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01-16
- 消息
- 5,925
- 荣誉分数
- 18,522
- 声望点数
- 1,393
[文学]行走在东西文化之间――专访笑言 中华读书网
--------------------------------------------------
www.booktide.com 2003-01-27
――2002年10月,中国当代文学中最活跃也最具时代特征的创作群体以“时代写作”的统一标识亮相于图书传媒。其宗旨在于反映当代汉语文学中最鲜活也最具时代特征的创作成果。在时代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的第一辑系列丛书中,加拿大华人作家笑言的《没有影子的行走》格外引人注名。其主持的“笑言天涯”大型文学网站更是知名的海外华人文学网站。为此,记者陈尚平于1月25日在网上采访了牛津大学硕士、加拿大华人作家笑言。以下是记者与笑言的对话。
记者:你的长篇移民小说《没有影子的行走》自出版以后在海内外文学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我在光明、人民网以及新浪文化上都看到了该书的多篇书评。《中国青年报》也刊登了青年女作家黎阳撰写的书评――《落地人飘零》。据悉,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对你进行了专访,在去年上海召开的“第十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上也对此书进行了评介。与其它传统的移民小说不同,《没有影子的行走》写的是大陆移民在加拿大的生活状况和感情纠纷。书中的人物都是白领阶层,事业相当成功,过着非常小资的幸福生活。他们同时又被文化和感情上的苦闷所困扰,企图抛弃自己的家国影子而独立行走。这能反映移民的普遍生存状态吗?小说为什么没有涉及传统海外作品中餐馆打工、艰苦奋斗的方面?
笑言:一本小说不是一篇社会调查报告,它无法也没有能力对加拿大的整体移民状态负责。它所表达的,仅仅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刚刚公布的2002年度加拿大人口普查结果表明,46万大陆移民中94是技术移民。这意味着移到加拿大的中国人94都有大学以上学历,至少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英语和法语达到了加拿大的移民标准。这样一批优秀人才,自然而然要进入加拿大主流社会。他们不可能都去餐馆打工吧?不可否认,2001年以后,由於经济衰退,很多大陆移民象加拿大本地人一样下岗了。生活比以前艰难。但这并不影响小说描写加拿大的中产阶级,而中产阶级包括了广大的大陆移民。我一直认为,中产阶级的生活应该最能代表一个社会的普遍生活。
记者: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写这部长篇?有什么特别的契机吗?
笑言: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写东西,但写得比较懒散,从来没有紧迫感。另一方面,人在海外,好像特别敏感。见到的东西好像特别具有冲击力。多年的海外生活在心里沉积了很多东西,见到的、听到的也很多很多。这些见闻和感受时常强烈地困扰着我。我一直想写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2000年底有一段时间比较空闲,静下心来列了一个提纲。于是发现要想写得透彻一点,非一个长篇不能解决问题。
记者:你觉得海外作品是不是占有题材的优势?
笑言:海外文学作品在国内比较受欢迎,主要原因恐怕是因为国内大多数人的目光还触及不到外部的世界。他们希望借助一双双作家的眼睛,发现和了解更多的真实。从白先勇、聂华玲、於梨华到曹桂林、阎真、严歌苓、张翎,作家们写出了一部部优秀的作品。有牟天磊、高力伟文科留学生的不平衡,有“曼哈顿女人”的传奇,也有“北京人”的血泪凄婉。
由于地域、文化和生活圈子所限,海外作品的文学形象经常带有较强的边缘性和极端性。有人说,海外文学是贫富不均的文学,这话有一定的道理。读者在作品中常见的是留学生的孤独、餐馆打工族的辛苦和跨国老板们的风光。这种现象在北美华人文学中表现尤为突出。
记者:你在写作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你认为你的小说对海外华人文学作品的题材有所突破吗?
笑言:写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创作大体上是愉快的。当一个个虚拟的人物在小说中各行其是,张口说话的时候,我好象看到了很多熟悉的朋友,看到了很多闲话中听来的人物。他们活了起来,我很开心。
渥太华是一个不大的城市,有时候,借用的情节太逼真,免不了有朋友对号入座。我接到过不少陌生朋友的电话,问我是不是叫曹嘉文。真不知道他们怎么有办法查得到我的电话号码。渥太华最大的中文网站www.comefromchina.com连载了小说初稿以后,更是不断有人在论坛询问和推测书中人物的原型。这一方面让我兴奋,一方面也让我惶恐。假如素材打得再碎一点,这些痕迹也许就不会那么显眼了。
说到题材的突破,我愿意这么说:海外华人作品迄今为止基本上是描写边缘人物的,以怨忿和挣扎的笔调为多。而《没有影子的行走》写的是普普通通的人,小说尽力用平和的笔调展示大陆移民平凡而真实的日常生活。然而,本土以外的“纪实”很容易脱离主流社会,或者至少让人觉得脱离主流社会。海外作者的视野难免
狭窄,作品记录的常常是作者自己熟悉的有限的生活环境。即便作品在华人中引起反响,当地社会也未必会有什么应和。到了国外,环境成了一堵无形的高墙。每一个人都无法不被自己的生活小圈子圈定,看世界的目光明显趋向于某个被限定的方向。
作者如此,读者也如此。有的读者以自己被迫变得狭窄的目光看一本小说,看到了作者以另一束狭窄的目光写出的世界,便觉得不可忍受,觉得自己的感知和判断乃至智力都受到了侮辱,实在大可不必。我在另一篇文章里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这里就不多说了。
记者:据你所知,这本书在海外的影响如何?
笑言:这本书的初稿在网上流传甚广,仅“明日在线出版网”的点击数就高达15万之多。这些读者中有很多海外华人,这从文章后面众多的英文评论中就可以看出来。
《没有影子的行走》出版以后,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中文部很快采访了我。将这本小说通过电波介绍给更多的读者。加广的节目面向中国听众,在因特网上也可以收听。
世界中文作家协会在网站(www.ccorg.com)推荐了此书。
记者:我注意到你还主持大型文学网站《笑言天涯文学出版网》。这是你的个人网站吗?你为什么要办这样一个网站?
笑言:《笑言天涯文学出版网》(www.xiaoyan.com)不是个人网站,而是一个相当规范的文学网站。分原创与评论、作家介绍、社区论坛和媒体通道四大板块。网站最大的特点是原创与评论、作家与读者、媒体与作者紧密结合,克服了许多网站或论坛功能过于单一的弊病。同时网站为传统作家和知名网络作家设立专区,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显示率。“笑言天涯”是一个不盈利的网站。运作资金来自加拿大信超集团(ITSuper GroupCo.)的赞助,编辑、版主、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均义务为网站工作。
记者:你刚才说“笑言天涯”想方设法提高作家的显示率,这个“显示率”提法很新,能详细介绍一下吗?网站有没有常驻作家?都有什么人?
笑言:这个“显示率”和电视新闻里的“出镜率”差不多。大家知道,网站首页的刷新很快。不采取措施,知名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很快就会被大量的投稿淹没。
我们有两个办法。对于传统作家,我们在首页刊登作家近照和简介,并保留一定时间。对于网络知名作家,我们请他们成为“驻站作家”,在首页显示他们的大名和个性签名。
现有葛红兵、王心丽、何葆国、黎阳、陈宜新、陶思璇、张虎生、艾冬等(排名不分先后)等活跃于中国当今文坛(省级以上作协会员)多位知名作家为我站驻站作家。还要提到的是石耿立教授和赵思运博士在我站社区开有学术性很强的论坛。这也是帮助作家和学人“出镜”的一种方式。
记者:“笑言天涯”是否对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它今后的发展方向又将何呢?
笑言:我们高兴地看到笑言天涯的知名度在一天天扩大。各大网站和搜索引擎也都将我们列入其中。目前网站投稿中海外题材占有一定的比例,注册用户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越来越多。社区论坛也有相当比例的海外华人参与讨论。
著名青年女作家黎阳以及她的网站黎阳心语文室(www.liyangwz.com)是我站的合作伙伴之一,双方正在探讨一些致力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具体合作项目。此外,我们的合作网站还有渥太华的华人论坛与总部设在美国的世界中文作家协会。这些都为国人开眼看世界、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提供了切实的方便和可能。
陈尚平,男,中国纪实作家。已在《国际金融报》、《人民日报》、《家庭》、《知音》、《华龄》(美国)、《世界妇女博览》、《华西都市报》(特稿连载)、《亚太经济时报》发表2000余品作品。报告文学《荒洲苦办学》获第八届“中华大地之光”(人民日报《大地》杂志和《光明日报》等举办)征文大赛一等奖。几年来,多篇文章被入选各种文集。现为多家报社、杂志、电视台特约记者、专栏作者及主力作者。他写的一个人物受到国家教育部的高度重视,选入国家初中三年级英语教材,向亿万师生发行。
http://www.booktide.com/news/20030127/200301270020.html
--------------------------------------------------
www.booktide.com 2003-01-27
――2002年10月,中国当代文学中最活跃也最具时代特征的创作群体以“时代写作”的统一标识亮相于图书传媒。其宗旨在于反映当代汉语文学中最鲜活也最具时代特征的创作成果。在时代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的第一辑系列丛书中,加拿大华人作家笑言的《没有影子的行走》格外引人注名。其主持的“笑言天涯”大型文学网站更是知名的海外华人文学网站。为此,记者陈尚平于1月25日在网上采访了牛津大学硕士、加拿大华人作家笑言。以下是记者与笑言的对话。
记者:你的长篇移民小说《没有影子的行走》自出版以后在海内外文学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我在光明、人民网以及新浪文化上都看到了该书的多篇书评。《中国青年报》也刊登了青年女作家黎阳撰写的书评――《落地人飘零》。据悉,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对你进行了专访,在去年上海召开的“第十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上也对此书进行了评介。与其它传统的移民小说不同,《没有影子的行走》写的是大陆移民在加拿大的生活状况和感情纠纷。书中的人物都是白领阶层,事业相当成功,过着非常小资的幸福生活。他们同时又被文化和感情上的苦闷所困扰,企图抛弃自己的家国影子而独立行走。这能反映移民的普遍生存状态吗?小说为什么没有涉及传统海外作品中餐馆打工、艰苦奋斗的方面?
笑言:一本小说不是一篇社会调查报告,它无法也没有能力对加拿大的整体移民状态负责。它所表达的,仅仅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刚刚公布的2002年度加拿大人口普查结果表明,46万大陆移民中94是技术移民。这意味着移到加拿大的中国人94都有大学以上学历,至少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英语和法语达到了加拿大的移民标准。这样一批优秀人才,自然而然要进入加拿大主流社会。他们不可能都去餐馆打工吧?不可否认,2001年以后,由於经济衰退,很多大陆移民象加拿大本地人一样下岗了。生活比以前艰难。但这并不影响小说描写加拿大的中产阶级,而中产阶级包括了广大的大陆移民。我一直认为,中产阶级的生活应该最能代表一个社会的普遍生活。
记者: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写这部长篇?有什么特别的契机吗?
笑言: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写东西,但写得比较懒散,从来没有紧迫感。另一方面,人在海外,好像特别敏感。见到的东西好像特别具有冲击力。多年的海外生活在心里沉积了很多东西,见到的、听到的也很多很多。这些见闻和感受时常强烈地困扰着我。我一直想写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2000年底有一段时间比较空闲,静下心来列了一个提纲。于是发现要想写得透彻一点,非一个长篇不能解决问题。
记者:你觉得海外作品是不是占有题材的优势?
笑言:海外文学作品在国内比较受欢迎,主要原因恐怕是因为国内大多数人的目光还触及不到外部的世界。他们希望借助一双双作家的眼睛,发现和了解更多的真实。从白先勇、聂华玲、於梨华到曹桂林、阎真、严歌苓、张翎,作家们写出了一部部优秀的作品。有牟天磊、高力伟文科留学生的不平衡,有“曼哈顿女人”的传奇,也有“北京人”的血泪凄婉。
由于地域、文化和生活圈子所限,海外作品的文学形象经常带有较强的边缘性和极端性。有人说,海外文学是贫富不均的文学,这话有一定的道理。读者在作品中常见的是留学生的孤独、餐馆打工族的辛苦和跨国老板们的风光。这种现象在北美华人文学中表现尤为突出。
记者:你在写作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你认为你的小说对海外华人文学作品的题材有所突破吗?
笑言:写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创作大体上是愉快的。当一个个虚拟的人物在小说中各行其是,张口说话的时候,我好象看到了很多熟悉的朋友,看到了很多闲话中听来的人物。他们活了起来,我很开心。
渥太华是一个不大的城市,有时候,借用的情节太逼真,免不了有朋友对号入座。我接到过不少陌生朋友的电话,问我是不是叫曹嘉文。真不知道他们怎么有办法查得到我的电话号码。渥太华最大的中文网站www.comefromchina.com连载了小说初稿以后,更是不断有人在论坛询问和推测书中人物的原型。这一方面让我兴奋,一方面也让我惶恐。假如素材打得再碎一点,这些痕迹也许就不会那么显眼了。
说到题材的突破,我愿意这么说:海外华人作品迄今为止基本上是描写边缘人物的,以怨忿和挣扎的笔调为多。而《没有影子的行走》写的是普普通通的人,小说尽力用平和的笔调展示大陆移民平凡而真实的日常生活。然而,本土以外的“纪实”很容易脱离主流社会,或者至少让人觉得脱离主流社会。海外作者的视野难免
狭窄,作品记录的常常是作者自己熟悉的有限的生活环境。即便作品在华人中引起反响,当地社会也未必会有什么应和。到了国外,环境成了一堵无形的高墙。每一个人都无法不被自己的生活小圈子圈定,看世界的目光明显趋向于某个被限定的方向。
作者如此,读者也如此。有的读者以自己被迫变得狭窄的目光看一本小说,看到了作者以另一束狭窄的目光写出的世界,便觉得不可忍受,觉得自己的感知和判断乃至智力都受到了侮辱,实在大可不必。我在另一篇文章里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这里就不多说了。
记者:据你所知,这本书在海外的影响如何?
笑言:这本书的初稿在网上流传甚广,仅“明日在线出版网”的点击数就高达15万之多。这些读者中有很多海外华人,这从文章后面众多的英文评论中就可以看出来。
《没有影子的行走》出版以后,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中文部很快采访了我。将这本小说通过电波介绍给更多的读者。加广的节目面向中国听众,在因特网上也可以收听。
世界中文作家协会在网站(www.ccorg.com)推荐了此书。
记者:我注意到你还主持大型文学网站《笑言天涯文学出版网》。这是你的个人网站吗?你为什么要办这样一个网站?
笑言:《笑言天涯文学出版网》(www.xiaoyan.com)不是个人网站,而是一个相当规范的文学网站。分原创与评论、作家介绍、社区论坛和媒体通道四大板块。网站最大的特点是原创与评论、作家与读者、媒体与作者紧密结合,克服了许多网站或论坛功能过于单一的弊病。同时网站为传统作家和知名网络作家设立专区,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显示率。“笑言天涯”是一个不盈利的网站。运作资金来自加拿大信超集团(ITSuper GroupCo.)的赞助,编辑、版主、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均义务为网站工作。
记者:你刚才说“笑言天涯”想方设法提高作家的显示率,这个“显示率”提法很新,能详细介绍一下吗?网站有没有常驻作家?都有什么人?
笑言:这个“显示率”和电视新闻里的“出镜率”差不多。大家知道,网站首页的刷新很快。不采取措施,知名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很快就会被大量的投稿淹没。
我们有两个办法。对于传统作家,我们在首页刊登作家近照和简介,并保留一定时间。对于网络知名作家,我们请他们成为“驻站作家”,在首页显示他们的大名和个性签名。
现有葛红兵、王心丽、何葆国、黎阳、陈宜新、陶思璇、张虎生、艾冬等(排名不分先后)等活跃于中国当今文坛(省级以上作协会员)多位知名作家为我站驻站作家。还要提到的是石耿立教授和赵思运博士在我站社区开有学术性很强的论坛。这也是帮助作家和学人“出镜”的一种方式。
记者:“笑言天涯”是否对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它今后的发展方向又将何呢?
笑言:我们高兴地看到笑言天涯的知名度在一天天扩大。各大网站和搜索引擎也都将我们列入其中。目前网站投稿中海外题材占有一定的比例,注册用户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越来越多。社区论坛也有相当比例的海外华人参与讨论。
著名青年女作家黎阳以及她的网站黎阳心语文室(www.liyangwz.com)是我站的合作伙伴之一,双方正在探讨一些致力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具体合作项目。此外,我们的合作网站还有渥太华的华人论坛与总部设在美国的世界中文作家协会。这些都为国人开眼看世界、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提供了切实的方便和可能。
陈尚平,男,中国纪实作家。已在《国际金融报》、《人民日报》、《家庭》、《知音》、《华龄》(美国)、《世界妇女博览》、《华西都市报》(特稿连载)、《亚太经济时报》发表2000余品作品。报告文学《荒洲苦办学》获第八届“中华大地之光”(人民日报《大地》杂志和《光明日报》等举办)征文大赛一等奖。几年来,多篇文章被入选各种文集。现为多家报社、杂志、电视台特约记者、专栏作者及主力作者。他写的一个人物受到国家教育部的高度重视,选入国家初中三年级英语教材,向亿万师生发行。
http://www.booktide.com/news/20030127/200301270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