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chineseapple (雯雯*随手种的花季) at 2001.12.26 21:14
A――飘儿 B――净悟
A
那一年我随堂姐去这座寺里还愿。其实半年前就来过一次, 除了方丈,这里的僧人中我还见过、其实不如说听说过一个叫净悟的和尚。净悟是方丈最小的师弟,据说他和当时几位有名的禅师都有过交情,而且还有一位请他到自己的禅院里任首座,他以自己还没有彻底参悟而婉拒了。半年前那一次我独自溜到寺后玩,在一片新植的竹林里远远地见过他,当时他正在努力把一段竹子做成笛子。
不知为什么,那一刻,我感到我们之间会有些故事发生了。
B
那个姑娘有将近半年没来过了,以前有几次见她在大雄宝殿前的那幅对联前凝视,那也是我喜欢的一幅对联。最近一次是在后院的竹林里远远地看见了她,当时我正背着大伙在竹林里挑了一段竹子在做笛子。倒不是怕他们看见,只是不愿跟他们解释太多。方丈师兄教导他们:万物皆是生灵,都应当珍惜,我想他们是接受不了我毁掉一棵竹子的。而我却希望这段有灵性的竹子能够通过美妙的声音达到不同于其他竹子的另一种境界,确切的说是另一种生存状态。
5年前,师父圆寂的时候曾经对我说:“你是我最有灵性的徒弟,可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慧根。我知道的只是你的这份灵性如果不经约束的话,可能会走向另一条道路,而这条道路通向哪里我也不知道,希望这是另一条通往佛法的路。”
其实,佛在我心中到底是什么样的,我至今还没有认清,有时候我觉得他就是禅房前的那棵梨树,有时我又觉得他高高在上、遥不可及,根本看不到他的模样。
这时,我眯着的眼睛看到了那个特别的姑娘,暗红色的衣服上绣着一小丛青竹,有点神秘、有点清爽。不像善男信女们迷惘而虔诚的眼神,她的眼神有着旁观者的高远,却并不冷漠。
A
当我从一个和尚的手里接过一束香时,我抬头看见了那缕淡淡的笑意,在递给我那束香的同时,净悟微笑着轻声问:“姑娘不是从来不参拜佛像的吗?”“是啊,我只是替我的堂姐来取香而已。”望着那个让我觉得很愉快的笑容,我不由地又加了一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虽然不同,但我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
于是,那缕笑意变得更加明显了,很真诚,还有点令人眩晕。
B
师父如果在的话,不知道会称这为灵性还是慧根,可是我知道,无论怎样师父是不可能收一个年轻美貌的姑娘做徒弟的,而且,关键是,她不会到这个地方来。她有自己的世界,一个不需要佛、不需要崇拜和寄托的自然世界,就像这段做成笛子的翠竹,她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着。
那次跟她攀谈后,我时常会在坐禅的时候想到她,甚至个别时候会分不清心中的佛与她的区别,可这个佛却绝绝对对不是大雄宝殿里正襟危坐的那尊佛。也许佛也有不同的存在状态?
这半个月来,我几乎天天到寺后的这片竹林中来,在一个清静的地方用那段灵性的竹子吹奏几段乐曲,偶尔还有几只山鸟从竹丛上飞过,总让我怀疑这里是灵山,我就是佛。现在,我知道,她来了,没有脚步声,只是感觉。不是刻意在等,却因为她的来临而有些激动。
“激动”这个字眼离开我已经很久了,回忆起来还是五六年前与几位禅师一同参禅时激动过。虽然我知道,她是名女子,年轻美貌的女子,作为和尚是应该避嫌的,可是她就像这片竹林一样,是美的,任何美都是应该用心欣赏和感受的,这才是佛让这世界充满了美的本意吧。
我没有回头,继续吹奏着那段灵性的竹子。我之所以不叫它笛子而依然称作竹子,是因为它本来就是竹子,现在仍然是段竹子,只不过与其他竹子不同,它是段会奏出美妙声音的竹子,但它仍然是段竹子,只是存在的方式不同罢了。
就像我,我是个和尚,一个被称为有灵性的和尚,可我仍然是人,以和尚的方式存在的人。佛也是人,以佛的形式存在的人,所不同的是,佛的存在是一种模糊、甚至虚构的概念,不为人的五官所感觉,所以它才神秘。其实,当你不再看、不再听、不再嗅、不再感觉时,佛就在你心里;而你睁开眼、竖起耳、呼吸并触摸时,佛就在这大千世界,充满在空气中、水里、每个生命的肢体里。
她就是一尊佛。
A
大部分人都在水面上,而我行走在水底。人们总觉得水面上有惊涛骇浪、有风平浪静,变化莫测。其实,水底也有浪,有平静,有暗流,只不过这些并不是用眼看到的,而是感受到的。
我在水底行走的时候遇上了他。
他正在用笛子吹奏着一段音乐,回荡在空旷的山谷中显得更加空灵和悠扬。我轻轻地走近,在还有一段能够保持欣赏的心境的距离停了下来。他没有回头,但我知道,他知道我来了。
我说我知道你的心中有个结,虽然你勘破世事。和师兄弟们比起来你并不算太特别,可是你心中那潭净水正在泛着微微的涟漪。其实,不仅和尚是人,连佛祖也是人,同样要吸进这飘着花香的空气,同样要看到这世间万物,同样要被感动、被困惑、被执著所累。
执著是一种累吗?或许不是吧?地藏菩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不也是一种执著吗?
如果执著不是一种累的话,那执著又有什么不好呢?为什么要去掉执著心呢?
佛就是那个可以做想做的事的人吧?
B
被世人称作“欲念”的东西已经很多年没有在我的心里出现了,无论是成佛还是成人。我静静地看着殿里的那尊菩萨,静静地看着匍匐在菩萨前的信徒们,静静地看着佛经,静静地看着这世界;我默默地祝福着信佛和不信佛的人们,我默默地潜心领会着佛法的深意,我默默地欣赏着这个世界。
从来不想拥有什么,所以没有欲念。
其实,这青色的僧袍在我看来并不代表什么,只是生活中的习惯而已,在僧袍下的这个躯体在任何一件袍子下面都是一样的。
而现在,一颗种子在青色的僧袍下蠢蠢欲动。
我知道,每一粒种子从出生时起就希望长成一棵树。如今,我心里的这粒种子,它要发芽。
我不想拔掉这棵新芽,它是那样鲜嫩,充满了生机。我喜欢有生机的东西,但我不知道,原来,在我的心里也有。
可是我不能不拔掉它,佛对众生说:这是杂草。
A
风轻轻地吹拂着他青色的衣襟,微微飘动的青衣下掩藏着一颗跃动的心。我知道,因为我,那颗原来看似平静的心不再平静了。
静是美,动也是美。
我不愿回避。
B
我要除掉杂念,除掉不该发芽的那颗种子,虽然它是那么鲜嫩,充满了生机。
我依然没有回头,却是因了我的眼睛,不敢看到那诱惑我的生灵。我依然没有开口,却是因了那声音,会暴露我不再安然的心境。我依然没有走掉,却是因了我的心中,一颗发芽的种子已经生出了根茎。
原来,我也有所求。我求这天能任我飞翔,我求这海能任我遨游,我求这世间能任我爱恨,我求我心能回到我身。
五六年前,我的心就开始变得越来越大,大的能容下整个世界,因而它也越来越像空气一样变得稀薄。我想,这是一种空。我以为从此我开悟了。
现在,我感到我的心在缩小,变得越来越实,实得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它的跳动。它又回来了。
A
沉默,长久的沉默。虽然我很想打破它,可是我怕,怕这沉默被打破后就再也找不回这空灵的笛声。
B
这时间凝固了,空气越来越沉重地压迫着我。就像面对着一个秀美的峡谷,我想看清它只能跳下去,可是又怕跳下去后看到的只是个漆黑的悬崖。
A
距离,还是来时的距离,但其实它已经缩短了,他的心跳就在我的耳边,伸手就可以触摸到他那青色的长袍。
可是我不敢,我怕一伸手就会打破他平静的世界。
也许他的世界里不该有我。
B
一缕清香随风飘了过来,就像她衣服上绣的青竹一样。如果仅仅是这种清香,我想我会将那颗发芽的种子永远珍藏。可是不是,我从这缕清香中听到了她跃动的心跳,感觉到了她的体温。于是,那颗种子开始抽出第一片嫩叶。
A
我看见他轻轻地站了起来,转身走了过来。
他苏醒了。
B
那双清澈的眼睛,发出灿烂的光泽,晶莹的液体在里面闪烁。
她的手柔若无骨,凉凉的在我的手中。
A
那缕笑容再次浮上了他的脸颊,让我不觉又有些眩晕。
B
我跳了下来,在空中,我看见峡谷下的景色,真的很美,很美。
A
许久,他拉着我的手,缓缓地走向通往山顶的路。既不是通向寺庙的路,也不是我来时的路,而是一条很少人走的山路。
我预感到,有一天他还会回到寺庙,而我还是不得不再踏上来时的路。
B
佛说:你拥有什么?
我想了许久才回答:什么也没有,原来我以为我有自己的本心,可是我现在才发现连自己也不属于我。
by chineseapple (雯雯*随手种的花季) at 2001.12.26 21:14
A――飘儿 B――净悟
A
那一年我随堂姐去这座寺里还愿。其实半年前就来过一次, 除了方丈,这里的僧人中我还见过、其实不如说听说过一个叫净悟的和尚。净悟是方丈最小的师弟,据说他和当时几位有名的禅师都有过交情,而且还有一位请他到自己的禅院里任首座,他以自己还没有彻底参悟而婉拒了。半年前那一次我独自溜到寺后玩,在一片新植的竹林里远远地见过他,当时他正在努力把一段竹子做成笛子。
不知为什么,那一刻,我感到我们之间会有些故事发生了。
B
那个姑娘有将近半年没来过了,以前有几次见她在大雄宝殿前的那幅对联前凝视,那也是我喜欢的一幅对联。最近一次是在后院的竹林里远远地看见了她,当时我正背着大伙在竹林里挑了一段竹子在做笛子。倒不是怕他们看见,只是不愿跟他们解释太多。方丈师兄教导他们:万物皆是生灵,都应当珍惜,我想他们是接受不了我毁掉一棵竹子的。而我却希望这段有灵性的竹子能够通过美妙的声音达到不同于其他竹子的另一种境界,确切的说是另一种生存状态。
5年前,师父圆寂的时候曾经对我说:“你是我最有灵性的徒弟,可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慧根。我知道的只是你的这份灵性如果不经约束的话,可能会走向另一条道路,而这条道路通向哪里我也不知道,希望这是另一条通往佛法的路。”
其实,佛在我心中到底是什么样的,我至今还没有认清,有时候我觉得他就是禅房前的那棵梨树,有时我又觉得他高高在上、遥不可及,根本看不到他的模样。
这时,我眯着的眼睛看到了那个特别的姑娘,暗红色的衣服上绣着一小丛青竹,有点神秘、有点清爽。不像善男信女们迷惘而虔诚的眼神,她的眼神有着旁观者的高远,却并不冷漠。
A
当我从一个和尚的手里接过一束香时,我抬头看见了那缕淡淡的笑意,在递给我那束香的同时,净悟微笑着轻声问:“姑娘不是从来不参拜佛像的吗?”“是啊,我只是替我的堂姐来取香而已。”望着那个让我觉得很愉快的笑容,我不由地又加了一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虽然不同,但我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
于是,那缕笑意变得更加明显了,很真诚,还有点令人眩晕。
B
师父如果在的话,不知道会称这为灵性还是慧根,可是我知道,无论怎样师父是不可能收一个年轻美貌的姑娘做徒弟的,而且,关键是,她不会到这个地方来。她有自己的世界,一个不需要佛、不需要崇拜和寄托的自然世界,就像这段做成笛子的翠竹,她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着。
那次跟她攀谈后,我时常会在坐禅的时候想到她,甚至个别时候会分不清心中的佛与她的区别,可这个佛却绝绝对对不是大雄宝殿里正襟危坐的那尊佛。也许佛也有不同的存在状态?
这半个月来,我几乎天天到寺后的这片竹林中来,在一个清静的地方用那段灵性的竹子吹奏几段乐曲,偶尔还有几只山鸟从竹丛上飞过,总让我怀疑这里是灵山,我就是佛。现在,我知道,她来了,没有脚步声,只是感觉。不是刻意在等,却因为她的来临而有些激动。
“激动”这个字眼离开我已经很久了,回忆起来还是五六年前与几位禅师一同参禅时激动过。虽然我知道,她是名女子,年轻美貌的女子,作为和尚是应该避嫌的,可是她就像这片竹林一样,是美的,任何美都是应该用心欣赏和感受的,这才是佛让这世界充满了美的本意吧。
我没有回头,继续吹奏着那段灵性的竹子。我之所以不叫它笛子而依然称作竹子,是因为它本来就是竹子,现在仍然是段竹子,只不过与其他竹子不同,它是段会奏出美妙声音的竹子,但它仍然是段竹子,只是存在的方式不同罢了。
就像我,我是个和尚,一个被称为有灵性的和尚,可我仍然是人,以和尚的方式存在的人。佛也是人,以佛的形式存在的人,所不同的是,佛的存在是一种模糊、甚至虚构的概念,不为人的五官所感觉,所以它才神秘。其实,当你不再看、不再听、不再嗅、不再感觉时,佛就在你心里;而你睁开眼、竖起耳、呼吸并触摸时,佛就在这大千世界,充满在空气中、水里、每个生命的肢体里。
她就是一尊佛。
A
大部分人都在水面上,而我行走在水底。人们总觉得水面上有惊涛骇浪、有风平浪静,变化莫测。其实,水底也有浪,有平静,有暗流,只不过这些并不是用眼看到的,而是感受到的。
我在水底行走的时候遇上了他。
他正在用笛子吹奏着一段音乐,回荡在空旷的山谷中显得更加空灵和悠扬。我轻轻地走近,在还有一段能够保持欣赏的心境的距离停了下来。他没有回头,但我知道,他知道我来了。
我说我知道你的心中有个结,虽然你勘破世事。和师兄弟们比起来你并不算太特别,可是你心中那潭净水正在泛着微微的涟漪。其实,不仅和尚是人,连佛祖也是人,同样要吸进这飘着花香的空气,同样要看到这世间万物,同样要被感动、被困惑、被执著所累。
执著是一种累吗?或许不是吧?地藏菩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不也是一种执著吗?
如果执著不是一种累的话,那执著又有什么不好呢?为什么要去掉执著心呢?
佛就是那个可以做想做的事的人吧?
B
被世人称作“欲念”的东西已经很多年没有在我的心里出现了,无论是成佛还是成人。我静静地看着殿里的那尊菩萨,静静地看着匍匐在菩萨前的信徒们,静静地看着佛经,静静地看着这世界;我默默地祝福着信佛和不信佛的人们,我默默地潜心领会着佛法的深意,我默默地欣赏着这个世界。
从来不想拥有什么,所以没有欲念。
其实,这青色的僧袍在我看来并不代表什么,只是生活中的习惯而已,在僧袍下的这个躯体在任何一件袍子下面都是一样的。
而现在,一颗种子在青色的僧袍下蠢蠢欲动。
我知道,每一粒种子从出生时起就希望长成一棵树。如今,我心里的这粒种子,它要发芽。
我不想拔掉这棵新芽,它是那样鲜嫩,充满了生机。我喜欢有生机的东西,但我不知道,原来,在我的心里也有。
可是我不能不拔掉它,佛对众生说:这是杂草。
A
风轻轻地吹拂着他青色的衣襟,微微飘动的青衣下掩藏着一颗跃动的心。我知道,因为我,那颗原来看似平静的心不再平静了。
静是美,动也是美。
我不愿回避。
B
我要除掉杂念,除掉不该发芽的那颗种子,虽然它是那么鲜嫩,充满了生机。
我依然没有回头,却是因了我的眼睛,不敢看到那诱惑我的生灵。我依然没有开口,却是因了那声音,会暴露我不再安然的心境。我依然没有走掉,却是因了我的心中,一颗发芽的种子已经生出了根茎。
原来,我也有所求。我求这天能任我飞翔,我求这海能任我遨游,我求这世间能任我爱恨,我求我心能回到我身。
五六年前,我的心就开始变得越来越大,大的能容下整个世界,因而它也越来越像空气一样变得稀薄。我想,这是一种空。我以为从此我开悟了。
现在,我感到我的心在缩小,变得越来越实,实得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它的跳动。它又回来了。
A
沉默,长久的沉默。虽然我很想打破它,可是我怕,怕这沉默被打破后就再也找不回这空灵的笛声。
B
这时间凝固了,空气越来越沉重地压迫着我。就像面对着一个秀美的峡谷,我想看清它只能跳下去,可是又怕跳下去后看到的只是个漆黑的悬崖。
A
距离,还是来时的距离,但其实它已经缩短了,他的心跳就在我的耳边,伸手就可以触摸到他那青色的长袍。
可是我不敢,我怕一伸手就会打破他平静的世界。
也许他的世界里不该有我。
B
一缕清香随风飘了过来,就像她衣服上绣的青竹一样。如果仅仅是这种清香,我想我会将那颗发芽的种子永远珍藏。可是不是,我从这缕清香中听到了她跃动的心跳,感觉到了她的体温。于是,那颗种子开始抽出第一片嫩叶。
A
我看见他轻轻地站了起来,转身走了过来。
他苏醒了。
B
那双清澈的眼睛,发出灿烂的光泽,晶莹的液体在里面闪烁。
她的手柔若无骨,凉凉的在我的手中。
A
那缕笑容再次浮上了他的脸颊,让我不觉又有些眩晕。
B
我跳了下来,在空中,我看见峡谷下的景色,真的很美,很美。
A
许久,他拉着我的手,缓缓地走向通往山顶的路。既不是通向寺庙的路,也不是我来时的路,而是一条很少人走的山路。
我预感到,有一天他还会回到寺庙,而我还是不得不再踏上来时的路。
B
佛说:你拥有什么?
我想了许久才回答:什么也没有,原来我以为我有自己的本心,可是我现在才发现连自己也不属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