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童话并不单纯

无敌小妖精

新手上路
VIP
注册
2005-12-07
消息
15,907
荣誉分数
379
声望点数
0
 她们经历迥异,却仿佛在演绎这个年代的爱情传奇。

  美满婚姻的背后,她们曾经为爱付出哪些代价?

  好在童话结局来得不早不晚,刚好在她们经历了崎岖、努力、艰辛之后。她们拥有,是因为她们曾经真情付出。

  (故事一)

  童话剧情:灰姑娘遇到王子。相遇时,她只是市场部的实习生,他已经是精
英阶层。

  现实阻隔:出身、学历、职业、社会地位等,是她和他都无法做到视而不见的差距。

  “为了弥合差距,可以昂首站在他身边,我做了全面改造:重回校园读书,充实自己,成为一个可以独立生活、说流利英文、有工作和学习能力、能适应任何环境的女性。”

  “或者他并不这么想,但我认为,彼此匹配,是婚姻中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Karen:为爱变身

  在他面前,我是不自信的,他实在太优秀,让我感觉我们的世界不可能有交集。

  我出生在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家庭,连去稍微远点的地方旅行,都要考虑下是否有必要,家长不会过多给我零用钱,我很早就学会理财。家庭背景教会我简单实际,一点也不琼瑶不梦幻,尽管外表常常给人这样的错觉。但我从来没有做过什么白马王子的梦,最大的梦想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个稳定的家庭。

  近20年平淡的成长期,一切都没有偏离过我预想的轨道,直到认识了Paul。

  高中毕业,我就进入一家著名外资IT公司的市场部做起短期市场工作。Paul是公司的新加坡籍雇员,却是不折不扣的北京人,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新加坡工作,半年多才能来北京出差一次,每次只停留一周。他是CCIE成员之一,能考到这个技术认证的人在全球至今也只有几百人,更何况他才24岁,年轻有为。我和他,除了在工作上有接触之外,真的是两个世界的人。

  但他对我似乎另眼相看,总会找我聊天。第一次一起吃饭,他问我想吃什么,我说想吃肉,而且还吃了很多,后来他说,跟我在一起感觉很舒服。在他眼中,我可能比较真实,人简单,脾气也好。而我对他,需要稍稍仰视。

  交往之后,他建议我辞职,然后继续读书,我同意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决定。当时还不明白他为何如此执着,现在想想,可能他觉得补充学历是拉近彼此距离的一个方式。

  他对我的改造从读书开始。最难捱时,我和自己说,我要专心完成学业,可以昂首站在他身边。

  辞职后,他帮助我申请到一间新加坡的公立学校学习财务管理。到新加坡的第一天,他就领我去了银行,把他的户口和我的做了联名,办理了信用卡附属卡,也就是说,他所有的钱都将和我共有,这是最让我感动的行为,不在于数字,而在于他能把自己的一切都毫无保留的交给我。虽然有这样的信任,但我并不在经济上依赖他,也并未真正住到一起,我坚持我的尊严和底线,只想专心完成学业,再谈其它。

  刚去的时候很寂寞,宁可下夜校后一个人拿着书到乌节路的麦当劳看书,也不愿意回到一个人的小屋。新加坡夜生活丰富,到处是双双对对的情侣,而我,被服务生赶来赶去,(新加坡商场中的麦当劳和kfc常常使用同一处座位)他们说着不流利的英文,告诉我只能吃同一间店里的食品,才能坐在那里看书,抱着课本往外走的时候,我拼命昂头,很怕一不小心眼泪掉出来。

  不久,我们住在一起了,但是,他的工作性质决定他一个月中还没有一周的时间真正呆在新加坡。我的生活内容只有在学校读书和照顾他的生活中。我常常傻傻地在公寓中等,并不知道等什么,有次从超市采购回家,我一个人拎着一箱水,拿钥匙的时候眼前一黑晕过去。半小时后才醒来:是劳累过度,晕倒了。半小时后,还只是我自己,旁边还是那箱水,并没有人知道我晕倒过……

  最初2年始终有找不到归属的感觉,常常想,这难道就是我想要的生活?不过很快,我就告诉自己,是的,为了眼前这个珍惜我的男人,我应该在这里,继续完成学业。和他一起度过这段时间,并且充实自己,做个可以昂首站在他身边的女人。

  终于,交往4年后,我毕业了和他结婚,那年我23岁,他27。没有浪漫的求婚,只是在一次饭后的闲逛中,他忽然说,想和我就这样过一辈子,当时心情很矛盾,不知道为什么。好像看一个灰姑娘的童话,在它即将成真的时候却又担心会不会是假的,会不会落空。

  他的工作又非常忙,三天两头出差,我大部分时间都只能呆在家里。也许意识到我的寂寞,为了能找到来北京工作的机会,他转了部门,放弃了他擅长的技术,转向做市场分析。

  他被公司派回了北京,不久后,我怀孕了。

  为一个珍爱自己的男人做出改变,是令人充实的。怀孕期间,我彻底完成了自我塑造。

  怀孕期间,我很怕闻油烟味,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吃,但那年,刚好SARS,周边的饭馆一家一家关了门。他说,既然有假期,不如去度假。

  我们先去了日本的富士山,泡温泉,看樱花。但对于孕妇来讲,长途旅行还是劳累了些,到第二站美国时,我感觉到不舒服,就去了医院,医生说可能会早产,需要静养,否则孩子不好保住。他不可能长期请假在美国陪着我,而我又不能做长途飞机回中国了。我当即决定:他先回北京,2个月后把我妈妈办来美国照顾我。送他上飞机的时候,我异常坚定地对他说:“别担心。”我看到他眼中闪烁出信任的泪光。

  肚子里的baby还没有胎动,我决定在旅游公司找一份短工,充实自己并练习英文,顺便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那两个月里,一切靠自己。一个24岁的中国女孩,体态轻盈地穿梭在办公室里,微笑服务,没有人知道我已经是个小妈妈了。同事常常把高如山的资料交给我处理,而我也乐于做一些与人接触的工作。虽然英文真的很蹩脚,发音常常闹笑话。2个月后,我辞职时,才笑对老板说出怀孕的秘密。他给我一个很“棒”的手势,告诉我:”Karen,你是最伟大的妈妈。”

  一句英文不懂的妈妈放弃了北京的有序生活来陪我,妈妈最初无法单独去超市,因为她有时候会把麦片的口味买错,酱油和醋要仔细辨认数分钟才能确认,结帐的时候,也是慢半拍,我要事事亲力亲为,陪着她,以防出错,在怀孕最需要照顾的时期,我同时也经历着初到美国的适应期。至到生产,这期间,Paul偶尔会出差来看我们,但大部分时间,我和妈妈不禁会互问:“为什么我们会出现在这里?而不是在北京?”若干个月后,Paul看到我的时候,我已经成为一个可以自主安排生活、讲流利英文、能在高速路上开车、有工作、有学习能力、能适应任何环境的独立女子了。Paul的赞扬,是真的发自内心。

  孩子出生以后,我们开始面临一些实际的问题,像他工作的流动性,每隔两三年,公司就会安排他去到另一个国家或城市。可能再过一两个月,我们就要去香港。尽管我很想找一份工作多接触社会,但为了照顾家庭,不得不继续做家庭主妇。

  不可否认,Paul是个一百分的老公,到现在,他仍然会坚持每天给我打电话,每年度两次只有我们两个人的假,感觉像是回到恋爱的阶段。结婚5年,感情不但没有降温,反而越来越深厚,像是融入到彼此的血液里,变成了一个人。

  在美国出生的宝宝,入了美国籍,很难上北京的普通幼儿园,但我会教会他朴实善良地待人,拥有一个有护城河、8角楼、和我一样地道的京腔京韵的稳定童年。

  上个周日,我和高中时的两个死党带着各自的宝宝到大观园聚会,三个宝宝好奇而又新奇地相识了,妈妈们还是叽叽喳喳,一如9年前的某次下早操。

  路曾难走,但我们还都年轻,不是么?

  (故事二)

  童话剧情:幸福一直在她不知道的地方等她。

  从19岁起,她被一个男人默默爱了8年。这中间,她和另一个男人结婚,生子,又离婚。

  现实阻隔:时间、等待、境遇变迁,都是对爱情最严苛的考验。

  “在我和那个真正爱我的男人之间,隔着一段八年的婚姻。

  但我并不认为那八年是一种浪费。经历过了第一段婚姻,我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怎样的人生;也正是这八年,见证了另一个男人对真爱的锲而不舍。”

  Mindy:八年后与真爱相拥

  回想起第一眼见到自己现在的先生,刚刚19岁。

  我们的相识真是太象小说,不过仔细想想,的确真实存在。直到十几年后,瀚仍会津津乐道地说起我第一次推开他办公室的门,出现在他面前的那个瞬间:当时的他就只剩下了一个念头:“这个女孩做我的太太多好!”也许就在那个时候,瀚就下定了要爱我一辈子的决心吧。

  那时的我是部门初级秘书,像大部分同龄的女孩一样,被情窦初开的男孩追逐着,也有个疼爱自己的男朋友伟文,享受着恋爱的快乐。瀚比我长了十二岁,在我心里,他是一个值得信赖和尊敬的长辈,工作上的丰富经验和生活中的睿智幽默,让我不得不对他吩咐的每件事情尽心做好。

  有次和瀚一同出差,伟文的长途电话就传来了一个极坏的消息:他的母亲突然心脏病发被送进了医院。听着伟文在电话那端哽咽的声音,我的心里也一下子有点六神无主。瀚一口帮我担下工作上所有的事情,连夜送我到机场,嘱咐我安心回去照顾伟文。直到后来我才知道,瀚在出发前就做足了功课,搜集了所有有关当地的旅游指南,制定了详细的游览路线,甚至预定好了酒店套房和戒指……这件阴差阳错的扼腕之事,也许真的是缘分的刻意安排吧。

  我结婚时的请柬,他回绝了

  没等飞机降落,伟文母亲就辞世了。赶到医院时,看到目光空洞的伟文,让我心里不由的一疼。几个月后,伟文向我提出了求婚,从没想过要嫁给其他人的我顺理成章地接过戒指,心里有了一种淡淡的安稳。婚宴上,我和伟文没请太多客人,只想办个简单的仪式。但是,最令我遗憾的,瀚扔了我递上去的婚礼邀请,甚至有些失态。

  婚后,文一直对我细心呵护,关怀备至。他从小家境殷实,又有自己经营的公司,伟文希望我在婚后能做全职太太,照顾家庭起居。在旁人看来,伟文是个模范丈夫――公司运营已经步入正轨,他也不太喜欢应酬,习惯准时的回家,作息规律。简简单单的生活让一切都是那么幸福。但是不久之后,不快乐的情绪就慢慢包裹了上来。我不喜欢与一群富太太在一起攀比名牌包包和钻石,为了打发时间,就到社区选择学习各种养成课程,插花、茶艺、做蛋糕……但是当我每次回家时亲手一一做来,他不屑地说,这些东西么,请佣人做就好了。

  一次父亲打电话过来告诉我家里有我的信,有空来取一下,我想顺便还可以回家看看父母,便一口答应。在一旁看书的文却并头也不抬的说了句:“让爸去邮局寄过来给你好了,这么麻烦。”因为在他的眼里,为了拿几封信而回一趟娘家实在是一件非常没有效益的事情。这样冷冰冰的态度让我顿感心寒。

  两年后,面对日渐麻木的生活,我想如果有个小孩,生活起码会有所不同。可是直到结婚第四年,文和我尝试了所有的治疗方法,已经开始对生育一个孩子失去希望时,医生却告诉带来了一个意外的好消息:我怀孕了。

  离婚的日子,他陪我走过

  儿子的henry降生,让这个家也真的热闹了不少。可是我和伟文之间的生活裂缝却越来越大,争吵成了家常便饭。朋友和父母都感到了我情绪上的不稳定,自己也觉得真正到了应该反思这些年婚姻的时候了。在朋友介绍的一位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我看清了原来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最想要的是:快乐。回想起自己婚姻的八年,种种伤痕已经把内心对婚姻最美好的理想瓦解得支离破碎。我告诉自己,这不是我要的生活。于是,我做出了一个不给自己留任何退路的决定:协议离婚。儿子归我。

  在协议离婚的那段日子里,我偶尔会打电话给宗汉。这八年来,每次当我遇到无法排解的心情,我第一个想到的倾吐对象总会是他,所以每年总会有一两个电话是打给他的,每次他都不会问缘由,无论多晚都只是默默地听我聊自己的心情,然后拿出所有的玩笑逗我开心。

  很多年后,我才从死党的口中知道,瀚的车子的方向盘上,永远都有一张压过塑膜我未婚时的照片。这也让每个坐过他车子的朋友都拿他的痴心当调侃。

  他爱Bob,因为我

  这八年间,也不断有女孩子对宗汉表明心迹。但是,他却如苦守寒窑的王宝钏,坚守心中最初的信念。我离婚后,瀚一发不可收拾地正式展开了强力攻势,每天一封情书,任何女孩都无法抵挡。最后,连我的父母和所有的朋友都对我提出了抗议,都希望我能正式地接纳瀚的感情,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求婚时,宗汉告诉我,他决定结婚之后不要孩子,一心一意地把Bob当成宝贝一样。

  因为工作分隔两地,瀚每天都会算好Bob的下课的时间,然后打个长途电话,听儿子说说这一天在学校的发生的趣事,接着会再打个电话给与朋友聚会的我报告:“儿子已经下课回家喽,你放心玩吧。”朋友都笑说,宗汉真比Bob的生身父亲更像亲生!

  对henry而言,自己的生父只是一个“有钱的叔叔”,每次都会请自己到最昂贵的饭店吃饭,买任何他想要的东西。可是却从心底把瀚当作自己的父亲。

  经历了第一段婚姻,我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怎样的人生。

  与伟文的八年,我并没有遗憾自己走了弯路,因为他带给了我Bob,和我付出过的努力。也正是有了宗汉的锲而不舍,让我看到了自己真正的爱在哪里。

  (故事三)

  童话剧情:为爱迁徙。到一个和他们没有关系的城市携手此生,给爱以呼吸的空间。

  现实阻隔:家人的强烈反对,以及在陌生城市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重置一个家。

  “《东京爱情故事》曾是我珍藏的日剧,生活中,却因为他是东京人,我们的结合,丝毫不觉浪漫,甚至最初正常的交往,也难如登天。”

  NINA:不被父母祝福的爱情

  《东爱》虽然有着凄美的结局,而我和毅夫,却经历过爱的洗礼,变得更加坚固和精彩,相信日后的日子,应该只有甜蜜。

  我是自费新加坡留学生,很抵触《乌鸦》这本书,把中国女留学生在新加坡的日子写得污秽不堪,甚至引起中国留学生圈内的集体抗议。其实,那时候的学习生活,除了清贫,努力与寂寞做斗争外,甚至连课余活动都甚少参加,而一些新加坡太太,更是视中国留学生为假想敌,连我们与新加坡男人的正常接触,甚至也会觉得有些不清白。我一直寡言,直到同学珍娜间接介绍我与毅夫相识。珍娜胆子大,敢在蛋糕店打工,认识了斯文的新加坡帅哥ken,火速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肯定会留在新加坡当ken的太太。

  而珍娜知道我不久就将学成归国(新加坡留学生大部分都会回国发展不会留在当地工作),很急切地介绍ken的同学给我,没想到,在当天的party中,我却和毅夫很来电,一个月后,珍娜发现,我非但留不到新加坡了,似乎还有被带到日本的危险。

  当真没有这么童话了,我和毅夫遭到双方家庭的强烈反对。我妈妈传统保守,记忆中从来没见她发过火,火速命令我立即回国,行李、学历,毕业证全部不要,立刻在3天内回国。

  回到北京,我母亲甚至把电视砸到地上,观点清晰:嫁日本人?别想。而他母亲,慢条斯理,条件多多:请毅夫结婚后必须一年内要孩子,跟夫家姓氏,妻子改变国籍,婚后跟婆家生活在一起,妻子不得务工。

  一切条件指明分手。但有时候反作用越强,抗击力就越强。似乎拉扯的力量越大,我和他就连得越紧。我跟毅夫说:“我们不回日本,你也别回北京,先在新加坡生活,结婚,让我们彼此照顾一段时间,可以吗?”他说:“我会象妈妈,姐姐,和老公一样好好对你。”

  就这样,我和毅夫,他本是在新加坡借调工作一年,而我,是短期留学生,本打算学成立即归国,而因为认识了彼此,决定在一个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的相识的城市,携手此生。

  他面临重新在新加坡找相同专业和背景的公司工作,买房子,买车,购置一个家给我。而我,将心踏实下来,不和家人联络,继续选了一门难学的功课。

  现在,我和珍娜经常在巷口见,喝个小咖啡。她已经是ken的好帮手太太,马上就要当上妈妈,而我和毅夫,也结婚3年,准备要个猪宝宝了。曾经我们很热烈地讨论,是否要回国,找什么样的工作,以后会在北京开个小店……而今,一起的同学都陆续回国,班里只剩下我俩还在新加坡,回忆起她曾工作的蛋糕店,曾介绍我去认识毅夫的party,一切那么熟悉又清晰,不知道当初如果没有那么多偶然,我们会不会坐在一起,逛超市买衣服了。

  这次回北京只有一周,是妈妈交给我的任务,她早就认可了我和毅夫,因为她发现我和他,完全可当彼此是彼此的亲人,相携此生。

  忘了说,这紧张的北京一周,我和毅夫将在王府井教堂补办中式婚礼。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争取到了来自婆婆和妈妈来之不易的祝福和见证。

  编后:

  你会不会因为感情太麻烦,就停止付出、不做努力了?故事中的三位女性,她们都经历过困苦、寂寞、分手、甚至不愿把往事拿出重新翻晒的痛苦,她们也曾伤心暗淡,但没有放弃。在困难边缘,往往女性的执着,更能把握感情的走势,当然,不能走到最后才幡然醒悟,至少,要从起点开始就努力平衡,别忘了,在感情中,转弱为强是女人的天生技能。

  是曾经付出的努力,让她们现在,都笑若桃花。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