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68 买的鱼有柴油味

江南

新手上路
注册
2007-08-07
消息
1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周日从168买了一条鲈鱼回来蒸着吃,蒸好后放在桌上, 十岁的孩子饿了就先吃了,等到我们大人去吃时发现有柴油味道.不知有没有其他顾客有这种感觉? 另外,有谁知道到哪里去检验这鱼到底有没有毒? 我只是担心孩子吃了有危害,不是想跟168过不去.
 
中国人的超市买鱼,只能买北极桂鱼,没头没尾的,那真是不错

什么香港芝麻斑,鲈鱼等等,那种带头一条一塑料袋密封包装的,那鱼的味就是臭的。
 
你别说,还真可能

--------------------------------------------
柴油喂出“生猛活鱼”




记者暗访发现,大量毒海货从山东沿海源源不断发往外地

“中国质量万里行”揭秘北京市场“柴油鱼”;养鱼的水里加上一些柴油,少量柴油能刺激鱼的血液循环,让鱼延长寿命。在沿海一些海货批发市场,有鱼贩给鱼虾加柴油或者福尔马林,给带鱼刷银粉。

市场

表面新鲜肚里腐烂变质

近日,做采购员的苏同?化名 在北京丰台一家农贸市场买了8条鱼,准备做一顿丰盛大餐与家人、朋友同享,但等到香喷喷的鱼上了桌,大家纷纷伸出筷子要品尝时,迎面却是一股难闻的柴油味。苏同仔细检查后发现,自己买回来的鱼竟然曾被用柴油喂养过。

而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一位消费者也举报,他在一家饭店吃饭时,发现该店售卖的鱼中有很浓的柴油味道。有许多消费者反映,他们都曾有这样的经历,买回家的鱼,表面看十分新鲜,但剖开后却发现里面已经腐烂变质,异臭刺鼻。

一位鱼贩告诉记者,北京市场上有不少鱼是从外地运来的,有些鱼种如草鱼,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死亡,鱼贩就在养鱼的水里加上一些柴油,少量柴油能刺激鱼的血液循环,让鱼延长寿命。很多人都愿意买新鲜活鱼,所以活鱼就能卖个好价钱。

知情人

柴油“养”鱼甲醛水泡干货

调查中,记者遇到一位比较知晓内情的周保东(化名),他介绍说,海货分两种,一种是干货,一种是海鲜。活鱼用柴油养并不算严重的,在山东沿海有些鱼贩还用医院泡死尸的福尔马林泡干货,用银粉刷刀鱼,并且已经有部分这样的海货被偷偷送进北京市场。一位渔民介绍,在沿海一些海货批发市场,确实有鱼贩

给鱼虾加柴油或者福尔马林,柴油主要保持鱼生命更长一些,福尔马林则是为了使干货看上去更鲜亮且不变质。

一位郭姓老板道出个中隐秘:海货保鲜,都要加保鲜剂,比如双氧水、火碱、福尔马林等。福尔马林用来浸泡干货,可以存放更长时间不变质。火碱,亦称工业碱,也是用来泡干货的。鱿鱼用火碱发泡之后,一斤能发四斤,一般购买者根本看不出来。

郭老板向记者揭示了更多骗招:顾客买刀鱼,爱在阳光下看鱼鳞是否有银光,鱼身是否光滑,像不像一把刀。利用顾客这种心理,商贩在死刀鱼的身上涂抹银粉一类油漆,或者用水银进行“加工”,使得经过冰冻的刀鱼看上去如同新鲜的活刀鱼一样。也有商贩让刀鱼喝柴油,不仅显得更加鲜活,还能增加体重。据说,这些毒海货,从山东沿海源源不断地发往济南、大连乃至北京等地。

提醒

天长日久人吃了会致癌

国家食品工业研究院闫新民主任介绍,福尔马林是甲醛的俗称,其防腐能力特别强,五万分之一的比例即可抑制细菌生长。甲醛属于剧毒化学物质,浸泡过甲醛的海鲜制品和干货残留的毒素能够对人体肝、肾等器官和中枢神经造成损害,是国家严禁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闫强调说:“甲醛危害的机理作用主要是能使蛋白质凝固,天长日久,人吃得多了,存在身体里面,蓄积到一定的浓度,就会发生中毒现象,甚至致癌。”

对于柴油鱼和银粉刀鱼,闫新民说:“柴油和银粉对人体都有极大的危害,人体食用少量就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肠胃受到刺激会有剧烈反应,影响正常功能。”

辨别

“加工”海鲜专家细教区别

闫新民主任介绍:虽然用甲醛泡过的海鲜一般不太容易识别,但如果仔细分辨还是与正常的海鲜有区别的。就拿鱿鱼来讲,它浸泡过甲醛溶液后,会变得比较坚硬和结实,颜色更加鲜亮,而且表面粘液少,没有了鱼腥味。海蛎在浸泡过甲醛溶液后,皱褶显得很清晰,身上附着的粘液减少了。其他鱼类若用甲醛保鲜,则鱼体比较清洁,弹性比没有浸泡过的鱼好。表面上看鱼好像很新鲜,但鱼目浑浊,眼膜比较模糊。对于虾而言,它的体内有些特殊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下会变化,因此很难从外表上判断鲜虾是否浸泡过甲醛溶液。但被甲醛溶液浸泡后的虾不易破碎,放在鼻下能嗅到一股药水味。

(据中国质量万里行)
 
你如果确信是有柴油,可以打这个电话问问,怎样才能让officer去查一下
Ottawa Public Health at 613-580-6744 ext. 23748

其实这里supermarket的食品检查一直是规范存在的问题洋人店华人店都这样,public health units 是under-funded的,这里有一篇CBC的专访,看完以后你回很惊讶的


http://www.cbc.ca/consumers/market/files/food/supermarket/index.html

realvideo格式的视频在这里,可惜不能贴在CFC

http://www.cbc.ca/consumers/market/files/food/supermarket/supermarkets20051211.ram
 
加拿大进口食品污染严重

记者 宋娜 2007-08-08 09:30



加拿大进口食品安全保护措施有漏洞

【环球华报记者 宋娜报道】据一项调查显示,有近40%的加拿大人在2007年由於食品不健康而引起疾病,这个人数?达到1300万。而据医学专家表示,政府每年要花费近十亿元用於应付生?力下降及支付其他医疗费用。

外国进口食品升两成

据加西新闻社报道,近来,加拿大查获了许多来自其他地区的有害食品,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受到国人关注。有批评指出,加拿大政府及食品产业有关部门对於进口食品的审查?不严格,对於食品安全的保护措施有漏洞。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6年,加拿大共从195个国家和地区进口食品,进口总值达100亿9200万加?。其中从美国进口的食品总值达到100亿1600万加?,从中国进口的食品总值达7亿5600万元,来自巴西的食品总值为6亿700万,墨西哥的进口食品达5亿9900万。其中还有来自律菲律宾、马来西亚、伊朗及加纳的进口食品。统计资料还指出,从1996年至2006年的10年间,食品的进口总量上升了21.5%。

大部分食品没经检验

据悉,进口的食品中,大部分食品都没有经过联邦政府相关部门的检查。加拿大食品检验局也没有仔细查看例如食品的原产地这样的细节,只对高风险产品进行审查。据加拿大食品检验局动物产品理事会执行理事梅尔斯(Paul Mayers)表示,食品检验局对於高风险类食品,例如肉类实行严格的监管,所有进入加拿大的肉类氧品都要经过检查。检验局现在对叶状的蔬菜,例如生菜等也实行100%的检验制度。但是食品检验局对低风险进口食品的检验不到10%,其中包括一些新鲜产品。

然而,胗著外国食品进入加拿大数量的增多,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重视,其中进口商品中也频频出现问题,这也反应出食品的供应商及销售商,同时联邦政府也有责任保证加拿大人的食品安全。

亟待建立食品安全系统

根据加拿大圭尔夫大学(University of Guelph)植物农业系博士学生查普曼(Ben Chapman)表示,食品安全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对於许多北美的农场及发达国家来说来没有一套有效的系统来催保食品的安全。查普曼在博士论文研究中曾到500多个农场进行研究,他指出,要想避免食品受污染,最基本的事情要?保证灌溉系统中的水质?保证卫生间设施乾净。查普曼说,造成食品污染的原因有很多,而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又很难调查。

联邦卫生部官员表示,他们正越来越担心进口到加拿大的食品,其中包括新鲜水果及蔬菜。加拿大公共卫生局主管食品及水源污染部主任索凯特(Paul Sockett)指出,根据最新的趋势显示,越来越多的疾病是与食品有关,今年有近1300万人是由於食品而引发疾病。这里所指的食品是包括:蔬菜、水果、食品原料及坚果,这些食品中很多都是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而来。

近年来,胗著国外食品的进口,也有越来越多的新型细菌源被带进加国,例如一些从南美进口的水果中发现了寄生虫菌,从美国进口的生菜及豆苗中发现了沙门氏菌。

食品安全引生?力下降

加拿大公共卫生局认为由食品而引发的疾病已经影响到了加拿大的经济发展,索凯特指出,为了避免大规模的疾病暴发,当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於医疗保健,而染上疾病的人群还?无法工作而导致生产力下降。

然后,也有越来越多的评论指出加拿大目前在食品进口方面有著很严重的缺陷,这主要是因为加国从中南美洲,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进口了大量的食品,而这些国家很可能没有健全?且严厉执法的农业安全系统来保证食物不受一些在加拿大完全被禁止的有害细菌,农药以及化工原料的污染。

加拿大环保协会健康及环境部主任凯特(Dr. Kapil Khatter)指出,一些国家仍然在使用加拿大禁用的杀虫剂,这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食品安全人人有责

加拿大杂货发行商委员会西部区域副总裁舍伍德(Justin Sherwood)也指出,现有的系统中,由食品供应商及零售商?取一定的措施及方法来催保进入加拿大的食品是安全的,而出口商需要提供进口食品的一系列相关的文件。不过一些食品进口商对食品的检查?不规范,很多进口商都表示这是需要联邦政府的工作范畴。

据加拿大食品质量管理协会食品安全部经理库考利(John Kukoly)指出,现在有关食品安全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水质污染、工作人员带病工作,在处理食品前没有洗手,这些都是引发食品污染的原因。他说,政府及食品工作应该加强食品的卫生安全,?催保食品从生长到售出过程的卫生。

凯特也指出,加拿大方面应该加强本国的边境检查力度,即使是消费者本身从其他国家购买的食品,在入境时也应该加强检查,以催保食品未受污染。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