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230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自6月20日起,中国的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员表示,本次油价涨幅是历史最大一次。高企的油价,不仅令有车族心惊胆战,也让中国老百姓担忧物价继续上涨。实际上,在全球油价高涨的今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感同身受,他们想出了不少应对高油价的“高招”甚至“奇招”。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陶短房 记者韩乔、郭一娜、郑晓奕发自多伦多、河内、东京、新加坡 在河内制衣厂工作的黄华,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下个月油价可能再次上涨。
黄华的担心不是没有依据。为稳定物价,越南政府曾要求各地在6月30日前不得提高汽油价格,不得囤积居奇。但随着6月底临近,政府至今还没有进一步表态。
“如果汽油价格再涨,我就不得不坐公共汽车上班,摩托车估计骑不起了。”如今,和黄华一样因油价而烦恼的人已不仅仅局限于越南这一个国家了。
越南人骑不起摩托车
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暴涨的影响,最近两年,越南的汽油价格节节攀升,目前92号汽油已上升到每升14,500越南盾(约合5.8元人民币)。去年春节刚过不久,政府就宣布汽油价格一次性上涨1500越南盾,使这个被称作“摩托车王国”的国民叫苦不迭。
有数据显示,8500万人口的越南,摩托车保有量已达1700多万台。所以,对于越南人来说,汽油就像居家过日子的柴米油盐一样重要。在河内从事贸易生意的裴文兰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她家里共9个大人,每人一辆摩托车。
2005年以来,政府多次调整汽油价格。可是不管怎么涨,越南人都得骑摩托车。河内天气热,公共汽车少,等车一般要等十几分钟,非常难受,况且城市不大,一般的地方骑摩托车半个小时之内都到了,很方便。
裴文兰算了一笔账,儿媳在河内一家报社从事文字工作,每个月汽油钱要花掉40万越盾(约合160元人民币),占生活支出的十分之一;而在去年年初,她只要花120元人民币,全家9辆摩托车加起来每月就要多负担360元人民币。“为了增加收入,许多人不得不做兼职贴补加用。”裴文兰的儿子和儿媳现在一个兼职写电影评论,另一个业余时间给外国公司做翻译,两个人经常熬夜,很晚才能休息。
越南通货膨胀在5月份达到25.2%。高通胀下,无论是白领还是普通工人,都切实感到了生活的压力。在河内,油价上涨不可避免地推动了物价全面上涨,卖菜的小贩要骑着摩托车去批发蔬菜,米粉店的店员要骑着摩托车采购原料,超市、咖啡厅、美容院都在涨价。这个摩托车王国的人们,现在期待着自己国家的第一家炼油厂明年投入使用后,汽油价格能稳定下来。
大排量汽车被美国人抛弃
与越南相比,生活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人们,也未能在高油价的冲击下幸免。
美国是全球第一耗油大户,平均日消耗2100万桶以上,占全球1/4左右,大房子、大汽车,是无数美国人所遵行或憧憬的典型生活方式。但近年来,油价一再上涨,美国居民所必须的柴油,更涨到每加仑4美元(比一年前贵了1美元),而美国市场调查公司NPD集团6月初的调查显示,59%的受访者坚信,年底这一价格将涨至5美元,这一切,都足以改变美国人的生活。
美国人酷爱大型私家车,近10多年来,高大威猛、装载量大、道路适应性强的SUV一直是其主流家用车型,保有量约占私家车总量1/6左右,SUV被称作“美国家庭的经典车型”。然而在高油价面前,经典也不得不让位。
他们的选择再现实不过。首先是能不开车就不开车。据美国交通部5月底的数据,美国人3月驾车英里数同比下降4.3%,仅有110亿英里,是1942年以来降幅最大的一个月,有8%受访者表示他们现在改用公共交通;同样8%的美国人表示,由于汽油太贵,这个夏天会选择在家附近度假。其次是尽量换开省油的小型车,今年以来SUV在美国的销量同比已暴跌10%以上,而且据通用CEO瓦格纳分析,这种改变很可能是“不可逆的”。由于SUV的滞销,今年3月,福特公司将著名SUV品牌捷豹、路虎,对折转让给印度塔塔汽车公司,通用公司也传出即将转让著名SUV品牌悍马的消息。在高油价面前,高大威猛、却也是著名“油老虎”的SUV,只落得被冷落、被抛弃的凄惶命运。
美国司机到墨西哥“蹭油”
还有些美国人想到了比较“出格”的办法,比如去墨西哥加油。据报道,美国加州毗邻墨西哥的圣迭戈,无铅汽油每加仑价格4.61美元,而相邻的墨西哥蒂华纳价格仅2.54美元,柴油价格比则为5.04比2.20,许多美国人便蜂拥过境“蹭油”。不过近来因蹭油者众多,过境处大排长龙,许多车不得不挂挡空耗,排在后面的人往往落个得不偿失的结局。
许多公司也为了应对高油价造成的成本上升,想出各种高招。今年6月中,美联航和美利坚航空先后宣布,对北美航线旅客托运的第一件行李征收15美元的税,引得许多航空公司纷纷仿效,美国航空还宣布自8月1日起取消对乘客的免费饮料和食品供应,有些航空公司甚至传出“按体重收票价”的笑话。为了降低成本,许多美国公司、工厂开始裁员,或打算推行“每周4天工作制”并让员工尽可能在家上班,以减少办公开销。
加拿大人“土法炼柴油”
与美国相邻的加拿大地广人稀,又盛产石油,照理不应受油价上涨太大波及,但实则不然。由于每公升无铅汽油价格一路飙升到130、甚至140多加元,许多居民叫苦连天。
但加拿大和美国不同,该国地广人稀,冬季漫长且多冰雪,许多家庭买大型车往往并非因为时尚,而是由于大型车道路通过力强、对恶劣气候适应性好。况且加拿大许多城市公交系统很不发达,“没车等于没腿”,鼓励他们弃私家车取公交不啻纸上谈兵,因此加拿大人想出了很多“凑合”的怪招。
很多城市出现了“拼车联盟”,如在大温哥华地区,据运输连线统计,每周有多达150人加入“拼车”计划,和别人拼车出行。为方便拼车者,还成立了专门的网站。而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搞到便宜油,据加拿大CTV电视台6月8日报道,在多伦多,甚至有人玩起了“土法炼柴油”的把戏,甚至把炼出的“土柴油”拿到街上出售。
面对高油价,加拿大人的反应各不相同。除了愤怒外,一些人开始在网上交流各种省油窍门,如有人建议保持55英里/小时车速,可省油约21%;有人建议在凌晨2点气温最低时加油,这样热胀冷缩,同样的价钱可以加更多的油,且加油不要过满以免开车时颠簸溢出;还有人建议改换手动挡的车,并尽量减少换挡,这样可以减少因换挡所带来的油耗增加。
日本老百姓感叹“没法过了”
5月31日晚,青森县弘前市的加油站排队加油的汽车长龙一眼望不到尽头。一位排队等着加油的市民说:“已经到极限了。今后的日子没法过了。”另一位车主也面露难色,“170日元一升(约合11.3元人民币),这价格简直难以想像。趁现在便宜赶快多加点,今后尽量少开车。”
从6月1日起,日本油价集中上调。和中国不一样的是,日本不同的石油公司涨价幅度不同。但平均也涨了10日元左右,每升汽油均价约为172日元。据日本媒体报道,7月份还有上升到180日元的可能。
家住长野县大町市的长仓康子和丈夫退休在家,家里有两辆车。“以前从市内的家里去郊区别墅时,我和老伴总是开着各自的车前往。但是现在都尽量开一辆车去了。”同样的变化还表现在去超市购物上。以前,长仓总是想起买什么,马上开车就去,有时一次只买一两样东西。现在不同了,去买东西之前总是再三考虑,还有什么落下的没有?尽量一次把几天需要的东西全买回来。
日本马路上基本没有自行车专用车道,而是和人行道共用。但今后制定交通法规的人应该把自行车道纳入考量范围了。自从汽油价大涨后,日本的自行车销售量大增。据日本媒体报道,截止到5月底,广岛市自行车销量较往年提高了50%。市中心的自行车停车场车位有限,排队等自行车停车位的首次上升到1200人左右,较去年增长35%。
新加坡全民勒紧裤带
油价上涨也带动了其他物价的全面飞涨。这一点,中国老百姓现在的感受,全世界各地的人们也都感同身受。
作为一个市场开放度很高、多数消费品都要依赖进口的岛国,新加坡受全球油价物价上涨的影响也非常明显。“百物腾涨”是新加坡华文报纸这半年来描述物价上涨最常用到的词。反映通货膨胀情况的消费价格指数(CPI)今年一路攀升,4月份达7.5%,是26年来的最高值。某品牌5公斤装的泰国顶级香米,在新加坡2月底才卖7.95新元(1新元约合5元人民币),现在已经涨到12.9新元,涨幅达62%。邻国马来西亚宣布汽油和柴油售价分别调高40%和60%之后,新加坡“唇亡齿寒”,从大马进口的鸡鸭蔬菜蛋鱼价格应声上调,往返两国的长途汽车燃油附加费也随即调高。
务实的新加坡人除了抱怨,就只好勒紧裤腰带,适当地改变生活方式以节省开支。习惯上菜市场购买冷却鲜肉的家庭主妇转向超市购买价格更便宜的冰冻肉,喜欢在6月学校假期举家出游的家庭更多选择了价钱便宜的短线旅游。打车的人少了,调查显示自去年底出租车费调价后,新加坡今年1至4月出租车乘客量平均每月减少5.3%。
新加坡政府忙着推出措施为民众“消火”。比如为全国低级别公务员发放几百元不等的半年补贴,劝说私人企业为员工发放一次性薪金补贴,提高低薪家庭的补助金等等。甚至,还推出了一个网站,告诉人们哪家大排档可以吃到不涨价仍然卖2新元一份的海南鸡饭。
精彩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blog.sina.com.cn/m/xq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