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成功背后的寂寞 [人物聚焦]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xyh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xyh

Moderator
注册
2002-03-07
消息
1,118
荣誉分数
13
声望点数
168
人物聚焦
李安:成功背后的寂寞

http://www.chinesenewsgroup.com/ May 5, 2006 issue

・庄明

  2005年的世界电影可谓“李安年”:一部成本只有1400万美元的独立制片作品《断背山》继威尼斯电影节夺得金狮奖后,又摘取金球奖4项大奖,并以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8项提名领跑本年度奥斯卡,最终如愿拿到最佳导演奖。

  然而,这些耀眼夺目的光环背后,却是一颗寂寞多年的心灵―――

两度联考落榜

  李安祖籍江西德安,1954年10月23日出生于屏东潮州,父亲给他起名“李安”。
  父亲对儿子的希望是考上大学,成为诗礼传家的楷模。可是两度联考落榜(第二次数学甚至交了白卷),让父亲对他的人生前景非常忧虑。最终,怀着电影梦的李安考进了台湾艺术专科学校影剧科。可是父亲对他这个选择一直很担忧,直到让他保证毕业后出国深造,才同意他继续留在艺专。

  然而,父子的冲突并没有结束。1978年,李安做了一个让父亲十分愤怒的决定:报考了美国的戏剧电影学校。这让父亲很无奈,因为这并不违反当初让他出国深造的“命令”,只是,他不能接受儿子竟然想去从事没多大出息的娱乐业。他可能为此耿耿于怀了一生。

  他们的互相冲突和妥协,尽管给李安的青少年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却使他获得了对中国传统中的父权文化、亲情纽带的深刻思考和复杂情感。而这一切在李安所拍的“父亲三部曲”中体现得最为深邃。

  1980年,李安拿到了戏剧学学士后,顺利进入纽大。对李安来说,进入这所大学,无异于进入了一座辉煌的电影殿堂。

  转眼3年过去了。李安拿出了毕业作品《分界线》,叙述的是分别居住在纽约运河街南北的不同种族的普通人,一边是华人,一边是意大利人,因某件事情引起两个族裔在纽约四处流窜。

  1985年2月,美国3大经纪公司之一的威廉・莫瑞斯公司的经纪人见到李安,当场要与之签约,劝他留在美国发展。没想到,这一留就是6年无所事事和孤寂难耐。

隐忍纽约郊区6年

  李安的太太林惠嘉是美国伊利诺大学的生物学博士。他们1978年在一次留学生的聚会上相识、相爱,1983年,李安与林惠嘉在纽约举行了一场中西合璧的婚礼,这场婚礼成为后来《喜宴》的灵感来源。1986年1月,林惠嘉毕业后找到一份药物研究员的工作,从伊利诺搬来纽约郊区和李安同住。
  被那位不靠谱的经纪人留在美国之后,李安开始了在好莱坞的漫长而无望的奔波。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盛赞他的毕业作品《分界线》、对剧本进行局部修改、等待、再修改、再等待……直到最终毫无结果。此时李安已过而立之年。可是,李安却成为家庭的累赘,一家人只靠林惠嘉微薄的薪金度日。为了缓解内心的愧疚,李安每天除了在家里大量阅读、大量看片、埋头写剧本以外,还包揽了所有家务,负责买菜做饭带孩子,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林惠嘉也有过绝望的时候,但她仍然坚持不让李安做无谓的糊口工作。林惠嘉知道,李安真的只会拍电影,别的事不会也不感兴趣。她对丈夫的才气十分肯定,她相信丈夫一定会成功的。

“父亲三部曲”

  1990年,李安可以说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当时他在银行的存折只剩下43美元,又赶上小儿子出生。走投无路的李安将两个剧本《推手》和《喜宴》投给台湾新闻局主办的优良剧本甄选,希望能碰碰运气。这是改变命运的一搏。结果,他的两个剧本双双获奖,得到了40多万的奖金。
  6年的煎熬,李安终成正果。1991年4月10日,《推手》由台湾中央电影公司投资、纽约库德玛西恩公司制片开拍了。这是李安的第一部长片,他一下子兴奋异常。“第一次有人叫导演,拿个木盒给我坐,飘飘然满过瘾的,也更坚定了拍电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的信念,以后我就这样过日子了。”

  这部通俗、温暖的影片上映后好评如潮,获得当年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奖提名,并最终摘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评审团特别奖3项大奖,在票房上也创造了奇迹。郎雄饰演的老拳师成了李安作品中的第一个“父亲”形象,影片也成了后来被称为李安“父亲三部曲”的第一部。老拳师的形象几乎可以视为李安与父亲的混合体。

  《推手》成功,《喜宴》开始了,仍旧与库德玛西恩公司合作。父亲形象又一次出现在这部影片之中。这一次,作为东方式家庭权威的代表,他远赴重洋,参加同性恋儿子的婚礼,最终却在机场举起双手,做出了一个“投降”的姿势,显示李安对父辈价值观念的温和批判。该片带给李安一座结实的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同时,全球票房达到3200万美金,超出投资成本(75万美金)数十倍,成为1993年全世界投资回报率最高的电影。

  艺术与商业双丰收,从此改变了李安的命运。接下来的《饮食男女》(1994)是李安第一部由他人编剧的电影。至此,他成功地完成了“父亲三部曲”(或“家庭三部曲”)。该片获得了一系列大奖,同时,也获得了1994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帮助李安敲开了好莱坞的大门。

  《喜宴》获得金熊奖之后,父亲仍然希望儿子改行。对儿子的电影,他从来不予置评,直到2001年9月,他才说,他就像《喜宴》里最后一幕双手高举的老父!

  而到此时,李安已经非常清楚,自己的一生注定是要在电影里奔波。

  李安开始寻找转变的契机,试图闯入好莱坞,实现更大的电影梦。对于好莱坞的主流制片体制,李安有疑惑有抗拒,但是为了事业,他开始尝试拍摄英语片。

  第一个计划是《冰风暴》,预算400万美金左右,是一部介于好莱坞和小制作之间的东西。但是剧本尚未动笔,《理智与情感》又找上门来。

  《理智与情感》(1995)最终成为李安作品中获奖最多的电影。1997年,他拍摄了反映美国家庭故事的《冰风暴》。这两部作品让他彻底了解了西方电影的制作体制。“拍西方电影就像当总统,要取悦每一个人。”两部影片虽然艺术上值得称道,票房上却不尽如人意。

从西方回到东方

  执导了几部西方电影后,他反而愈发觉得自己是个东方导演。
  他想回到他所熟悉的中国题材。这时,他想起了《卧虎藏龙》。2001年,《卧虎藏龙》成为华人导演中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该片在全球引发了一股疯狂的中国武侠热,以至于比他成名在先的张艺谋等人纷纷步他后尘,拍摄自己心目中的武侠电影,冲击奥斯卡,但最终无人能达到李安的圆满结局。这一年,李安47岁,铺天盖地而来的荣誉和各种社会活动让他身心疲惫。接下来的几年里,他拍摄了一部科幻电影《绿巨人》。但陈年的孤独也渐渐袭来。他终日自困在家,漫无目的地等时间流逝,心情跌至谷底,甚至萌发退出电影圈的念头。

  之后,就是《断背山》。这是一部解脱般的电影,纯净、虚空,仿佛带着一种朝圣的心态。就在这部电影的准备阶段,和他对峙了一辈子的父亲去世了。他仿佛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虚空。他忍住悲痛,远赴加拿大牧场,全心投入《断背山》的拍摄,希望能抚平自己内心的伤痛和疲惫。支持他继续献身电影的,是父亲临终的遗言:“你不应该放弃,应该继续拍下去。”

  这是这个孤独寂寞的电影导演此生唯一一次听到父亲这样鼓励他。

比美国人还到位

  《纽约时报》一位细心的评论家一一指出了《断背山》中的哪一个镜头来自哪一部经典西部片。让美国观众震惊的是:李安理解美国文化很到位,甚至比美国人自己的观察还要到位。李安做的西部片,有着西部片的基本要素:苍凉,狂放,悲壮,孤寂,总之承袭了西部片的全部要素;同时,它又有一种深沉的沉寂。对,正是沉寂,评论家提到这部影片时普遍使用的一个词语。观众步出影院时的状态,也许,恰恰与主角的状态吻合―――――基本不说话,不表达,陷入深深的沉寂。这意味着李安完成了对于典型西部片的某种超越,达到了难以言说的诗意。
  李安在台南长大,从小接受规范的教育,是一个很乖的小孩,他能感受到传统文化。他的电影,尤其是郎雄主演的那几部作品,多多少少反映出父亲与儿子之间的伦理关系。与大多数的新电影导演不同,他将对伦理问题的看法融入到电影中去,甚至在《绿巨人》、《理智与情感》这样的片子中我们都能看到人际关系上微妙的规章。而从《喜宴》到《断背山》,李安似乎总是放不下对同性恋问题的思考,在《断背山》里,他用最阳刚表现美国精神的西部片类型,表现的却是最不阳刚的同性恋感情,那么柔软,那么孤独。伦理一直体现在李安的成长过程中,这是他一直体会的东西,不是他的刻意思考。

  东方人出身的李安,以非常独特和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西方,一个野蛮、愚蠢、堕落、失去参照、充满功能障碍的西方人的西方。

  他心在东方,目光扫过美国西部;生于台湾,长于美国,从不自设边界,双手总是深深地插入大地,从深埋的根基挖出灵感;从东到西,飞越竹林,追逐南北战争的幽灵,与简・奥斯汀笔下的姑娘逗乐,捧住笨拙牛仔的泪水;喜欢卧室和厨房,熟悉陌生世界不明言的仪式和规矩。李安的电影生涯始于身边最熟悉的事情―――中国人家族、朋友、邻里和族裔的独特关系。渐渐地,李安随风而行,自由发挥,他让英国紧身衣与中国丝绸依次上演,永不重叠,同时又给他的每件作品留下了很好辨认的个性化印记,那就是殷勤、克制和敏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