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加拿大国会山<<宣传西藏真相,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奥运政治化>>集会 感言
4.13日, "拥护祖国统一,宣传西藏真相,支持北京奥运" 大型集会在慷慨激昂的国歌声中胜利结束渥太华,多伦多,蒙特利尔,以及滑铁卢,金斯顿,Guelph等周边城市上万华人, 及一些西人朋友踊跃出席了大会. 各城市的华人华侨代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演艺界人士及运动员代表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得到了与会同胞们的热烈响应和掌声. 会场上近千面加拿大国旗和中国国旗迎风招展,气势宏大.会场群情振奋,歌声此起彼伏,激越嘹亮. 几百幅手持标语牌和大型条幅喊出了我们的心声! 包括加京各主流媒体在内的, 数十名中英文媒体的记者也到达会场,采访了活动的组织者及参与者.本次集会盛况空前, 不仅出席人数之多, 气氛之热烈超出了我们预期的目标,而且秩序井然, 体现出加拿大华人的新风貌.
本次和平集会在加拿大主流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 集会尚未结束, 渥太华最大的电视台CTV, 就客观地报道了集会情况. 所有的主流都陆续进行了报道. 渥太华公民报头版头条以大幅篇幅报道了集会消息. 这是三月十四日西藏暴力事件以来, 华人第一次在英文主流媒体上全面地发出声音. 展示出团结起来的加拿大华人的力量.翻开了加拿大华人历史的新的一页.
本次集会中, 与会华人表现出的良好的组织纪律, 以及会后干净的,片纸未留的会场,受到值勤皇家骑警的高度评价.
我们欣喜地看到,"宣传西藏真相,拥护祖国统一, 反对奥运政治化"这个集会主题得到了广大华人的广泛拥护和大力支持。对祖国的一腔热血、对亲人的一份怀念、对故乡的一缕情怀、对奥运的一份支持,在我们手中舞动的五星红旗中飞扬、在我们高昂的歌声中激荡、在我们年轻和年老的泪眼中模糊。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首先我们要感谢这次活动的志愿者们,纠察组、捐款组、音响组、物资组、医疗组,他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保证了这次集会能够顺利安全地进行。尤其是纠察组,在处理异常情况的时候头脑冷静,方法得当。感谢闫磊,Terry,及多伦多来的张先生对纠察组井然有序的领导. 渥太华大学中国同学会和卡尔顿大学中国同学会在这次活动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制作标语, 管理物资, 搬运设备, 纠察保安, 捐款及清点等等,大部分志愿者都是这两个学校的学生. 非常感谢你们的热情帮助, 没有你们我们很难有一个顺利的集会. 感谢清华校友会和北大校友会管理T恤衫的分发。感谢交大校友会和天大校友会参加纠察队. 感谢星期5连夜赶制标语牌的志愿者们。
感谢多伦多的同胞们,克服种种困难,挟3.29游行示威的余威,声势浩大,远道而来。他们组织严密,50辆大巴个个有车长,车长下面还有组长。自驾车队连绵不绝,井然有序,五星红旗飘扬一路。我们想说一句: "你们辛苦了".没有他们的声援,就没有4.13的盛况.
感谢蒙特利尔的朋友,在极短的时间里组织了六辆大巴的同胞。 还有很多一大清早就来报到的自驾车的朋友们. 我们在国会山遇到的第一批前来参加集会的就是从蒙特利尔赶过来的一家人.谢谢你们。
感谢温哥华的朋友专程乘飞机前来助阵, 可以说的上是"不远万里的声援". 谢谢你们!
感谢滑铁卢、金斯顿、Guelph等周边城市及美国的同胞们,或集中,或自驾,纷纷赶来支援。没有他们,集会绝没有如此大的规模。
正如一位嘉宾所说,渥太华华人不多,但是我们站出来了!我们要特别感谢渥太华的父老乡亲,正是你们,成为这次聚会的核心力量。
感谢本次集会中英文声明的撰稿者, 很好的诠释了这次活动的主题.
感谢本地及远道而来的演艺界人士及运动员代表. 他们精彩的演唱令所有的与会者叹服.尤其是李小护夫妇,在回中国的前一天还赶来演出.
感谢林先生及多伦多赶来的Blur先生, 你们丰富的舞台管理经验让这次集会气氛高昂.
感谢各位朋友无私的奉献, 感谢多伦多的梁女士捐助部分旗杆,感谢渥太华的赵先生捐助的卡车, 各位不知名朋友捐助的国旗,旗杆,标语,等集会物资.
感谢陈女士帮助我们设计并制作英文报纸, 感谢Terry先生捐助所有英文报纸的制作费用。感谢林先生负责整理所有歌曲和歌词,感谢马先生帮忙打印了1000份歌词并在集会上分发.
感谢渥太华各华人社团的帮助. 包括华联会,中华会馆,渥太华大学中国同学会,卡尔顿大学中国同学会,大专校友会,清华校友会,北大校友会,天津大学校友会,交大校友会,复旦大学校友会, 健康时报,七天新闻,渥京周末,加华侨报,CFC中文网等等. 感谢华联会申请集会许可, 感谢中华会馆提供会议场所及物资储备库.
最后,我们还要特别感谢从多伦多来的一对老夫妇,北京人,前一天蒸了一天包子,集会现场两位老人站在路边齐声吆喝:"免费包子!"
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了,到底是五千还是一万?无论如何,我们无法一一提及。我们彼此被彼此感动。分裂不得人心,歪曲激起民愤。我们以我们的一腔热血,在远离祖国的地方,书写了历史。你在,我也在。手拉着手,万众一心!
4.13集会组委会
2008年4月15日
4.13日, "拥护祖国统一,宣传西藏真相,支持北京奥运" 大型集会在慷慨激昂的国歌声中胜利结束渥太华,多伦多,蒙特利尔,以及滑铁卢,金斯顿,Guelph等周边城市上万华人, 及一些西人朋友踊跃出席了大会. 各城市的华人华侨代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演艺界人士及运动员代表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得到了与会同胞们的热烈响应和掌声. 会场上近千面加拿大国旗和中国国旗迎风招展,气势宏大.会场群情振奋,歌声此起彼伏,激越嘹亮. 几百幅手持标语牌和大型条幅喊出了我们的心声! 包括加京各主流媒体在内的, 数十名中英文媒体的记者也到达会场,采访了活动的组织者及参与者.本次集会盛况空前, 不仅出席人数之多, 气氛之热烈超出了我们预期的目标,而且秩序井然, 体现出加拿大华人的新风貌.
本次和平集会在加拿大主流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 集会尚未结束, 渥太华最大的电视台CTV, 就客观地报道了集会情况. 所有的主流都陆续进行了报道. 渥太华公民报头版头条以大幅篇幅报道了集会消息. 这是三月十四日西藏暴力事件以来, 华人第一次在英文主流媒体上全面地发出声音. 展示出团结起来的加拿大华人的力量.翻开了加拿大华人历史的新的一页.
本次集会中, 与会华人表现出的良好的组织纪律, 以及会后干净的,片纸未留的会场,受到值勤皇家骑警的高度评价.
我们欣喜地看到,"宣传西藏真相,拥护祖国统一, 反对奥运政治化"这个集会主题得到了广大华人的广泛拥护和大力支持。对祖国的一腔热血、对亲人的一份怀念、对故乡的一缕情怀、对奥运的一份支持,在我们手中舞动的五星红旗中飞扬、在我们高昂的歌声中激荡、在我们年轻和年老的泪眼中模糊。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首先我们要感谢这次活动的志愿者们,纠察组、捐款组、音响组、物资组、医疗组,他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保证了这次集会能够顺利安全地进行。尤其是纠察组,在处理异常情况的时候头脑冷静,方法得当。感谢闫磊,Terry,及多伦多来的张先生对纠察组井然有序的领导. 渥太华大学中国同学会和卡尔顿大学中国同学会在这次活动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制作标语, 管理物资, 搬运设备, 纠察保安, 捐款及清点等等,大部分志愿者都是这两个学校的学生. 非常感谢你们的热情帮助, 没有你们我们很难有一个顺利的集会. 感谢清华校友会和北大校友会管理T恤衫的分发。感谢交大校友会和天大校友会参加纠察队. 感谢星期5连夜赶制标语牌的志愿者们。
感谢多伦多的同胞们,克服种种困难,挟3.29游行示威的余威,声势浩大,远道而来。他们组织严密,50辆大巴个个有车长,车长下面还有组长。自驾车队连绵不绝,井然有序,五星红旗飘扬一路。我们想说一句: "你们辛苦了".没有他们的声援,就没有4.13的盛况.
感谢蒙特利尔的朋友,在极短的时间里组织了六辆大巴的同胞。 还有很多一大清早就来报到的自驾车的朋友们. 我们在国会山遇到的第一批前来参加集会的就是从蒙特利尔赶过来的一家人.谢谢你们。
感谢温哥华的朋友专程乘飞机前来助阵, 可以说的上是"不远万里的声援". 谢谢你们!
感谢滑铁卢、金斯顿、Guelph等周边城市及美国的同胞们,或集中,或自驾,纷纷赶来支援。没有他们,集会绝没有如此大的规模。
正如一位嘉宾所说,渥太华华人不多,但是我们站出来了!我们要特别感谢渥太华的父老乡亲,正是你们,成为这次聚会的核心力量。
感谢本次集会中英文声明的撰稿者, 很好的诠释了这次活动的主题.
感谢本地及远道而来的演艺界人士及运动员代表. 他们精彩的演唱令所有的与会者叹服.尤其是李小护夫妇,在回中国的前一天还赶来演出.
感谢林先生及多伦多赶来的Blur先生, 你们丰富的舞台管理经验让这次集会气氛高昂.
感谢各位朋友无私的奉献, 感谢多伦多的梁女士捐助部分旗杆,感谢渥太华的赵先生捐助的卡车, 各位不知名朋友捐助的国旗,旗杆,标语,等集会物资.
感谢陈女士帮助我们设计并制作英文报纸, 感谢Terry先生捐助所有英文报纸的制作费用。感谢林先生负责整理所有歌曲和歌词,感谢马先生帮忙打印了1000份歌词并在集会上分发.
感谢渥太华各华人社团的帮助. 包括华联会,中华会馆,渥太华大学中国同学会,卡尔顿大学中国同学会,大专校友会,清华校友会,北大校友会,天津大学校友会,交大校友会,复旦大学校友会, 健康时报,七天新闻,渥京周末,加华侨报,CFC中文网等等. 感谢华联会申请集会许可, 感谢中华会馆提供会议场所及物资储备库.
最后,我们还要特别感谢从多伦多来的一对老夫妇,北京人,前一天蒸了一天包子,集会现场两位老人站在路边齐声吆喝:"免费包子!"
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了,到底是五千还是一万?无论如何,我们无法一一提及。我们彼此被彼此感动。分裂不得人心,歪曲激起民愤。我们以我们的一腔热血,在远离祖国的地方,书写了历史。你在,我也在。手拉着手,万众一心!
4.13集会组委会
2008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