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熊市中的挣扎[原创]

xiangshui

新手上路
注册
2008-06-20
消息
115
荣誉分数
5
声望点数
0
所在地
USA
熊市中的挣扎
刘以栋
中美文化有许多差异,但牛市和熊市的意义却是一样的。一般来讲,股市从上一个低点升幅达20%就是牛市;从上一个高点跌幅达20%就是熊市。当然,这20%的幅度也是人制定的,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今年以来,基本上全世界的股市都已进入了熊市。除非你今年把钱存在银行里,你的投资资产到目前为此难免不缩水。当股指跌幅超过20%时,你的许多单股的跌幅可能会比股指跌幅高很多。

大家都是人,谁也不会为自己的投资损失高兴。后悔、抱怨、发誓以后永不玩股票等心情都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谁跟钱有仇呢?

现在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股市赔钱的问题。虽然不一定能减少你的烦恼,但或许我们可以变得更理性一些。

想一想,股市从来就是上下起伏的,谁能永远正确呢?当股市进入熊市时,绝大部份的人都在赔钱,你哪能总是一支独秀呢?有股神之称的巴菲特,赔钱的股票多了去了。曾因连续十五年取得高于标准普尔指数(S&P500)而名噪一时的米勒(Bill Miller),他管理的基金最近赔得一塌糊涂,把2005年以来的回报都跌了回去。拜尔斯登(Bear Stearns)垮台时,他正在一个投资大会上讲拜尔斯登是一个多么好的股票。当听众里有人告诉他拜尔斯登的最新消息时,他差点没气晕过去。你总不能说米勒也不懂股票投资吧。中国人讲,不能以一时成败论英雄,是有其道理的。

不知你想过没有,面对牛市你心情激动时,其实你的投资风险在增加;面对熊市你心情沮丧时,其实你的投资回报的潜力在增加。1998年,美国股市是多么的好,人人都感觉自己是投资高手,结果怎么样,股指十年后又回到了起点。更不用说2000年以后那几年股市里的煎熬了;去年这时候,中国股市是多么的好,现在怎么样。“九一一”以后,美国股市是多么的令人失望,现在看来那几年是买股的好时候。去年初原油下跌时,我写了“当你给车加油时”,期望大家能做一些能源方面的投资;去年五六月份许多私人股权投资公司 (Private Equity Firms)购买上市公司时,我写了“股票与债券”,指出那时股票和债券价位都很高,提醒大家要小心。现在看来,我是不幸而言中。

面对现在的熊市,谁也不知道股票何时会跌到底,更没有人在股市到底时给大家通知一下。当然,就是有人通知你,你也不会相信。我们能做的,就是切实做好长期投资规划。在股市下跌时,要想着买而不是卖。在情况不明朗时,可以去买指数基金。买单股时,要买产品有特色、在同行业占主导地位、市盈率较低、肯定不会破产的大公司。一次不要买很多,单个行业和单个股票也不要买太多,留有出错的余地,准备打股票投资的持久战。

过去十年,美国股市在原地踏步。虽然我不敢肯定,但我有很大的把握,在未来的十年,美国股市不会再原地踏步。从某种程度上讲,熊市带给你的是低价买入的机会,而不仅仅是痛楚。十年以后,你会真正理解熊市才是买股的好机会。
$$$$$$$$$$$$$$$$$$$$$$$$$$$$$$$$$$$$$$$$$$$$$$$$$$$$$$$$$$$$$$$$$$$$$$$$$$$$$$$$$
:
债券与股票
  一代人一代歌。我们上学时,曾流行金梭和银梭。太阳是金梭,月亮是银梭。太阳和月亮,提示我们时间在流逝。几十年过去了,美好的青春年华化着今日的中年人生。好在太阳和月亮仍在陪伴着你和我。

  在投资领域,债券与股票就象太阳和月亮是一对孪生兄弟。虽然大家对股票投资比较熟悉,但债券市场却是投资中不可忽视的一部份。去年退休的前联邦储备银行主席葛林斯班五月份加盟一债券管理公司 (PIMCO),可见债券方面的投资影响力之大。打个比方,如果你的朋友开餐馆找你参股,那就相当于让你买他餐馆的股票;如果他找你借钱开餐馆,那就类似让你买他餐馆的债券。

  近来股票市场的许多变化,都可以找到债券市场的影子。今年三月份的股票下跌,主要是次优房屋按揭债券出了问题;今年八月股票下跌,主要是房屋债券衍生证券市场的失控;去年股票市场下跌的原因之一是日本提高利率,引起人们对世界资金来源的担忧;2005年大众汽车公司债券贬值,也导致股票市场走低。

  最近股票市场的攀升,其主要原因就是美国联邦储备银行(FED)削减利率50个基本点(0、5%)。在美国,今年上半年引为债券利率很低,许多上市公司一边发行债券,一边回购本公司的股票;华尔街公司间兼并盛行,连出版华尔街日报的道琼斯公司都成了兼并对象;私人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s/Firms)前几个月也很活跃,把许多成名的上市公司买成私有公司 (LBO, Leverage Bought Out),这些都需要发行大量债券来完成。在中国,因为存款利率较低,还要缴利息税,百姓容易在股票市场另找出路。而近来中国股票市场的持续上升,进一步吸引银行存款到股市里来,从而形成一种怪圈。

  美国政府债券利率低,一方面是联邦储备银行一再强调决不允许物价失控,让人感觉不会有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政府机构对物价升值的计算也带有相当大的水份。本南克在抑制物价方面雷声大,雨点小,因为他对通货紧缩有深刻的记忆。政府机构对物价升值计算的水份仅从每年邮票价格的上升就可见一斑。政府近年来统计通货膨胀率从来没到5%,为什么作为政府机构的邮局的邮票每年要以5%以上的幅度升值?有人开玩笑说,现在买邮局的保值邮票的回报会远高于政府债券的回报。

  公司债券利率低,一方面是政府债券利率更低;另一方面因为近几年经济比较好,公司债券到期不还的记录很少,使人们降低了对这方面的风险估计。跟债券利率相比,股票的价格相对更低,所以就有公司卖债券买股票的现象。

  一般来讲,高风险预示着高回报。现在,许多人只看到高回报而忘了与之相随的高风险。三十年期的美国政府债券在八十年代的利率是18%,而现在十年期的美国政府债券利率不到5%。去掉所得税以后,连物品购买力都不一定保得住,更不要谈增值了。次质债券(High Yield Bonds) 与政府债券的利率差(Yield Spreads)在七月份市场调整以前达历史新低,表明额外的回报与相应的风险极不相称。今年八月份市场调整,给许多债券对冲基金(Hedge Funds)上了一课。

  投资不是赌博,但投资含有赌博的成份。赌博的最终目的是花钱买个痛快,而投资的最终目的是把现在的消费转变成未来的消费。在投资形势一片大好时,要考虑到隐藏的风险。银行里讲,坏的贷款都是好时候贷出去的。有位哲人讲,股市有时是不合理的,但在它变得合理以前,你可能已经损失惨重。现在股票和政府债券的价位都很高,期望大家好自为之。
(债券与股票, www.fhy.net, 2007.10, www.ecjnet.com, 2007.5)
 
谢谢楼主分享!

熊市进行时,很多在牛市中的操作方法都不适用了。很多人想要抄底,可是抄来抄去,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少动多看,保证本金不受损失可能比追求一两次操作上的成功更为重要。不过就算有些损失其实也无所谓,只要能够在熊市中积累经验,存活下来,还怕赶不上一个大牛市把损失都赚回来吗。只要我们IN THE GAME,就有机会。
 
非常感谢.

我主要是长期投资, 不喜欢短期交易.
 
也谈股票 [原创]

也谈股票
刘以栋


股票投资是一个介于科学与艺术之间的领域。虽然关于股票投资方面的书很多,但是要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诀窍是不可能的。许多人在某一阶段自以为找到了这样的密诀,但是过不了多久就不得不对自己作出否定。笔者不想在这里作这方面的努力,只想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探讨一下股票投资方面的常识。

财务方面

股市红火的时候,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大家并不关心。现在股市持续走下坡路,很多公司面临破产的可能,公司的财务状况自然也就成了大家注意的对象。公司的财务状况可以从公司的年度(Annual Report)和季度(Quartly Report)的财务报表中找到。公司的财务报表包括许多方面。其中的每一行又可以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所以如果你不明白,不必感到悲观。象安然(Enron)堤科(TYCO) 这样的公司的财务报表,不要说你我这样的人看不明白,就是财会方面的教授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弄明白的。

一般来讲,财务报表包括平衡帐(The Balance Sheet)收入帐(The Statement of Income)财务分类(The Statement of Cash Flows) 和注脚 (Financial Statement Footnote Disclosures) 几部分。限于篇幅,在这里要深入讨论财务报表的不同方面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先探讨一些基本概念,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将会单独讨论这方面的内容。

盈利(Earning):一个好的公司,首先要有盈利。盈利高低,是相对于盈利比(P/E Ratio) 而言的;而盈利比高低,则是相对于同行业公司盈利比、盈利增长速度及盈利增长持续性而言的。作为投资者,当然希望购买盈利比相对比较低的股票。但是,如果一个股票的盈利比离奇的低,则可能预示着公司经营有问题,利润不能维持或者盈利没有增长潜力。很明显,这些属于主观的估计,已经超出了财务报表的范围。

销售(Sale):公司要盈利,必须要有销售收入,所以价格销售比(Price/Sale Ratio)也是一个重要参数。同时,销售收入增长幅度、销售盈利差(Profit Margin)也是值得注意的因素。

债务(Debt)公司经营,借债本无可厚非。问题是有的公司借贷太多,以致本息负担过重。这时再遇到艰难的经营环境,就会面临资金周转方面的困难。从财务表中,短期借贷比长期借贷压力大;银行借贷比债券压力大。

现金(Cash)在公司的短期资产(Current Asset)中,有一部分是现金。虽然财务报表中各种数据可操作性很大,但现金数目却是比较可靠的。如果一个公司拥有很多现金,自然具有很多优势和灵活性。

待收款(Account Receivable)如果一个公司的待收款增长很快,则可能要考虑公司是否面临呆帐问题。

产品方面

产品垄断性最好的产品是垄断产品。垄断对消费者是坏事,对公司是好事;同理,竞争对消费者是好事,对公司是坏事。很多公司申请专利,就是为了取得垄断地位。如果一个公司拥有许多垄断性产品,自然具有竞争优势。

价格优势如果公司的产品具有价格优势,那么竞争中就会处于有利地位,前景自然也就会好。现在美国许多物品是中国生产的,中国产品价格低应当是主要因素。公司要维持这种价格优势,其供、产、销等方面必须有独到之处。否则的话,就不能盈利。

谈判条件(Bargain Power)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可能会取得一些谈判优势。譬如,沃玛特 (Walmart) 在采购和借贷方面,就会比小公司花费低许多。

花费转移大家去加油站加油,经常会注意到油价的变化。这是炼油公司把原油价格变化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如果一个公司总是能把原材料价格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就拥有比较有利的竞争条件。

市场品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许多自己喜欢的牌子。购物时,我们会坚持买自己喜欢的牌子的物品。一个公司如果拥有较多具有广泛用户的品牌,至少可以省下广告费用,更不用说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了。

宏观方面

总体经济:股市跟总体经济相关。总体经济状况好的时候,大部分股票都跟着长。相反,总体经济状况差的时候,许多股票跟着掉。所以,九十年代股市好的时候,大家都对自己买卖股票的能力充满信心。而过去这几年的股市下跌,则对很多投资人的自信心打击很大。

行业状况:在相同的经济条件下,各个行业的股票表现并不相同。 "九一一"事件对航空公司是毁灭性的打击,但对生产危险品探测仪器的厂家却是极好的机会。"非典" 对中国的旅游业打击很大,但对病毒防治行业方面的公司却是难得的营利机会。总的来说,经济条件好的时候,高中档产品销路好;经济条件差的时候,中低档产品销路好。

进入门坎(Entry Barrier)现在北京很多人戴口罩预防非典病毒,所以生产口罩的厂家这几个月的效益会非常好。是否这方面的投资会带来高额回报呢?答案是不一定。如果厂家拥有特别的先进技术,这种高回报或许可以维持一段时间。否则的话,各个厂家都来生产口罩,口罩价格就会下跌。究其原因,就是这种行业进入门坎比较低,谁都可以轻易进入。做医生比洗盘子挣钱多,也是这个道理。

管理方面

作为股票持有人,你就是公司的主人之一。公司里从总裁到办事员都是你的雇员,原则上都为你服务。但是,从大陆来的人都知道,这种主仆关系常常是颠倒过来的。作为少量股持有者,只能注意观察,用脚来投票。下列因素值得注意:


内部股票买卖(Insider Sale)公司管理层有各种理由去卖他们的股票,但如果公司管理层把他们的股票卖光,则应引起注意。相反,如果公司管理层大量购买其公司的股票,则是一个好的信号。

管理层报酬(Payment Package)如果公司的经营一般,CEO的报酬很高,则说明公司管理层并没有把股票持有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优惠待遇公司经营,牵涉到管理层、公司雇员和股票持有人等多方面的利益。如果公司对雇员的待遇特别好,则股票持有人的利益将可能会被损害。这样的公司,很难保持长期竞争力。

结语

多年前听一位中医生讲,学三年医,无病不可治;行三年医,无药可用。美国的华裔医务工作者很多,对此自有体验。股票投资,大家很可能会有类似的感觉。道理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各方面都合适的股票,其价格可能早已升上去了。

我们在美国工作,不可避免的要跟特定的领域打交道。可以说,在相关的领域,最了解情况的是我们自己。我们可以利用这方面的优势,作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股票市场连续三年下滑,今年会怎么样,现在很难有明确的答案。但你如果彻底地离开了股票市场,未必就是明智的决策。股票是会下跌,但下跌的可能性和幅度都会比前几年小。除非您认为美国的股市将步日本股市的后尘,在您的长期投资计划里面(Investment Portfolios)最好包括股票部分。


后记
此文写于2003年四、五月间,发表于五月中。此文发表后,美国及世界股市都有一段较长时间增长。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