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为何遭冷遇?媒体称有年龄专业心态三问题

*冷裤到底*

好孩子,用功学习i ng ~
注册
2002-11-11
消息
24,761
荣誉分数
14
声望点数
0
中新网1月22日电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本科4年,硕士研究生3年,博士研究生3年……即使按部就班一直在学校里从小学读到博士,大概也要用去20多年的时间。

  据北京晚报报道,博士生为何遭冷遇?专业人士分析说,原因是存在三大问题。

  首先遇到的是年龄问题。和他们一同处于择业大潮中的既有大专、本科毕业的年轻学子,也有工作经验丰富、重新选择的职场老手,而博士生,则显得有点高不成低不就。多年的守灯苦读使他们付出了高额的机会成本,如果博士学历和大专、大本学历相比没显出任何优势,只能觅到一个普普通通的职位,则未免让人觉得不值。可是从社会经验上来说,一些博士生确实和刚出校门的大学生们一样,大多懵懂无知,自以为学到了“屠龙”的技术,但连“龙”究竟是什么样子还都没见过。如果年龄大并不意味着对社会更加了解,那么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还不如那些学历虽然不特别高,但是工作经验相对丰富的职员好用。

  博士生遇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专业问题。一般来说,博士生在自己专业上应该有了很高的水平,但如果不是从事和自己本专业十分对口的职业,优势并不一定明显,有时反而会有劣势。因为博士并不是通才,不可能任何方面都比别人强。所以如果不能人尽其用的话,那么则是一种人才的极大浪费。可是,并没有那么多合适的、与专业对口的职业等待着博士生们,所以当供求关系明显不利于求职者的时候,当生存成为第一需要的时候,博士生不但无法从容地精挑细选工作,反而要被用人单位挑来拣去。面对并非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和职位,博士生的处境往往是尴尬的。

  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博士生的心态。博士生在人们心目中一方面是知识渊博、勤奋刻苦的象征,但另一方面,社会上也存在“最傻不过博士”、“书呆子”以及将女博士和“男人、女人”并列称为“第三种人”等偏激说法。很多刚从学校毕业的人在刚接触社会的时候会感觉到格格不入,而对于在学校里呆了太久的博士生来说,不适的感觉有可能更加明显。因为他们从年龄上来说已经趋于成熟,又读了很多年的书,对待各种社会现象有很强的个人观点,而且理论性比较强。可是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最重要的是“为我所用”,工作态度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要讲究实际。尤其在博士生的领导学历并没有他们高的时候,有时还会出现不少矛盾。这种观念上的冲突常会造成博士生心态上的失衡,觉得自己学了这么多年的知识,所说所做应该比较正确,具有很大的分量,但实际工作中却经常要面对观点和做法被否定的情况。在出现矛盾的时候,到底是选择坚持还是妥协?面临择业的博士生如果没有真正认识清楚这个问题,难免会遭到用人单位的冷落。
 
加拿大啊好!加拿大啊好!加拿大的博士被人抢着要。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