具,此外它还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各种接口方便用户自己定制功能.
Maxthon还有一个特点也和Firefox和Opera一样,那就是依靠网络上的志愿开发者来发现Bug和更新软件.
Maxthon公司负责人表示,依靠微软公司IE代码固有的稳定性和类似开源软件的开发模式,Maxthon浏览器一定可以在亚洲以外的市场取得一席之地.
Maxthon公司高级副总裁Netanel Jacobsson表示:“由于利用了微软的IE引擎,使得我们不必担心产品内核的稳定性,而有了网络上众多志愿者的参与,我们又可以为产品增加更多的新功能.”
不过他也承认:“正是由于Maxthon是基于IE内核的,所以某些开源社区可能会对我们存有偏见,不过我们会用行动来消除这些误会.”
据悉,目前中国的网络用户数量约有1.1亿,其中绝大多数人都使用微软IE浏览器,而Maxthon正是利用了用户的使用习惯,以丰富的附加功能来开拓市场.以Maxthon自带的搜索功能为例,它内置了当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几大搜索引擎,还与雅虎建立了官方合作关系.
Jacobsson 还称,与Firefox和Opera相比,Maxthon对于企业用户尤其有吸引力,这是因为它是基于IE内核,与基于IE浏览器开发的应用程序完全兼容,减少了企业更换浏览器平台的成本,而且它还具备许多IE浏览器所不具备的新功能,如分页浏览、鼠标手势定义、RSS浏览等.
此外,由于互联网上的大部分网页都是针对IE特性而制作的,因此Firefox和Opera在浏览某些网页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而使用Maxthon则完全不用担心这方面的问题.
更为难得的是,Maxthon与微软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今年1月的CES展上,微软甚至将Maxthon与自己的软件一起摆上了展台.而且由于微软将IE引擎免费开放,Maxthon不必向微软支付任何许可费用.
Jacobsson表示:“微软与我们有着良好的关系.与Firefox和IE的竞争关系不同,Maxthon本质与IE相同,它增强了IE对用户的吸引力.”
微软官员证实了这一点,IE产品部门总监Gary Schare表示他非常欣赏Maxthon浏览器,因为它证明了IE引擎的优秀品质和良好扩展性能.
他称:“IE引擎为全球的程序员提供了优秀的开发平台,我们鼓励人们开发各种基于IE内核的应用,Maxthon就是最好的例子,我们欢迎它为IE社区带来的创新.”
Maxthon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它起初的名字叫MyIE,是由一位叫Changyou的网友开发的.后来,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Jeff Chen在2003年接手了MyIE的开发工作,将它
更名为Maxthon傲游,并创建了Maxthon开发社区.
经过三年的发展,Maxthon将于下个月推出2.0版本,界面和功能将有较大改进.此外,Maxthon公司还计划于年底前在北美设立办事处.
Maxthon公司还正在与一些大公司联络,计划为他们定制内部专用的浏览器.
由于Maxthon的中国背景,普通美国用户并不了解这款产品.不过Jacobsson相信,在2007年底前Maxthon将在美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他表示:“人们在寻求IE浏览器替代产品的同时,又不愿意完全转换到一个陌生的平台.基于IE内核的Maxthon正好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Maxthon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功,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基于IE内核,利用了原本就数量庞大的微软IE用户群.
Maxthon的开发者利用了微软公司的IE引擎,并为之增加了许多新功能,使得Maxthon浏览器即使与Firefox和Opera相比也毫不逊色.
与Firefox和Opera一样,Maxthon提供了分页浏览、安全工具面板和RSS阅读工具,此外它还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各种接口方便用户自己定制功能.
Maxthon还有一个特点也和Firefox和Opera一样,那就是依靠网络上的志愿开发者来发现Bug和更新软件.
Maxthon公司负责人表示,依靠微软公司IE代码固有的稳定性和类似开源软件的开发模式,Maxthon浏览器一定可以在亚洲以外的市场取得一席之地.
Maxthon公司高级副总裁Netanel Jacobsson表示:“由于利用了微软的IE引擎,使得我们不必担心产品内核的稳定性,而有了网络上众多志愿者的参与,我们又可以为产品增加更多的新功能.”
不过他也承认:“正是由于Maxthon是基于IE内核的,所以某些开源社区可能会对我们存有偏见,不过我们会用行动来消除这些误会.”
据悉,目前中国的网络用户数量约有1.1亿,其中绝大多数人都使用微软IE浏览器,而Maxthon正是利用了用户的使用习惯,以丰富的附加功能来开拓市场.以Maxthon自带的搜索功能为例,它内置了当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几大搜索引擎,还与雅虎建立了官方合作关系.
Jacobsson 还称,与Firefox和Opera相比,Maxthon对于企业用户尤其有吸引力,这是因为它是基于IE内核,与基于IE浏览器开发的应用程序完全兼容,减少了企业更换浏览器平台的成本,而且它还具备许多IE浏览器所不具备的新功能,如分页浏览、鼠标手势定义、RSS浏览等.
此外,由于互联网上的大部分网页都是针对IE特性而制作的,因此Firefox和Opera在浏览某些网页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而使用Maxthon则完全不用担心这方面的问题.
更为难得的是,Maxthon与微软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今年1月的CES展上,微软甚至将Maxthon与自己的软件一起摆上了展台.而且由于微软将IE引擎免费开放,Maxthon不必向微软支付任何许可费用.
Jacobsson表示:“微软与我们有着良好的关系.与Firefox和IE的竞争关系不同,Maxthon本质与IE相同,它增强了IE对用户的吸引力.”
微软官员证实了这一点,IE产品部门总监Gary Schare表示他非常欣赏Maxthon浏览器,因为它证明了IE引擎的优秀品质和良好扩展性能.
他称:“IE引擎为全球的程序员提供了优秀的开发平台,我们鼓励人们开发各种基于IE内核的应用,Maxthon就是最好的例子,我们欢迎它为IE社区带来的创新.”
Maxthon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它起初的名字叫MyIE,是由一位叫Changyou的网友开发的.后来,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Jeff Chen在2003年接手了MyIE的开发工作,将它
更名为Maxthon傲游,并创建了Maxthon开发社区.
经过三年的发展,Maxthon将于下个月推出2.0版本,界面和功能将有较大改进.此外,Maxthon公司还计划于年底前在北美设立办事处.
Maxthon公司还正在与一些大公司联络,计划为他们定制内部专用的浏览器.
由于Maxthon的中国背景,普通美国用户并不了解这款产品.不过Jacobsson相信,在2007年底前Maxthon将在美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他表示:“人们在寻求IE浏览器替代产品的同时,又不愿意完全转换到一个陌生的平台.基于IE内核的Maxthon正好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