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原先性饥渴,现在文化即刻

无敌小妖精

新手上路
VIP
注册
2005-12-07
消息
15,907
荣誉分数
379
声望点数
0
当国人还陶醉于自己拥有多么深厚的文化积淀,陶醉于自己拥有五千年的文明习俗,为中国能创造“四大发明”而沾沾自喜时,孰不知,韩国人已将手伸进了我们的文化兜囊。先是悄悄的成功申遗“江陵端午祭”,又把“哺育黄河文明”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而国人惊诧之后表现出的只是不以为然。这使得韩国人更加嚣张,更加肆无忌惮的侵蚀中国的文化。





继而将中医改为韩医,又大肆宣扬“金属活字印刷”起源于韩国,还将中国的文圣人――孔子改了国籍,成了他们的祖宗。如今,韩国人居然大言不惭地叫嚣,宣称“汉字是古代韩国人发明的”。因为孔
子是山东人,而韩国发源于山东,所以孔子就成了韩国人。因为韩国人认为4000年前殷朝的统治者是高丽人,所以汉字的启蒙――甲骨文就该划归他们的名下。
从韩国人一系列的异常举动表明:韩国人已完全迷失了自我,对文化的渴望达到一种穷凶极恶的态势,彻底患上了文化饥渴症。





韩国人一直想摆脱“汉”的阴影,二战后,韩国立法规定,以韩国的表音字为专用文字。并从1970年起,取消其小学、中学教科书中的汉字。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之前,韩国政府还下令拆除所有牌匾上的汉字标记,以强调韩国的民族文化。但是,韩国的这个努力不久便宣告失效。1999年,韩国总统金大中下令部分解除对汉字使用的限制。2000年下半年,韩国政府更是宣布恢复汉字教育。不仅在公务文件、交通标志等领域,恢复使用已经消失多年的汉字和汉字标志,还在中小学推行“1800个常用汉字必修教育”。一边是要树立自己的民族文化,一边是无法摆脱汉字的现实,使得韩国人不得不“意淫”汉字,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称“汉字是韩国人造的。”





可事实就事实,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汉字,传说是一个叫仓颉的中国人创造。这些个饱满浓重的方块字,它孕育了古代中华的文明,不管是仓颉造字还是古人在劳动中智慧的结晶,之所以称为汉字,那就是中国人的发明。还有不能磨灭的历史证明,韩国早期(高丽)深受中国汉唐文化影响,即使现在的韩服也是汉服的演变。
汉字更是在韩国使用了相当长的历史,韩国的史书、典章、档案等等,许多皆以汉字记载。





深厚的文化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因为文化不仅在于创造,还在于积淀和承继发扬。为了追求文化积淀,不能速成到把别人的当成自己的。你可以将“汉城”改叫“首尔”,但不能把“汉字”改叫“韩字”、把“中医”改叫“韩医”。你可以把孔子当成文化的祖先,但不能把孔子的国籍变更。对于经济独立的韩国来说,最
需要的就是文化的独立,可历史文化却受中国深深地影响着,所以痼疾裂变一下就使韩国人对文化抓狂起来,患上了文化饥渴症、焦虑症、幻想症。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