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4-08-06
- 消息
- 2,329
- 荣誉分数
- 576
- 声望点数
- 273
两百多年前出生的德国大文豪歌德,真是浑身都闪烁着浪漫的情怀,当他早已度过了古稀之年,在七十四岁的高龄,竟还热情澎湃地向一位十九岁的少女求婚。像这样超越常规的举动,在茫茫人海中大概也是为数不多的 (当然,杨教授除外 )。
从生理的状况来说,从年龄的差距而言,一个像是老树枯藤,一个却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朵;一个可以充当慈祥的祖父,一个则多么像撒娇撒痴的孙女。然而这只是平常人的共识,狂放绝伦的大诗人,可不管那一套社会的规范与习俗,而要在我行我素之中,寻求生命的慰藉和欢乐。这确乎也无可指摘,情爱的萌发,婚姻的缔结,本来就是出于当事者双方的自愿,外人的横加干涉,并不符合文明的原则。
歌德当时正前往捷克的疗养圣地玛丽恩巴德旅行,借宿在这位少女的家中。他和这个家庭有着长期交往的友谊,好多年前,当这位少女的母亲,恰好是风华正茂的时光,他也曾悄悄地爱慕过她。经过了多少个轮回的日升月落,光阴像飞驰般地消逝着,她的女儿也已经出落得十分的苗条俏丽,妩媚动人。这天真无邪的少女,像对待自己父亲一般地尊重着歌德,细心地搀扶他,还跟他谈论和探讨种种的人生哲理。歌德也曾经在写给朋友的一封信里,称她是“忠实而漂亮的女儿”。
可是接触的时间久了,在耳鬓厮磨之中,竟完全迷醉于她青春的美貌,使他生出了无穷的幻想,像缥缈和升腾的云雾,把他旋转得昏昏沉沉,像一阵阵惊天动地的雷电,把他劈打得灵魂出窍,忘却了自己早已步入衰朽的暮年,竟还当成是好久之前写成的少年维特一样,滋生出一股撕心裂肺般的情欲来,焦急万分地向她的母亲提出,要求跟这少女订立婚约。
这位虽然是风韵犹存的母亲,毕竟不像歌德那种大才子的作风,没有他那样无拘无束的浪漫情怀,却还保持着一种常人的思维逻辑,因此并没有接受他的请求,这样当然也就不会跟自己心爱的女儿磋商了。尽管是如此,这聪明过人的少女,从歌德丧魂落魄似的举动中,怎么能不领略他如此迫切难耐的心情?然而她也跟自己的母亲一样,只想度过通常的生活方式,却并不热衷于那种浪漫得有点儿怪异的情怀。当歌德绝望和凄切地跟她告辞时,她依旧像顺从的幼辈那样,很平静地与他吻别。
歌德在乘上马车回家的途中,始终涌动着十分痛苦的心情,埋头写成了一首《玛丽恩巴德悲歌》,诉说自己单恋的失败,这样就“已经失去了一切”,“抛进了深渊”,淌着“流不尽的眼泪”。回到魏玛之后,终于是痛定思痛,开始镇静了下来,年复一年地伏案书写着,终于完成了《浮士德》这部旷世的杰作。
如果歌德此种浪漫的追求,被对方也是浪漫的灵魂欣然接受了,那么在如火如荼般勃发的情爱中间,还能够有多少剩余的精力,写完这样的长篇巨著?或许恰巧是相反的情形,从那炽热的爱恋中,不断燃烧出的火焰,会更激发着写作的热情?既然歌德的求婚未能成功,自然也就不必进行这样的猜测了。
据他的仆人回忆,在1832年的初春季节里,当他死去的那一天,竟还喃喃地说着梦话,“远处的阴影中,一头乌黑的卷发,光彩照人!”谁也不会知晓,他是否又想起了往昔那位美丽的少女?
从生理的状况来说,从年龄的差距而言,一个像是老树枯藤,一个却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朵;一个可以充当慈祥的祖父,一个则多么像撒娇撒痴的孙女。然而这只是平常人的共识,狂放绝伦的大诗人,可不管那一套社会的规范与习俗,而要在我行我素之中,寻求生命的慰藉和欢乐。这确乎也无可指摘,情爱的萌发,婚姻的缔结,本来就是出于当事者双方的自愿,外人的横加干涉,并不符合文明的原则。
歌德当时正前往捷克的疗养圣地玛丽恩巴德旅行,借宿在这位少女的家中。他和这个家庭有着长期交往的友谊,好多年前,当这位少女的母亲,恰好是风华正茂的时光,他也曾悄悄地爱慕过她。经过了多少个轮回的日升月落,光阴像飞驰般地消逝着,她的女儿也已经出落得十分的苗条俏丽,妩媚动人。这天真无邪的少女,像对待自己父亲一般地尊重着歌德,细心地搀扶他,还跟他谈论和探讨种种的人生哲理。歌德也曾经在写给朋友的一封信里,称她是“忠实而漂亮的女儿”。
可是接触的时间久了,在耳鬓厮磨之中,竟完全迷醉于她青春的美貌,使他生出了无穷的幻想,像缥缈和升腾的云雾,把他旋转得昏昏沉沉,像一阵阵惊天动地的雷电,把他劈打得灵魂出窍,忘却了自己早已步入衰朽的暮年,竟还当成是好久之前写成的少年维特一样,滋生出一股撕心裂肺般的情欲来,焦急万分地向她的母亲提出,要求跟这少女订立婚约。
这位虽然是风韵犹存的母亲,毕竟不像歌德那种大才子的作风,没有他那样无拘无束的浪漫情怀,却还保持着一种常人的思维逻辑,因此并没有接受他的请求,这样当然也就不会跟自己心爱的女儿磋商了。尽管是如此,这聪明过人的少女,从歌德丧魂落魄似的举动中,怎么能不领略他如此迫切难耐的心情?然而她也跟自己的母亲一样,只想度过通常的生活方式,却并不热衷于那种浪漫得有点儿怪异的情怀。当歌德绝望和凄切地跟她告辞时,她依旧像顺从的幼辈那样,很平静地与他吻别。
歌德在乘上马车回家的途中,始终涌动着十分痛苦的心情,埋头写成了一首《玛丽恩巴德悲歌》,诉说自己单恋的失败,这样就“已经失去了一切”,“抛进了深渊”,淌着“流不尽的眼泪”。回到魏玛之后,终于是痛定思痛,开始镇静了下来,年复一年地伏案书写着,终于完成了《浮士德》这部旷世的杰作。
如果歌德此种浪漫的追求,被对方也是浪漫的灵魂欣然接受了,那么在如火如荼般勃发的情爱中间,还能够有多少剩余的精力,写完这样的长篇巨著?或许恰巧是相反的情形,从那炽热的爱恋中,不断燃烧出的火焰,会更激发着写作的热情?既然歌德的求婚未能成功,自然也就不必进行这样的猜测了。
据他的仆人回忆,在1832年的初春季节里,当他死去的那一天,竟还喃喃地说着梦话,“远处的阴影中,一头乌黑的卷发,光彩照人!”谁也不会知晓,他是否又想起了往昔那位美丽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