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咋出这种学生? [转贴]

coffeeman

欢乐贴图斑竹
注册
2002-01-25
消息
4,47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鄢烈山:北大咋出这种学生?

我想看看俄国总统普京12月3日上午在北大演讲的全文,在国内传媒上没有找到,但收获还是有的:看到了三个北大学生向普京提问的不同版本。 后两个学生提的也是我所关心想发问的,而第一个问题则让我想起来就脸发烧。不是替那个提问的女生害臊,而是为我们中国人惭愧:中国的“最高学 府”咋就培养出这么无知无羞没教养的学生呢?

对于第一个提问的报道,有三个版本:

一是《北京青年报》的,只说:“第一个向普京提问的是北大俄语系大四学生范颖川,当她用流利的俄语问普京对中国文化和对中国的了解时,普 京说……”(《南方都市报》12月4日转载文本)这个版本看不出提问有何不妥。不知是否编者替她难为情,用了这种撮要转述的笔法。


二是中新社记者齐彬当日下午发的电讯稿,见中国新闻网、新浪网等电子媒介:“北大俄语系四年级女生范颖川显然有备而来,为了引起注意,她 特地穿了一件大红衣服。当主持人宣布开始提问的话音刚落,她便第一个站起来,用流利的俄语向普京发问:‘江泽民主席在访问俄罗斯期间曾经用俄 文演讲、朗诵诗歌,总统阁下对中国文学和中国的了解如何?是否能用中文诵诗和演讲呢?’”


好一个“有备而来”!不仅是指她特意穿了招人眼球的大红衣服,而且主要是指问题的酝酿与选择吧?


而《南方周末》12月5日刊载的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梁亚军的现场记录,又有不同:提问者具体地提及江泽民主席访问时“曾经用俄语朗诵 普京的著名诗篇《致凯恩》。”据《南方周末》报道,进场前,一位带队老师不停地向学生们嘱咐会场纪律,又特别叮嘱一些女生:“如果你们得到了机 会,不要提太多关于普京总统个人魅力的问题,这样会让人家(外国人?北大以外的所有人包括中国人?――鄢)觉得我们太小家子气。”我猜这位带 队老师,是担心北大女生表露出对普京个人魅力的太多崇拜,以致让人家讥笑北大女生跟追歌星影星的中学女生一般幼稚。看来,这位老师是多虑了。


《南方周末》的相关报道还说,普京在开场白中就以其一贯的坦率说了:“一年前,江主席在莫斯科大学演讲的时候,使用的是俄语。我很抱歉, 不能做同样的举动,因为我不能说汉语。”普京这人还真精明,既谦逊又细致。可是,尽管有这样一番话说在前头,那个北大女生还是要站起来,不依 不饶地问他“是否能用中文诵诗和演讲”。这位俄语系四年级的学生不至于没听懂他的开场白吧?真是无礼!


也许,她当时正在集中思想酝酿提什么问题以致分神没听到普京的开场白。那也是无知。


江主席会讲俄语,人家不一定就要会讲汉语,这很正常。举世皆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长期“以俄为师”。中共领导人从瞿秋白、李立三、王 明、博古、张闻天到陈云、杨尚昆、康生,俄语讲得比普通俄国人还好。50年代到60年代初中国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学俄语,跟如今的知识分子与学生 热衷学英语一样,是时代潮流。何况江泽民主席50年代曾在俄国工厂学习过?


普京为人厚道机敏,不仅没有责怪她无知,指出上一代中国人会说俄语不足以证明什么,反而帮她转弯另外提供有说服力的论据:“江主席不但会 用俄语朗诵,还会用俄语唱歌,而且还能用英语和意大利语唱歌。”这个北大女生提问的无知与唐突,使江泽民觉得有必要插话说:“普京总统十分谦 虚,其实普京总统非常有才艺,他很会摔跤,而且德语和英语说得非常好。”(《南方周末》)


我是喜欢普京的。普京当选总统不久,我曾发表一篇文章阐述《我为什么“投”普京一“票”》。我也理解俄国男女为什么喜欢普京。他出身克格勃, 曾驻东德,会开飞机坦克会讲外语,这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惊叹的。从斯大林到叶利钦,俄国男人都难摆脱酗酒的历史传统;从列宁被刺后到叶利钦晚 年,苏俄长期是“病夫治国”。如今有普京这样一位不嗜烟酒、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能带给俄国重铸辉煌的希望的总统,他们怎能不衷心爱 戴?


然而,问题不在于普京是否多才多艺,是否具有个人魅力值得拥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有教养的提问者,可以在内政外交大事上提出挑战性的问 题,却不可针对答问者个人试图揭对方的短。罗斯福只会讲英语,是坐轮椅的残疾人,丝毫不减少世人对他的敬重。而且,大四的女生竟然不知,将人 与人的个性特征、能力进行比较,是最失礼最无教养的表现。别说是对两国元首之间不能这样当面比长较短,即使是对与你亲密无间的丈夫/儿子/父 亲,你也不应拿他的短处去与别的男人的长处相比。有话不妨直说,这种比较缺乏对对方最起码的尊重,是极不友好的,因为它要摧挫的是对方的自尊 心。


北大怎么造就了这样无知无羞没教养的女生,真丢人!丢北大的人,丢中国高校的人,丢中国的人!


普京谨记彼得一世的格言:“我不生气”。他不与该女生一般见识,是他有自信有风度。


我看了上述报道却生气了,骂一个女孩子“没有教养”,我也没绅士风度没教养。


对不起了,范××同学!(2002/12/05)
 
本文来自北京大学学生站,一塌糊涂BBS (ytht.net) 主页 162.105.31.222
转载请注明。


应部分参加过普京演讲会的北大学生要求,北京大学一塌糊涂站(ytht.net)
站务走访了当事人及与会学生,正式调查结果如下:

目前外界批评北大学生向普京提出的第一问,不符合外交礼节。本站谨代表
部分北大学生声明:这些批评的来源是失真的新闻报道,北大学生不愿为此承担不
应有的指责。 (ytht.net)

由于第一个问题使用俄语提问,因此尚未见到确切的中文报导。

本站向当事人咨询,她提供了该问题的中文译文:

众所周知,我国领导人对俄罗斯文化很感兴趣,比如江主席在访问皇村期间朗
诵了一首普希金的诗请,阁下平时通过什么途径了解中国。

此译文经过当时在场的部分北大俄语系学生确认无误。

平心而论,这个问题主要涉及中俄文化的交流,表达中国人的友善。并无不妥
之处。 (ytht.net)


该问题由场上的中方女性翻译译成中文,虽有些紧张但大意无误,译文是:

中国很多人对俄罗斯文化很感兴趣,江主席对俄罗斯诗歌有很深的造诣,在访
问莫斯科大学的时候就用俄文朗诵了一首诗。请问您是如何了解中国文化?

其中“江主席对俄罗斯诗歌有很深的造诣”为中方翻译所加。

虽然翻译有不符合的地方,但基本意思大致相同。

这句话经过当时在场的部分学生确认无误。任何人均可通过当时的录像与录音
验证是否属实。 (ytht.net)


十二月三日中新社记者齐彬为此事配发了新闻稿件,相关内容如下:

北大俄语系四年级女生范颖川显然有备而来,为了引起注意,她特地穿了一件
大红衣服。当主持人宣布开始提问的话音刚落,她便第一个站起来,用流利的俄语
向普京发问:“江泽民主席在访问俄罗斯期间曾经用俄文演讲、朗诵诗歌,总统阁
下对中国文学和中国的了解如何?是否能用中文颂诗和演讲呢?”

其中“曾用俄文演讲”、“总统阁下能否用中文颂诗和演讲”为记者所加。“中
国文化”误写为“中国文学”。“我国对俄罗斯文化很感兴趣”被删掉。(ytht.net)

我们认为,这样的转述与提问者的原意有很大差距,转述的这番话在某些地方
可能违背了外交礼节,中新社记者的这种做法是不合适也不严谨的。

即便拿出普京总统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大家也可以发现,普京回答的是俄罗
斯青年人对中国的了解,与新闻稿中的“普京总统阁下能够用中文颂诗和演讲”的
提问完全对不上号。如果能够仔细地审稿,同样可以避免这种错误。


目前搜狐网登出新闻评论家鄢烈山的文章,批评“总统阁下能否用中文颂诗和
演讲”这一句违背基本外交礼节,有刁难普京之嫌。我们在此声明,这句并非北大
学生原话,系记者所加,与北大毫无关系。

北京大学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焦点,我们欢迎所有人对北京大学与北大学生进
行批评与指正,但北大学生也不愿承担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 (ytht.net)

力保真实应该是一个新闻人的基本底线。尽管在中国做到这一点也有压力和困
难,但新闻人不应该自己放松要求。起码在写稿之前,应该向当事人核实,仔细听
清在场录音,不应凭想像,或因各种目的,随意修改当事人原话。准确无误地报导
新闻,无论对当事人,还是读者,都是一种尊重。


北京大学一塌糊涂学生站发布
2002.12.10
 
那个提问的女生 是我好朋友的同班同学:(
 
都大四了 大伙儿都忙着自己的事儿
我同学是党委书记 自然不能说不该说得啦!:o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