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评电影[推荐]

xiaomage

Moderator
VIP
注册
2002-01-17
消息
2,893
荣誉分数
289
声望点数
213
所在地
渥村仕同湾
《红色往事1966-1976年的中国电影》一书(瞿建农著,台海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定价25元),在广泛采访当事人和大量收集各种图文史料的基础上,以历史事件为骨架,以影片和人物描述做血肉,撰写的一部关于“文革”电影的纪实作品。在这里,您可以看到几乎全部著名样板戏影片和“文革”故事片的创作内情与政治背景。这里选载了部分章节。

江青突然给严寄洲鞠了一躬

  1966年2月2日至20日,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的林彪,特意委托身无任何军职的江青主持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

  2月里的两周间,江青多次接见严寄洲,为“样板电影”把关。到沪的次日夜间,严寄洲便陪同江青看了《南海长城》全部外景样片。看完样片,江青面色沉重,但未做更多的艺术评判,只是提出了一个要求:“《南海长城》还要考虑考虑,寄洲啊,你把主要演员都调来上海,加上李文化,大家一起研究研究。”

  奉调的人马急匆匆到了上海后,经过周详准备的江青便开始大谈“个人意见”了。她说:“样片我看了两遍,心情很沉重,有些问题想和大家商量商量。这部影片,是由话剧改编的。主席和我都看过话剧,所以一定要把它拍好,拍成样板,从现在的样片看,差距还很大,我让你们把它拍成大江东去,你们却把它拍成了小桥流水。还有,那个扮演阿螺的演员,没有渔家女民兵飒爽英姿的气质,像个小家碧玉,她是上海30年代的人,要撤换掉。还有那个勾引我们民兵靓仔的女特务(绰号“大光灯”)这么漂亮,这是阶级感情问题!你们要重新调整班子,重新下渔村体验生活,和渔民实行‘四同’,外景全部重拍。怎么样?有信心就拍,没信心就算了,不用的样片由我负责。”

  会场静极了,所有的人目光都投向了严寄洲。突然,严寄洲意识到自己该说些什么,勉强张口道:“王蓓不合适,可是演阿螺的演员实在难找呀。”

  女主角难产,这是个老话题了,江青深知此话的内外音,一时也难以作答。她狠狠地瞪了严寄洲一眼,随之将目光定格在站在他身后的女演员身上,脸上一片喜色,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指着她说:“你后面这个演员怎么样?她就可以演啊。”

  严寄洲惊诧地回头一看,心中有了底。这位演员原是铁道兵文工团的,年轻漂亮,但戏很嫩,厂里借调她出演一个不太重要的女民兵,角色是“好人”,因而被召来上海座谈。严寄洲以为江青在跟自己开玩笑,没把她的话当回事儿,嘴里“嘿嘿”一乐,未置可否。

  坐在一边的张春桥忽然站了起来,他慢慢走到严寄洲面前,阴沉沉地说:“你们这些当导演的,脑子里只有赵丹、白杨。”

  严寄洲不服气地说:“我可从未请赵丹、白杨拍过戏。”

  这时,或许是张春桥的话刺激了江青,只见她猛地起身,快步走到严寄洲座前,两腿一并,双手平掸了一下大衣,庄重地说:“严寄洲同志,我代表全国的年轻演员,求求你们导演,培养培养我们年轻演员吧!我向你鞠个躬。”随即,她深深地鞠了个90度的躬,接着又道:“我再给你作个揖。”言罢,双手合十连连唱喏。

  突出洪常青不容易

  谢铁丽、钱江拍完《智取威虎山》未得几天喘息,就又接到江青指令:“立即去《红色娘子军》摄制组,他们那里已经拍不下去了!”

  《红色娘子军》开机拍摄是在1970年7月。实拍不久,纸上谈兵时期尚能团结协商的摄制组和样板团之间,终于硝烟四起,战火纷飞,勉强拍完序幕“满腔仇恨冲出虎口”和第一场“常青指路奔向红区”就拍不下去了。主要矛盾出在洪常青出场之后。

  这场戏吴清华的动作多,洪常青围着她转,这在舞台上场面大还不够显眼,可是,电影画面就那么一小块,摄影机以吴清华为中心,洪常青往往溜边,或者干脆就被甩出画面。看了样片,刘庆棠很不满意,认为这与“三突出”原则要求的时刻“突出主要英雄人物”不符,没有突出洪常青,要推倒重来。

  谢铁骊进组,将第一场重新剪接,主基调没动,因为他认为摄制组没有错。在拍摄第二场“清华控诉参加红军”清华亲吻红旗时,摄制组给了吴清华一个特写镜头,又把站在一边的洪常青甩出了画面,刘庆棠再次提出意见,认为吴清华亲吻红旗是向党表忠心,洪常青是娘子军连党代表、党的化身,应该有他的镜头。谢铁骊不同意,慢声细语地解释道:“镜头给谁与不给,在组接上是有道理的。镜头老给你,别人在跳,你没有戏,反而不利。”

  刘庆棠争辩说:“拍样板戏影片,不能光考虑技术,要‘三突出’,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周恩来说:“电影不要送我审查了”

  经过86天的日夜奋战,1973年11月下旬影片《火红的年代》拍竣。

  12月中旬,傅超武携对白双片进京送审。当月23日下午,国务院文化组审看了影片,吴德、于会泳等负责人认为“戏很感人,拍得还细致”,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要求摄制组“尽快修改,修改后送中央首长审查”。

  傅超武进京后,上影厂从领导到群众,神经绷得紧紧的,摄制组主创人员更是天天守在电话机旁,候着北京的消息。文化组的意见传来,大家松了一口气,有关人员开始准备补拍工作。不久,傅超武又打来电话,说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首长已审过影片,很满意,指示道:影片拍得很好,不必修改;“文革”后多年没有故事片了,要多印拷贝,国内外发行。喜讯传出,第二天全厂敲锣打鼓,一片欢腾庆祝的热烈场面。

  岂料想,全厂欢庆才过两天,北京又传来消息,说是江青看过影片,坚持要做两点修改:一是赵四海同白厂长的斗争还没有力量,白厂长走得还不够远,赵四海的压力也不够大;二是工人们称王坚为“王书记”,书记是党内职务,不是行政职务,公开称呼只能叫“老王”。

  剧作性质之争,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剧本成型于1972年前后,已是周恩来大力推行“解放干部”工作之际,对于“文革”时期被打倒的老干部,中央强调“90%以上的人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他们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鉴于“文革”是由毛泽东亲自发动的,在行文上不得不把坚持正确主张的老干部们归为犯了错误的同志,但在执行政策中要求采取教育为主、结合进入领导班子的方针,剧本创作的政治底色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调和的。而江青审看影片时,政局又起波澜。1974年1月25日,江青、姚文元等召开了中直机关和国家机关批林批孔动员大会,矛头对准周恩来近两年来所采取的纠正左倾错误的种种政策与措施。江青的本意是要把白厂长改写成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把影片当成新一轮政治斗争的工具,可是摄制组创作人员政治嗅觉“不灵敏”,只增拍了一场赵四海在车间凉台上思考技术攻坚措施的戏,白厂长最后还是“改好了”。

  经过一周奋战,影片修改完毕,再送审北京获得通过。据说,周恩来得悉影片修改之事后很生气,说“以后电影你们不要送我审查”。


  江青喜呼:得宝了!

  电影《闪闪的红星》送审国务院文化组,经组长吴德、副组长于会泳及一年前在江青倡议下成立的五人“创作小组”(包括于会泳、浩亮、刘庆棠、李德伦、谢铁骊)审看后,拍案叫好,其中分管电影的刘庆棠更觉兴奋,毕竟管电影不到一年便有佳作添彩,出了成绩。

  1974年10月1日,《闪闪的红星》在全国各大城市同时公映,立马火曝走红。

  不久,社会上的“红星”热潮,终于涌进了钓鱼台国宾馆,10月23日晚,江青调看了影片,心情格外激动,立时叫秘书给八一厂打电话,急命导演李俊和摄影进城“谈心”。

  李俊二人进了江青居住的钓鱼台17号楼,时间已近午夜。一见面,江青紧紧握住他的手,兴奋地高声叫着:“我可得宝了!可得宝了!画面真美啊!真抒情啊!你们是怎么拍的?”


  刘晓庆第一次拍电影

  1976年3月底《南海长城》正式开机。影片大多数演员是当年广州军区《南海长城》话剧组的老班底,都拍过电影。那时的影片,走的是戏剧式电影的路子,与他们的本行基本相符合,演起来熟门熟路,得心应手;况且,多年的重复演出,他们对所饰角色有着转深的理解,对全剧的整体脉络也有着出色的把握。镜头前,老演员经验丰富不怵场,导演容易掌握,只需着重注意他们表演的分寸,多提些醒儿,别夸张,即可大功告成,但戏演得多了,不免也有点“油条”,有时导演开拍口令已发出,某些演员还要从口袋里拿出个小镜子,照照自己的发式乱不乱,或补补妆;还有的演员不按设计路线走位置,演着演着,就站在显赫之处,只顾着自己怎么美、怎么突出,把别人的戏给夺了……

  与这些有“经验”的演员相比,刘晓庆就显得单纯而无私心杂念。拍电影对她来讲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大脑一片空白,但她却因此受益匪浅。每次在镜头前,她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戏上。有时根据剧情要求,遇上战斗场面,脸上要抹些黑灰色彩,风尘仆仆的样子,她也毫不在乎。年龄较大的老演员尚且时时关注自己的形象是否亮丽,而刘晓庆作为一个二十来岁的姑娘家,却有如此的事业心,从而赢得了摄制人员的好感。

  几场戏拍下来,大家对刘晓庆的印象是一致的:入戏快,能吃苦,做事认真,人也相当机灵。她话剧演员出身,对在镜头前表演心里实在没底,导演和摄影就成了时常请教的对象。在北京时她就和张冬凉走得较近,常去张家看电视;张冬凉的小女儿喜欢弹琵琶,她也不时指点指点。有了这一层交往,到了摄制组,她有些心里话也愿对他讲。那一阵子,刘晓庆总是念叨:“张老师啊,我拍电影心里真是没底!”剧情上有了难点,常常向他请教,俩人聊得多些;而张冬凉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放开!平时怎么演,现在就怎么演。”影片开拍后,平常,白天演完了戏,刘晓庆晚上回来还要做功课,她先把次日将要拍的内容拿个设计出来,随后就去找李俊请示:“明天这戏我拿什么道具,怎么演,您看我这想法对不对?”李俊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对的充分肯定鼓励,不对的讲出道理,让她自己再回去斟酌。师徒二人一个虚心好学,追求上进;一个诲人不倦,倾囊传授,合作默契而愉快。


  《决裂》:葛存壮头一回当“好人”

  剧本作者胡春潮是第一次“触电”,到了北影,挨门挨户地拜山,听取主创人员的意见。他和葛存壮接触后,灵感一动,找到李文化提建议:“老葛的气质很特殊,他演曹仲和不如演孙子清更合适,能不能与陈颖调换一下?”李文化仔细琢磨了半天,觉得胡春潮讲的在理,他找到葛存壮谈了想法。葛存壮作为演员,喜欢有个性的角色,孙子清性格鲜明满有趣味,有演头。而且,孙子清是个中间人物,最后成了革命队伍里的一员,葛存壮演了一辈子的坏蛋,这回要沾沾好人的光鲜。

  1975年6月,摄制组大队人马兵分两路,开赴外景地。剧本组先前往辽宁省朝阳农学院,再转到江西“共大”,深处教育革命的第一线,一面在火热的斗争生活中接受教育,一面征求革命师生对《决裂》文学剧本的意见;摄制组则直奔吉安、莲花、永新等江西县办“共大”分校下生活。

  转了一圈下来,剧作者似乎也开了窍,他们在修改时,把那些所谓的“多余的枝蔓”大删大砍,龙国正同曹仲和的“办学方法”之争得到了加强,增添了许多的火药味儿。剧本开始从重点展示“共大”教育成果朝向人与人之间的角力拼杀转化……

  摄制组一头,下生活一个多月,走马观花般地参观了吉安、永新等七八所县办“共大”。演员都是带着角色任务去体验生活,郭振清演的是大学校长,他有意识地观察生活中的同类人。早在北京时,他就找汪洋请他谈谈延安“抗大”和“鲁艺”的生活、作风。由于汪洋和龙国正都在“抗大”学习过,郭振清想从他身上找些延安干部的感觉。更何况龙国正身上还有邵式平省委书记的影子,汪洋也是“文革”前十几年的北影老厂长,作为一级领导人,他性格开朗,办事果断有主见。剧中有一场戏,孙子清招生时,将铁匠江大年拒之门外,说他文化程度低,“没资格进大学”,龙国正则举起江大年满是硬茧的手,愤而大呼:“这就是资格!”这个表演,便源自于汪洋日常办事干净利落,常说的一句:“就这么定了,干吧!”

  今天,《决裂》主创人员在回忆当年对剧本的真实性看法时,主要有三种说法。葛存壮是比较典型的“受党教育多年”的知识分子,他说:“根本就没有也不可能动这方面的脑子。组里谈得比较多的是影片的主题,讲通过表现‘共大’来歌颂无产阶级的教育路线,在这基础上统一认识,主要是如何体现为政治服务,不可能提出怎么不符合历史的问题。当时大家都是这样的思想,不会有什么异议。”郭振清粗中有细,比起葛存壮就多了一份儿“活思想”:“当时提倡的口号是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决裂》讲的虽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事,也要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这很自然。文艺不是生活的再现,而要给人以启迪,是教育的工具。我当时无一丝‘与历史不符’的念头,很自然地就全部接受下来。况且,已安排了任务、情节,没有这些戏就无法发展。”李文化头脑比较清醒,心思缜密,看的是大局:“原剧本也受当时思潮的影响,批判孔老二等台词和教育革命等细节原来就有,修改时我们也有意识地往上靠。虽然我们也清楚这不符合历史真实,但文艺要为政治服务,要反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嘛!”
 
不知禁演<活着>,<天浴>,<蓝风筝>时的主管,是不是也是江青这般表演。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