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总归是被人讲作精明,刁钻的一群。全中国对上海人很有些敌忾同仇的意念,历史上地域观念强的苏北,徽州,到了上海都落地为根,也不再搞什么同乡会,打开老虎天窗便看穿了是不要老本的一群,忙忙碌碌,各安天命。不管祖辈在哪个地方,只要在上海呆了几年,在晒台上就"阿拉,阿拉"了。同是经常被小品丑化的角色,香港人操口蹩脚的口语,咿咿呀呀投机奸商似的问候,上海人才不理这一套,有聚在一起就是"侬到介里的去啊""阿拉还没吃来"一幅小市民的白描,也是在小弄堂里打磨习惯了,碰上你这样说她,真正的上海人决不会以之为耻,甚至低头脸红,反而会嗓门提高一个八度:"小市民哪能啦,阿拉就是小市民,小市民就是阿拉"近似于怄气的心理,也是,上海人是开埠和稀泥捏成的一丛小人,散落的也算是地方特色的一种,同是上海人,看看也觉亲切。那么今天就先在这里唠叨些上海有关吃的闲话。
冬夏之别
上海主妇们是红楼里玻璃心肝凤姐般精明里的精明人,有手段叫男人跪洗衣服搓板,也有办法娘家婆家一碗水端平。比较一下夏冬的早市,会发觉些有趣细小的事情,盛夏的主妇一般起的早,5点天亮,她们也赶这个辰光出门,抢在太阳没辣上脸就把时蔬都运回家,或早或晚再慢慢料理炖煮。冬日一般总没那么早,早上出去一溜寒风钻颈来,所以早上只买些油条类的早点,菜大多是上海的大老爷们晚上回家时顺道买回去。夏天上海时蔬有贡菜,金针菜,米蓰等等,不过夏天上海人一般讲究清淡,菜诸如糖拌番茄,糖拌黄瓜,毛豆丝瓜就可以打发。汤一般是番茄煸尖冬瓜汤,要么雪菜肉丝豆腐羹。冬天要忙的是冬至,春节,现在上海人春节大多外出蹭饭,家里无非应付些春卷,汤圆类的小点心。
浓油赤酱与清汤挂面
老上海欢喜吃油爆虾,新上海人欢喜咂盐水虾。老上海偏爱吃糖醋排骨,新上海更多吃椒盐排条。老上海过节烧红烧回鱼,新上海兴吃清蒸桂鱼。不过也有大家都喜欢的,像咸菜毛豆,像红烧狮子头。
菜场
关于菜场,记忆穿梭是几个片段。早些时候的老样子,小菜场是邻上海青浦,松江的菜农的市面,赶早摘下来的新鲜货,解放后有一阵据说是还不错,但到三年自然灾害就没那么自由了,父母都经历过此种变革,各保持了一段他们对此深刻的印象,外公提起一件事还是要心酸:"阿要作孽啊,侬姆妈为等买米排长队,十岁格小囡啊,了大雨里头立了三个钟头。"那时不知道全国上下其他地方是怎么样,反正上海的青春是消磨进了一条条长龙里。先时,长龙里还有笑诛,然而等的多了,等的厌了,也渐渐笑不起来也,当作是麻木了吧。最近和母亲到一大超市,看到有一大群人在排队买鸡蛋,原因是鸡蛋当天降价2角。队伍一直排到出口,堵着路,我问母亲有什么感觉。母亲笑道:"能有什么感觉,只是太熟悉了,看着他们我就心疼起我那一点点被磨掉的青春。"
饮食男人
以衡量女人的标准量度上海的男人,就像件衣裳,裁剪的有棱有角。"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文可以帮家里抄水表,武可以为丈母娘炖鱼头汤。他们一般都有几手以被不时之需,其中大概包括:老婆作月子,情人过生日,丈母娘发心脏病住院疗养。伊拉是英雄主义落拓,痞子胆量不够,颇有些真小人即真君子的作风:买半斤芹菜还要多拿一颗,菜场里碰到哥们却是好香烟一发一圈。
讨价还价及其他
菜场里卖肉的大多是上海人,卖菜的大多是近郊农民。有时候,买卖菜中也会产生种单纯性的依赖。有一年阿婆一整个月都整治螃蟹给我们吃,与卖蟹的小伙子熟识了,到也有些牵心挂怀的,一次卖蟹的小伙子没来,阿婆只好买了另一家的,回来惆怅了半天:"伊总归挑好格与我,阿拉还不大还伊价佃格。"这种汇利是使双方得益。不过讨价还价还是上海人的普遍作风,往往买一样菜要遛完整个菜场,然后在从记忆里找到那个价廉物美的再继续杀价,"伊的边只要1.4一斤,侬的太贵了"准备买了,末了还会警告那人:"不要短斤缺两啊,我要去称格,缺特斤两,侬得我小心点。"
街头巷尾
这里讲的是不入流的小点心。冬天早上我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就是像礼阅似的走过家门前一个个大锅小摊;喜欢里面燃起的一股股狼烟;喜欢冷风中飘散熏来的烟味;喜欢听"滋溜"的一声,不知什么东西又被丢入了油锅。 因为人从小是吃牛奶面包长大的,总把不能天天捧着个热馒头上学为遗憾,据我看到的上海街头巷尾小食一般有:糍饭,烧麦,糍饭糕,油墩子,麻球,糖糕,开口笑,麻饼,"包脚布",大饼,油条,豆腐花,小馄饨…… 所谓"包脚布"这个浑号叫的是鸡蛋饼夹油条,里面再加甜蜜酱,辣椒酱,榨菜,香菜,包起来象砖头这么一块。比较上的了台面的象小笼,生煎,两面黄。上海人喜欢小笼多过生煎,最贵的是乔家栅的蟹粉小笼,十元一克。但我却偏向于生煎,生煎是撒上芝麻,葱花,内有碎肉,把底烘焦蒙熟的包子,有浅锅盛着,上面添一道道澄黄的香油,一个个白白的顶,像小小的和尚头,上面用芝麻点着香疤,不过不管什么,千样万样,冷了总是不入口的。
记忆里的食坊
上海开自光绪年间的老饭店就有好几家。不过现在生意渐渐做不过新的食庄。绿杨村,梅龙镇是小辰光最常吃的饭店。绿杨村在南京路天桥下面,那里的扬州干丝,鱼香肉丝烹调的不错,1987年那会子,绿杨村被一场大火烧光过一次,有人说是因为年头里费翔的"一把火"唱多了,才烧成个底朝天。梅龙镇和有名的锦江解放前都是马路路边摊般的小店,但两家主任都为共产党地下党员作过联络,解放后自然大大的得益,得到政府扶持,开的很是不错。此外,外滩德兴馆的虾子大乌参,豫园绿波廊的三丝眉毛酥,桂花糯米糕,淮海路红房子的牛尾汤,东西也是不错的,只是价格不实惠。除了正食,沧浪亭,吴越人家的苏式汤面还是好吃格,爆蟮,开洋肉丝,双菇面筋……价佃也还适中。小时侯有一趟随着外婆到绿杨村吃早茶,茶是极好的龙井,记忆里好象很贵,其他的小点我们都没叫,茶水到吃掉了两热水瓶,最后连服务员都看着我们不好意思了,总在一旁问着:"吃点别的吧,点心要不要来点什么。" 外婆解放前也算是上海的名士,晚上回家很晚,会和外公出去吃夜宵,母亲那时和他们一床睡,比较有口福,三个人叫一辆黄包车,载到又一村,叫些小点,晚些再载回"同协里",母亲总说她的牙齿就是那个时候弄坏的,想起来觉得丰足的有些敷衍,反而是现在更有平凡中真实的快乐。
额外补添
肯德基来上海的时候,我时年才10岁,威海卫路转角上的新宠,开张那天我也乘兴去凑热闹,但刚进门就被里头的人气,鸡的肉气压得要做呕吐状,只好急急退出,避多就少的到隔壁荣华鸡就食。以后多年,我都以为自己不适合去吃肯德基而过门不入,早年光顾荣华鸡的米饭咸菜毛豆式的快餐为多,又一段时间转去德州炸鸡,后来那片店撑不下去了,才改食麦当劳。现在上海总因麦当劳较肯德基晚入沪上而成不了小孩的首选,我却是更喜欢它多一些的,我常常抱怨肯德基怎么没有8元一杯的奶昔,那个拿在手里很沉甸甸的,吃起来踏实,那 大杯的可乐混着半杯碎冰块,不多时只余下稀淡的味道。饮之无味,弃之可惜。
冬夏之别
上海主妇们是红楼里玻璃心肝凤姐般精明里的精明人,有手段叫男人跪洗衣服搓板,也有办法娘家婆家一碗水端平。比较一下夏冬的早市,会发觉些有趣细小的事情,盛夏的主妇一般起的早,5点天亮,她们也赶这个辰光出门,抢在太阳没辣上脸就把时蔬都运回家,或早或晚再慢慢料理炖煮。冬日一般总没那么早,早上出去一溜寒风钻颈来,所以早上只买些油条类的早点,菜大多是上海的大老爷们晚上回家时顺道买回去。夏天上海时蔬有贡菜,金针菜,米蓰等等,不过夏天上海人一般讲究清淡,菜诸如糖拌番茄,糖拌黄瓜,毛豆丝瓜就可以打发。汤一般是番茄煸尖冬瓜汤,要么雪菜肉丝豆腐羹。冬天要忙的是冬至,春节,现在上海人春节大多外出蹭饭,家里无非应付些春卷,汤圆类的小点心。
浓油赤酱与清汤挂面
老上海欢喜吃油爆虾,新上海人欢喜咂盐水虾。老上海偏爱吃糖醋排骨,新上海更多吃椒盐排条。老上海过节烧红烧回鱼,新上海兴吃清蒸桂鱼。不过也有大家都喜欢的,像咸菜毛豆,像红烧狮子头。
菜场
关于菜场,记忆穿梭是几个片段。早些时候的老样子,小菜场是邻上海青浦,松江的菜农的市面,赶早摘下来的新鲜货,解放后有一阵据说是还不错,但到三年自然灾害就没那么自由了,父母都经历过此种变革,各保持了一段他们对此深刻的印象,外公提起一件事还是要心酸:"阿要作孽啊,侬姆妈为等买米排长队,十岁格小囡啊,了大雨里头立了三个钟头。"那时不知道全国上下其他地方是怎么样,反正上海的青春是消磨进了一条条长龙里。先时,长龙里还有笑诛,然而等的多了,等的厌了,也渐渐笑不起来也,当作是麻木了吧。最近和母亲到一大超市,看到有一大群人在排队买鸡蛋,原因是鸡蛋当天降价2角。队伍一直排到出口,堵着路,我问母亲有什么感觉。母亲笑道:"能有什么感觉,只是太熟悉了,看着他们我就心疼起我那一点点被磨掉的青春。"
饮食男人
以衡量女人的标准量度上海的男人,就像件衣裳,裁剪的有棱有角。"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文可以帮家里抄水表,武可以为丈母娘炖鱼头汤。他们一般都有几手以被不时之需,其中大概包括:老婆作月子,情人过生日,丈母娘发心脏病住院疗养。伊拉是英雄主义落拓,痞子胆量不够,颇有些真小人即真君子的作风:买半斤芹菜还要多拿一颗,菜场里碰到哥们却是好香烟一发一圈。
讨价还价及其他
菜场里卖肉的大多是上海人,卖菜的大多是近郊农民。有时候,买卖菜中也会产生种单纯性的依赖。有一年阿婆一整个月都整治螃蟹给我们吃,与卖蟹的小伙子熟识了,到也有些牵心挂怀的,一次卖蟹的小伙子没来,阿婆只好买了另一家的,回来惆怅了半天:"伊总归挑好格与我,阿拉还不大还伊价佃格。"这种汇利是使双方得益。不过讨价还价还是上海人的普遍作风,往往买一样菜要遛完整个菜场,然后在从记忆里找到那个价廉物美的再继续杀价,"伊的边只要1.4一斤,侬的太贵了"准备买了,末了还会警告那人:"不要短斤缺两啊,我要去称格,缺特斤两,侬得我小心点。"
街头巷尾
这里讲的是不入流的小点心。冬天早上我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就是像礼阅似的走过家门前一个个大锅小摊;喜欢里面燃起的一股股狼烟;喜欢冷风中飘散熏来的烟味;喜欢听"滋溜"的一声,不知什么东西又被丢入了油锅。 因为人从小是吃牛奶面包长大的,总把不能天天捧着个热馒头上学为遗憾,据我看到的上海街头巷尾小食一般有:糍饭,烧麦,糍饭糕,油墩子,麻球,糖糕,开口笑,麻饼,"包脚布",大饼,油条,豆腐花,小馄饨…… 所谓"包脚布"这个浑号叫的是鸡蛋饼夹油条,里面再加甜蜜酱,辣椒酱,榨菜,香菜,包起来象砖头这么一块。比较上的了台面的象小笼,生煎,两面黄。上海人喜欢小笼多过生煎,最贵的是乔家栅的蟹粉小笼,十元一克。但我却偏向于生煎,生煎是撒上芝麻,葱花,内有碎肉,把底烘焦蒙熟的包子,有浅锅盛着,上面添一道道澄黄的香油,一个个白白的顶,像小小的和尚头,上面用芝麻点着香疤,不过不管什么,千样万样,冷了总是不入口的。
记忆里的食坊
上海开自光绪年间的老饭店就有好几家。不过现在生意渐渐做不过新的食庄。绿杨村,梅龙镇是小辰光最常吃的饭店。绿杨村在南京路天桥下面,那里的扬州干丝,鱼香肉丝烹调的不错,1987年那会子,绿杨村被一场大火烧光过一次,有人说是因为年头里费翔的"一把火"唱多了,才烧成个底朝天。梅龙镇和有名的锦江解放前都是马路路边摊般的小店,但两家主任都为共产党地下党员作过联络,解放后自然大大的得益,得到政府扶持,开的很是不错。此外,外滩德兴馆的虾子大乌参,豫园绿波廊的三丝眉毛酥,桂花糯米糕,淮海路红房子的牛尾汤,东西也是不错的,只是价格不实惠。除了正食,沧浪亭,吴越人家的苏式汤面还是好吃格,爆蟮,开洋肉丝,双菇面筋……价佃也还适中。小时侯有一趟随着外婆到绿杨村吃早茶,茶是极好的龙井,记忆里好象很贵,其他的小点我们都没叫,茶水到吃掉了两热水瓶,最后连服务员都看着我们不好意思了,总在一旁问着:"吃点别的吧,点心要不要来点什么。" 外婆解放前也算是上海的名士,晚上回家很晚,会和外公出去吃夜宵,母亲那时和他们一床睡,比较有口福,三个人叫一辆黄包车,载到又一村,叫些小点,晚些再载回"同协里",母亲总说她的牙齿就是那个时候弄坏的,想起来觉得丰足的有些敷衍,反而是现在更有平凡中真实的快乐。
额外补添
肯德基来上海的时候,我时年才10岁,威海卫路转角上的新宠,开张那天我也乘兴去凑热闹,但刚进门就被里头的人气,鸡的肉气压得要做呕吐状,只好急急退出,避多就少的到隔壁荣华鸡就食。以后多年,我都以为自己不适合去吃肯德基而过门不入,早年光顾荣华鸡的米饭咸菜毛豆式的快餐为多,又一段时间转去德州炸鸡,后来那片店撑不下去了,才改食麦当劳。现在上海总因麦当劳较肯德基晚入沪上而成不了小孩的首选,我却是更喜欢它多一些的,我常常抱怨肯德基怎么没有8元一杯的奶昔,那个拿在手里很沉甸甸的,吃起来踏实,那 大杯的可乐混着半杯碎冰块,不多时只余下稀淡的味道。饮之无味,弃之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