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奥运:北大燕园话奥运 高毅 BBC中文网记者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xyh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xyh

Moderator
注册
2002-03-07
消息
1,118
荣誉分数
13
声望点数
168
直击奥运:北大燕园话奥运
高毅
BBC中文网记者


夏季的北大燕园,蝉声阵阵、垂柳荫荫、松柏郁郁。
这里是奥运乒乓球赛事举办地。"国球"在中国最知名的学府上演,比赛是没有什么悬念了,我的思绪飘到了场外的校园内。
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北大曾多次起到精神引领作用。如今,中国发展的又一标志性事件奥运在这里举行,北大学生又是怎么看的呢?


齐永峰 社会学系大三学生 21岁
奥运是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平台。西方人不愿意、也很少有机会认识中国,奥运则提供了这样的一个难得机会。中国政府也希望抓住这个机会,所以投入了如此巨大的精力。
奥运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现状,看到中国并非有很强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们是欢迎外部世界的。中国是开放的中国、是包容的中国。
毫无疑问,奥运会增强中国人的凝聚力,但不会导致民族主义的上升,民族自信心和对世界的包容和开放是不矛盾的。
我承认,中国的思想文化落后于经济的发展,但我认为,随着中国的发展,这方面会越来越好。
首先是要让民众了解世界其它的思想;其次,中国需要什么思想,作为北大学生也因该具备这种思想。
中国民众首先需要的是健康的公民思想,知道自己的权益、知道自己对政府的责任,而不仅仅是自己的日常生活,对自己的国家应有更多的关注、权益和义务。
奥运不可避免的是中外思想碰撞的机会,外部的健康和更好的思想会传入中国。


于岩 中国现代化研究生 25岁
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是个大国,后来经历了很多沧桑,与西方相比出现过很落后的情形。体现一个大国的姿态现在对中国来说很重要,奥运的举办可以说是中国实力强大的象征。
通过接触外国人,我觉得他们对中国很不了解,很多人的认识停留在六、七十年代,中国可以通过奥运展示现代化的面貌。
民族自豪感对每个国家都很重要,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教育也体现了这点,奥运会给每一个国家带来自豪感,而不是民族主义情绪。
中国的经济几乎已完全放开,在政治上我没有觉得受到很多的控制。我觉得我们可以对某些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是一种理性的看法,对国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北大对中国社会进程的影响不能说是弱了,而是体现的方式不一样了。以前,北大的思想言论很活跃,现在学生不会那么偏激,不会那么激动,现在的学生可能是在寻找理性报国的方式,方式不一样,但北大在全国的地位还是很明显的。
很难预计十年后中国会是怎样,但我觉得中国沿着这条路走,会越来越好。国家领导人的各项方针现在也都比较亲民,这个大的方向是对的。


付力文 生命科学院研究生 24岁
奥运是中国崛起的标志之一,就好比中国宇航员进入太空一样。
中国受欺负这么多年,现在稍微有崛起的迹象了,大家有一点民族主义应该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这种民族主义不会危害别人,这是中华民族善良的性格特征决定的,这只会让我们更自豪、更自信。
民主的发展是长期的过程,迅速的改革不一定对中国有好处,我赞成渐进式的改革,现在人们也可以看到民主进步的迹象,这适合于中国。
奥运会促进中国更开放,但促进民主的作用有限。
北大的学生是应该担负起社会的责任,我们引以为荣,北大对社会的鞭策作用并没有弱化。
奥运提醒国人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环境问题,外国有运动员因环境问题抵制北京奥运,这给我们敲响警钟,我们需要更好地治理环境。
另外需要解决的是提高国人的素质,中国人口太多,提高素质需要很长的时间。


李晶晶 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24岁
奥运让世界有一个了解中国的机会,也是中国"软实力"向外"出口"的机会。
中国在西方媒体当中的形象是有偏差的,西方社会没有机会了解一个真正的中国,中国也很难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奥运给了西方媒体一个直接报道中国的机会。
中西方的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相互之间不可能固步自封,互不往来,中国和西方应该相互了解。
北大在一定程度上曾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家园,不只是引领社会的思潮,一种象征的符号,对自由、民主和科学的追求。
当然,现在这个时代决定了北大不能像在"乱世"时代去起到一个引领思想的作用,这正说明了现在社会的多元化。

BBC中文网报道
BBC

已打印 2008/08/13 18:08:15 GMT

© BBC MMVIII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