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宋体][FONT=楷体]越剧百年——从田间走向世界[/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宋体]浙江嵊县南邻绍兴,东有高耸云霄的四明山,西有陡峭险峻的太白山,富有神话色彩的天姥山在县城的南面,北面则是巍娥的雩山。清澈的剡溪穿过群山注入曹娥江。嵊县古称剡县,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采的民间文艺。溪山相映如画的秀丽景象在东南山水中久负盛名。古人称这里“气聚山川之秀,景开图画之奇”。谢灵运、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陆游、苏轼、王安石、欧阳修、汤显祖、袁枚等杰出诗人都曾到这里游历并留下了脍灸人口的诗篇。[/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宋体]1852年的一天,嵊县西乡马塘村有个叫金其炳的农民[/FONT][FONT=宋体]在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新的“唱书”曲调。他用这种曲调来歌唱眼前景物、当地新闻和简单故事,吸引了不少人向他学唱。起初,唱书是农民劳动之余的自娱自乐,故称田头唱书;后来它发展成农闲时讨年糕、粽子的谋生补充手段,称沿门唱书;再后来出现半农半艺、带有职业性的落地唱书和走台唱书,其唱腔也吸收湖州[/FONT][FONT=宋体][三跳]演变成[呤哦调],唱书内容也不断丰富,出现根据民间故事和弹词等改编的长篇书目。[/FONT]
[FONT=宋体]。。[/FONT][FONT=宋体]1906年春节期间,唱书艺人在浙江余杭进行了分角色演出的初次尝试。清明节时在嵊县东王村用稻桶、门板搭成的草台上正式以戏曲形式演出,从此诞生了一个新的剧种。由于艺人基本上都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俗称男班。所用曲调沿用唱书时的“呤哦调”,以人声帮腔,无丝弦伴奏,剧目多民间小戏。[/FONT][FONT=宋体]为了与“绍兴大班”相区别,人们管这种戏叫“小歌班”。[/FONT][FONT=宋体]小歌班诞生后,从嵊县向邻近的绍兴、宁波一带流布。[/FONT][FONT=宋体]1910年进入省城杭州。1917年5月13日,初次进入上海,在十六铺“新化园”演出,因粗糙简陋,观众寥寥,不足一月即结束。以后又有三班小歌班艺人来上海,在几经失败之后,艺人们注意学习绍兴大班和京剧的表演技巧,艺术上有所提高。从1920年起,小歌班集中了几乎所有较知名的演员,编演了一些有自己特色、引人入胜的新剧目,如把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编为连台本戏,又如编演了《孟丽君》,重新改编移植了《碧玉簪》。这些剧目顺应了五四运动后争取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思潮的兴起,因而受到广大观众欢迎。[/FONT]
[FONT=宋体]。。[/FONT][FONT=宋体]1923年7月,在上海经商的嵊县商人王金水受京剧“髦儿戏”的启发,在嵊县施家岙办起第一个女班,招收9岁到13岁的女孩子20余人,边教戏边进行基本功训练。1924年1月,该女班到上海在升平歌舞台演出,报纸广告上称"髦儿小歌班"。由于演技幼稚,仅演出4天8场便告结束,但它却标志着越剧史上的一个新时期——女子越剧的开始。[/FONT]
[FONT=宋体]。。[/FONT][FONT=宋体]“越剧”这个名称,首次出现在[/FONT][FONT=宋体] 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演出广告中。[/FONT]
[FONT=宋体]。。[/FONT][FONT=宋体]抗日战争爆发前,杭州、宁波是女班的大本营,绍兴、温州也经常有演出。也有一些女演员陆续来沪,如[/FONT][FONT=宋体]“越新舞台”的王杏花等,“东安舞台”的徐玉兰等、“四季春班”的袁雪芬、傅全香等。但抗战前女班在上海的演出带有流动性质,演出场所多为茶楼和小型剧场。这时期,除男班、女班单独演出外,还有男女混合演出的形式。混演是男班女班交替时期的一种特殊现象,它与后来男女合演的区别在于演员性别与角色性别未必一致。[/FONT]
[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四十年代初女子越剧在上海蓬勃发展,在艺术上吸取了昆剧、话剧的营养,逐渐成熟。以袁雪芬、尹桂芳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在体制和艺术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新编越剧《祥林嫂》的演出是越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正是这批老艺术家的勇于改革、积极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博采众长,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逐渐形成了各具艺术特色的越剧流派。 [/FONT]
[FONT=宋体]。。[/FONT][FONT=宋体]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前期,越剧界处在创造力旺盛的时期,[/FONT][FONT=宋体]当时中国大陆共有[/FONT][FONT=宋体]21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专业越剧团,[/FONT][FONT=宋体]涌现出来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艺术精品,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等,在剧本文学、表演、音乐唱腔、舞台美术等各方面都达到新的艺术高度,从整体上提升了越剧的水准。其中[/FONT][FONT=宋体]1953年拍摄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大陆第一部大型彩色影片,1954年周恩来把它带到日内瓦会议上招待外宾,受到包括卓别林在内的各国人士的赞扬,为中国赢得了荣誉;不久它还在卡洛维法利国际电影节上获音乐片奖,这是大陆电影首次在国际上获奖。[/FONT]
[FONT=宋体]。。[/FONT][FONT=宋体]1962年由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越剧电影《红楼梦》是越剧历史上难以跨越的里程碑式的经典之作。1978年,这部被雪藏了15年的越剧电影重见天日,全国有36家电影院24小时连放,四年内各地票房总收入达到2亿多元,而当时人们的平均月工资仅36元。在上海,无数戏迷甚至要提早一天搬着凳子去戏院占位,一看就是十几遍,如今的许多越剧名角正是在这部电影的感召下迈进了越剧殿堂,而能把所有角色都唱下来的普通老百姓更是不计其数,“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由此家喻户晓。 [/FONT]
[FONT=宋体]。。[/FONT][FONT=宋体]二十世纪末以来,越剧更是被众多的爱好者从中国大陆携往海外。以加拿大首都渥太华为例,最近几年,年年都有许多次越剧表演出现在各种场合。近闻有“菲菲戏剧苑”计划在[/FONT][FONT=宋体]4月下旬拉开帷幕的“戏曲大汇演”中隆重推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越剧曲目,我们这些海外越迷将拭目以待。[/FONT]
[FONT=宋体]。。[/FONT][FONT=宋体]越剧,以其抒情柔美、富有诗情画意的独特风格,赢得了大江南北广大观众的深深喜爱。在百余年的时间里,她从田间来到都市,并最终从中国走向世界。[/FONT]
[FONT=宋体](海外越迷)云际征鸿[/FONT]
[/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