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来鸿:大陆"国学超女"来台记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xyh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xyh

Moderator
注册
2002-03-07
消息
1,118
荣誉分数
13
声望点数
168
台湾来鸿
BBC中文网特约记者 杨孟瑜



前些日子,大陆又有一位"超女"来台访问,这回不是会唱歌的超女李宇春,而是会说论语,把孔子说到家家户户里,有"国学超女"之称的于丹。

两岸之间的交流,真是越来越快速了。于丹是去年10月在大陆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论坛" 讲论语而走红的,此后,台湾媒体间也陆续有些报导,还有台湾民众从大陆的亲友那儿发现到"于丹热",这会儿,于丹的"论语心得"就在台湾出版繁体字版了,到6月还会有"庄子心得"在台出版。

4月底到5月初,随着联经出版社推出她的书,于丹也来台走了一遭。新书发表会、演讲、签书会,现场都挤满了人。显然大陆"流行"些什么,台湾也感受到了。

新书发表会上,出版社邀来了同样具高知名度的台湾名嘴陈文茜,来个"两岸名嘴会"。陈文茜形容于丹是"擦了口红的孔子",并认为于丹聪明之处,是不把论语当道德规范,而是把论语变成"心灵鸡汤",当作生活里可能的修身养性、人生激励。

隔天,于丹在台北中山女中的演讲,正是以"发现你的心灵"为题,侃侃论述。当天听讲的,除了数百名女高中生之外,还有些闻风而至的老师、民众,也来听听于丹如何说论语。

有位在北安国中教国文的封德徐老师,放了学后特别赶来,她说,很想了解在这样的时代里,如何把"旧文化中美好的部份"说得生活化、说得让年轻一代能够接受,是做老师的责无旁贷的,她很想从于丹这边"取经"。

这位老师认为,孔子学说"虽古老,但很优雅",教了几十年书的她有些感慨,以前台湾在中学里还有"中国文化基本教材"这类的课程,让孩子们读孔子、孟子的学问,但现在教育里有关论语的选篇已是少之又少,"属凤毛麟角了"。

听完于丹的演讲,这位封老师显然相当受用,不断热烈鼓掌。于丹经过她身旁时,她也像个追星的女学生一样,兴奋的拿着相机拍照。

那些天,一袭黑白套装,足蹬高跟鞋的于丹,忙着上电台、忙着受访,行程满档。她口才便给,一口字正腔圆的大陆口音,虽然明显和台湾一般口音"不同调",但态度和言词上却是颇具亲和力与感染力的。

从大陆走红到台湾,问她,两岸的读者和听众,有何异同?她说,两地同样热情,都令她感动,而不同处在于,她可感觉到国学的根脉在台湾一直没有断过,台湾民众的提问,常是针对论语中的某些段落或解读,而大陆民众对论语,关切的比较是多元文化型态中,人如何选择与判断,人何去何从等问题,想从经典中找到对现代行为方式的诠释。

再请问她,觉得自己和著作的受到欢迎,是否呼应了这时代什么样的需求?

于丹说,二十一世纪的大陆,面临文化的冲突,多元的选择,社会经济的转型等,给个人的生活结构、社会结构,都带来巨大的冲击或断层,人的选择猛然增多了,世界多元丰富起来,也动荡起来,这究竟是好处还是灾难,必须扣问自己的内心,是否有准则?是越选越迷惑,还是越选越稳定?必须寻求以不变应万变,在波涛大海中可以扎稳的锚,而中国的经典其实一直存在生活中,她提出"一己心得",来普及和唤醒。

于丹表示,她并不敢做传统经典的现代代言人,对于论语、庄子等经典,人人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生命阶段去解读,她"只是提出一种角度,而不是结论"。

于丹的"一己心得",迅速从大陆传播到台湾。她那在大陆已销售数百万册的著作,被称为" 发烧书",而大陆的发烧书,来台是否也能"发烧"呢?

出版于丹著作的台湾联经出版社发行人林载爵说,这是个很可以玩味的事情,依据以往经验,大陆的发烧书来台未必也能"发烧",但仍有一定的市场,如这次联经也同时出版"百家论坛"另一位名嘴学者阎崇年讲"明亡清兴"的书,而历年来阎崇年的相关著作,在台已拥有相当数量的读者。

林载爵也谈到,于丹以生活化的方式讲论语,在大陆算新鲜,在台湾则不是新鲜事,因为传统经典的阅读在台湾一直没有断过,不像大陆,四书五经等传统经典曾被压制和中断。

林载爵认为,于丹的论语心得在台湾,会引起对传统经典本就喜欢者的阅读兴趣,也会吸引好奇者,但恐怕很难像大陆那般风靡。

台湾也有媒体观察到,于丹著作在两岸的读者似乎"老少有别",在大陆是造就了年轻人来看经典,在台湾则是有不少老人家来看于丹,那模样就像是长者们对这肯钻研论语、普及论语的"年轻女娃",有着份赞赏与鼓舞。

当然,就像大陆对于丹的评价有褒有贬一样,于丹访台前后,台湾报章上,一些学者投书中,也为于丹打起了小小"笔仗"。有的认为她曲解了论语,违背了孔子思想;有的则认为她对论语有功,此时此刻的台湾也应该鼓励大家重读论语。

这不是于丹第一次来台,却是她以说论语成名后第一次访台,会有哪些"于"波荡漾?这么多年来在两岸分尝冷暖境遇的孔老夫子,若地下有知,应该也很想知道吧。


姓名
电子邮址
国家/地区
意见/评论


BBC中文网报道
http://news.bbc.co.uk/go/pr/fr/-/chinese/simp/hi/newsid_6630000/newsid_6632400/6632457.stm

已打印 2007/05/07 13:23:27 GMT

© BBC MMVII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