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3-11-18
- 消息
- 2,863
- 荣誉分数
- 14
- 声望点数
- 0
杨文博/文
通常在我们学习基础摄影,或研习进阶摄影技巧时,老师们常希望大家,将来皆能透过镜头表达影艺人生,这是一种无限美好的寄望。正如希望每一位喜欢摄影的同好,皆能将个人的感觉表现在作品上,这即是一种创作。因为世上每个人的感觉和表达的方式皆不尽相同,同时更希望自己表现的内容与感受,能获得别人的共鸣与回声。因为影像的表现不管在视觉上、心灵上都有着相同的语言感受,而视觉的动线,亦正是引发心灵脉动之所在。
在研习的过程中,常为了影像的美化,思考如何应用技巧,忽略了“其所以然”?忽略了反问自我,“视觉的重点在哪里”?自我感觉表达的因质是否能突现?……等等。当我们观赏一幅作品,其影像视觉的重点哪?这些视觉的因质是否呈现心灵的语言动线,是否传递了某些感受……等。一连串反问自我的思考,不应在片面美好的密思中给省略了,因为这即是训练自我省思,培养摄影眼的重点所在。
这些视觉的因质,包括:
一、光与影:画面亮处或强烈反差,光影的脉动,常是视觉上最醒目之处,如以此构成主体语言,容易引导观赏者进入探索作品的情感空间。
二、浓艳、饱的色彩:就色彩心理学的观点,红色、橙色、蓝色……等依次为较不安定的色调。换言之,易予人活泼生动的感受,如能善用冷、暖色彩的比例、强调注入画面主体的生命,加强视觉语言的表现,则容易让观赏者感受到视觉的生命。
三、线条、型、亮点:具有方向性视觉延伸的线条,拟人、拟物、令人联想情感的形,以及亮丽眩目的毫点,皆是视觉上的重点因素,是整体作品内容的布局,不可不考虑的视觉要点。
四、动与静之间的情感互动:同中以求异的影像,在视觉上容易产生注视变化点的感受,换言之,在视觉语言中形成情感变化的互动,进而达到从变化点进入探讨作品内容的效果。
五、气候、季节感的语言:生活周遭环境,各种季节的不同现象感受。如夏日强烈的光彩;枫红的秋意;落叶的枯寂;新绿的生命感;冬日的冷漠;雨水的脉动……等等。多观察生活周遭大自然的生命现象,哪怕是局部的情感点滴,皆是视觉心灵产生脉动的因质。
事实上,由视觉传导心灵,激荡脑海产生感受,即成心灵意识,而摄影眼的培养,即是透过心灵意识去感受影像的生命力,进而框取自己想要的内容。亦即:
视觉变化→激发心灵意识→框取感觉内容
例如:景物的变化点(视觉语言)→生命力或情感意识(作者心灵意识)→作者感觉思想的表达。
或许,以此推论稍嫌抽象主观,当我们专注地注视任何景物的变人,进而意识推论景物的生命力所在,或搜寻景物美的重点同时,我们已然将自己的感受注入视觉当中,进而经过心灵的激荡,渐渐形成了一种感觉意识,如试着去框取出想要的画面,即成了一种主观意识感觉的表达,无形中摄影眼将在心灵里慢慢地养成,因此,在研习中有一些细节是我们必须耐心去培养的:
一、常观察周遍形体、生活、情感、动静之间的变化,或人物的肢体语言感受,或季节景物的变化……等训练视觉的敏锐度。
二、试着感受各种视觉上的变化点,例如各种色彩、线条或形体的调配,并想像其可能产生的意识性。
三、训练自我同中以求异,异中以求同的视觉框取:例如画面中只有一处不动,其余皆动,或形体、线条的动向一致,只有一处是不同方向性的脉动,或黑暗中的一处光影,或从杂乱景物中,找出较为类似的征兆或脉动……等。
四、想想自我,如果想表达这种感觉应如何来框取。
五、去芜存菁,让画面表现出自我强烈的感受,有时多割舍一点重复的画面、背景,能使内容多一份想像空间。
我想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使自我成长,在学习的过程中,如能启发心灵的感觉,作理性的思索与判断。对有生命的景物,须尝试去感受其生命力重点之所在,使其与周遭环境,甚至大自然的生命力融合,表现出作者自我的感觉。无生命的景物,更须融入自我造型心象的意识,利用光影、线条脉动等,取其形体语言,表现出作者自我心灵的取向,如此不断地尝试训练自己,将使自己得到真实的成长。
通常在我们学习基础摄影,或研习进阶摄影技巧时,老师们常希望大家,将来皆能透过镜头表达影艺人生,这是一种无限美好的寄望。正如希望每一位喜欢摄影的同好,皆能将个人的感觉表现在作品上,这即是一种创作。因为世上每个人的感觉和表达的方式皆不尽相同,同时更希望自己表现的内容与感受,能获得别人的共鸣与回声。因为影像的表现不管在视觉上、心灵上都有着相同的语言感受,而视觉的动线,亦正是引发心灵脉动之所在。
在研习的过程中,常为了影像的美化,思考如何应用技巧,忽略了“其所以然”?忽略了反问自我,“视觉的重点在哪里”?自我感觉表达的因质是否能突现?……等等。当我们观赏一幅作品,其影像视觉的重点哪?这些视觉的因质是否呈现心灵的语言动线,是否传递了某些感受……等。一连串反问自我的思考,不应在片面美好的密思中给省略了,因为这即是训练自我省思,培养摄影眼的重点所在。
这些视觉的因质,包括:
一、光与影:画面亮处或强烈反差,光影的脉动,常是视觉上最醒目之处,如以此构成主体语言,容易引导观赏者进入探索作品的情感空间。
二、浓艳、饱的色彩:就色彩心理学的观点,红色、橙色、蓝色……等依次为较不安定的色调。换言之,易予人活泼生动的感受,如能善用冷、暖色彩的比例、强调注入画面主体的生命,加强视觉语言的表现,则容易让观赏者感受到视觉的生命。
三、线条、型、亮点:具有方向性视觉延伸的线条,拟人、拟物、令人联想情感的形,以及亮丽眩目的毫点,皆是视觉上的重点因素,是整体作品内容的布局,不可不考虑的视觉要点。
四、动与静之间的情感互动:同中以求异的影像,在视觉上容易产生注视变化点的感受,换言之,在视觉语言中形成情感变化的互动,进而达到从变化点进入探讨作品内容的效果。
五、气候、季节感的语言:生活周遭环境,各种季节的不同现象感受。如夏日强烈的光彩;枫红的秋意;落叶的枯寂;新绿的生命感;冬日的冷漠;雨水的脉动……等等。多观察生活周遭大自然的生命现象,哪怕是局部的情感点滴,皆是视觉心灵产生脉动的因质。
事实上,由视觉传导心灵,激荡脑海产生感受,即成心灵意识,而摄影眼的培养,即是透过心灵意识去感受影像的生命力,进而框取自己想要的内容。亦即:
视觉变化→激发心灵意识→框取感觉内容
例如:景物的变化点(视觉语言)→生命力或情感意识(作者心灵意识)→作者感觉思想的表达。
或许,以此推论稍嫌抽象主观,当我们专注地注视任何景物的变人,进而意识推论景物的生命力所在,或搜寻景物美的重点同时,我们已然将自己的感受注入视觉当中,进而经过心灵的激荡,渐渐形成了一种感觉意识,如试着去框取出想要的画面,即成了一种主观意识感觉的表达,无形中摄影眼将在心灵里慢慢地养成,因此,在研习中有一些细节是我们必须耐心去培养的:
一、常观察周遍形体、生活、情感、动静之间的变化,或人物的肢体语言感受,或季节景物的变化……等训练视觉的敏锐度。
二、试着感受各种视觉上的变化点,例如各种色彩、线条或形体的调配,并想像其可能产生的意识性。
三、训练自我同中以求异,异中以求同的视觉框取:例如画面中只有一处不动,其余皆动,或形体、线条的动向一致,只有一处是不同方向性的脉动,或黑暗中的一处光影,或从杂乱景物中,找出较为类似的征兆或脉动……等。
四、想想自我,如果想表达这种感觉应如何来框取。
五、去芜存菁,让画面表现出自我强烈的感受,有时多割舍一点重复的画面、背景,能使内容多一份想像空间。
我想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使自我成长,在学习的过程中,如能启发心灵的感觉,作理性的思索与判断。对有生命的景物,须尝试去感受其生命力重点之所在,使其与周遭环境,甚至大自然的生命力融合,表现出作者自我的感觉。无生命的景物,更须融入自我造型心象的意识,利用光影、线条脉动等,取其形体语言,表现出作者自我心灵的取向,如此不断地尝试训练自己,将使自己得到真实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