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里的牵挂》 [分享]

coffeeman

欢乐贴图斑竹
注册
2002-01-25
消息
4,47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You have one more minute left.”又是电话卡讨厌的催促声。

“她说什么?”

“她说还剩一分钟了。还有事吗,妈?”我问。

“没什么别的事了,记住一回到家就上网啊,让爸妈知道你在家,就算没时间讲话,也让我们知道你是平平安安的……”妈妈还没说完,电话就断了。

近来加拿大发生的多起留学生遇害惨案让远在国内的父母担忧不已,即使再三解释其实加拿大的治安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还是无法减弱他们与日剧增的无谓的紧张情绪。我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发现自己这个毛病。而这个毛病的具体体现是对父母几十年如一日的“要吃好,注意休息,学习时候要钻进去,要注意总结……”的嘱托的承受力处于无限饱和状态。只要一听见“要”字,耳膜立即Automatically执行封锁任务,久而久之,嘴巴也Automatically执行即时反馈功能----“好的”。

记得在五岁的时候生过一场大病,那时爸妈工作都很忙,妈妈更是要三班倒。出院后,医生说要在家修养两个月,这对于当时的我----一个只有五岁的小女孩简直是一个比住院还恐怖的经历。开始的几天,爸妈还能请一些假来陪我,可是两个月对于工薪阶层来说毕竟很漫长。慢慢地,我发现妈妈“买菜”的时间越来越长,爸爸“出去一下就回来”也由二十分钟变成了一个上午。每次爸妈出门,我都很害怕,害怕那种独自面对四壁的空灵的寂静。当他们拉上门,那两道锁的扭转声好象搅拌机把我与世界彻底隔离。慢慢地,我已经可以准确无误地计算出父母下楼所需要的时间长短,并在第一时间冲到阳台,而我永远都只是看见爸妈急匆匆离去的背影。我知道,他们是在赶往单位。我多希望爸妈能在不经意间抬抬头看看阳台,告诉我他们马上回来。可是,他们从来没见过女儿日复一日目送里的期待。终于有一天……

“快,听爸爸话,快放手。爸爸出去一下马上回来。”

“不要,你是去上班,我不要你去,你留在家里陪我好不好?”我踮起脚够着爸爸的皮带哭着说。

“听话,爸爸一会儿就回来。”爸爸边说边拨开我的手。

“你每次都说一会儿回来,骗人。我不想一个人在家嘛,呜----”说着抓的更紧了。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再不松手爸爸打你了?”爸爸黑着脸说,手已经挥到半空。爸爸是典型的工作狂,我一直不理解他为什么要为“大锅饭”性质的事业单位那样拼命地工作,常常半个月半个月地在外出差。

“我就是不让你去,你不要去嘛……”虽然已经哭的头皮发麻全身无力,抓住爸爸皮带的小手还是紧紧地不肯松开。

突然,“啪”地一声。我不哭了,只是睁大眼睛惊惊地看着爸爸,握着爸爸皮带的小手也松开了。那天,爸爸没有去上班。醒来的时候,我发现爸爸坐在我的床边,用热毛巾帮我敷着左边印有红巴掌的屁股,眼里噙着泪水。可是我很高兴,因为爸爸在家陪我,因为爸爸在我的视线里……

儿时那份对父母绝对的依恋已经在成长中不知不觉渐渐淡去,然而惊觉的却是自己与父母心境的互换。

在家的时候,虽然是宽带,妈妈却很反对我上网,说是耽误时间。可是,一来到加国,每通来自家里的电话,起始句一定是“怎么没看见你在网上”。这一段日子因为学习紧张,连续几天都没有上MSN,正好又赶上接二连三的留学生事件,爸妈的紧张情绪处于空前高涨状态。平时一向处变不惊的老爸也变得格外焦躁。

“你在哪里?”是爸爸的电话。

“我在家。”我说。

“不可能。你在家怎么会没上网?”父亲的口气很硬,给人一种不可反驳的感觉。

“我是在家啊,学习忙就没有上网了。”

“我不信。”

“你不信就算了。”我挂断电话,立刻提不起兴趣学习了。为什么在家就一定要上网?为什么不上MSN就一定证明我不在家?看着一堆堆的课本,耳边又回响着父亲的“我不信”,当时只有一种感觉:烦。也许这就是当年父亲的感觉吧。电话铃又响了,是爸爸。

“生爸爸的气了?爸爸不是不相信你,不过你以前在家的时候就有一在家就上网的习惯。而且这一阵子我和妈妈老是听说加拿大留学生遇害的事,很担心。现在天变冷了,你们又调了时间,放学回家时应该很黑了吧?不要太晚回家。到家后抽五分钟上上网,让爸爸妈妈知道你回家了,我们应该都在网上。可以不用聊天,只是让我们都能看见你在线。要是实在没有时间,就把名字换一换,两天的名字不同了,我们也可以知道你回到家了。好吗?”我竟然从爸爸的口气中听出了恳求,象当年的我。

今天,妈妈没有时间象往常一样地嘱咐我,我的耳膜和嘴巴自然也不用执行任务了。可是,我为什么有一种不能塌实的空荡感?

手里的听筒依旧响着“嘟嘟----”的断线音,没有断的是我无法控制的思绪。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