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由 开喜 发布
我怎么记得他们第一次出名是烤羊肉串没有执照那个小品啊.
Your answer is here somewhere:
http://www.99yu.com/v/gaoxiao/xiaopin/200603153076.html
*****************
* 历届春晚: 十大小品 *
*****************
戏剧小品本来不是用于舞台演出的,而是培养演员时的一种练习手段,类似美术中的石膏像素描。大概是从1983年第一届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严顺开表演的单人小品《阿Q的独白》开始,接着是第二年陈佩斯、朱时茂的《吃面条》,小品登临大雅之堂,并且逐渐形成了以喜剧为基调的、较完整的戏剧形态。十多年时间,一种戏剧样式从起步趋于成熟,应该算是电视艺术和春节晚会的一大功劳。
让我们打开时间之窗,细细回味这些春节晚会的小品。
第一部:《阿Q的独白》(表演者:严顺开)
http://v.uitv.com/Player.aspx?NodeID=728cba88-dd2c-4331-810e-d064848e4aca
严顺开是我国早期从事喜剧创作和表演的大师级人物,至今仍然活跃在喜剧舞台上。当年由他主演的电影《阿Q正传》相信很多中年人士都记忆犹新,而这部1983年春节晚会上由严顺开表演的单人小品《阿Q的独白》乃《阿Q正传》的姊妹篇,只不过在艺术形式上作了一番改动以求适应综艺晚会的表演要求。《阿Q的独白》首次运用了“小品”这一新兴的表演形式,虽然它仍然保留了不少原始演练形态,也不是当年春节晚会上人们议论最多和印象最深刻的节目,但是却为今后小品的繁盛奠定了基调,为后来百花齐放的小品创作和表演开创了广阔的空间。
第二部:《吃面条》(表演者:陈佩斯、朱时茂)
http://www.cctv.com/video/wwwzongyi/2006/11/wwwzongyi_300_20061115_30.shtml
《吃面条》这个小品让人们记住了喜剧界的两位殿堂级人物:陈佩斯和朱时茂。1984年春节晚会,陈佩斯第一次在亿万名观众面前完成了如何一连吃下七碗面条的壮举。《吃面条》使人们对小品这种逐渐成型的表演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三部:《英雄母亲的一天》(表演者:赵丽蓉、侯跃文)
http://v.sina.com.cn/b/240218.html
侯“导爷”胡编加乱导,赵大娘偏偏不买账,二人打造的1989年春节晚会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诙谐幽默,妙趣横生。由评戏成功转型而来的赵丽蓉以她深厚的戏曲功底和触类旁通、左右逢源的艺术才华赢得了观众的青睐,后来与巩汉林搭档所表演的几个小品都深得观众的喜爱,为小品表演带来一股清新硬朗之风,明显有别于那时已开始形成的装腔作势、硬挤笑料的小品模式,自有一种大家风范。
第四部:《主角与配角》(表演者:陈佩斯、朱时茂)
http://ent.cctv.com/20061026/105413.shtml
陈佩斯和朱时茂继《吃面条》之后,在紧接下来的一连串合作中,逐渐奠定了他们在小品界里黄金搭档的地位。《拍电影》、《烤羊肉串》、《警察与小偷》等等把他们的“陈/朱”式小品推向了另一个高潮,而其中最出色的当数1990年春节晚会上的《主角与配角》。两人形象不同风格各异的鲜明对比和反衬达到了一种绝佳的喜剧效果,让观众笑足了一年。
第五部:《超生游击队》(表演者:黄宏、宋丹丹)
http://v.blog.sina.com.cn/b/565617-1230765581.html
同样是1990年,元旦晚会上黄宏和宋丹丹表演的小品《超生游击队》似乎收到了比《主角与配角》更意想不到的效果,反映的热烈程度甚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部小品。“海南岛”、“少林寺”等特色用语至今仍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超生游击队》的出现标志着东北话开始在小品里迅速走红,从此以黄宏和宋丹丹为代表的一大批操东北口音的小品演员开始在小品里大放语言异彩,并逐步成为如今小品的特色之一。
第六部:《打“扑克”》(表演者:黄宏、侯跃文)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6-02/01/content_4125146.htm
1994年春节晚会上,黄宏和侯跃文在车厢内百无聊赖的时候想出了用名片来打扑克。于是,秘书管董事长、小报记者通杀的笑料一个接一个,把商品经济大潮中的可笑之人之事全拉出来针砭时弊了一番,让观众真正地笑了一次。此作品观赏性、艺术性和思想性兼备,实属小品中难得的佳作,让人感觉到了小品不“小”。
第七部:《如此包装》(表演者:赵丽蓉、巩汉林)
http://www.m9m.com/play/MTE3NzMyNg==
1995年春节晚会上最耀眼的明星组合当数老来俏的赵丽蓉和她的搭档巩汉林了。在巩导演的“流行包装”之下,唱评戏的赵大妈被迫穿起了时髦服装,在台上又跳又舞,引出了一大堆笑料,从另一个角度讽刺了当今演艺圈内流行的“包装热”。
第八部:《过河》(表演者:潘长江、阎淑萍)
http://v.sina.com.cn/b/184282.html
1996年的春节晚会,小品可谓丰富多彩:不光有郭达、蔡明的《机器人趣话》,赵丽蓉、巩汉林表演的《打工奇遇》,还有赵本山、范伟的《三鞭子》等,但潘长江、阎淑萍表演的歌舞类小品《过河》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潘长江连唱带跳的表演将他的歌舞小品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点。他说,歌舞小品比较喜庆,既是小品,又能从中欣赏到歌舞。
也许是因为潘长江在晚会上表演小品露脸的机会多,以至于后来他被评为第23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时,很多人惊呼:“太意外了。”
第九部:《昨天、今天、明天》(表演者: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
[SWF]http://www.youtube.com/v/O6ESDFDlYZE[/SWF]
在主持人崔永元的牵扯下,老两口赵本山和宋丹丹把该说和不该说的实话都抖了出来,包袱一个接一个,“秋波”成为了秋天的菠菜,笑到观众直不起腰。《昨天、今天、明天》是第一个将电视台栏目及节目形式融入到情景中去的小品,因此,大家也称之为《实话实说》,因为小品的总体框架正是构架在《实话实说》这个电视栏目上的,也算是开了小品的先河。
第十部:《卖拐》(表演者:赵本山、范伟、高秀敏)
http://www.yoqoo.com/v_show/id_XNDk1Mjg0.html
2001年春节晚会对于从来就是“包袱”满身的大牌笑星赵本山来说,又抖了个“包袱”:在晚会直播前一直对外宣称赵本山的小品是《梦》,但不想除夕当晚赵本山拎着一副拐杖上场,一时间弄懵了场下的观众。《卖拐》因此不仅成了央视春节晚会上有史以来在最短时间内调换的重头戏,同时也迎来了观众热情高涨的欢呼声。
《卖拐》充分发挥了赵本山的喜剧天分和搞笑才能,把一个自称“不是江湖郎中也不是算命先生”的骗子“忽悠人”刻画得淋漓尽致,最后的结局远在人意料之外,又让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