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从年幼的时候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个特别可亲的国家。

precisi0n

新手上路
注册
2007-05-06
消息
178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六四年前的中国共产党纪念美国独立日的文章 2007-07-06 10:07:52

――《新华日报》1943年7月4日

每年这一天,世界上每个善良而诚实的人都会感到喜悦和光荣;自从世界上诞生了这个新的国家之后,民主和科学才在自由的新世界里种下了根基。一百六十七年,每天每夜,从地球最黑暗的角落也可以望到自由神手里的火炬的光芒,― ―它使一切受难的人感到温暖,觉得这世界还有希望。
      
        从年幼的时候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个特别可亲的国家。我们相信,这该不单因为她没有强占过中国的土地,她也没对中国发动过侵略性的战争;更基本地说,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是发源于从美国国民性中发散出来的民主的风度,博大的心怀。在中国,每个小学生都知道华盛顿的诚实,每个中学生都知道林肯的公正与怛恻,杰弗逊的博大与真诚。这些光辉的名字,在我们国土上已经是一切美德的象征。他们所代表的,也早已经不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荣誉了。玛克吐温、惠特曼、爱玛生教育了我们这一代。是他们使年青的东方人知道了人的尊严,自由的宝贵;也是他们,在我们没有民主传统的精神领域里,筑起了在今天使我们可以有效地抗拒了法西斯思想的长城。这一切以心传心的精神道德上的寄与,是不能用数字和价值来计算的。中国人感谢着“美麦”,感谢着“庚款”,感谢抗战以来的一切一切的寄赠与援助;但是,在这一切之前,之上,美国在民主政治上对落后的中国做了一个示范的先驱,教育了中国人学习华盛顿、学习林肯,学习杰弗逊,使我们懂得了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需要大胆、公正、诚实。……我们相信,这才是使中美两大民族不论在战时,在战后,一定能够永远地亲密合作的最基本的成因。

我们离得很远。百十年来,我们之间接触着的也还不过是我们两大民族间的极少数极特殊的一部。但,我们坚信,太平洋是不会阻隔我们人民与人民间的交谊的。在患难中,我们的心向往着西方。而在不远的将来,当我们同心协力,消灭了法西斯蒂的暴力之后,为着要在战争上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的中国,在科学的领域里更有待于盟邦的援助。在过去,民主润泽了我们的心;在今后,科学将会增长我们的力。让民主与科学成为结合中美两大民族的纽带,光荣将永远属于公正、诚实的民族与人民。
 
如果楼主先不说该文出自《新华日报》,肯定会有一批反美人士上来表演,然后楼主再抖包袱,效果会更好。

候跃文死了,但是相声艺术不能丢。
 
共产党当年对民主的理解也不过如此,对美国的理解也不过如此。
 
最初由 鼯鼠人 发布
共产党当年对民主的理解也不过如此,对美国的理解也不过如此。

当年对八国联军的理解,对抗日战争的理解呢?
 
最初由 51mj 发布
如果楼主先不说该文出自《新华日报》,肯定会有一批反美人士上来表演,然后楼主再抖包袱,效果会更好。

候跃文死了,但是相声艺术不能丢。

我错了. 我检讨.
 
最初由 precisi0n 发布
六四年前的中国共产党纪念美国独立日的文章 2007-07-06 10:07:52

――《新华日报》1943年7月4日

..在中国,每个小学生都知道华盛顿的诚实...

那时的中国人民显然不知道华盛顿曾蓄黑奴的事实。

-------------------------------------------


美开国总统华盛顿曾蓄黑奴 (美国)国家刻意隐瞒被拆穿

http://www.enorth.com.cn


2300046_366729.jpg


2003年10月9日,象征“自由”的自由之钟大厅门口,费城市民不知道他们脚下踩着华盛顿蓄奴屋遗址。

  2003年10月9日,象征“自由”的自由之钟大厅门口,费城市民不知道他们脚下踩着华盛顿蓄奴屋遗址。

2300047_584698.jpg


费城总统府示意图

2300048_998557.jpg


“愤怒律师”迈克尔-考德

  揭开华盛顿的老底

  一个白人冲过来怒吼:“你这个黑鬼诋毁乔治・华盛顿,谁都知道他是美国的伟人!”

  2008年,美国费城总统府遗址将建起乔治・华盛顿总统的9位黑奴的纪念馆,这将是美国历史上第一座由政府出资纪念具体的黑人奴隶的纪念馆。此前,美国教科书中没有这段历史,有关部门也曾试图抹杀这段历史,我们关注骗局,但我们更关注的是:骗局是如何失效的。南方周末记者在第一时间,越洋电话采访了直接促成这座黑奴纪念馆的两位当事人。

  “7月3日,美国独立纪念日前夕,我将带着9个黑人儿童,穿过第6大街和市场大街交界处的考古现场,走到自由之钟跟前。孩子们将在那里朗读祭词:‘……达观、勇敢、坚毅,和万千黑奴一样,你们带着远见与热望,如果没有你们的卓绝抗争,自由将迟迟不向我们走来。请让我记住你们的名字:昂妮・贾基、赫库尔斯……’”6月29日,美国费城黑人律师迈克尔・考德(Michael Coard)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如无意外,本报道刊发时,上述活动已经发生。

  在费城的乔治・华盛顿总统府的遗址上,迈克尔・考德还将告诉孩子们,你们脚踩的地方,就是乔治・华盛顿蓄奴小屋的准确地点;而你们背后数英尺,自由之钟上铭刻着:“向世人宣告自由……”一直以来,为国父讳,教科书把9个黑奴从历史中抹去,“今天,我们要为9人做葬礼,解放他们深埋地下的灵魂。今天,我们纪念它为黑人独立日。”

  国家的阴谋

  迈克尔・考德今年43岁,一脸络腮须,是费城常现报端的律师。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他语气激动,一度失声。他说:“我等你的电话已经等了好久了!”次日,在反复多次邮件采访中,他15分钟内就有回复。某次,这个律师正值开庭,他即用手机回复:“……你还有什么要问的,我绝对知无不答……”事情要追溯到5年前――

  2002年,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突然宣布迁移自由之钟,新旧地点同在美国独立公园里,相距不足200米。起初迈克尔不以为意。一次偶然的机会,迈克尔查法律档案时,才得知新地点是华盛顿总统府遗址所在。“我不算历史专家,但我自认历史知识丰富。我生在费城,长在费城,竟然从来不知道华盛顿在这儿有过总统府。”迈克尔开始了自己的调查,从“律师才能获得的档案”里他发现,华盛顿在总统府蓄奴。“我是美国知识分子,读过费城最好的小学、中学、大学,从来没有人告诉我这些!”

  “移钟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不是结识了历史学家爱德华・劳勒(Edward Lawler, Jr.),迈克尔还是这么想。爱德华是独立大厅协会(负责向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提供史料支持,并督促其建设项目尊重历史事实的历史学家协会)的历史学家,他告诉迈克尔一个诡异的细节:1951年,美国建造独立公园,总统府周围房屋尽数拆除。自由之钟、独立大厅、国会大厅相继耸立。而1954年,总统府这块地皮上却矗立起了一个巨大的公共厕所,直到2003年5月27日公厕被拆除为止,独立公园的游客在总统府遗址上与厕足有49年。

  搬迁自由之钟,新旧地点却这么近……爱德华隐约感到这件事不那么简单。爱德华力穷史料,画出了总统府的地图:总统府正门朝北,面向市场大街。正门往南,依次是主屋→厨房→盥洗房→奴隶屋。研究发现,搬迁过来的自由之钟将可能罩住奴隶屋遗址。

  “《纽约时报》和《基督教科学箴言报》都对总统府范围做了错误的报道,国家公园管理局也宣称总统府往南到盥洗房为止。这将从本质上擦除奴隶屋的历史记忆。”爱德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2003年10月9日,自由之钟搬迁工程竣工。费城市民在自由之钟门口排起长队。他们不知道,脚下就是华盛顿蓄奴屋遗址。蓄奴屋的西北角,距离自由之钟正门不足5英尺。

2300049_494347.jpg


“愤怒公知”爱德华-劳勒

2300050_464363.jpg


  ATAC骨干成员合影,迈克尔-考德(左起第8位)领导这群“愤怒公民”,促成政府让步

  “公知”的愤怒

  爱德华・劳勒和迈克尔・考德是促使美国政府挖掘并公布华盛顿蓄奴秘闻的两个最重要人物。

  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爱德华拥有3个重要武器:翔实的史料、用媒体说话、说得你忘不了。从2002年到现在,爱德华在独立大厅协会的网站发表了他厚达数百页的研究成果,材料细致到了华盛顿的家犬弗里斯克(Frisk),他的行文如此生动:“电影《第六感》里,孩子能看到死人坐在教室里。

  老师问,‘谁知道1790年至1800年的美国首都?’全班没人能答。100个美国人里有1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估计就知道那是费城。若再问费城‘白宫’在哪里,什么样儿?估计100万美国人里,就1个人知道。”

  美联社、《纽约时报》等知名媒体对他竞相追逐。他趁热打铁,将著作一一发表在费城影响极大的周刊《宾夕法尼亚杂志-历史和传记》上。2003年 5月间,他多次给独立国家历史公园管理处的主管玛莉・博玛(Mary Bomar)写信说:市场大街和第6大街的总统蓄奴屋必须被公之于众。

  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玛莉・博玛不得不组织历史专家,花费大量时间研读爱德华・劳勒数年来在《宾夕法尼亚杂志》和各大网站发表的作品。2003 年5月23日,她以邮件方式回复给爱德华・劳勒:“基于我们的研究和分析……我们看不到证据充足的论述,证明地下有一个叫‘奴隶屋’的特殊地点。”

  爱德华・劳勒的“文雅”之举如泥牛入海,而迈克尔・考德的方式却相当奏效。与爱德华相比,后者带着美国式“公民的愤怒”。

公民的愤怒

  2002年初,迈克尔・考德召集“欧美奴隶贸易受害者后代”,组建请愿组织“为祖先雪耻联合会”(Avenging the Ancestors Coalition,简称ATAC)。他们多达数百人,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律师、媒体人、社会活动家、宗教领袖等等。

  “对,ATAC的发音就是attack(进攻)。”迈克尔・考德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曾在当地广播台UUHAT发表演说:“乔治・华盛顿拥有 316个黑人,他们都是奴隶……”他用相同的语气写了一封信,让ATAC成员各作一份拷贝,各成员再让自己亲朋好友各作一份拷贝,然后向美国联邦政府寄出,迈克尔称其为“写信运动(letter-writing campaign)”。联邦政府收到了15000封亲笔签名的来信:“必须纪念9个黑奴。”

  迈克尔没有得到答复。于是他选定2002年7月3日――美国独立纪念日前一日,组织ATAC成员,举起“黑人独立日”旗号,示威游行。这一天的市场大街,白色和黄色的标语在黑色人潮中格外明显,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非洲服装,敲打着非洲鼓,T恤上写着:“官方纪念!”他们一边呼啸着向总统府遗址挺进,一边向路人散发传单。

  “那些白人和黑人,看到我们的传单之后愣住了,他们不相信这是真的。”迈克尔・考德说。这样的游行一直持续了5年,一些白人开始攻击ATAC的言论。2005年6月,迈克尔・考德正在接受一个记者采访:“你们都不知道,总统府房舍的旧主人叫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一个肮脏的奴隶贩子……他曾公开在《费城报》(Philadelphia Gazette)刊登贩奴广告,一艘船运来了多少男奴,多少女奴。华盛顿对此无不知晓,但他还是住进了这座充满贩奴血腥的宅邸……”一个白人冲过来怒吼: “你这个黑鬼诋毁乔治・华盛顿,谁都知道他是美国的伟人!”

  “天啊,我后来才知道这家伙碰巧也叫罗伯特・莫里斯。”迈克尔说。

  “今天,还有人不愿意接受事实,他们为华盛顿极力辩护,说他至少是一个善良的奴隶主。噢,上帝!对,没有史料证明他曾殴打、强奸他的奴隶,但他曾多次贩卖他的奴隶,他只考虑获利,从不会过问:新的奴隶主会不会殴打黑奴,强奸黑奴?他贩卖那些有了骨肉的奴隶,也从不过问黑奴们妻离子散的痛苦。总之,和其他奴隶主一样,乔治・华盛顿只当黑奴是物品,不是人类。他曾将弗伦山庄奴隶的牙齿敲下来,换自己口中的坏牙。”

  “这些都算了,但是国家向我们隐瞒历史,这是我最为愤怒的。”迈克尔说,“人们都知道,乔治・华盛顿是美国国父,但我要人们知道,国父也不能凌驾在历史之上。”

  2002年,独立国家历史公园管理处的主管叫玛莎・阿金斯(Martha Aikens),是一位黑人妇女。电话中迈克尔・考德连连苦笑:“太讽刺了,她是黑人,她的祖先可能就是黑奴,而她却一次次搪塞敷衍我们,总唠叨什么证据不足。如果不是她的错,那就是政府不给她实权,因为她是黑人!”接任的主管玛莉・博玛是一位白人妇女,“玛莉比玛莎好,她开始和我们协商。”

  铁证如山

  黑人迈克尔・考德历经5年的游行请愿,白人爱德华・劳勒历经5年的文字请愿,终于迎来了结果。

  2007年3月21日,国家公园管理局派遣考古人员开始挖掘这个隐藏了一百多年的总统府遗址。政府那边,到底是如何从抵制转变为合作的,还是个谜。南方周末记者通过电子邮件向玛莉・博玛女士提出采访,截至发稿时仍未获答复。

  2007年6月11日,爱德华接到电话:新发现!总统府遗址发掘出了奴隶通道。这被认为是华盛顿在总统府蓄奴的铁证。美联社等知名媒体跟进报道,将“奴隶通道”晓喻世界。欺骗和掩盖最终在新闻、言论、学术自由前无处遁形。

  爱德华整晚难眠,一大早就赶往市场大街。市民已将考古现场围得水泄不通,而他的朋友考古学家谢里尔・拉罗什(Cheryl LaRoche)正向市民发表演讲:“我们努力奋斗,就是要告诉你们,教科书之外,还站着一个历史。”

  华盛顿的9位黑奴不能出入正门,以免被来访的名流撞个正着,所以走奴隶通道。

  奴隶通道通向奴隶屋。那是一个灰色的小屋,不足15平方米,里面住着3个黑奴奥斯汀(Austin)、贾尔斯(Giles)、帕里斯(Paris)。隔壁的马房,接近90平方米,住着数匹肥马。

  2008年,这里将建起9位黑奴的纪念馆,里面将存放他们的肖像,叙述他们的故事。这也将是美国历史上第一座由政府出资纪念具体的黑人奴隶的纪念馆。“美国建国之始,伟人们立下的誓言极尽完美,闪闪发光。它们通常遮蔽我们的双眼,让我们无视其中的瑕疵、妥协、背叛。美国需要这个纪念馆,我们只能先安慰受伤的人,才能理解他们,进而让他们的伤口愈合。”爱德华・劳勒说。

  2007年7月3日,是迈克尔・考德们的“黑人独立日”。次日,美国独立纪念日,自由之钟将在5英尺之外的奴隶屋边敲响。
 
最初由 precisi0n 发布


当年对八国联军的理解,对抗日战争的理解呢?

那个我不知道,需要相关人士受累转贴一下子才能知道。
 
Re: Re: [转贴] 从年幼的时候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个特别可亲的国家。

最初由 Fisher2004 发布


那时的中国人民显然不知道华盛顿曾蓄黑奴的事实。


那时的中国人民显然更不知道,不久的未来,等待他们的是饿死上千万人的大饥荒,和文革浩劫。
 
Re: Re: Re: [转贴] 从年幼的时候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个特别可亲的国家。

最初由 51mj 发布


那时的中国人民显然更不知道,不久的未来,等待他们的是饿死上千万人的大饥荒,和文革浩劫。

饿死最多的是当初革命最坚决的,也算报应吧.
 
Re: Re: Re: [转贴] 从年幼的时候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个特别可亲的国家。

最初由 51mj 发布


那时的中国人民显然更不知道,不久的未来,等待他们的是饿死上千万人的大饥荒,和文革浩劫。

MDS上哪里去了,怎么不来掐。

俺都没有这么明确说过文革,毛时代。你却天天拿这个给我扣帽子。
 
Re: Re: Re: [转贴] 从年幼的时候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个特别可亲的国家。

最初由 51mj 发布


那时的中国人民显然更不知道,不久的未来,等待他们的是饿死上千万人的大饥荒,和文革浩劫。

另外,对D妈的枪手来说: 米国人养几个黑人比D妈饿死/整死几千万同胞要更重要.

一方重于泰山;一方轻于鸿毛.
 
Re: Re: Re: Re: [转贴] 从年幼的时候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个特别可亲的国家。

最初由 鼯鼠人 发布


MDS上哪里去了,怎么不来掐。

俺都没有这么明确说过文革,毛时代。你却天天拿这个给我扣帽子。

MDS可比不上当年的红小将:人家能饿着肚子保卫毛; MDS可能吃夜宵去了;
 
Re: Re: Re: Re: [转贴] 从年幼的时候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个特别可亲的国家。

最初由 precisi0n 发布


另外,对D妈的枪手来说: 米国人养几个黑人比D妈饿死/整死几千万同胞要更重要.

一方重于泰山;一方轻于鸿毛.

不会是几个黑奴巴?整个美国,养几个黑奴显得有点少。那个几千万似乎又显得太多。总之俺对此事有点糊涂。
 
Re: Re: Re: Re: [转贴] 从年幼的时候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个特别可亲的国家。

最初由 precisi0n 发布


饿死最多的是当初革命最坚决的,也算报应吧.

真他妈的应了那句话: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Re: Re: Re: [转贴] 从年幼的时候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个特别可亲的国家。

最初由 51mj 发布


那时的中国人民显然更不知道,不久的未来,等待他们的是饿死上千万人的大饥荒,和文革浩劫。


我还以为你会为华盛顿辩解几句呢,
比如说“他至少是一个善良的奴隶主”之类的。看来你也承认华盛顿不诚实喽。

饥荒是自然灾害,当然也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封锁的原因。

顺便问一下,你或者你父母当年是如何没有被饿死的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