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哈哈, 那里的音响设备给我印象深刻。卡拉OK的音响和演唱效果是基础服务。而音响层次、高频和混响是衡量效果的主要指标。层次方面,哈哈的伴奏和演唱竞争激烈,具体体现为“伴奏声音小一点听不清,大一点堵心”。建议:
对伴奏音乐的300~1000Hz段做适当衰减,提升10KHz。
高频方面,哈哈的音响把所以歌者都装入一个橡皮箱子,只能听到声音,而声音细节毫无表现,建议对演唱声音做一下调整:
1,大力衰减100Hz以下的频段;
2,适当在130Hz做不大于3db的提升;
3,适当衰减1K附近频段;
4,在不引起自激的状况下,提升10KHz以上频段。
哈哈的混响一旦想起来,让歌者几乎无法辨识自己的声音。加上声音调制的不佳,基本上混响属于"橡皮澡堂型"。建议:
1,减少pre-delay;
2,将混响相应频段控制在2000~6000Hz
还有就是不知是谁似乎过大地设置了混响的attack值,声音总感觉实在演唱后的几毫秒后出现,这种感觉让歌者总感觉扯破嗓子也唱不到位。建议调整一下。
我明白,这里比不得国内,什么事情都不能奢望太多。但作为ottawa为数不多的卡厅之一,可能只需要稍稍用一下心,音响效果就能赶上甚至超过一些国内乡镇公路边的“恋歌房”呢。
哈哈,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