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美国电影

假道学

一般会员
注册
2002-07-29
消息
2,02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作者:子璇

  1938年西班牙内战的爆发已经在欧洲上空布满了战争的阴云。但在孤立势力严重的美国成立了以共和党人第兹为首的参院委员会,抵制有进步倾向的电影导演和演员。这种攻击使得美国电影无法公开描写欧洲战争,当时的电影剧作家对于交给他们编写的欧洲战争题材,不仅未视为一种额外工作,而是作为一种解禁工作来接收的。但也受到了脱离现实的严格规定。当时最早奉命拍摄的影片是供士兵开心娱乐的轻松喜剧与活报剧,如欧文・卡明斯的《美国阔少》、弗兰克・鲍沙琪的《舞台酒家》、迈克尔・柯蒂斯的《从军乐》、比利・怀尔德的《红粉军人》等,塑造了一批动不动就发脾气的上校、狂怒的副官、傻头呆脑的小兵、扮作炮兵的漂亮姑娘。但一些好莱坞进步电影工作者也拍出了佳作,如表现西班牙内战的优秀影片《封锁》(又名《血雨腥风》)。1939年由阿纳托尔・特纳瓦尔导演的《一个纳粹间谍的自白》是好莱坞最早拍摄的一部反纳粹影片。

  1941年12月8日,日本飞机无情地偷袭了珍珠港,好莱坞对珍珠港事件的反映是快捷而激忿的,几乎立刻就有一批军事政治片投入拍摄。如《夏威夷的星期天》、《投弹瞄准器失窃记》、《V代表胜利》、《注意珍珠港》、《太平洋上的英魂》等。电影制片厂的摄影棚热闹得象飞机制造厂一样,华纳兄弟公司的总裁杰克・华纳干脆就在他的楼顶上装了一个指向东方的,长达二十码的箭头,上面写着:洛克希德飞机,前进。

严格地说,第一部真正的反法西斯主义的战争片是1942年春放映的《缅甸公路上的一个美国佬》。它在珍珠港轰炸七周之后即已突击完成。贝雷・尼尔逊在片中扮演一位性格顽强的美国汽车司机。当他在缅甸公路上帮助一队运输战地物资的中国车队时,自己却陷入了日本鬼子的圈套,但他万难不屈,杀出了重围,表现了一个正直的、敢作敢为的美国人对太平洋战争的反应。

随着太平洋战争的升级,美国越来越多的飞机、舰艇及士兵投入了英勇无畏的反法西斯斗争的行列。前线在流血,士兵既需要枪支弹药,也需要精神补充。国防部和好莱坞都希望战争片能激发美国精神,塑造出超现实的士兵,并且从这些人身上具体体现出美国自由民主。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及时成立了一个专门小组,它的职责是指导拍摄一些军事故事片,从编、导、摄影、音响及特技等方面提供协助。    

好莱坞直接反映美国参战的第一部战争动作片是1942年的《唤醒海岛》(又名《威克岛》)。它描写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支小分队,被日寇包围两周之后,经过顽强拼搏,全部壮烈牺牲。成为美军“奋勇作战,抵抗到底”的一个楷模,既真实又悲壮。影片立即放送到各地的军队与军事机关映出,受到热烈欢迎。影片获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该片导演约翰・法罗也赢得最佳导演的提名。    

这之后,在好莱坞智囊人物的提议下,更多的好莱坞军事片被装在刷着“好莱坞与你并肩前进”的卡车上,被送往前线,为反法西斯战争积极服务。有人说这个口号是从可口可乐公司学来的。但不管怎么说,士兵们觉得好莱坞电影和可口可乐都运上来了。更不用担心弹药辎重的运输了。这些影片的的确确为提高士气起了特殊的作用。    

在战争激烈进行的那些年头,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的总裁、学院专题研究会主席达里尔・扎纳克先生认识到制作优秀军事影片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便大张旗鼓地招募志愿拍摄军事题材和战争纪实影片的人员,日以继夜地赶制战争故事片、战争政论片及军事防卫片。米高梅、派拉蒙、环球、哥伦比亚、雷电华公司也积极行动起来,调集上好的设备,不惜工本,将可以组织到的,最强大的阵容投入到这类影片的拍摄上,几乎所有的投资者与志愿者都不计名利报酬,仅仅收取少量的、象征性的劳务费。好莱坞的每一个成员都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爱国热忱。    

在整个反法西斯过程中,好莱坞与军方的合作是多方面的,著名导演弗兰克・卡普拉以陆军中校的身份进驻华盛顿,为国防部执导了系列记录片《我们为何而战》(1942-1945)。这部重要作品共分为七集:《纳粹的闪电战》、《欧洲的分裂与征服》、《不列颠之战》、《俄国之战》、《中国之战》、《战争前奏曲》和《战争光临美国》。美国的新闻纪录片工作者在战争的整个进程中始终紧密配合局势,推出了《邱吉尔的岛屿》(加拿大电影局/1941年)、《12月7日》(美国海军战略服务处/1941年)、《中途岛海战》(美国海军情报局/1942)、《沙漠大捷》(英国情报局/1943年)、《战斗的女士》(美国海军、二十世纪福斯公司联合出品/1944年)、《与海军陆战队在陆塔拉瓦岛》(美国海军陆战总队/1944年)等纪录片。甚至动画大师沃尔特・迪斯尼也拍出了《用空军制胜》(1943),用精湛的动画技巧来讲解远程轰炸机在战争中的制胜作用。    

1943年,上千位男演员、导演、编剧和工程技术人员都自愿投身军旅。克拉克・盖博、詹姆斯・斯图尔特、罗伯特・泰勒、亨利・方达、泰隆・鲍华、约翰・福特等都身先士卒,表现英勇。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也是好莱坞艺人的另一项报国途径。1942年,著名影星约翰・加菲尔德和贝蒂・黛维斯率先成立了“好莱坞劳军营”,义正辞严的慷慨标语吸引了众多明星组织队伍到战地表演。英格丽・褒曼去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劳军,歌唱她的瑞典民歌;贝蒂・葛兰宝在炮火下表演舞蹈;加利・古柏赴西南太平洋表演节目;雷・米伦赴澳大利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劳军;歌王平・克罗斯比去欧洲慰问,并对德军播送招降文书;梅尔・奥伯朗、玛琳・黛德丽冒着炮火赴英伦、北非劳军;谐星鲍博・霍普到夏威夷和太平洋各地向军人展示他的笑技。这些大明星的出现,的确振奋了不少赴外参战士兵的作战情绪。  



[紧急下潜]
  从1938年至1945年,好莱坞各电影制片厂起码将五百部以上的军事短片和战争故事片送往军队。其中《红滩》、《美国人乔・史密斯》、《这就是军队》、《K-225护卫舰》、《我要飞行》、《瓜岛日记》、《反击》、《撒哈拉》、《直捣东京》、《我们自豪地欢呼》、《反攻缅甸》、《紫心勋章》、《今夜袭击加莱》、《收复巴丹岛》、《紧急下潜》、《第五纵队的阴谋》、《梦里征魂》、《星期天宴请军人》、《横渡太平洋》、《喋血梅金岛》、《真正的光荣》、《希特勒匪帮》、《永远与一天》、《雄军春色》、《夺回中途岛》、《上帝是我的副驾驶员》、《海军陆战队的荣誉》、《他们可以牺牲》等都受到参战官兵的热烈欢迎。遗憾的是,好莱坞对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东欧战场--相当长的时间、那是欧洲唯一的抵抗战线,反映甚少。关于苏联卫国战争的描写,在好莱坞电影中只有刘易斯・迈尔斯东的《北极星》和迈克尔・柯蒂斯的《出使莫斯科》。

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虚构的“纪实”风格成为这一时期最适宜的艺术手段,这类作品真实、乐观。威廉・威尔曼的名作《士兵乔的故事》(1945),根据美国著名战地记者欧尼・派尔的通讯报告改编,从一个美国兵的角度,再现了意大利的圣・彼得罗战役。影片揭示了战争牺牲与痛苦的真正含义,把纪实性与故事性融为一体,被认为是二战期间好莱坞最成功的战争片之一。太平洋战场提供了比较系统的主题。在这些主题中,空军的战绩都占重要地位。霍华德・霍克斯的《空中堡垒》(1943)是这类影片中最好的一部。梅尔文・勒・洛埃的《东京上空30秒》(1944)描写杜特立尔上校率领第一架美国轰炸机冒险在日本本土投弹的半记录性作品,编剧迈尔顿・特郎伯以充满温情而又深刻犀利的笔触,反映了人们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相当成功。

在1943年前后,好莱坞拍摄了一批反映撒哈拉战线及西欧被占领国抵抗运动的影片。迈克尔・柯蒂斯的《卡萨布兰卡》(1943)曾鼓舞了许多流亡在美的反法西斯民族战士。影片节奏紧凑流畅,情节曲折紧张,人物情操高尚,堪称完美无缺,是好莱坞在战争期间卖座成绩最好的影片。比利・怀尔德的《开罗五军火库》、让・雷诺阿的《吾土吾民》、弗雷德・津尼曼的《第七个十字架》、弗里茨・朗格的《杀人者死》、爱德华・迪米特里克的《希特勒子弟》以及《无人能逃脱》、《月落》等都是值得一提的佳作。


[卡萨布兰卡]

  当时美国的一些导演想在战争中表现出一种亲切的人道精神来代替一般的英雄主义,这种做法使威廉・惠勒的《米尼弗夫人》(1942/又译《忠勇之家》)获得极大成功。这部应时之作比较真实地再现了战时伦敦生活,塑造了英勇无畏的女性形象,格调高昂,曾受到罗斯福总统的称赞。对在美国人民心中产生亲英热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是战时一部具有较大政治影响的名片。这批描写“大后方戏剧”的通俗片在讲述一个不可战胜的堡垒――美国家庭表现的鼓舞气势所起的重要作用丝毫不亚于煽动英雄情绪的战斗片。约翰・克伦威尔的《自君别后》(1944),反映了美国人民如何在家庭战线上充满勇气、保持信心的,也展现了美国妇女如何全力以赴投入战争,并为赢得胜利付出了极大努力。克劳黛・卡尔伯特扮演的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妇女离开舒适的家去焊接厂工作,充分体现了美国妇女的美德。《常人小事》触及了大后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即妇女作为新的工人承担了新的角色。劳埃德・培根朴素而真挚的《苏利文一家》,很好地描写了战时的美国中产阶级。赫尔曼・沙姆林的《守望莱茵河》反映了美国家庭对法西斯邪恶势力的警觉,讴歌了“为儿童创造一个美好世界而斗争的”反法西斯志士。希区柯克根据斯坦贝克小说改编的《救生艇》,以一艘漂泊在大西洋上的小艇作为整部作品的中心。当德军飞机来射击时,在艇上身份不同的人中产生了剧烈的冲突。导演运用精细技巧,集中表现紧张情绪,获得了极大成功。此外,克拉伦斯・布朗细腻动人的《人间喜剧》和《多佛尔的白色悬崖》也取得了宣传与商业上的巨大成就。


[自君别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好莱坞常被影史学家称为美国电影最后的黄金时代,电影事业配合战争风潮和爱国热情,创造出空前的高额利润。据统计,当时每周观众人次高达9000万,年度票房总收入从战前的约7.5亿美元,猛增一倍达15亿美元。当时民心出于正义、公理的渴望,都纷纷拥向戏院。电影不但提供了娱乐,更是一剂强效的心理治疗剂。



[战场]

  

[正北方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蓬勃了美国的电影事业,第二次世界大战提供的拍片素材,更是一座取用不竭的蓄水库。战争结束至五十年代,各类有关的电影相继问世,这批电影对于刚刚经历战争浩劫的人们来说,能够产生猛烈共鸣,获得影迷支持。空军题材继续受到欢迎。 1949年由威廉・威尔曼执导的《战场》(又译《西线平魔》),生动再现了纯粹德国元帅伦德斯泰德在比利时阿登森林发动最后一次攻势被粉碎的过程。全片外景在欧洲西部山地拍摄,白雪覆盖的天然美景和严寒气候,透过杰出的摄影更加强了戏剧张力,压轴的战争场面处理得十分紧凑刺激。由于影片颂扬了美国空军的威力,在国内受到一致好评,打破了好莱坞战争片的票房记录,并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原著剧本和摄影两项金像奖。同年亨利・金导演的《正北方向》(又译《晴空血战史》)是一部朴实,富于思想内容的作品。描写了一个驻扎在英国的,受到重创的美国轰炸机组的故事,展示了重压之下人们的诚实、正直和敏锐的洞察力。格里高里・派克扮演一位性格冷峻的指挥官,他帮助飞行员恢复了信心,自己却随飞机一起坠毁了。影片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同类题材的作品还有《司令部的决定》、《晴空万里》、《战略空军部队》、《战斗夫人号上的小伙》、《B-29轰炸机》、《崇高而伟大》、《记忆中的时光》。

  这阶段的战争戏涉及方面更趋多样,除了再现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事件外,还着力表现战争的后果及善后问题。亨利・哈撒韦的《92号街的房子》(1945)描写美国联邦调查局追捕一个获取原子弹机密的纳粹间谍组织的故事,这部节奏明快的记录片风格影片纽约实景拍摄,新颖的记实性引来众多模仿者。刘易斯・迈尔斯通描述盟军在意大利登陆的影片《阳光下行军》(1946)巧妙地运用特写镜头、暗部、光影,出色地表达了由各种族士兵组成的步兵部队中那真实的恐惧感和焦虑感。它对于战争的处理完全是写实的、非英雄化的,远远地超过了一连串普通战争片。复员归来的著名导演威廉・惠勒的《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年代》(1948/又译《黄金年代》)是一部精致细腻,才华横溢,表演一流的优秀作品,描述了三个社会背景不同的退伍军人,他们在重新适应战后生活时所面对的心理问题、经济问题和身体是否健全的问题。影片着力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带有浓厚的抒情意味,是“恢复时期”的经典制作,荣庸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费雷德里克・马区)等7项金像奖。值得一提的作品还有《冲绳岛之战》、《一支美国游击队在菲律宾》、《沙漠之狐》、《在硫磺岛登陆》、《第十七号战俘营》,《飞行的海军陆战队员》、《水下的敌人》、《寻觅》、《幼狮》、《狙击手》、《太平洋机动作战》、《滩头阵地》,《达比的别动队》、《武器的力量》、《塔拉瓦滩头堡》、《蒙特苏马之战》、《出入虎穴》、《六月六日断肠时》、《裸者与死者》等。
  

[黄金年代]

  

[在硫磺岛登陆]

  在朝鲜战争和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阴影笼罩下的1953年,艺术严谨的弗雷德・津尼曼导演了以珍珠港事件为背景的经典之作《乱世忠魂》。影片苍凉,沉重地揭露了军界的黑幕:腐败、松弛的军纪,残酷的派系斗争,军官的飞扬拨扈及虐待士兵。片中所展示的个别人不愿同流合污,终被强大的军事机器所吞噬。忧郁叛逆的蒙哥马利・克利夫特在酒馆中吹奏军号的镜头令人难忘。影片以严肃主题压倒了大制作的《圣袍》、《凯撒大帝》等角逐作品,一举夺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改编剧本、导演、男女配角等八项金像奖。

 

[桂河大桥]
  1957年,英美联合出品,大卫・里恩执导的《桂河大桥》是一部艺术水准较高的反战题材作品。描写太平洋战争期间,缅泰交界处的盟军战俘营发生的修桥与炸桥的故事。导演站在新的高度对战争作出思考,而没有去作正义还是非正义的判断,它所表现的战争就象看待一切社会现象一样,显得浑圆鲜活,枝蔓纷繁。《桂河大桥》作为一部“全男性”的雄伟影片,几位主要演员都演得颇具男性气质,亚尼克・吉尼斯把英军指挥官尼柯尔斯上校盲目的勇敢荣耀而导致自我毁灭塑造的相当成功。这部审慎心理的佳作赢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等7项金像奖。

  由于“星涅拉马”宽银幕立体声电影的推广,这个阶段的后十年被称为“战争史诗”时期:一大批场面宏大,放映时间往往超过两个小时的豪华战争片如同“受伤的巨蟒般缓缓地爬行”在银幕上。

  1961年,J・李・汤普森根据阿利斯泰尔・迈克莱恩冒险小说改编的影片《那伐隆大炮》成为最受欢迎的二战题材作品,这部由格列高里・派克,大卫・尼文,安东尼・奎恩等组成的全明星动作片,情节跌宕,充满悬念,赢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影片讲述为配合英国海军作战,一支特别行动小分队历尽艰辛,潜入希腊某海岛的德军腹地,炸毁其主要海防阵地那伐隆炮台。
 

[那伐隆大炮]

 

[最长的一天]
  1962年,由二十世纪福斯公司出品的《最长的一天》是二战题材的登峰造极之作。这部描述诺曼底登陆的全景式巨片,由英、美、法、德四国参加拍摄。导演由该国的四位名匠连袂担任:英国的肯・安纳金负责拍英法军队;美国的安德鲁・马顿负责拍美军登陆的战争场景;德国的贝尔哈特・维基负责拍摄德军所有的大型战斗;法国的埃尔印・威廉负责全片的剪辑。影片演员阵容强大,由四国的70多位明星合作。战斗场景拍得颇为精彩,制片人不借工本,向英美法军事当局借用了大批军队、武器,飞机及舰艇。虽耗资甚巨,但在商业上获得极大成功,是六十年代最具匠心的战争杰作。这部大型战争片的最大特色,就是让人们认识到战争并不是所向披靡,一面倒的英雄传奇,而是人类间一场相互残杀的严酷搏斗。

  60年代,好莱坞还推出了《雷马根桥》、《危险的道路》、《勇敢的时刻》、《布尔日之战》,《托布鲁克》、《十二金刚》、《首次胜利》、《梅里尔的抢劫者》、《胜利者》、《大逃亡》等场景浩大、动作火爆的影片。战争勇士的新一代代言人史蒂夫・麦奎恩、詹姆斯・嘉纳、李・马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沿袭了艾罗尔・弗林和约翰・韦恩击败残忍野蛮的“日本鬼子”和“德国佬”等诸如此类的骁勇善战的美国爱国斗士的典型象征。好莱坞气势如虹的战争神话尚有个别光彩之作,基本上是炮火声淹没了人声,武器掩盖了人物。
 

[大逃亡]

 

[巴顿将军]
  70年代,好莱坞相继推出了百战将军功名史的战争传记片:《巴顿将军》、《麦克阿瑟》、《风云人物艾森豪威尔》。这三部电影战争场景宏伟壮观,人物个性鲜明,演员演技纯熟,情节感人挚深。小弗兰克林・沙夫纳执导的《巴顿将军》(1970)是一部电影手法颇具现代意识的影片,它将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从多种角度视点予以关照,个性独特,心态复杂,跳出了一般常胜将军的模式。两位编剧有意识的将巴顿描写成“一个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人,一个悲剧式英雄,一个堂・吉诃德式的人物,使想要把他描写成坏人的人能说:“他疯了,他喜欢战争。”想把他描绘成英雄的人则可以说:“我们目前就需要这样一个人。”影片还突出强调了美军在二战中所起的作用,好莱坞对这部影片十分重视,担任影片军事顾问的是曾经当过巴顿副手的五星上将布莱德雷,影片耗资达一千二百万美元。扮演巴顿的乔治・斯科特精湛的演技是影片成功的关键,他出色地刻画了巴顿傲慢严厉,乖僻冲动,好战喜功的个性。

  整个六十年代及七十初是二战影片的迟暮时代。由于影片的摄制成本不断加大,而各国的人工成本和场地费不同,往往盛行“合作拍片”,美国与日本携手合作了《虎、虎、虎》(1970)和《中途岛》(1976)两部大型战争片。在合作影片中,通常是各国演员扮演影片中各自国家的剧中人,讲本国的母语,这样大大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虎、虎、虎》以近似个案检讨的方式交代日军偷袭珍珠港之所以会成功的来龙去脉,虽不像其它大型战争片那么富有戏剧性和冲击性,但严谨的制作可让观众了解历史,日机轰炸珍珠港的场面由于拍得逼真可观而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特技效果奖。但此时的好莱坞已被另一场更大的战争风暴――越南战争所代替。沐浴二战影片成长的美国青年所根植的捍卫公众荣誉、同志情谊、坚忍不拔、自尊的传统价值被这场战争彻底分裂和修正。右派“公爵”约翰・韦恩在《绿色贝雷帽》(1969)中的二战英雄套路立即成为公众嘲讽的对象。好莱坞的公式化的幻想机器已无法激起美国人的共鸣,高唱爱国精神的陈词滥调也不能驾御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道德准则。七十年代未及整个八十年代,几乎没有反映二战的大场面影片问世。《太阳帝国》及《孟菲斯美女号》等投资甚巨的影片票房收入都欠佳。


[虎、虎、虎]



[中途岛]

 



[辛德勒名单]
  1993年,新好莱坞代表人物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与其作品有霄渊之别的惊世巨作《辛德勒的名单》在全球引起轰动。影片围绕人类良知主题向观众讲述了一则曾经发生过的真实故事。辛德勒作为商人,战争使他的生意如日中天,但战争本身的血腥也使他的良知偶尔会感到不安,从大发战争财到对战争产生厌恶,最后发展到自觉地保护和救助落难的犹大人,其间他经历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导演斯皮尔伯格说:“我希望这部描述大时代中那些可歌可泣的真实事迹的电影,能让我们下一代得到些东西。”这部九十年代的黑白影片以其真实感人的魅力一举赢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改编剧本等七项金像奖。


[太阳帝国]


  1998年,《拯救大兵瑞恩》为深具二战情结的斯皮尔伯格赢得了第二尊奥斯卡最佳导演金像奖。影片灌输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更透露出战争的冷酷和真实,片头25分钟的奥马哈海滩屠场的逼真效果不亚于亲历战场。平民英雄汤姆・汉克斯塑造知识分子气质的约翰・米勒上尉,他的人格魅力影响了年轻士兵瑞恩的一生。同年的《细红线》讲述了瓜岛战场的理智与疯狂。影片前十分钟安详得有如南太平洋的风光片,在摄影与配乐均十分精致的气氛下,美军逃兵威特或是跟土著小孩戏水,或是呆立在海边喃喃着文艺气息浓厚的内心独白。直至被捉回查尔斯火炮连,出发前往瓜岛展开一场攻坚行动。这一个多小时的战役是全片令人看得最兴奋的精华。导演特雷斯・马里克在此展现出他驾御镜头的非凡功力,利用漫山遍野的长草和鬼魅般出现的日军,将战争中的荒谬恐怖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指挥官为了个人名利下令正面抢攻,连长却为了顾全弟兄性命而不惜抗命,甚至为此丢官的情节,也对军队中强调“服从上级命令”的伦理提出了强有力的质疑。可惜在战役结束后影片仍拖上一大段才剧终,以至压轴戏威特的牺牲失去了应有的感人力量。影片获第四十九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


[拯救大兵瑞恩]



[细红线]



[兵临城下]



[珍珠港]
描写美德潜艇较量的大制作《U571》(2000)是一部单薄可笑的平庸之作。派拉蒙公司发行的《兵临城下》(2001)是法国导演雅克・德・阿诺对惨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新演绎。冷静锐利的苏联狙击手与残酷从容的德国狙击手的目光对峙是影片唯一的可期待之处,大团圆的结局则令人生厌。耗资1.5亿美元的《珍珠港》(2001)除40分钟的偷袭场面可圈可点外,剩下的只是一幅褪了色的好莱坞临摹画。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56年了,在这五十多年里,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昔目的荣耀已成为过眼烟云,当年驰骋疆场的各式武器不是进了博物馆就是进了化铁炉。现在要拍二战影片再要用那些现成的东西是不可能的了,一切都要重新作,其摄制成本是可想而知了。这也是近十几年来大制作的二战影片问世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但这些影片可以告诉后人:永远不要再在我们共同生活的星球上发生象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的浩劫。二战影片实际上是那些历经劫难的人们对战争的一种回忆和反省,以告诉那些没有经历二战的千千万万的后来者,不要忘记为为自由和正义的战争死难者。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