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是改革开放的中国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结果,那么,中国申办上海世博会成功则源自世界各国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期盼――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形势下,各国政府和企业把中国当成展示产品、拓展市场的最佳选择。
从莫斯科到蒙特卡洛,从周边邻国到重洋之外的遥远国度,中国领导人足迹所及之处,各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商界名流越来越清晰地表达出这样一个信息:中国的崛起,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周边邻国来说,是机遇而不是威胁。
他们认为,“中国威胁论”应改为“中国机遇论”。
中国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好处
中国的发展是机遇,是因为中国经济增长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今年,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工程全面对外开放,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中外合作项目。壳牌、埃克森美孚、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等国际大公司成为项目合作方。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场馆建设工程,中国一再声明将向全球招标,北京市政府还专门出台“招标投标条例”。南水北调、西部大开发以及大批机场、铁路、公路等项目,对无数海外企业来说,无疑都是一块块诱人的“蛋糕”。
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今年分别成为广东和福建液化天然气项目资源供应方。这些项目表明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开展互利合作的真诚愿望”。与澳大利亚的年采购天然气300万吨、合同期25年的项目一经公布,这个以资源和农业为支柱的国家经济发展预期持续走高。
机遇还来自中国市场。据测算,未来5年中国进口额累计将达到1.5万亿到2万亿美元。
在东南亚不少国家,中国游客已成为当地旅游业的重要主顾,一些国家甚至将中国人的旅游观光视为启动当地经济复苏的“发动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为1200万人次,同比增长近四成。澳大利亚有关统计显示,近两年中国游客在澳人均消费近2300美元,远高于日本游客。
澳大利亚众议院议长尼尔・安德鲁说:“我们每天都能看到一架满载中国客人的大型喷气式客机降落到悉尼机场,我们没有理由不欢迎一个不断发展的中国。”
客机上不仅有观光客、商务旅客,还有大批留学生。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留学生输出国,每年出国留学人数达25万人。今年赴英国留学人数比去年攀升70%。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发给中国学生的留学签证,有一半发给了中学生。
中国积极推行“走出去”战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海外发展,已累计批准设立境外企业6800多家。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中国对外投资将越来越多。
经济学家胡鞍钢说,根据2002年世界银行数据库测算,在中国经济实现第一个翻两番目标的1980至2000年期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对全球贸易和服务增长的贡献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列世界第三。
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今年却超出预期,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历史性地突破10万亿元(约合1.1万亿美元)大关,比去年增长8%。
上月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本世纪头20年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愈来愈大。这20年被江泽民主席称作中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六大顺利实现了中共领导层的新老交替,制定了新世纪发展蓝图,为中国政治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这对整个世界来说,也是重要的战略机遇。美国驻华大使雷德表示,美国“欢迎一个强大、和平与繁荣的中国”。
成熟、言而有信的负责任大国在崛起
中国的发展为别国提供机遇而非构成威胁,因为人们通过中国的所作所为,明确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成熟、言而有信的负责任大国。
外交部长唐家璇说,他今年出访阿富汗时,发现很多当地居民只要见到中国人,就伸出大拇指以示友好。经询问得知,战后的阿富汗人感激中国的无私援助,尤其在地震后的最困难时期,中国专机及时运来了他们急需的救灾物资。他们说,中国人说到做到,是真心帮助阿富汗实现和平与发展。
事实上,中国人“说到做到”的作风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处理上更为世人所熟知。在出口大幅下滑的压力下,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给东南亚乃至世界经济以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向许多国家伸出援助之手,这些国家的领导人至今仍赞赏不已。中国领导人则强调,中国坚持币值稳定有中国整体国家利益的考虑,同时,“落井下石”也为中国传统道德所不齿。
唐家璇认为,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过去多年间,以促进和平与发展为己任,妥善应对了南亚核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以及“9・11”事件等重大国际危机;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取得新突破;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活动,发挥联合国及安理会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核心作用。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江泽民主席与布什总统一年时间内三度晤谈,与普京总统不久前举行了第11次会晤,中美、中俄关系得以进一步巩固。同时,中国提出的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同。
在经济方面,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一年里认真履行承诺。世贸组织各主要成员对中国的“总体表现”表示满意。
“中国机遇论”受到普遍欢迎
“中国威胁论”作为冷战思维的延续,一直被国际反华势力用作孤立中国、遏制中国发展的手段。中国发展将“导致军事扩张”的论调,因缺少现实和文化基础已被众多专家学者否定。刚刚发表的《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用大量的事实说明,中国实行的是“防御性”国防政策。虽然一些人至今还抱有“以邻为壑”的观点,对中国仍心存戒备,但这部分人的数量在不断减少。
上月,东盟与中国领导人在金边签署一系列协议,其中包括在2010年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以及《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此举意味着东盟10国领导人“将自己与崛起的中国绑在一起,希望藉此分享这个强大邻国的繁荣。”
在日本,今年以来,“中国机遇论”的声音明显增强。包括小泉首相在内的政经界高层人士多次表示赞同这一观点。日本外务省近期提出的“自由贸易战略”等官方文件强调,中国经济发展对日本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抓住机遇,实现共同发展。
在新加坡,总理吴作栋也呼吁:新加坡人要有“搭中国发展顺风车的创新思维”。
海外投资者则用行动来表示对“中国机遇论”的支持。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多家来华投资。《财富》杂志不久前公布的调查表明,92%以上的跨国公司考虑若干年内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
今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将超过500亿美元,有望成为世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中国已连续9年位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吸收外资的首位。
“中国机遇论”这一概念是中国总理朱槠基1999年4月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演讲时提出的。他说:“中国威胁论”应当改为“中国机遇论”!他的这一演讲,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
3年后的今天,随着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进一步走向开放和成熟,“中国机遇论”正在全球范围内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杨国强 倪四义)
http://www.comefromchina.com/newbbs/showthread.php?s=&forumid=23&threadid=54163
从莫斯科到蒙特卡洛,从周边邻国到重洋之外的遥远国度,中国领导人足迹所及之处,各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商界名流越来越清晰地表达出这样一个信息:中国的崛起,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周边邻国来说,是机遇而不是威胁。
他们认为,“中国威胁论”应改为“中国机遇论”。
中国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好处
中国的发展是机遇,是因为中国经济增长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今年,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工程全面对外开放,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中外合作项目。壳牌、埃克森美孚、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等国际大公司成为项目合作方。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场馆建设工程,中国一再声明将向全球招标,北京市政府还专门出台“招标投标条例”。南水北调、西部大开发以及大批机场、铁路、公路等项目,对无数海外企业来说,无疑都是一块块诱人的“蛋糕”。
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今年分别成为广东和福建液化天然气项目资源供应方。这些项目表明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开展互利合作的真诚愿望”。与澳大利亚的年采购天然气300万吨、合同期25年的项目一经公布,这个以资源和农业为支柱的国家经济发展预期持续走高。
机遇还来自中国市场。据测算,未来5年中国进口额累计将达到1.5万亿到2万亿美元。
在东南亚不少国家,中国游客已成为当地旅游业的重要主顾,一些国家甚至将中国人的旅游观光视为启动当地经济复苏的“发动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为1200万人次,同比增长近四成。澳大利亚有关统计显示,近两年中国游客在澳人均消费近2300美元,远高于日本游客。
澳大利亚众议院议长尼尔・安德鲁说:“我们每天都能看到一架满载中国客人的大型喷气式客机降落到悉尼机场,我们没有理由不欢迎一个不断发展的中国。”
客机上不仅有观光客、商务旅客,还有大批留学生。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留学生输出国,每年出国留学人数达25万人。今年赴英国留学人数比去年攀升70%。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发给中国学生的留学签证,有一半发给了中学生。
中国积极推行“走出去”战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海外发展,已累计批准设立境外企业6800多家。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中国对外投资将越来越多。
经济学家胡鞍钢说,根据2002年世界银行数据库测算,在中国经济实现第一个翻两番目标的1980至2000年期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对全球贸易和服务增长的贡献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列世界第三。
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今年却超出预期,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历史性地突破10万亿元(约合1.1万亿美元)大关,比去年增长8%。
上月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本世纪头20年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愈来愈大。这20年被江泽民主席称作中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六大顺利实现了中共领导层的新老交替,制定了新世纪发展蓝图,为中国政治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这对整个世界来说,也是重要的战略机遇。美国驻华大使雷德表示,美国“欢迎一个强大、和平与繁荣的中国”。
成熟、言而有信的负责任大国在崛起
中国的发展为别国提供机遇而非构成威胁,因为人们通过中国的所作所为,明确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成熟、言而有信的负责任大国。
外交部长唐家璇说,他今年出访阿富汗时,发现很多当地居民只要见到中国人,就伸出大拇指以示友好。经询问得知,战后的阿富汗人感激中国的无私援助,尤其在地震后的最困难时期,中国专机及时运来了他们急需的救灾物资。他们说,中国人说到做到,是真心帮助阿富汗实现和平与发展。
事实上,中国人“说到做到”的作风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处理上更为世人所熟知。在出口大幅下滑的压力下,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给东南亚乃至世界经济以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向许多国家伸出援助之手,这些国家的领导人至今仍赞赏不已。中国领导人则强调,中国坚持币值稳定有中国整体国家利益的考虑,同时,“落井下石”也为中国传统道德所不齿。
唐家璇认为,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过去多年间,以促进和平与发展为己任,妥善应对了南亚核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以及“9・11”事件等重大国际危机;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取得新突破;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活动,发挥联合国及安理会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核心作用。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江泽民主席与布什总统一年时间内三度晤谈,与普京总统不久前举行了第11次会晤,中美、中俄关系得以进一步巩固。同时,中国提出的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同。
在经济方面,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一年里认真履行承诺。世贸组织各主要成员对中国的“总体表现”表示满意。
“中国机遇论”受到普遍欢迎
“中国威胁论”作为冷战思维的延续,一直被国际反华势力用作孤立中国、遏制中国发展的手段。中国发展将“导致军事扩张”的论调,因缺少现实和文化基础已被众多专家学者否定。刚刚发表的《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用大量的事实说明,中国实行的是“防御性”国防政策。虽然一些人至今还抱有“以邻为壑”的观点,对中国仍心存戒备,但这部分人的数量在不断减少。
上月,东盟与中国领导人在金边签署一系列协议,其中包括在2010年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以及《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此举意味着东盟10国领导人“将自己与崛起的中国绑在一起,希望藉此分享这个强大邻国的繁荣。”
在日本,今年以来,“中国机遇论”的声音明显增强。包括小泉首相在内的政经界高层人士多次表示赞同这一观点。日本外务省近期提出的“自由贸易战略”等官方文件强调,中国经济发展对日本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抓住机遇,实现共同发展。
在新加坡,总理吴作栋也呼吁:新加坡人要有“搭中国发展顺风车的创新思维”。
海外投资者则用行动来表示对“中国机遇论”的支持。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多家来华投资。《财富》杂志不久前公布的调查表明,92%以上的跨国公司考虑若干年内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
今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将超过500亿美元,有望成为世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中国已连续9年位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吸收外资的首位。
“中国机遇论”这一概念是中国总理朱槠基1999年4月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演讲时提出的。他说:“中国威胁论”应当改为“中国机遇论”!他的这一演讲,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
3年后的今天,随着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进一步走向开放和成熟,“中国机遇论”正在全球范围内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杨国强 倪四义)
http://www.comefromchina.com/newbbs/showthread.php?s=&forumid=23&threadid=54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