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08-14
- 消息
- 6,436
- 荣誉分数
- 24
- 声望点数
- 0
中国等亚洲国家对跨国企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原因不仅仅是劳动力成本低,其雄厚的智力资源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现在正成为主要因素。他们正在亚洲国家提供越来越多的白领岗位。
正当布什总统上周在圣-路易斯的百货商场中针对自己的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发言演讲的时候,其身后是一排标有“美国制造”的货物箱。布什总统希望借助这样的场景来营造一个气氛,要让国民感到自己的计划是多么的关注美国人的就业问题。然而,CNN的报道称,这些箱子里边的货物恰恰来自另外一个国家-中国。
虽然布什总统正努力增加美国人的就业机会,但是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正将工作岗位转移的海外。并且,如《商业周刊》2月3日的封面文章所指出的,这些转移到海外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多的已经不只是加工制造,还包括服务和高技术。其中,多数工作岗位流向了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
不仅仅是成本问题
有人也许会怀疑美国企业仅仅在寻求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仅仅在仿照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国投入数十亿美元的商业模式,是在利用中国超级廉价的低技能工人。确实,摩托罗拉首席运营官迈克-扎菲洛维斯基(Mike S. Zafirovski)就承认,摩托罗拉向中国投资34亿美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降低资源成本。
扎菲洛维斯基与很多其他跨国公司的经理们坚持认为,他们的战略还不仅仅是为了节省成本。按照扎菲洛维斯基的意思,摩托罗拉不只寻求那些那薪水低于美国同行的工厂工人或者软件工程师。他表示,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和智力资源,摩托罗拉需要在其中占据自己的位置。
摩托罗拉在亚洲大批招聘员工的同时,似乎不会增加美国本土的员工队伍,虽然很多美国人已经失业或者正担心进一步的裁员。扎菲洛维斯基并不为此而道歉,以他看来,摩托罗拉除了增大公司的海外员工队伍之外没有其他选择。“这是基本常识,一个全球性企业的运营需要这样精明的方式。”他自问自答,“美国可以作为出口的生产基地么?”“这是一个不正确的逻辑。”
智力资源的诱惑
其他企业的经理们也纷纷表示,中国不仅仅意味着廉价。北京的微软亚洲研究中心主管张亚勤认为,比尔-盖茨并没有因为投资中国的研究中心而节省大笔美元。他认为,微软亚洲研究中心的总体成本与其他地区的微软研究中心相当。虽然中国的薪水比较低,但是旅行支出及其他福利开支将这个优势抵消了。
即使如此,微软没有停止建设北京研究中心。在微软总部有350名研究人员;英国剑桥有80人;硅谷有21人。张亚勤预计到2003年中期,微软中国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将实现每年增加30%的速度,达到180人。张亚勤更强调说,“我们有一支学生军。在中国,我们是最有威望的一个实验室。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加入我们的队伍。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谁拒绝国我们提供的工作机会。”他补充道,他们每天就能收到50份应聘简历。
既然中国并不是如此廉价的,为什么还要到这里投资呢?首先,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研究机构能够帮助企业更快的完成研究项目,一个时区的员工正在睡大觉的时候,另一个时区的员工可能在埋头苦干他们白天未竟的工作。在北京建立实验室,帮助微软等企业实现在24小时内持续研究的能力。另外一个诱导因素是脑力资源。张亚勤表示,“在亚洲建立实验室的主要原因不是成本问题。较低的成本还不是充分有效的理由。最重要的原因是要吸引和掌握本地的智力资源。对于研究,质量是最重要的因素。”
Intel公司副总裁和亚太地区总经理杰森-陈(Jason Chen)对张亚勤的观点表示赞同。“我们希望Intel成为一家真正的跨国企业。我们一直在美国进行投资,但我们很清楚,这个行业是个全球性的行业。”他表示,“我们希望保证自己正成分利用全球最优秀的智力资源。”
不得不为的战略转移
位于上海的飞利浦中国首席技术官佛朗斯-安派尔(Frans van Empel)表示,跨国企业不得不增大他们在亚洲的员工队伍,而不是在欧洲或者北美。“我们必须吧注意力放在中国。”“看看中国现在的情况。她具有全球1/5的人口,中国政府正成为全球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当中国处在这样的位置的时候,你不得不参与其中。”通过在中国而不是荷兰增加更多的工程师,飞利浦能够更加清楚的掌握在这个主要市场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在中国这样的重要的国家,你不得不采用该国的资源为这个市场生产正确的产品。”
这些对于跨哦国企业改善在当前世界上最红火的市场上的表现是好消息。但这对于那些担心工作问题的美国人却并非是什么好兆头。中国的优势是巨大的,布什总统圣-路易斯演讲的撰稿人很清楚的了解这一点,但也无可奈何。虽然,那些布什总统周围的货物箱商标有“美国制造”的字样,但CNN的记者却报道说,即使这些箱子里的货物也是“中国制造”。
这些跨国企业正在中国等亚洲国家招募更多的白领员工,正如当年将蓝领工作转移到这些国家一样,布什的总统演说不能阻止这一趋势。
正当布什总统上周在圣-路易斯的百货商场中针对自己的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发言演讲的时候,其身后是一排标有“美国制造”的货物箱。布什总统希望借助这样的场景来营造一个气氛,要让国民感到自己的计划是多么的关注美国人的就业问题。然而,CNN的报道称,这些箱子里边的货物恰恰来自另外一个国家-中国。
虽然布什总统正努力增加美国人的就业机会,但是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正将工作岗位转移的海外。并且,如《商业周刊》2月3日的封面文章所指出的,这些转移到海外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多的已经不只是加工制造,还包括服务和高技术。其中,多数工作岗位流向了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
不仅仅是成本问题
有人也许会怀疑美国企业仅仅在寻求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仅仅在仿照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国投入数十亿美元的商业模式,是在利用中国超级廉价的低技能工人。确实,摩托罗拉首席运营官迈克-扎菲洛维斯基(Mike S. Zafirovski)就承认,摩托罗拉向中国投资34亿美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降低资源成本。
扎菲洛维斯基与很多其他跨国公司的经理们坚持认为,他们的战略还不仅仅是为了节省成本。按照扎菲洛维斯基的意思,摩托罗拉不只寻求那些那薪水低于美国同行的工厂工人或者软件工程师。他表示,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和智力资源,摩托罗拉需要在其中占据自己的位置。
摩托罗拉在亚洲大批招聘员工的同时,似乎不会增加美国本土的员工队伍,虽然很多美国人已经失业或者正担心进一步的裁员。扎菲洛维斯基并不为此而道歉,以他看来,摩托罗拉除了增大公司的海外员工队伍之外没有其他选择。“这是基本常识,一个全球性企业的运营需要这样精明的方式。”他自问自答,“美国可以作为出口的生产基地么?”“这是一个不正确的逻辑。”
智力资源的诱惑
其他企业的经理们也纷纷表示,中国不仅仅意味着廉价。北京的微软亚洲研究中心主管张亚勤认为,比尔-盖茨并没有因为投资中国的研究中心而节省大笔美元。他认为,微软亚洲研究中心的总体成本与其他地区的微软研究中心相当。虽然中国的薪水比较低,但是旅行支出及其他福利开支将这个优势抵消了。
即使如此,微软没有停止建设北京研究中心。在微软总部有350名研究人员;英国剑桥有80人;硅谷有21人。张亚勤预计到2003年中期,微软中国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将实现每年增加30%的速度,达到180人。张亚勤更强调说,“我们有一支学生军。在中国,我们是最有威望的一个实验室。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加入我们的队伍。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谁拒绝国我们提供的工作机会。”他补充道,他们每天就能收到50份应聘简历。
既然中国并不是如此廉价的,为什么还要到这里投资呢?首先,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研究机构能够帮助企业更快的完成研究项目,一个时区的员工正在睡大觉的时候,另一个时区的员工可能在埋头苦干他们白天未竟的工作。在北京建立实验室,帮助微软等企业实现在24小时内持续研究的能力。另外一个诱导因素是脑力资源。张亚勤表示,“在亚洲建立实验室的主要原因不是成本问题。较低的成本还不是充分有效的理由。最重要的原因是要吸引和掌握本地的智力资源。对于研究,质量是最重要的因素。”
Intel公司副总裁和亚太地区总经理杰森-陈(Jason Chen)对张亚勤的观点表示赞同。“我们希望Intel成为一家真正的跨国企业。我们一直在美国进行投资,但我们很清楚,这个行业是个全球性的行业。”他表示,“我们希望保证自己正成分利用全球最优秀的智力资源。”
不得不为的战略转移
位于上海的飞利浦中国首席技术官佛朗斯-安派尔(Frans van Empel)表示,跨国企业不得不增大他们在亚洲的员工队伍,而不是在欧洲或者北美。“我们必须吧注意力放在中国。”“看看中国现在的情况。她具有全球1/5的人口,中国政府正成为全球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当中国处在这样的位置的时候,你不得不参与其中。”通过在中国而不是荷兰增加更多的工程师,飞利浦能够更加清楚的掌握在这个主要市场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在中国这样的重要的国家,你不得不采用该国的资源为这个市场生产正确的产品。”
这些对于跨哦国企业改善在当前世界上最红火的市场上的表现是好消息。但这对于那些担心工作问题的美国人却并非是什么好兆头。中国的优势是巨大的,布什总统圣-路易斯演讲的撰稿人很清楚的了解这一点,但也无可奈何。虽然,那些布什总统周围的货物箱商标有“美国制造”的字样,但CNN的记者却报道说,即使这些箱子里的货物也是“中国制造”。
这些跨国企业正在中国等亚洲国家招募更多的白领员工,正如当年将蓝领工作转移到这些国家一样,布什的总统演说不能阻止这一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