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学家辛灏年渥太华大学专题讲座,2月24日(周六),免费入场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

新手上路
注册
2007-02-05
消息
2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xhn-poster-ss.jpg
 
  辛灏年原名高尔品,安徽巢县人,一九四七年生于南京。父亲是民国时颇有名气的大学教授,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曾解救过多名共产党员。49年国民党败退到台湾时,父亲拒绝了已经买好的机票,执意留在了大陆。因为他自信“我一辈子教书,没做过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我不在乎。”。可是,57年由于他说了一句话“共产党不太懂教育”被划成了大右派,高尔品也就成了大右派的小狗崽子。他的背后被同学写过“小右派”,上课的时候曾被老师喝问“小右派高尔品,你是不是又去劳改农场看你反革命父亲去了?”那时,父亲被关在劳改场一关几年,母亲带着三个年幼的孩子备受歧视。虽然如此,在知书达理的家庭熏陶下,小高尔品不但没有因不公而自暴自弃,反而养成了他忍辱负重的性格。
  辛灏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他曾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作家协会安徽分会的专业作家。 自1977年他的第一部小说问世以来, 已陆续发表了十多部中,长篇小说和理论著作。 他的作品曾被翻译成英文和日文在海外出版, 并被美国国会及大学图书馆收藏。 他曾两度应邀赴北美讲授“中国现代史和中国新文学”。九四年,辛灏年赴加拿大担任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同年底,应台湾《联合报系》的邀请,辛灏年赴台作访问研究。九五年夏,他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邀请担任访问学者,翌年二月被哥大聘为历史学博士后研究员,九七年复担任哥大访问学者。
  辛灏年曾于大陆出版十余部文学历史著作,具有广泛的影响。来美后,他已发表中国现代史专论近二十篇,并应邀在美、加十几所大学和各地讲演。黎安友教授(Andrew J. Nathan)指他的思想和理论“已经得到了热烈的反响和接纳”。《谁是新中国》一书就是他积十数年研究才完成的历史学新着,该书对二十世纪的中国史进行了回顾和辨析。


辛灏年先生讲演艺术初探

作者:辛明 (加拿大)

辛灏年先生是近十年来活跃于北美华人思想文化界的重要独立知识分子。我对辛灏年先生的讲演为何如此引人入胜进行初步探讨。

1.思想清晰:概念源于思想,并成为推理和论证的基础。一场好的演讲必须思想清晰,这样才能提出明确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严密的推理和论证。辛灏年先生在这一点上做得十分突出。

2.知识丰富:辛灏年先生在史学和文学上都有很深的造诣。他的演讲总是旁征博引,蕴涵着丰富的文史知识。例如谈统一的原则时,辛先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列举了美国、苏联、中国、越南等国家历史上的多个例子,证明了有原则的统一是民主的进步的;无原则的统一是反动的退步的。有原则的统一是民主统一;无原则的统一是专制一统。在这里,辛先生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渊博而故意 “掉书袋”(辛灏年语),而是用历史事实作为论据来进行必要的论证。

3.说理深透:由于辛先生的讲演建立在清晰的思想基础上,又以丰富的文史资料为佐证来展开推理和论证,所以辛先生的讲演贵于以理服人。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阐述中,辛先生把自己确立的论题说得十分深透,使听众心服口服,心领神会。讲演之后的提问时间里,听众的提问又起到了补遗的作用。利用这段时间,辛先生又进一步地、有针对性的对听众的提问进行了答疑和解惑。

4.感情充沛:一个外国记者曾对陈毅的记者招待会发表过这样的评论,“起初他象鸽子一样温和,后来他象狮子一般吼叫。”辛先生在他的讲演中也有类似现象。

5.幽默风趣:但是,不要因此就认为辛先生的讲演老是严严肃肃、死死板板的。辛先生妙语连珠,常常引起全场听众会心的欢笑。

6.比喻生动:辛先生在讲演中很注意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深入浅出地说明问题。这对于增进听众的理解,活跃会场的气氛是大有好处的。

7.语言精炼:辛灏年先生的演讲没有任何重复、拖拉、梗塞、中断、赘述、粗痞话、口头禅。这使得他说的每一个字都含有一定的信息量,从而时时刻刻都能扣住听众的心弦,使听众情不自禁地、身心愉快地紧跟他的思路听下去,绝对不会分神溜号,因此也就不会产生疲劳的感觉或者厌倦的情绪。对辛先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口才,我的太太十分敬佩。她曾经深有感触地说:“一般人就是写好稿子照着?,也不能说得象他那么好。”

8.准备充分:其实我并不同意我太太的看法。因为我认为辛先生肯定是有稿子的(尽管他没有拿出来照本宣科)。无论是什么人,哪怕是天才,不进行充分的准备,仅仅靠口才来即兴发挥,绝对作不出辛先生那么有思想、有条理、有激情的讲演。对每一个讲演,辛先生必须事先准备:查找资料、核实引文、拟定提纲、书写草稿。有些关键的认识和精干的语言甚至来自长年累月的积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