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网友关于学习中文的问题

班门斧

新手上路
注册
2006-08-11
消息
5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答网友关于学习中文的问题

http://www.westca.com/Forums/viewtopic/t=169257/lang=schinese.html

时间: 2008-07-06 11:29am


汉语本初是一音一义、一字一意的,后来经历了“双字词革命”。这次双字词革命不是一次瞬变,而是一场静悄悄的、历经千年的,但却是彻底而深刻的巨大革命。假如沿袭单字词,六万字只能表述六万个事物,而蜕变到双字词模式后,六千字就可以表述六十万、甚至六百万个事物。

杯子、棍子等子字后缀词是双字词革命洪流中的一小股。试想,如果硬生生地蹦出一个单音,你在众多的同音字中会不知道人家所指,但加上一个子字就会比较明确地知道是某一个特指了。另外,加“子”的双字词,在以双字词为主流的语态中,还可以增加一种节律美。

双字词革命把汉语送上了人类语言文明的顶峰。从构词法上来看,汉语用单音节对客观事物进行自然分门别类,X车、X球、X树、X鱼、X科(妇儿内外传),然 后再进一步作二次组词,乘方效应,使到赋义音节得到最高效率的运用。反观英语,猪的肉不是“猪肉”,大鸡小鸡不算鸡,公牛母牛不是牛,你即使懂得了“羊、 毛、山羊、绵羊,以及羊毛衫”,但你依然不会懂得“羊毛”的读写。可见,就技术角度而言,汉语是远远比英语先进得多的语言(还没有计及英语句法上的时变、 数变、格变、级变、主被动之态变,以及象垃圾一样的动词名词的不规则变化)。这里是从学术上就语论语,当然,我不否认英语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商 贸上的短暂一时(一两百年)的强势现实。

班门斧一再奉劝在欧美的华人家长们,在家里一定要坚持和孩子说汉语。班某已经严格地论证过,企图在家里说英语来帮助孩子学好英语是极度荒唐的错误思想。一 二代华人家长,你自己的英语都结结巴巴,而孩子在外面以及在学校的英语一日千里,你这样扭扭捏捏地说那么一点英语,唯一作用是阻碍父子之间的情感和知识交 流,并刻意培养孩子一种烦恹和鄙视家长的情绪。另外,如果是一个父母双亲都英语非常好的家庭,这样的家庭的孩子的英语都会好到天上去,还需要专门为英语而 瞎折腾吗?

但是,学好汉语是非常重要的。为国家利益为民族大义的崇高理想这里暂时放下不谈,为双语聪明、开拓视野这个中等理想也可以暂时不谈,仅仅从等而下之的市井 私利来看一下,十年二十年后的美加大地上,以一个华人子弟的身份,只会英语不懂汉语,在商业公司或政府机构的招聘中会竞争到位置吗?想想就心寒!

再谈一下技术性操作。在这里我将“班氏教学法”的精髓传授给大家。为了便于记忆和实施,就用三句口诀吧。一是“你说他听”,能听是一切语言学习的关键。二 是“从容对答”,你不要干涉孩子在外面说什么、不要强迫他和别人说什么,但你要他必须用汉语回答你的话。最好还是用家乡方言,关于这个我曾经专文论述过, 简单地说,学会家乡方言以后,自然会懂普通话,但只学会普通话的,一般就永远失去家乡方言以及方言所蕴含的知识文化和语音资源了。三是“只读不写”,读是 十倍之速,写是十分之难,应该帮助学童迅速通过阅读关,而不要在写字作文中空耗苦熬,那样最大的可能就是毁灭最后一点学中文的热情。要重点教孩子看童话、 趣闻、成语典故,过渡到读报纸、看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之类),只要你的孩子读完了一本金庸小说,汉语工程就算胜利完成了。海外的家长们,你们的 1000个孩子中有999个不可能成为汉语文学作家,另外那一个他自己会爆发出疯狂的热情的,不需要你来极尽辛苦去折腾。总之,解决“听、说、读”就行 了,明白吗?

所谓“听说读写”四会教育平衡发展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谬论之一,彻底打烂这个害死千万人的毒咒,是班氏教育理论对人类社会的历史性贡献。
_________________
--《加西评论》班门斧--
-- 本地时政 龙门阵 --

中央集权,地方民主,香港模式,中国希望
中央集权,省市民主,港澳模式,中国希望

维护中央集权以强化外交国防大工业
推行省市民主以抑制贪污腐败小衙门
 
can you send me the link for the reasoning why 家乡方言 should be more priority than mandarin? I am interested on this topic because I thought my son should learn mandarin first and then dialect, just don't want him to be confused by so many laugages.
 
我觉得,自己家人平时说什么,就跟孩子说什么,本来家人就是方言的,比如四川话,广东话,那普通话就差远了,方言里确实蕴涵很多‘知识文化和语音资源’,是我们自己家里属于说‘大院普通话’比不了的。
前两天我们全家开‘长途’的时候到了无聊的时候,西西睡醒了开始烦,突然发现西西有点绕舌头打了结,我就逗西西,教她说山东快书里面的‘铛里个-铛里个-铛里个铛~!’结果引得西西爸和西西姥姥都开始说记得的一些山东快书小片断,全家逗的哈哈笑,孩子也高兴。进蒙特利尔的十分种的功夫,西西就在不厌其烦的要求大家重复给她学了一遍又一遍的兴奋中学会了地道济南口音的‘铛里个-铛里个-铛里个铛~!’:lol:--山东快书里面的语言资源我们根本没法这么教给她,但是,给她一个小小的引子吧,兴许回头听见了亲切呢。
 
I don't agree with that. "简单地说,学会家乡方言以后,自然会懂普通话"
 
我觉得,自己家人平时说什么,就跟孩子说什么,本来家人就是方言的,比如四川话,广东话,那普通话就差远了,方言里确实蕴涵很多‘知识文化和语音资源’,是我们自己家里属于说‘大院普通话’比不了的。
前两天我们全家开‘长途’的时候到了无聊的时候,西西睡醒了开始烦,突然发现西西有点绕舌头打了结,我就逗西西,教她说山东快书里面的‘铛里个-铛里个-铛里个铛~!’结果引得西西爸和西西姥姥都开始说记得的一些山东快书小片断,全家逗的哈哈笑,孩子也高兴。进蒙特利尔的十分种的功夫,西西就在不厌其烦的要求大家重复给她学了一遍又一遍的兴奋中学会了地道济南口音的‘铛里个-铛里个-铛里个铛~!’:lol:--山东快书里面的语言资源我们根本没法这么教给她,但是,给她一个小小的引子吧,兴许回头听见了亲切呢。

:D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