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激情扰攘的岁月

moyu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0,2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2002年正在成为过去。这一年里,激情扰攘。革命这个词重新高频度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而且是以一种时尚的姿态。一家房地产公司甚至打出了这样的广告词“世界都向右的时候,向左”。


谁也不能否认,这些燃烧着的激情,有真诚的成分,就像谁也不能否认,在一个商业化年代里,激情作为一种热卖商品的价值。


2002年被突然迸发的“激情”染成了怀旧的红色


其中,最鲜艳的一面旗帜,当属在全国多家电视台的 n次重播中仍拥有居高不下收视率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随之燃烧起来的,还有“人民”、“公社”、“样板戏”等明显具有动荡年代色彩的词汇。这一度被视为和平年代中,人们对激情无限向往的佐证,甚至成为聚敛人气的一块金字招牌。


舞台上,从新年伊始交响乐《沙家浜》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开始,《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红色经典剧目被一再重排;2月,有消息传出,《红灯记》等六七十年代盛行一时的8部舞台剧将重新演绎成8部大型电视连续剧,以《铁血长歌》为总题目在年底前全部投放市场;10月29日,由第六代导演张元导演的京剧电影《江姐》在北京政协礼堂首映,最新消息是这部电影应邀参加明年的柏林电影节。


舞台之外,5月中旬,包括《红灯记》、《沙家浜》等在内的一套64开本的样板戏小人书《现代戏剧连环画・珍藏版》被摆上了京城的古今书店;9月,以“公社”命名的前卫建筑作品“长城脚下的公社”获得威尼斯双年展国际建筑展“建筑艺术推动大奖”;温州一家酒店自打出“人民公社万岁”的标语后吸引了众多眼球;虚拟世界中,贴着“红色”标签的“革命数字网”等新生网站成了一些青年人的精神家园……


2002年度爆发的这一轮激情的燃烧,被一些人理解为英雄主义的回归。著名影视艺术家、作家黄宗江曾评说,在今天,英雄主义同样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这也是一个民族的精气神。没有信仰和激情的民族,是没有出息的民族。


当很多评论对激情表示赞赏和肯定的时候,一种声音顽强地响起。发出这种声音的人大多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走过来的人,一方面他们从激情中看到了过去的生活,正因为经历过,他们担心激情中附加的东西会搅扰原本纯正的红色。


他们说,样板戏其实是“文革”时期单调文化的象征,它出现和繁荣的土壤,都是不健康的。现在复排它,除了有“作秀”之嫌,还反映了一个民族对苦难的健忘症。他们警告,有些应该摒弃的东西会就此借尸还魂。


杂文家牧惠在《对〈激情〉的质疑》一文中,率先对红极一时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提出了反面意见,他反对歌颂电视剧中这类“捆绑”式婚姻:“至于把这种婚姻美化,歌颂,让人欣赏,是否合适就更值得质疑了。我不知道那些被‘捆绑’而不如褚琴那样幸福的如今已是老太太的观众会有什么感想,反正我的感觉,是在编造一个美丽的谎言。我认同恩格斯的这个观点: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这种‘激情’还是少些少些再少些为好。”


相对应的另一种认识是,对这一轮“激情”的燃烧,不必太当真。其实,在80年代后改革开放背景下生长的这一代年轻人眼中,“公社”、“知青”,都已经没有什么政治含义,不像在经历过它们的人们心中那样有深厚而沉重的过去,这些词语不过是一种具有诱惑力的时髦,是怀旧的时尚。一切看上去,更像一场“革命秀”。


对此,一向以另类姿态出现的导演张元,并不认同。在《江姐》首映式当天,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请相信我的真诚”。


在比较集中反映青年价值观的互联网上,“革命数字网”的缔造者,除了戏剧导演张广天,另外的3位王佩、洪启、小雨均“生于70年代”。他们以“红色”为自己的色彩、以“为弱势群体做事”为自己的立场,声称找到了一种“信仰状态”。这个网站的前身“黑板报”曾名噪一时,它的主旨是“在民间、为民间、与民间,为生机勃勃的工业化时代的民间文艺争取话语权。”


这些年轻人喜欢说“人民”。他们把自己归类为“无数人民中的一员”,在他们眼里,社会的大多数就是他们时时说到的“人民”。


洪启这样看待他心目中的“音乐”和“网站”:我们通过它们在保持着一种话语权。我们想让百姓感受到:在这个时代,还有一些出污泥而不染的东西存在着;我们要让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听到我们的声音,并感到温暖和希望。王佩说,所谓“左”、“右”是一种过于生硬的划分。我们其实只是愿意站在弱势群体的一边、正义的一边,为弱势群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网上,他们激扬文字;但在“网”外的世界,他们的日子跟很多人一样朴实平和。


洪启把10元钱一件的文化衫穿在身上,觉得舒坦自在。“咱先学会爱咱的母亲、朋友和周边真实的生活,珍惜周边朴素的情感,才有出好作品的一丝可能。”而王佩自称生活很规律,夜间读书、写作,上午睡觉,下午见朋友、散步、逛书店并处理一些日常事务;有辆自行车;与朋友合租两居室。


小雨说,这不是“作秀”。这就好比,以前习惯穿皮鞋,有一天偶然穿上布鞋,觉得布鞋舒服,就继续穿下去了。


批评他们的意见是,这是一群把“革命”当“作秀”武器的人。


小雨声称,那是“以革命的作秀反对反革命的作秀、以革命的炒作反对反革命的炒作,而目的,是为了赢得话语权。一些人把我们说得面目狰狞,实际上,我们的生活普通而简单。我们不需要任何符号化的革命情绪。革命不革命,时间和实践会证明一切。”


怀旧的激情,真诚的激情,糊涂的激情,热卖的激情……在激情扰攘的2002年,各种各样的人,在我们面前呈现了多种姿态的激情。一时令人分辨不清,但或许像在激情中的小雨所说的:时间和实践会证明一切。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