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专栏:左宗鸡、上火和美猴王
在我刚刚开始我大学生涯时,我曾经认为自己应该做个“世界公民”,没有国籍、不管边境,就是“四海为家”那种人。约翰・列侬的那首歌“想象一下没有国家……”唱进了我的心坎里去。我的理想是:不管什么文化、什么族裔、都应该能够互相理解、互相沟通。
在中学里,我的朋友们大都是华裔,与我很有默契,就算有的来自台湾,有的来自香港,但是说起个什么成语典故大家都能领会,无需多费口舌解释。到了大学,朋友中美国人居多,虽然大家兴趣相近,不愁没的可聊,可是,我渐渐发现,可以与这些美国同伴们比较深入地讨论柏拉图、弗洛伊德或是昨天晚上电视上的《X档案》,但他们却很难了解我习以为常的的中国文化中的许多方面。
近几十年在美国的亚裔人数剧增,大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都有个一知半解,不用说颇为肤浅,一般停留在去中国快餐外卖馆用筷子、学学风水,看李安和吴宇森(John Woo)导演的打斗片,知道孔夫子、巩俐和毛泽东是谁的程度。我记得高中时每个周末去附近医院做义工,与一起工作的美国护士闲聊,说起我在中国从没吃过“左宗鸡”,来美国之前也从没见过“幸运饼”,她们有多惊愕。在她们看来,左宗鸡和幸运饼简直就是“中国食品”的代名词。一个从没吃过左宗鸡的中国人,就像一个从没吃过披萨饼的意大利人和从来没听说过寿司为何物的日本人一样,令人难以置信。
她们其中还有一人问我“左将军”到底是谁。
“我也不太清楚,”我很坦白地说。
她的眼睛瞪得圆圆的:“什么?他难道不是你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吗?就像华盛顿将军一样?”
护士受的是专科教育,她们对中国文化有许多误解情有可原。可是我的大学同学,一个个声称兴趣广泛的知识分子,对于中国文化没有进一步的了解实在说不过去。于是,作为他们唯一熟悉的中国人,我决定义不容辞挑起向他们传播中国文化的重担。
这应该不难,我胸有成竹地想。朋友们都不傻,而我中英语都过得去,向他们解释个把我所熟悉的中国文化概念还不是小菜一碟吗?主意一定,马上开始,抓紧各种机会把尽可能多的中国观念灌输给我的朋友们。
可是,一尝试就接连碰壁。接下来几个星期,我向学生物的朋友解释“上火”,向喜欢文学的朋友解释“对联”,向对音乐感兴趣的朋友解释“京剧”……结果总是越解释越糟糕,我的朋友一头雾水不说,连我自己也完全搅糊涂了。
或许是我太笨?读者诸君不妨自己试一试,用一顿饭的工夫向你的美国同事或者邻居解释“上火”到底是怎么回事。从小就听父母用这个词来警告我:“别吃太多橘子,会上火!”“嘴里起了泡吧?告诉过你吃太多巧克力会上火!”在我童年的印象里,食品似乎分为两大类,一类,像橘子、巧克力,是容易“上火”的(与橘子长得很像而且味道差不多的橙子,则不“上火”,奇怪!),一类,如菊花茶、莲子粥等等,则是“清火”的。哪种吃多了都会有不好的后果,两种交错著吃才不会出差错。
我如此向我的美国朋友们解释,他们皱著眉头说:“听起来很荒谬。中国人为什么相信这个?”
我挣扎著挖掘这些观念背后的哲理:“中国人相信身体由水火两个对立的因素组成,有的食品是帮助‘水’的,有的食品是帮助‘火’,两方面都十分重要,缺一不可。如果帮助‘火’的食品吃太多了,身体火气太旺,就会有皮肤干燥,嘴角起泡,便秘等等后果。”天哪,我正在与我的朋友们讨论“便秘”?!“这时候,就得多吃‘水’一类的食品,来把‘火’扑灭。但是如果这些帮助‘水’的良性食品吃太多了,也会有不好的后果,比如拉肚子……最好是两者交错著,让体内的水火保持一种平衡状态,就不会出差错了。”
我一口气把话说完,我的朋友们大眼瞪小眼地静了一会儿,其中一个才犹豫著开口问我:“这听起来十分……嗯……有趣。你们现在还相信这些吗?”
我一下哑口无言,不知怎么回答才好。说不相信吗?可是我却是从小就听父母口口声声地讨论“上火”问题。说相信吗?可是这些原理连我听来也实在与现代科学离得过于遥远。
正在想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另一个朋友拿起手里的鸡块问我:“那这炸鸡块是属于‘水’还是‘火’呢?”
“嗯……炸的东西一般是上火的,”我其实并不能肯定,但是好像隐约听说过这么一说。
“沙拉呢?”
“清火的吧,我想。”我犹豫著说。
“蘑菇呢?”“意大利面条呢?”“番茄酱呢?”大家指著盘子里的东西一个个地问我,“到底怎样分辨哪种食物属于那种范围呢?”
我只好认输了:“我也不知道。”我闷闷不乐地说,“不过我想,区别大概没有那么精确。”
朋友们点了点头,但是眼里的疑问没有消除。
经过这头几次失败之后,我决定,只向别人解释自己真有把握弄得很清楚的中国事物,不然,无法自圆其说,不但我自己脸上无光。也误人子弟,尤其罪过的是,会弄得他们对中国文化误解再加误解!对,不能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了,讲的东西必须是自己说得清子丑寅卯的。没想到,这样的“自己真有把握弄得很清楚的”中国事物,寥寥可数!许多我从小耳濡目染、以为自己十分了解的“关于中国”的观念,仔细想来却都混乱模糊、似是而非,经不起太多推敲――我也糊涂了,我身为中国人,对中国的文化到底比美国人了解得多出多少?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敢再尝试向我的朋友们弘扬中国文化。
几个月后一天,我和朋友们吃饭的时候讨论童话对儿童的影响。“你小时候都读过什么童话?”一个朋友问我。
我小时候?“中国的小孩都知道《西游记》。”我脱口而出。
“啊,这是一本游记吗?”
“不不不!”我的兴致来了。我别的不知道,《西游记》里的故事可背得滚瓜烂熟,小时候看过连环画、电视剧,后来又读过原著。这可是个向我的朋友们炫耀中国文化宝库中文学瑰宝的好机会。
慢慢讲,不要急,先从简单的故事大纲开始说,挑他们比较能够理解的部分。
“《西游记》讲的是古时候一个叫唐朝的时代,一个和尚去西边很远的国家取佛教经典的故事。”
“啊,它像《圣经》一样,是个宗教故事。”朋友恍然大悟。
“嗯……不完全是。它更像是一个神话……也不太准确……算民间故事?好吧,先不管这些,让我先把故事情节告诉你。这位‘唐’和尚去取经,他需要保护,因为有许多鬼怪想要吃他的肉,好得到永生。于是权力最大的佛命令一位女神挑几个徒弟护送他去:一个猴子,一只猪,一个人和一条龙。那个猴子的法力最大,人称‘美丽的猴子王’,他一个筋斗能翻五万四千公里,拔一把毫毛能变出几万只小猴,并且有一根非常神奇的棒子,能够变小变大,平时像一根针,被他藏在耳朵里,随时可以拿出来变大,打退鬼怪(我没敢提他不由分说将妖怪打成肉酱)。而那只猪呢,本领也不小,力气特别大,不过他又懒又馋又好色,他的武器嘛,是一把耙子;那个人……姓沙,也会些法术,不过他没什么性格,而那条龙呢,变成了一匹马,让‘唐’和尚骑著走……”
天哪,连我自己都觉得越说越奇特。
“听起来十分怪异,”一位朋友犹豫地说。“中国的儿童真的人人都读这个,人人都崇拜那只‘美丽的猴子王’?顺便说一句,用身上的毛来生育倒不失为一种传宗接代的好方法,不过,他如果老生产小猴的话,身上一定光秃秃的。”
我一下子泄了气。弘扬中国文化的重任,还是让专家们来吧!我可真的担当不起!
在我刚刚开始我大学生涯时,我曾经认为自己应该做个“世界公民”,没有国籍、不管边境,就是“四海为家”那种人。约翰・列侬的那首歌“想象一下没有国家……”唱进了我的心坎里去。我的理想是:不管什么文化、什么族裔、都应该能够互相理解、互相沟通。
在中学里,我的朋友们大都是华裔,与我很有默契,就算有的来自台湾,有的来自香港,但是说起个什么成语典故大家都能领会,无需多费口舌解释。到了大学,朋友中美国人居多,虽然大家兴趣相近,不愁没的可聊,可是,我渐渐发现,可以与这些美国同伴们比较深入地讨论柏拉图、弗洛伊德或是昨天晚上电视上的《X档案》,但他们却很难了解我习以为常的的中国文化中的许多方面。
近几十年在美国的亚裔人数剧增,大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都有个一知半解,不用说颇为肤浅,一般停留在去中国快餐外卖馆用筷子、学学风水,看李安和吴宇森(John Woo)导演的打斗片,知道孔夫子、巩俐和毛泽东是谁的程度。我记得高中时每个周末去附近医院做义工,与一起工作的美国护士闲聊,说起我在中国从没吃过“左宗鸡”,来美国之前也从没见过“幸运饼”,她们有多惊愕。在她们看来,左宗鸡和幸运饼简直就是“中国食品”的代名词。一个从没吃过左宗鸡的中国人,就像一个从没吃过披萨饼的意大利人和从来没听说过寿司为何物的日本人一样,令人难以置信。
她们其中还有一人问我“左将军”到底是谁。
“我也不太清楚,”我很坦白地说。
她的眼睛瞪得圆圆的:“什么?他难道不是你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吗?就像华盛顿将军一样?”
护士受的是专科教育,她们对中国文化有许多误解情有可原。可是我的大学同学,一个个声称兴趣广泛的知识分子,对于中国文化没有进一步的了解实在说不过去。于是,作为他们唯一熟悉的中国人,我决定义不容辞挑起向他们传播中国文化的重担。
这应该不难,我胸有成竹地想。朋友们都不傻,而我中英语都过得去,向他们解释个把我所熟悉的中国文化概念还不是小菜一碟吗?主意一定,马上开始,抓紧各种机会把尽可能多的中国观念灌输给我的朋友们。
可是,一尝试就接连碰壁。接下来几个星期,我向学生物的朋友解释“上火”,向喜欢文学的朋友解释“对联”,向对音乐感兴趣的朋友解释“京剧”……结果总是越解释越糟糕,我的朋友一头雾水不说,连我自己也完全搅糊涂了。
或许是我太笨?读者诸君不妨自己试一试,用一顿饭的工夫向你的美国同事或者邻居解释“上火”到底是怎么回事。从小就听父母用这个词来警告我:“别吃太多橘子,会上火!”“嘴里起了泡吧?告诉过你吃太多巧克力会上火!”在我童年的印象里,食品似乎分为两大类,一类,像橘子、巧克力,是容易“上火”的(与橘子长得很像而且味道差不多的橙子,则不“上火”,奇怪!),一类,如菊花茶、莲子粥等等,则是“清火”的。哪种吃多了都会有不好的后果,两种交错著吃才不会出差错。
我如此向我的美国朋友们解释,他们皱著眉头说:“听起来很荒谬。中国人为什么相信这个?”
我挣扎著挖掘这些观念背后的哲理:“中国人相信身体由水火两个对立的因素组成,有的食品是帮助‘水’的,有的食品是帮助‘火’,两方面都十分重要,缺一不可。如果帮助‘火’的食品吃太多了,身体火气太旺,就会有皮肤干燥,嘴角起泡,便秘等等后果。”天哪,我正在与我的朋友们讨论“便秘”?!“这时候,就得多吃‘水’一类的食品,来把‘火’扑灭。但是如果这些帮助‘水’的良性食品吃太多了,也会有不好的后果,比如拉肚子……最好是两者交错著,让体内的水火保持一种平衡状态,就不会出差错了。”
我一口气把话说完,我的朋友们大眼瞪小眼地静了一会儿,其中一个才犹豫著开口问我:“这听起来十分……嗯……有趣。你们现在还相信这些吗?”
我一下哑口无言,不知怎么回答才好。说不相信吗?可是我却是从小就听父母口口声声地讨论“上火”问题。说相信吗?可是这些原理连我听来也实在与现代科学离得过于遥远。
正在想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另一个朋友拿起手里的鸡块问我:“那这炸鸡块是属于‘水’还是‘火’呢?”
“嗯……炸的东西一般是上火的,”我其实并不能肯定,但是好像隐约听说过这么一说。
“沙拉呢?”
“清火的吧,我想。”我犹豫著说。
“蘑菇呢?”“意大利面条呢?”“番茄酱呢?”大家指著盘子里的东西一个个地问我,“到底怎样分辨哪种食物属于那种范围呢?”
我只好认输了:“我也不知道。”我闷闷不乐地说,“不过我想,区别大概没有那么精确。”
朋友们点了点头,但是眼里的疑问没有消除。
经过这头几次失败之后,我决定,只向别人解释自己真有把握弄得很清楚的中国事物,不然,无法自圆其说,不但我自己脸上无光。也误人子弟,尤其罪过的是,会弄得他们对中国文化误解再加误解!对,不能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了,讲的东西必须是自己说得清子丑寅卯的。没想到,这样的“自己真有把握弄得很清楚的”中国事物,寥寥可数!许多我从小耳濡目染、以为自己十分了解的“关于中国”的观念,仔细想来却都混乱模糊、似是而非,经不起太多推敲――我也糊涂了,我身为中国人,对中国的文化到底比美国人了解得多出多少?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敢再尝试向我的朋友们弘扬中国文化。
几个月后一天,我和朋友们吃饭的时候讨论童话对儿童的影响。“你小时候都读过什么童话?”一个朋友问我。
我小时候?“中国的小孩都知道《西游记》。”我脱口而出。
“啊,这是一本游记吗?”
“不不不!”我的兴致来了。我别的不知道,《西游记》里的故事可背得滚瓜烂熟,小时候看过连环画、电视剧,后来又读过原著。这可是个向我的朋友们炫耀中国文化宝库中文学瑰宝的好机会。
慢慢讲,不要急,先从简单的故事大纲开始说,挑他们比较能够理解的部分。
“《西游记》讲的是古时候一个叫唐朝的时代,一个和尚去西边很远的国家取佛教经典的故事。”
“啊,它像《圣经》一样,是个宗教故事。”朋友恍然大悟。
“嗯……不完全是。它更像是一个神话……也不太准确……算民间故事?好吧,先不管这些,让我先把故事情节告诉你。这位‘唐’和尚去取经,他需要保护,因为有许多鬼怪想要吃他的肉,好得到永生。于是权力最大的佛命令一位女神挑几个徒弟护送他去:一个猴子,一只猪,一个人和一条龙。那个猴子的法力最大,人称‘美丽的猴子王’,他一个筋斗能翻五万四千公里,拔一把毫毛能变出几万只小猴,并且有一根非常神奇的棒子,能够变小变大,平时像一根针,被他藏在耳朵里,随时可以拿出来变大,打退鬼怪(我没敢提他不由分说将妖怪打成肉酱)。而那只猪呢,本领也不小,力气特别大,不过他又懒又馋又好色,他的武器嘛,是一把耙子;那个人……姓沙,也会些法术,不过他没什么性格,而那条龙呢,变成了一匹马,让‘唐’和尚骑著走……”
天哪,连我自己都觉得越说越奇特。
“听起来十分怪异,”一位朋友犹豫地说。“中国的儿童真的人人都读这个,人人都崇拜那只‘美丽的猴子王’?顺便说一句,用身上的毛来生育倒不失为一种传宗接代的好方法,不过,他如果老生产小猴的话,身上一定光秃秃的。”
我一下子泄了气。弘扬中国文化的重任,还是让专家们来吧!我可真的担当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