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危矣!
我们不是在预测未来,我们是在发出警告!一个基于我们的记者行走于中国江湖的新闻调查,一份紧急的报告!
从炎炎夏日开始,到深秋叶落,本报多位记者跋涉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行走于太湖、滇池,从众川之祖的青藏高原,到渤海、黄海之滨,从流淌于大地上的河流、湖泊、近海,到藏于地层的潜流,进行了全方位的、持久的、缜密的调查。
你会看到,今天中国的水系是如何的千疮百孔,如此的岌岌可危,又是何等的悲怆可怜。
对于水,人类的所有文明都极尽誉美与阿谀之词,它孕育了人类的文明,赋予了人类生命。每一滴水,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冰川诞生的时候,它们都是一样的:晶莹、剔透、纯洁而冰凉。但当它不再荡起浪花、浊臭如漆时,水何堪以为水,水何堪以为美。
水之危机不是孤立的。由水危机带来环境危机,带来的人、动物、植物,包括所有的生命的生存危机,进而扩展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危机。
这是中国的困局:贫困———发展———资源需求———环境崩溃。“发展”是无法忽略的要求;但“限制”是一条救赎之道。取与舍,迂回与前进,崛起与沉伏,循序与无道,竭泽而渔还是涵养山川。怎样对待一滴水,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更关涉一个社会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
河川之危,无异于国家民族之危。水,以其柔软和无形,将中国人的命运捆绑在一起。前面有两条路:要么一起成功,要么一起失败。
或许,正是因为前途无路,才需要找一条路。十七大建设生态文明的设想,让我们看到,充满发展渴望的中国,正在思考,正在选择一条更好的道路。
星空灿烂,嫦娥一号遨游于星海之中。它应该向地球多看一眼的,那个将它送上天际的星球,那一块土地,那块土地上的人。
人类抢先知道了只属于上帝的秘密:地球是已知的被大气、水、土壤覆盖的唯一的星球,在宇宙中,它是多么的脆弱和渺小,我们所有的生命都生活在一个系统中。而这个系统一旦破裂,将难以弥合。
拯救水,拯救江河湖海的美丽,是我们无法逃避无可辩驳的使命与命运。
海洋正在死去。中国的海岸线,正在变成一个巨大的排污现场。鱼儿越来越少,鱼苗难以长大,海水日渐浑浊,连空气也变得难以忍受,曾经富裕、热闹的海边开始成为不宜居住之地。逃离海岸线的故事正在苏北至山东的若干个海边小镇上演,离开海岸线的情绪不知何时从北向南蔓延。当污水经过成百上千的江河汇流入海后,通过沿海盐场晒制的海盐,有毒的污染物又循环到人们的餐桌上。大海,正在变成危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