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tle for space
太空战
2005年9月 简氏防务周刊
在卫星已经成为作战和现代生活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的这样一个时刻,美国的太空控制政策重新引起了关于太空武器的争论。
Michael Sirak 撰稿
● 国际社会对实现太空武器禁令的努力多年来处于僵局的状态
● 美国声称其进攻性太空反击战略不等同于攻击人造卫星
● 评论家认为美国应该成为努力捍卫太空的领导者,而不是提高太空战的可能性
2004年8月美国空军出版的条令表达了在发生冲突时控制太空的目标。军方声称,该目标是为了保持美国与其盟国巨大的军事优势以及在合作伙伴间共享人造卫星带来的便利。
尽管国防部(DoD)还没有完全将该条令加入到联合作战计划当中,该文件的表述已经在国际社会和美国国内武器控制圈中拉响了警报。
该文件包含一个描述空军意图在必要的时候阻止敌方在战时使用卫星诸如通讯和计时等功能的章节。“拥有出色在轨人造卫星能力的潜在敌人是存在的,”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官,空军中将 C Robert Kehler 这样说。后来,他还补充说道:“现在你还可以通过信用卡和互联网拥有某些太空能力”,哪怕只是给予潜在的恐怖集团充分利用来自人造卫星资料的能力很有限的增长,都会引起美国的关注。
空军和美国行政管理官员坚持被制定者称之为进攻性太空反击行为的措施,对于保护美国及其盟友是完全必要的,与在轨道部署武器或是摧毁人造卫星不是同一个意思。
“一些人趋向于错误地将进攻性太空反击跟太空武器化或太空武器等同起来,”空军太空司令部司令官,空军中将 Dan Leaf 说,“这是完全错误而且非常天真。”
作为替代,军方开始讨论使用陆基系统以产生“暂临时性可恢复的杀伤”来使对手的空间资源失效。这些陆基系统不会对空间飞行器造成持久性的伤害并且不会在轨道上生成碎片。
实际上,攻击的焦点或许还可以有更多,根据空军官员的说法,至少在相近的范围内,卫星地面站和卫星通讯信号都是比卫星本身更好的目标。
反过来说,评论家趋向于认为该条令及其催生的进攻性太空反击任务代表了美国思想领域理性思维的一个主要转变,无论是否故意这样,它都会导致国际社会越过太空战的雷池。
“认为你可以施加暂时性可恢复的杀伤这样其它人就会接受你的太空游戏规则是一种十分傲慢的想法,”华盛顿特区 Henry L Stimson 研究中心的太空政策专家,名誉退休教授 Michael Krepon 说,“在地面上你不能指定战争的规则,在太空上你也不能做到。”
Krepon 警告说美国的行动将促使其它国家发展自己反卫星系统,比如,设计一个相对于对人造卫星直接进行攻击危险性更低的通过民用卫星和商用太空飞行器在轨道上制造可以滞留数年的碎片的方案。
相比之下,Leaf 将军说他不接受这种因果关系的争辩。“我们的敌人在做些什么来试图影响我们的太空能力时也没有等待我们的必要,”他说。
现在就行动起来保护资源
有趣的是,这些有分歧的阵营都同意人造卫星已经成为战争的一部分和全球经济与科学进程不可或缺的环节。
因此,各方都在建议需要现在就行动起来跟在和平时期一样在冲突发生的过程中保护这种资源的神圣。
但是,对于如何保护他们有强烈的不同观点。空军和美国行政管理当局认为军方应该具有在太空中占据压倒性优势的行动能力,直到包括拒绝敌方使用轨道资源的能力,以永久阻止他们从太空发动攻击。
“我们认为采取一些措施来确保让我们占据主动是完全有必要的,如果别人企图使用这种优势对付我们,我们才能够有应对的机会,”Kehler 将军说,“如果我们不采取谨慎的措施,我将认为是我们没有尽到责任。”
相反,武器控制的提倡者要求太空使用国制定相关法规,如果没有充分达成多边协定,就禁止直接攻击人造卫星和太空武器化。他们争辩说,太空应该继续逃离战争的魔爪。
“如果我们[美国]因为其它国家的行动被迫试飞或是部署太空武器,这就太令人惋惜了,”Krepon 说。“如果我们带头这样做,就应该受到谴责。”
从任何角度来说,如果太空变成一个射击场将人造卫星做射击目标,美国,做为世界上太空使用国的领头羊,将具有重大的麻烦和巨大的损失,双方都承认这一点。正因为如此,美国政策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把目光投向作为决策者的华盛顿。
布什政府准备发布一个最新的国家太空政策以取代1996年生效的版本。正如简氏防务周刊所报道的,将在最近的一个时期发表。
一个主管官员说新的文件“不会对美国的政策进行大的改动”并且不会对放宽太空的军事用途的限制这一点进行改动。对此一些武器控制的提倡者保持怀疑。
空军已经将进攻性太空反击系统提上日程:可部署的陆基反通讯系统可以干扰人造卫星的通讯信号。如果还有其它的内容,空军也不会公开承认。空军正在从事一个破坏成像卫星的系统的研究,尽管实际的效果还是未知数,该项目已经投入了资金。
两位将军承认随着时间的变化除了对当前暂时性可恢复杀伤这一当前焦点之外还需要采取额外的措施。“我们正被迫注意威胁是如何出现的以及潜在的或是现有的敌人是如何使用太空能力。”Kehler将军说。“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将不得不准备附加的措施。”
他们还指出太空反击战略只是众多选择之一,其它措施还包括外交,经济以及政治手段,美国将在处理显现的太空威胁时掌握主动。只有在仔细权衡之后才会实施进攻性太空反击手段。
“这不是一个科学试验,”Leaf将军说。“我们不是发疯的太空狂热者。我们是对国家军事航天能力负责的军人。”
他们表示,美国的行动将与签订条约所承担的义务以及武装冲突法案保持一致。
预防外层空间军备竞赛
关于太空武器化的全球辩论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但国际社会关于如何在轨道上禁止各种类型的武器以及防止将太空飞行器作为进攻目标等方面的努力却一直未能形成一致意见。
一般认为当人类开始探索太空并在20世纪60年代竞相登月时太空军备竞赛就已经初现端倪了。于是在1967年出现了《外层空间条约》(OST),该条约成功将在轨道或其它天体上部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列为非法行为。
原苏联与美国在冷战期间曾试验过反卫星武器。在此期间,由于双方依靠人造卫星对对方国家进行遵守《缩减战略武器条约》的核查并将其引入到国家的核导弹指挥体系中,双方都对对方的人造卫星表示了尊重。
1972年的《反弹道导弹条约》,从2002年以后失效,该条约禁止部署用于击落远程导弹的天基武器。20世纪80年代关于太空武器化的讨论由于里根政府对弹道导弹防卫的渴望又再一次出现。甚至在今天,旧事重提的在轨道上部署反导弹导弹或激光也会重新引发辩论。
美国的裁军会议(Conference on Disarmament ,CD)自1998年以来就从根本上陷入了僵局。它无法就中国与美国之间对领先优势的竞争所形成的越来越大的隔膜相互达成一个可以实行的计划。美国坚持裁军会议要先解决关于停止生产用于核武器裂变材料的问题,而中国,在俄罗斯的支持下,要求会议的首先议题应该是禁止太空武器。
一名非美国的高级外交官说,当前没有任何可以打破这种僵局的迹象,尽管美国已经自己将裂变材料话题引伸到了进行核查的方面。
裁军会议预防外层空间军备竞赛特别委员会对于现在的僵局除了相互交换意见之外无法有所作为。
从2002年起中国和俄罗斯已经展开共同合作在预防外层空间军备竞赛特别委员会的帮助下提出了一个关于将太空武器列为非法的框架协议的草案。这个草案最初是反对美国对导弹防御的渴望,但现在却针对美国的主动太空反击战略有了新的意义。
这两个国家已经提交了一个工作草案供研究讨论,该草案提出建立一个基于太空远程遥感和科研机构代表团定点检查的核查体系。由于诸如“外层空间”,“太空武器”以及“和平利用”等词汇还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含意,他们还在6月发表了一个议案对其进行了专门定义。
为了诱使美国加入对话,中国和俄罗斯放弃了对谈判的要求同意代之以几乎没有绑定条件的讨论。尽管这样,美国方面除了重申其对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承诺之外,并没有改变姿态,声称当前并没有在预防外层空间军备竞赛特别委员会的架构下参加讨论的必要。
联合国大会在2004年12月以压倒性的票数通过一项决议支持推动达成双边和多边协议以防止太空军备竞赛的努力。这已经不是联合国大会第一次通过这样没有约束力的决议了。
美国是四个投弃权票的国家,其它三个国家是海地,以色列和帛琉共和国(帕劳)。
作为一项在条约制定以前的临时措施,诸如斯里兰卡这样的国家已经呼吁其它国家声明自己不会成为第一个在太空部署武器的国家。
集体监督
叶瓦格尼・佐德里,华盛顿特区俄罗斯大使馆的太空与科技高级顾问,在5月的一次太空安全的座谈会上说,俄罗斯主张并将继续遵循集体监督这样一个政策。“只有集体监督才能提供保证,”他说,这样才可以避免太空军备竞赛。
一些独立观察家说,当美国做为世界上最为开放的社会之一在接受详细审查的同时,其它国家,包括那些强烈反对华盛顿立场的国家,很可能已经关起门来在从事反卫星技术的研究。
俄罗斯当前反卫星系统的进展还不得而知,但俄罗斯高级官员已经声明莫斯科不会在美国和其它国家在外层空间部署武器时无所作为。
中国也是这样,并没有停滞不前。美国国防部7月向美国国会发表了关于中国的军事现代化的年度报告。该报告指出“中国正在努力,并计划实施,[反卫星]系统。”
报告警告说,尽管当前中国攻击卫星的手段据说还仅限于向太空发射带有核弹头的火箭,但中国同时也在开展可以破坏或摧毁人造卫星的陆基反卫星激光的研究。该报告声称,现在“还不清楚”北京是否已经试验了这一系统。
此外一些观察家还说太空中的首场战争将发生在诸如中国与日本,印度与巴基斯坦或者是以色列与伊朗这样的地区性竞争对手之间,而不是美国。
中国政府在9月份发表了关于武器控制,裁军和核不扩散的白皮书,在这本白皮书中,反复重申中国对关于禁止太空武器的谈判和防止针对太空目标使用武力的支持。
“当前,外层空间武器化的危险正在日益增加,”白皮书写到。“将武器带入外层空间将在外层空间引发军备竞赛并且将其变为新的军事对峙领域。这样一种局面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Krepon 设想了另一种可以绕过外交僵局的办法。“我相信应该从头开始建立相关的标准国际惯例和法律,”他说。他这样解释说,如同美国与其它航海国家制定出了指导船舶在海上航行的法则一样,航天国家也可以同样规定一个安全通过的范围,从某一高度起到某一高度止并将其扩展开来。
“如果这种惯例对我们的海上,陆上和空中航行有意义,那么它也应该适用于太空,”他说。“相对于在日内瓦花10年的时间进行谈判达成一个一致的、但搀杂很多水份协议,最后再由多数国家批准通过形成公约,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想法。”
Michael Sirak 是简氏防务周刊在职记者,位于华盛顿特区
===================================
原文刊登在 简氏防务 周刊上 30 September 2005
http://www.janes.com/regional_news/americas/news/jdw/jdw050930_1_n.shtml
译者:无定河边骨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01&postID=24120
-------------------------------------
http://www.jpost.com/servlet/Satell...167467772552&cachecontrol=never&ssbinary=true
A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China's new weapon can target such devices from bases on Earth.
Photo: Courtesy
据称,风云1C气象卫星是三轴稳定的十通道气象卫星,设计寿命仅仅两年。其太阳能光板在展开的状态下,最大尺寸应该不会超过十米。
卫星总质量为958公斤。卫星主体呈立方体,长2.02M,宽2M,高2.215M,设计寿命为2年。该卫星于1999年5月10日发射升空,并超期服役,直到2005年、接替它的风云一号D卫星升空后,C星工作依然正常,这颗星曾被列入世界气象业务应用卫星的序列,是中国第一颗为世界所接纳的业务应用卫星。
风云一号C星的800多公里的轨道,令其作为“目标标的”有这样几个特征:
第一,其轨道高度大大高于美国间谍卫星的太空“密集区”--300多公里;
第二,其飞行速度也大大高于大多数美国间谍卫星,甚至也远高于一般的洲际导弹在再入大气层之前的“太空速度”。
与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原理”如出一辙
第三,从美国空军Space-Track网上,我们可以看到的、与风云一号“轨道参数”相关的“最后信息”就是:格林威治时间11日21:44至12日13:03,老化的风云1C的轨道从845*864公里“迅速变轨”到 869*876公里。
---------------------
中国猎杀过期卫星示意图
太空战
2005年9月 简氏防务周刊
在卫星已经成为作战和现代生活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的这样一个时刻,美国的太空控制政策重新引起了关于太空武器的争论。
Michael Sirak 撰稿
● 国际社会对实现太空武器禁令的努力多年来处于僵局的状态
● 美国声称其进攻性太空反击战略不等同于攻击人造卫星
● 评论家认为美国应该成为努力捍卫太空的领导者,而不是提高太空战的可能性
2004年8月美国空军出版的条令表达了在发生冲突时控制太空的目标。军方声称,该目标是为了保持美国与其盟国巨大的军事优势以及在合作伙伴间共享人造卫星带来的便利。
尽管国防部(DoD)还没有完全将该条令加入到联合作战计划当中,该文件的表述已经在国际社会和美国国内武器控制圈中拉响了警报。
该文件包含一个描述空军意图在必要的时候阻止敌方在战时使用卫星诸如通讯和计时等功能的章节。“拥有出色在轨人造卫星能力的潜在敌人是存在的,”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官,空军中将 C Robert Kehler 这样说。后来,他还补充说道:“现在你还可以通过信用卡和互联网拥有某些太空能力”,哪怕只是给予潜在的恐怖集团充分利用来自人造卫星资料的能力很有限的增长,都会引起美国的关注。
空军和美国行政管理官员坚持被制定者称之为进攻性太空反击行为的措施,对于保护美国及其盟友是完全必要的,与在轨道部署武器或是摧毁人造卫星不是同一个意思。
“一些人趋向于错误地将进攻性太空反击跟太空武器化或太空武器等同起来,”空军太空司令部司令官,空军中将 Dan Leaf 说,“这是完全错误而且非常天真。”
作为替代,军方开始讨论使用陆基系统以产生“暂临时性可恢复的杀伤”来使对手的空间资源失效。这些陆基系统不会对空间飞行器造成持久性的伤害并且不会在轨道上生成碎片。
实际上,攻击的焦点或许还可以有更多,根据空军官员的说法,至少在相近的范围内,卫星地面站和卫星通讯信号都是比卫星本身更好的目标。
反过来说,评论家趋向于认为该条令及其催生的进攻性太空反击任务代表了美国思想领域理性思维的一个主要转变,无论是否故意这样,它都会导致国际社会越过太空战的雷池。
“认为你可以施加暂时性可恢复的杀伤这样其它人就会接受你的太空游戏规则是一种十分傲慢的想法,”华盛顿特区 Henry L Stimson 研究中心的太空政策专家,名誉退休教授 Michael Krepon 说,“在地面上你不能指定战争的规则,在太空上你也不能做到。”
Krepon 警告说美国的行动将促使其它国家发展自己反卫星系统,比如,设计一个相对于对人造卫星直接进行攻击危险性更低的通过民用卫星和商用太空飞行器在轨道上制造可以滞留数年的碎片的方案。
相比之下,Leaf 将军说他不接受这种因果关系的争辩。“我们的敌人在做些什么来试图影响我们的太空能力时也没有等待我们的必要,”他说。
现在就行动起来保护资源
有趣的是,这些有分歧的阵营都同意人造卫星已经成为战争的一部分和全球经济与科学进程不可或缺的环节。
因此,各方都在建议需要现在就行动起来跟在和平时期一样在冲突发生的过程中保护这种资源的神圣。
但是,对于如何保护他们有强烈的不同观点。空军和美国行政管理当局认为军方应该具有在太空中占据压倒性优势的行动能力,直到包括拒绝敌方使用轨道资源的能力,以永久阻止他们从太空发动攻击。
“我们认为采取一些措施来确保让我们占据主动是完全有必要的,如果别人企图使用这种优势对付我们,我们才能够有应对的机会,”Kehler 将军说,“如果我们不采取谨慎的措施,我将认为是我们没有尽到责任。”
相反,武器控制的提倡者要求太空使用国制定相关法规,如果没有充分达成多边协定,就禁止直接攻击人造卫星和太空武器化。他们争辩说,太空应该继续逃离战争的魔爪。
“如果我们[美国]因为其它国家的行动被迫试飞或是部署太空武器,这就太令人惋惜了,”Krepon 说。“如果我们带头这样做,就应该受到谴责。”
从任何角度来说,如果太空变成一个射击场将人造卫星做射击目标,美国,做为世界上太空使用国的领头羊,将具有重大的麻烦和巨大的损失,双方都承认这一点。正因为如此,美国政策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把目光投向作为决策者的华盛顿。
布什政府准备发布一个最新的国家太空政策以取代1996年生效的版本。正如简氏防务周刊所报道的,将在最近的一个时期发表。
一个主管官员说新的文件“不会对美国的政策进行大的改动”并且不会对放宽太空的军事用途的限制这一点进行改动。对此一些武器控制的提倡者保持怀疑。
空军已经将进攻性太空反击系统提上日程:可部署的陆基反通讯系统可以干扰人造卫星的通讯信号。如果还有其它的内容,空军也不会公开承认。空军正在从事一个破坏成像卫星的系统的研究,尽管实际的效果还是未知数,该项目已经投入了资金。
两位将军承认随着时间的变化除了对当前暂时性可恢复杀伤这一当前焦点之外还需要采取额外的措施。“我们正被迫注意威胁是如何出现的以及潜在的或是现有的敌人是如何使用太空能力。”Kehler将军说。“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将不得不准备附加的措施。”
他们还指出太空反击战略只是众多选择之一,其它措施还包括外交,经济以及政治手段,美国将在处理显现的太空威胁时掌握主动。只有在仔细权衡之后才会实施进攻性太空反击手段。
“这不是一个科学试验,”Leaf将军说。“我们不是发疯的太空狂热者。我们是对国家军事航天能力负责的军人。”
他们表示,美国的行动将与签订条约所承担的义务以及武装冲突法案保持一致。
预防外层空间军备竞赛
关于太空武器化的全球辩论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但国际社会关于如何在轨道上禁止各种类型的武器以及防止将太空飞行器作为进攻目标等方面的努力却一直未能形成一致意见。
一般认为当人类开始探索太空并在20世纪60年代竞相登月时太空军备竞赛就已经初现端倪了。于是在1967年出现了《外层空间条约》(OST),该条约成功将在轨道或其它天体上部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列为非法行为。
原苏联与美国在冷战期间曾试验过反卫星武器。在此期间,由于双方依靠人造卫星对对方国家进行遵守《缩减战略武器条约》的核查并将其引入到国家的核导弹指挥体系中,双方都对对方的人造卫星表示了尊重。
1972年的《反弹道导弹条约》,从2002年以后失效,该条约禁止部署用于击落远程导弹的天基武器。20世纪80年代关于太空武器化的讨论由于里根政府对弹道导弹防卫的渴望又再一次出现。甚至在今天,旧事重提的在轨道上部署反导弹导弹或激光也会重新引发辩论。
美国的裁军会议(Conference on Disarmament ,CD)自1998年以来就从根本上陷入了僵局。它无法就中国与美国之间对领先优势的竞争所形成的越来越大的隔膜相互达成一个可以实行的计划。美国坚持裁军会议要先解决关于停止生产用于核武器裂变材料的问题,而中国,在俄罗斯的支持下,要求会议的首先议题应该是禁止太空武器。
一名非美国的高级外交官说,当前没有任何可以打破这种僵局的迹象,尽管美国已经自己将裂变材料话题引伸到了进行核查的方面。
裁军会议预防外层空间军备竞赛特别委员会对于现在的僵局除了相互交换意见之外无法有所作为。
从2002年起中国和俄罗斯已经展开共同合作在预防外层空间军备竞赛特别委员会的帮助下提出了一个关于将太空武器列为非法的框架协议的草案。这个草案最初是反对美国对导弹防御的渴望,但现在却针对美国的主动太空反击战略有了新的意义。
这两个国家已经提交了一个工作草案供研究讨论,该草案提出建立一个基于太空远程遥感和科研机构代表团定点检查的核查体系。由于诸如“外层空间”,“太空武器”以及“和平利用”等词汇还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含意,他们还在6月发表了一个议案对其进行了专门定义。
为了诱使美国加入对话,中国和俄罗斯放弃了对谈判的要求同意代之以几乎没有绑定条件的讨论。尽管这样,美国方面除了重申其对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承诺之外,并没有改变姿态,声称当前并没有在预防外层空间军备竞赛特别委员会的架构下参加讨论的必要。
联合国大会在2004年12月以压倒性的票数通过一项决议支持推动达成双边和多边协议以防止太空军备竞赛的努力。这已经不是联合国大会第一次通过这样没有约束力的决议了。
美国是四个投弃权票的国家,其它三个国家是海地,以色列和帛琉共和国(帕劳)。
作为一项在条约制定以前的临时措施,诸如斯里兰卡这样的国家已经呼吁其它国家声明自己不会成为第一个在太空部署武器的国家。
集体监督
叶瓦格尼・佐德里,华盛顿特区俄罗斯大使馆的太空与科技高级顾问,在5月的一次太空安全的座谈会上说,俄罗斯主张并将继续遵循集体监督这样一个政策。“只有集体监督才能提供保证,”他说,这样才可以避免太空军备竞赛。
一些独立观察家说,当美国做为世界上最为开放的社会之一在接受详细审查的同时,其它国家,包括那些强烈反对华盛顿立场的国家,很可能已经关起门来在从事反卫星技术的研究。
俄罗斯当前反卫星系统的进展还不得而知,但俄罗斯高级官员已经声明莫斯科不会在美国和其它国家在外层空间部署武器时无所作为。
中国也是这样,并没有停滞不前。美国国防部7月向美国国会发表了关于中国的军事现代化的年度报告。该报告指出“中国正在努力,并计划实施,[反卫星]系统。”
报告警告说,尽管当前中国攻击卫星的手段据说还仅限于向太空发射带有核弹头的火箭,但中国同时也在开展可以破坏或摧毁人造卫星的陆基反卫星激光的研究。该报告声称,现在“还不清楚”北京是否已经试验了这一系统。
此外一些观察家还说太空中的首场战争将发生在诸如中国与日本,印度与巴基斯坦或者是以色列与伊朗这样的地区性竞争对手之间,而不是美国。
中国政府在9月份发表了关于武器控制,裁军和核不扩散的白皮书,在这本白皮书中,反复重申中国对关于禁止太空武器的谈判和防止针对太空目标使用武力的支持。
“当前,外层空间武器化的危险正在日益增加,”白皮书写到。“将武器带入外层空间将在外层空间引发军备竞赛并且将其变为新的军事对峙领域。这样一种局面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Krepon 设想了另一种可以绕过外交僵局的办法。“我相信应该从头开始建立相关的标准国际惯例和法律,”他说。他这样解释说,如同美国与其它航海国家制定出了指导船舶在海上航行的法则一样,航天国家也可以同样规定一个安全通过的范围,从某一高度起到某一高度止并将其扩展开来。
“如果这种惯例对我们的海上,陆上和空中航行有意义,那么它也应该适用于太空,”他说。“相对于在日内瓦花10年的时间进行谈判达成一个一致的、但搀杂很多水份协议,最后再由多数国家批准通过形成公约,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想法。”
Michael Sirak 是简氏防务周刊在职记者,位于华盛顿特区
===================================
原文刊登在 简氏防务 周刊上 30 September 2005
http://www.janes.com/regional_news/americas/news/jdw/jdw050930_1_n.shtml
译者:无定河边骨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01&postID=24120
-------------------------------------
http://www.jpost.com/servlet/Satell...167467772552&cachecontrol=never&ssbinary=true
A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China's new weapon can target such devices from bases on Earth.
Photo: Courtesy
据称,风云1C气象卫星是三轴稳定的十通道气象卫星,设计寿命仅仅两年。其太阳能光板在展开的状态下,最大尺寸应该不会超过十米。
卫星总质量为958公斤。卫星主体呈立方体,长2.02M,宽2M,高2.215M,设计寿命为2年。该卫星于1999年5月10日发射升空,并超期服役,直到2005年、接替它的风云一号D卫星升空后,C星工作依然正常,这颗星曾被列入世界气象业务应用卫星的序列,是中国第一颗为世界所接纳的业务应用卫星。
风云一号C星的800多公里的轨道,令其作为“目标标的”有这样几个特征:
第一,其轨道高度大大高于美国间谍卫星的太空“密集区”--300多公里;
第二,其飞行速度也大大高于大多数美国间谍卫星,甚至也远高于一般的洲际导弹在再入大气层之前的“太空速度”。
与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原理”如出一辙
第三,从美国空军Space-Track网上,我们可以看到的、与风云一号“轨道参数”相关的“最后信息”就是:格林威治时间11日21:44至12日13:03,老化的风云1C的轨道从845*864公里“迅速变轨”到 869*876公里。
---------------------
中国猎杀过期卫星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