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石悦采访记

笑言

早期用户
管理成员
VIP
注册
2002-01-16
消息
5,925
荣誉分数
18,522
声望点数
1,393
[转载]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石悦采访记
董倩导语:

  流行,或者用现在通常的说法,叫“火”,一般认为是脆弱的,易碎的,转瞬即逝的,但是这本书,《明朝那些事儿》,2006年一露面就马上销售一空,到现在3年的时间了,出版了6册,销量已经累计近500万册。作者当年明月是采用先在网上自己的博客上连载,再出版的方式,而他的博客点击率已经达到了1亿9千万次,读者继续在忠实地等待着他的《明朝那些事儿》第七卷。讲历史的居然能达到这种火爆程度,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持续地保持着这种热度,真的是个奇迹,而更让我这个学历史专业的人好奇的是,创造这个奇迹的,并不是一位历史专业出身的人,当年明月的真名叫石悦,是一位学法律专业的公务员。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怎么做到的?《明朝那些事儿》以《朱元璋卷》开篇,而《朱元璋卷》又是这样开头的: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好吧,那我们这个探讨当年明月人生历史的节目也从一份档案开始吧。

  人物档案

  石悦 笔名 当年明月

  29岁 湖北人 公务员 社科院明史学会会员 副研究员

  1996年——2000年就读于某大学法律专业

  2006年开始写作《明朝那些事儿》

  至今已出版6册 销量近500万册

  解说:这就是当年明月,这个时候我们还是叫他石悦吧,因为他现在过着和普通人一样的日子,作为国家公务员,每天按时出入着这个大门,上班,下班,日复一日。但他又和普通人不一样,因为他有着一个很多很多人都熟悉的笔名,当年明月,他喊着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的口号动笔写了明史,他以他的方式做到了,那么就让我们也试着以他的方式和风格,去走进他的世界吧。咱们就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开始说起。

  石悦打车。上车。

  石悦:每天上车我喜欢看漫画。没想到吧。

  石悦:反正能放松一下,脑袋太紧张,看漫画也是思考,比较的看。

  记者:能思考什么?

  石悦:告诉你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这种人他特别可怜,就是别人可以有一种状态叫做不想事儿,但是这种人他没有这种状态,他无时无刻他总要想点事儿他才高兴你知道吗,我大概就属于这种人,不是说我有意地要去想这件事儿,而是我不想事儿就觉得特难过。

  石悦:你说挺可怜吧,反正我觉得(可怜)。

  访谈。

  石悦:/别人给我总结是,应该懂的你完全不懂,不应该懂的你懂很多,/我二十岁就考上了海关,全国只招五个人,好像是平均260个人挑一个,2000年我考上了,我第一次拿工资好像就是六千。生活毫无压力,/基本上很多时候,完全没有任何的生活上的忧虑和各种情况,所以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开心很高兴的。

  记者:现在呢?

  石悦:好像不怎么高兴,/我这个人的生活,回想一下,不适于这个世界,我才想明白,原来我认为别人很奇怪,后来我才明白,原来是我自己很奇怪。

  记者:从什么时候开始想明白这事的?

  石悦:大概一两年前吧,原来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总觉得,别人都是很奇怪的,后来我才发现,在别人眼里我才是怪异人。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发现这一点呢,我从来没有发现很多别人会做的事,我完全不会做。

  记者:比如说?

  石悦:我告诉你,上大学第一次,去洗衣服,这事比较丢人。我把洗衣粉倒在洗衣盆里了,然后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就问了旁边一个洗衣服的人,我问他怎么办。他看了我很长时间,这个事我回头想想不觉得幽默,他看我很半天,他说用手搓啊。然后他后来还挺善良,可能由于自己说话的语气太生硬,于是他马上说,其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件事情,当时我没有感觉,后来我想想,好像还挺幽默的。还有包括我去,原来都是自己住嘛,后来去大学住集体宿舍,有一次,我晚上出去,是洗把脸还是上洗手间,我忘了,因为厕所在外面,我回来的时候发现门关了,如果是你你怎么办呢,敲门对吧,我没有敲门,我在门外等了三个钟头。

  记者:你等什么呢?

  石悦:等到有人出来我再进去。为什么不敲门你知道吗,我不爱给人添麻烦,我极厌恶给人添麻烦。但是你知道这种行为都是很不可思议的,我原先,记得看到一个故事,中国科学院有个专家,每次送苹果给人家,都送烂苹果,为什么呢,因为是很早以前,别人送过一些苹果给他,那是困难时期,只有烂苹果,他觉得挺好吃,他觉得这是很高的礼遇,所以以后他每次买了好苹果,他也等它烂了再送给别人,我当时还笑过别人,后来想想也差不多了,我觉得我就是这样的人,很多时候,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世我都要学习。

  记者:所有的人都是这么长大的啊?

  石悦:但是我不同,因为我已经二十多岁了。

  石悦:我觉得,我对这个很没有悟性。

  记者:这样有没有什么不好吗?因为这个人,可能在一方面取得成功,就要在另外一方面的不成功做代价。

  石悦:但是,于我而言,这未必是件什么好事。

  记者:你觉得什么不好呢?

  石悦:就是我觉得生活不在我的掌控之内,我的想法、思想,很像老年人。

  记者:你没有生活能力吗,你的意思是?

  石悦:不,我是说思想很像老年人,很具体的行动,很像婴儿。

  记者:那成年这段去哪了?

  石悦:我不知道。我跟你说,二十六岁之前我不信道,你知道吗,就是天道,后来我相信了,他总有规则,这个世界是有规律的。

  记者:那发生在你身上的规律应该是什么?

  石悦:发生在我身上的规律就是,那种突然的意识,到了我的身体里,再用这个身体,借用这个身体存在,然后写出来东西给别人看。我有个朋友跟我说,说看你写的书,跟你本人完全不相同。

  记者:是的。

  石悦:你也这么感觉是吗?

  记者:是,我当看到你第一眼的时候,我不相信那些文字,那个笔体是你写的。你是愿意让我称呼你石悦,还是让我称呼当年明月?

  石悦:就叫明月嘛,好吧。

  解说:26岁,正是石悦开始以当年明月的笔名写《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那一年,石悦怎么就突然成了当年明月?要弄清这点,我们也得像他研究朱重八怎么成了朱元璋,大明王朝怎么建立起来的那样,从头说起,看看石悦同学的历史世界是怎么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

  记者:我特别想知道,你当时为什么对历史感兴趣,我之所以不喜欢历史,是因为我从小受的这个历史的教育,从初中开始,包括从小学开始,老师就让我们背第几页,/所以我不喜欢它,到了大学之后,又是这个理论那个理论,这个观点那个观点,所以我不喜欢,所以我很想知道,你为什么喜欢历史?

  石悦:我不是学历史的,学法律的。

  记者: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我看很多资料说,你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历史,这是真的吗?

  石悦:这不知道,也是瞎编吧,到底具体怎么回事,我告诉你,具体事件发生在我四岁或者五岁的时候,我爸说要给我买《上下五千年》,有很多媒体在这就说,我特喜欢,特别想要。我告诉你,是错误的。

  记者:你不想要?

  石悦:我未必想要,很简单,他给你东西,你不要吗?

  石悦:后来他给了我之后,我就在家看嘛。你要知道,为什么我会走到今天呢,实在说,说是教育得多好,真谈不上,我告诉你,我父母对我的教育,是基本上比较懒,他不用带我去公园玩,一星期可能去一次,上班时间把我关家里。

  石悦:我上学比较早,我五岁上学的,有时候回家之后,我父母比较忙,我就自己在家关着呗,由于关久了,所以我就不太想出去了,

  记者:把你关起来,你做什么呢?

  石悦:看书啊。

  记者:当时很多小孩,对书不感兴趣,你感兴趣?

  石悦:天可怜见啊,我说我也不一定感兴趣啊,但是有时候看见书,能看看嘛,能看看就继续看,但是我觉得是要有一点天赋的。

  记者:《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到底对你有影响没影响?

  石悦:影响很大,就是起码让我弄明白朝代是怎么回事,但是它写得很粗,你应该也知道,它没有什么意义,没有细节。

  记者:那个时候对历史有感觉了吗?

  石悦:没感觉,觉得是个故事,看吧。我为什么对历史感兴趣,我会告诉你的是,我后来到初中开始看二十四史,你知道那是文言文,二十四史。看二十四史,我告诉你是出于虚荣心。

  记者:为什么?

  石悦:别人看不懂。

  记者:可是你看得懂看不懂?

  00:22:07

  石悦:一定要先看《古文观止》,所以我付出的努力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

  记者:那有那么多历史,比如说世界史,你为什么选择中国史?

  石悦:孔子不是说,未知生,焉知死嘛,我中国的事,没搞明白,哪搞明白别的事呢?

  记者:那二十四史从哪本开始看的?

  石悦:《史记》啊。

  记者:那这本书是谁推荐给你的?

  石悦:自己找的,《上下五千年》里会有这些东西啊,它有记载啊,你就知道它从哪来的嘛,你就去找这书。其实我现在很不理解,某某专家一说研究,研究什么东西,几十年,十几年,我说我很惭愧,我不知道是我有天赋,还是怎么样,/如果一个人说他研究东西几十年,按照他说出来的那些话,他有两个可能性,一他骗我,二他太笨。我每天只看两个小时的书,只有两个小时。

  记者:现在还是当时?

  石悦:现在还看,我只是看了多年,我看了13年,差不多,系统的,有这个习惯,就有我今天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你要知道我在历史上有什么特长,告诉你,我就一点,叫感同身受。

  记者:那你初中的时候,通过《古文观止》开始读二十四史,当时为什么要走这条,在很多人看来都属于那种,比较偏的路,为什么?

  石悦:好像谈不上很偏吧。

  记者:那反正这兴趣不常见。

  石悦:对啊,我记得当时有很多娱乐,我都不会。我记得当时有滚铁环你会玩吗?

  记者:我知道,小男孩玩的。

  石悦:打陀螺,你知道吗?

  记者:知道。

  石悦:我都不会。很自卑啊,但是有一点值得骄傲,就是我看的你们看不懂。

  记者:二十四史整个中学六年,你都读完了吗?

  石悦:大致是,用了七年时间读完的,陆陆续续,当然我不像什么国学大师之类的人写的,读书读那么厉害,每一门都要做笔记,我没有。

  记者:那对于一个十来岁的男孩来说,二十四史,你从中读到的乐趣是什么,你遇到的困难是什么?是乐趣大,还是困难多?

  石悦:没有乐趣、困难这一说,我只是感觉,我能明白。

  记者:你能看明白,你明白的是故事,还是明白的是什么?

  石悦:我明白的是历史,我就告诉你的是,故事太简单了,会写故事的人一大把,但是懂历史的人很少。

  记者:历史和故事的区别是什么,在你眼里?

  石悦:很多,要感受。我觉得历史很狡猾,它很狡猾。

  记者:这个判断是从小就有?

  石悦:不,我是到后来,初中看书才看明白,其实记录这件事的史官,他有很多的话,想讲,然而他不告诉,就像鲁迅说,从字里看出字来。他不告诉你,他有很多话想说,他不说,因为历史史官他的职责是,干这事,干完就行了。不要你发表评论,结尾有评论,写个赞,那就是评论什么什么,这个人怎么样,但那个不是真心话,很多不是真心话。我只有这一样本领。你知道我懂得什么了吗,我懂得了,我觉得是我至今懂得了一个秘诀,就是我说的感同身受。

  记者:就是这四个字。

  石悦:对,为什么呢,历史很多人看了会觉得有什么问题,就是个故事嘛,对吧,我看到的不是,我看到的有很多东西,我给你举几个例子,痛苦、挣扎、悲伤、追悔莫及,这些情绪,我看到的是情绪,很多人不懂历史。历史其实最根本的有一个秘诀是什么,是你根本不知道,那个是真实发生过的,也就是说,你看历史的时候,你总认为它是故事,但是我要告诉你,它不是故事,它是真的,这就是历史的秘密。它是真的。

  记者:是真的,我们也是这么看的,但为什么有的人就看不出乐趣,看不出它的玄机来?

  石悦:因为你并不理解,真的是怎么回事,比方说我跟你做访谈,两个钟头,就两个钟头对吗,一分钟一分钟的过,对吧,其实古人也是一分钟一分钟的过,但是在史书上他只有一句话,他这一辈子可能只有一句话,所以你就很难理解他的痛苦,你知道吗,比方说,一段话,你说白起坑赵卒(《史记》白起活埋赵国投降士兵),三四十万人,就这么多人,几十万人,这句话,你觉得特普通对吧,很普通是吗?但是,你如果把它化成一个场景,你就知道它很可怕。几十万人的性命,他们也有性命,也有父母,也有妻子,就没了。

  记者:那历史如果这么看的话,那就不变得太沉重,你根本就没法前行了吗?

  石悦:对,所以我觉得不能这样。所以我,/自己承担了这些沉重感,但是我又希望大家明白,让大家理解,所以我用了一种轻松的方式来讲述,

  石悦:我说写的幽默的不是历史,我要告诉你们,幽默的只是我。

董倩串场:

  说到这儿,您大概就会理解了石悦同学对自己的描述,思想很像老年人,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少年老成,小小年纪竟然对历史有着如此洞察。前不久我采访刚刚再度出山担任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的时候,这位在商场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同志在谈到自己与联想的未来时,两次提到了《明朝那些事儿》:

  柳传志:我最近看明朝那些事儿,觉得哎呀,这个太妙了,很多东西很可以值得我们去对比,参考,挖出很多很深醒的道理出来。

  (闪白)

  柳传志:你看明朝那些事儿里面说朱元璋,他就是想那种制度,以为那样的话,他的子孙后代都能接下去,怎么样,甚至把功臣都杀了,其实这个事儿做了以后,还是做错了,所以不能实现的事儿,那就不能实现,我大概能实现的就是到这个程度。

  董倩串场:

  他们完全是不同年龄,不同领域的人,但石悦同学让历史生动地说话了,并且给今天的人指明了方向,他在艰涩的史料中看透了几百年的兴衰荣辱,战争权谋,当然,这在1996年的时候说还是后话了,那个时候这些东西还只是在高中生石悦的脑子里翻腾,而满脑子历史的石悦同学将和普通人一样,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着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选择,高考。

  记者:你读了这个史记,你读完了,二十四史,要我的理解,那你理所当然的,你高考的时候,就应当读历史系,那为什么,没读呢?

  石悦:不好找工作啊。

  记者:你还是很现实的人。

  石悦:这多不现实的问题啊,我很明白。

  记者:你为什么高考之前有两个月的时间辍学了,回家了?

  石悦:谁说的,不是辍学,其实是有,也没退学。

  记者:那干吗去了?

  石悦:我回家自己玩去了。

  记者:据我的记忆,应该是在高考之前,大家都是紧锣密鼓地去学习,你在干吗?

  石悦:我告诉你,我当时在干什么,我在看电视剧。

  记者:那要么就是两种,一个是你太自信了,我肯定能考上,再有一个就是你太不自信了,自暴自弃了,你是哪一种?

  石悦:我觉得看历史,看多了,对我有判断,我大致判断,上大学是不成问题的,所以呢,该学的也学了嘛,所以后来索性轻松轻松。

  记者:你爸爸怎么看你这个高考之前,就这么个懈怠的,整个的状态?

  石悦:他不知道,多简单,怎么能告诉他呢。

  记者:那你不上学,他不知道吗?

  石悦:他上班我也上班,他上班我就背书包上学去。

  记者:那你实际上去干什么了?

  石悦:然后他出门了,我再回来嘛。

  记者:后来他有没有知道你,实际上高考之前这段时间并没有复习?

  石悦:他好像知道吧。

  记者:那你最后,是真的在没复习的状况下就去高考,还是复习了几天。

  石悦:复习肯定是要复习。

  记者:那你想考哪啊?

  石悦:我当时也没想考哪,随便考个大学吧。

  记者:为什么,你既然对历史这么透彻,对自己也应该很透彻。我想干吗,我怎么规划我的人生,应该比别人更清晰,为什么那个时候反而让头脑糊涂起来了?

  石悦:没有,我很多事,是很将就的,你说我想干什么,我告诉你,没想过。

  记者:可是在那个关口,你要高考填志愿,你总不能将就吧?

  石悦:我是将就的,

  石悦:我就说我这个人很奇怪,我现在才发现,因为很多别人认为特别特别关口的事,我就觉得没什么,其实。

  记者:最后这个志愿谁给你填的?

  石悦:是我爸跟我一起去填的。

  记者:那最后怎么定的呢?这事还是得你自己决定啊。

  石悦:他帮我挑的。

  石悦:就是法律专业。

  记者:为什么要选这个呢,将来好找工作?

  石悦:对啊,当时一说法律出来,干什么都行。

  记者:我不理解的是,为什么在人生当口,你要由别人去给你作主?

  石悦:因为我可能觉得那玩意儿,没有什么太重要的意义。

  记者:那对你来说什么重要,连高考志愿连自己的未来都不重要,那什么重要呢?

  石悦:我不知道,我一直很迷茫,如果你能给我答案,我都觉得很高兴。你说什么对我更重要?

  记者:我觉得通过你高考填志愿这件事,我觉得你在这事上挺糊涂的。

  石悦:是吧,但是我可能有一点随遇而安的感觉吧。

  记者:所以当你父亲,给你写下法律系的时候,你也没什么反对?

  石悦:没反对。

  石悦:你随便,你只要不写航天系就行,那玩意儿我也没办法,我数学特别差。

  记者:你父母对你有没有寄托,你是家里唯一的一个孩子?

  石悦:对啊。

  记者:他们希望你做什么?

  石悦:平平安安的呗。

  记者:对,谁都希望孩子平安,他们有没有对你…

  石悦:真不希望我干什么大事。

  记者:不期望。

  石悦:不期望。

  记者:就是期望能考上个大学?

  石悦:对啊,考上大学找工作,跟他们安安分分过日子呗。

  记者:你也是这种想法吗?

  石悦:我跟你说实话,我现在很不理解,很多人,现在碰到人,雄心壮志看到我就说,向你学习,就一副慷慨激昂的,我要向你学习,我要做到家喻户晓,我要做到影响力巨大。我要做到我的书能卖到全国第一第二,几十年没有人超过我,我一定要做到什么。反正那个慷慨激昂,我就觉得跟那个,反正我看到他我就觉得很疑惑。

  石悦:我现在回头想,一二十年,于我而言,真是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解说:这听起来可真是个没有理想的同学,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80后?石悦同学的经历打破了人们很多丰富的想象,独生子女,衣食无忧,顺顺当当,于是他不属于生活坎坷的寒门学子一类;跟着感觉走没有远大目标极具现实感,于是他也不属于豪情满怀的理想主义者一类。成长时期似乎没有什么精彩故事伟大成就的石悦同学就这样考上了大学。

  记者:你的兴趣,是在历史,但是你报的专业是法律,你怎么去调配这个时间呢?

  石悦:那我再跟你说个轰动性的事,其实我上大学看得最多的是什么,你知道吗,是量子物理,所以我就说,我没有间断过看历史,但是我喜欢看量子物理。

  记者:这个兴趣又是怎么冒出来的?

  石悦:因为我记得,我看普兰克的一个传记,然后看到爱因斯坦的那句名言,叫上帝不扔色子(骰子)嘛,然后我就开始考量这个概念问题,包括量子物理里面的细致问题,包括很多学派这些东西。

  石悦:读得多了,还有精神病学。

  记者:兴趣?

  石悦:对啊。

  记者:那你当时到了大学之后,开始读哪段历史了?

  石悦:我开始读明史入清。

  记者:为什么一下子对明史感兴趣了?

  石悦:它史料最多。因为它离我们比较近,所以我一直在想,包括我看其他历史也很多,那我也可以写其他历史,都无所谓,但是我告诉你,其实我看什么书,告诉你,是延续了一个准则,就是前进。我想想,是这样一个场景,经常,上自习11点多,我自己在教室自习,自习完了自己出去。那个时候没有人了,教室没有人了,路上都没有人了,我记得是秋天,晚上很冷,我就走在路上,往宿舍走,只能听到我自己的脚步声。哪怕是出去玩的人,都回来了,只有我自己的脚步声,那个时候,我感到一种无比的喜悦。

  记者:喜悦?

  石悦:我感到我在不断地向前进,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很多种选择。最低的是温饱,对吧,然后是利益,就是钱,超越钱的,是名望,权力,但是在超越这些所有东西之上还有一样东西,叫智慧。你到这个世界上来,你应该有这样一个觉悟,就是你终究是要死的,这就是一个人他很悲剧的,他无论多厉害,无论多牛,无论多么嚣张,他都要死的,他都有终结那一天。那么在这段时间里做什么呢,不断地看书,懂得这个世界的很多东西,知道这个世界的规律,那是一种无比的喜悦,狂喜。每当我看到在街上晃的,大学里你知道,大学基本上叫自学,其实没有什么人学习,我不敢全部说,很多人不学习,我看到他们的时候,偷着经常出去玩,我大学那几年,在外面吃饭,能数得出来次数,很多时候我也不怎么吃饭,很多人说我是像神仙一样,找不到我这个人。其实我在教室上自习,或者看书,但我真不觉得,每次他们说,老好玩,老好玩,我真不觉得,我是一个被排斥的人,我不觉得孤独。

  记者:因为你有书?

  石悦:因为我知道我懂得越来越多。

  石悦:智慧,告诉你是一种无比强大的感觉,强大到你不会再畏惧任何人,这个世界上,无论是,开名车,住好房子,经常夸耀这些,为什么,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并不弱小,但这是虚的,因为他很容易戳破的,怎么样强大,只有智慧和知识的内在强大,让你自己懂得很多,对这个世界你有充分的了解,你就不会有委屈了。

  解说:从《明朝那些事儿》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当年明月的涉猎广泛,其中引用的名言名句出自经济、哲学等各种领域的专业书籍,当然也有不少阐述来自他的老本行,法律。这样的一个人要是放在明朝,用当年明月的话说,那应该算是博览群书、博学多才的才子了,不过这位石悦才子在四年大学生活结束的时候,又做出了一个别人意想不到的选择,为什么说又?因为这是决定石悦同学未来人生的第二个选择。

  记者:那你四年读了这么多的书之后,你又遇到了一个关口,又得由你自己做决定,那就是找工作,你自己想干点什么?

  石悦:就是看看有什么工作好,合适就找呗。我觉得大多数人都这个想法,我就想问问你,是不是很多人,他在找工作的时候,他都是想好了,自己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

  记者:比如说我,我目的非常明确,我就是喜欢当翻译,我喜欢外语,我希望能够把一种语言,表达成另外一种语言,这是我的人生目的。

  石悦:那你怎么上历史了呢?

  记者:因为我上大学,我没考上英语系,后来我校内分配,我就分到了历史系。

  在那个年代,恐怕不利于我的这个目标的实现,但是我始终没有放弃这个追求,所以我特别想知道,就是你这么喜欢历史,当你大学毕业的时候,找工作,就这个喜欢历史的这个念头,会不会影响你找工作?

  石悦:不会。

  记者:那你的目标是什么?

  石悦:没有什么具体目标。

  记者:就是找一份工作就行?

  石悦:对,我真跟你这么说,就是这样。

  石悦:我当时高考,考得真不好,到最后,你总得找一份,尽量找一份好的工作对吧,

  记者:什么叫好工作,我们有一个标准,就是既体面,又挣得多,又不用费劲。

  石悦:对,这种工作,据说是没有。什么工作都费劲,但是就是说,于我而言,我觉得我还算不错吧,当时全国能考到,我是,面试第三名,就进去了。

  记者:那你学习还是挺棒的。

  石悦:对,我这个人有点天赋。包括我高考,你为什么觉得奇怪呢,因为我有把握,我觉得我能考上,起码能上个大学,烂大学,好大学不说,起码是还能考上,我对我的天赋还比较有信心,就是,我觉得我还比较聪明,大多数事我不需要去看得多仔细,我就能看明白。我看一本书小说,一本二十万字的小说我只需要一个钟头。

  石悦:我有两个别人可能没有的能力。第一我看过的东西,一般不会忘。

  记者:过目不忘?

  石悦:不能算过目不忘,但是我想记住的,都能记住,一遍就行,第二我看书看得特别快,但我都能看到。

  记者:一目十行。

  石悦:差不多,当然那个哲学类的,或者比较深奥的东西,那不行,要慢慢研究。

  记者:你觉得这是你的过人之处?

  石悦:对,这两点确实是,因为我试过,我跟人试过我看书,一本书他早上给我,我中午就还他了。

  记者:在这个工作这件事上,你父亲起到什么作用了吗?

  石悦:没起作用。

  记者:他对你未来的定位,你们父子两个人说过没有?

  石悦:都没有,我爸就跟我说,你找个好工作就行了,后来考上那部门了,考上去之后,我爸挺高兴的。他就说你高兴吗?我说考上就考上了呗。

解说:2000年,石悦同学成为了一名国家公务员。说到这里我们会发现石悦把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分得很清楚,一方面他汲取各种知识经过深刻的思考建构起了自己智慧的头脑,但另一方面他又没有把这种研究当成职业,而是沿着现实的生活轨道继续平常的日子,不过他的精神旅途却从未中断过。

  记者:当时你还跟同事住在一块,住宿舍?

  石悦:对,有一个集体宿舍,大家觉得(我)不出来玩,我觉得我的世界也很简单,我就觉得我干吗出来玩呢,我觉得看看书挺好的,我又不给人惹麻烦。

  记者:你当时上班有具体的工作吗?

  石悦:有,那肯定要干完工作,回家才能这样。但是我有时候一想想,其实也很简单,说到底的话,无非就是一个你自己怎么选择,分配你的业余时间的问题。你不需要说是向谁解释,你一定要出去喝酒,吃饭,才行,其实在家看看书挺好,这只不过是我对于自己业余生活的一个选择。

  记者:那你看书的时候,种类是不是还会偏向于史书?

  石悦:对。为什么呢,历史这个东西,太深奥了。它都是最高层次的事,我无论身处在多小的房间里,我只要翻开那本书,我就是在看大海,它记述了无数人的一辈子,他们不断地挣扎想出头,想出名,有的是为了正义而奋斗,有的是为了失意而奋斗,这些人,无论他怎么折腾,最后只在这本书里,你一页纸翻过去,就能翻过无数人的一辈子。我在看一本很伟大的东西啊。所以我坐在那个小的房间里,我不会觉得自己很孤独,只不过是大多数人不明白它的乐趣,在那本书里,我可以看到很多人的挣扎、犹豫、踌躇,在那种情况下,他所受到的压力,和他所付出的努力,还有他不肯放弃,不肯妥协的勇气,我每次坐在房间里,都能看到这些东西。

  石悦:这种乐趣,是很多人无法想像的,为了这种乐趣,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娱乐你都可以忽略,很多人不理解,因为他并不知道,最有价值的东西,往往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东西。当我翻开书,我就能看到很多人的命运,当然大多数人看不到,他们看到的只是故事,我看到的是命运,一个人死了就不会再活回来,一个人崩溃了,就不会再恢复,一个人失败他很难再爬起来,所有的一切,都只在一张纸上。但是你是能感受到的,我感受到了。

  记者:那你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想法,把你感受到的东西,让别人知道,那就是说要写下来,什么时候开始的?

  石悦:也是想了大致有半年多时间吧,我觉得看到一定程度,就像是往罐子填水,它总要漫出来的。

  董倩串场:2006年3月10号,对于石悦来说这是个特别的日子,因为这一天,石悦公务员,成为了当年明月。他在自己的博客上用当年明月的网名,发表了《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篇,《朱元璋卷》开始了,这些文章还有一个副标题,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而这里也有必要横向纵向地看一下前后的背景,2005年前后易中天在百家讲坛用通俗的方式品三国,紧接着各种通俗讲史的节目和书也大量出现了,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通俗说史的时代。可是当年明月的目的却不仅如此。

  记者:为什么会在这一天?

  石悦:那天我好像听到一个声音跟我说,你应该写了。

  记者:谁跟你说的?

  石悦:我不知道,这个我不是玩玄的,我真觉得是一种那么一个声音在跟我说。

  记者:不是自己对自己说吧?

  石悦:不是,那个声音跟我说,你应该从现在开始,做一件事。这件事你怎么做呢,把你所知道的,所理解的,表达出来。

  记者:那为什么偏偏是明史呢?

  石悦:这个朝代我很熟悉嘛,而且这个朝代有很多被人误解的地方。其实我很多看的人物,我感觉跟别人很不一样,我能感到他内心的情绪。比方说我给你举个例子,像嘉靖年间的胡宗宪,大明王朝的一个主人公嘛,他最后死在监狱里,他是抗倭,抗倭名将,戚继光都是他的手下,一生经历都投入到抗倭中,最后因为政治斗争被抓进牢里,最后他死在牢里,自杀。死前留下两句诗句,宝剑埋深玉,忠魂绕白云。我每次看这两句诗我很感慨,我觉得他其实有很多事,他想说他说不出来,包括我也有很多话想说,我觉得是时候,可以说一点我自己的想法,把我二十多年来,对于这个世界,对于人生的看法,表述出来,哪怕它很幼稚,哪怕它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是属于滑稽。但我觉得,我应该用一个东西来纪念一下我生活过的这二十多年。

  记者:日记式的,是给自己的写的,还是给别人写的?

  石悦:开始是给自己写的,慢慢的就变成给别人写的了。

  记者:那你想写下来之后,跟别人分享什么呢?

  石悦:当然是希望别人了解。我希望得到共鸣和响应,因为一个人,在暗处唱歌,你固然会说,你很有艺术感觉,会很崇高,但是,要切记一点,沉默久了,就会爆发,爆发久了就会崩溃。一个人,在孤独的地方,自己表演,固然是可以的,但是你表演不了多久了。他希望得到共鸣,他希望得到对的承认。

  记者:我记得你说你初中读二十四史,就是希望炫耀,因为我会,我看得懂,你们看不懂。我记得马未都他说过一句话,当时我采访他,我到现在印象很深,他说炫耀,有几种可以炫耀的东西,一个是财富,一个是知识,那你写这东西的时候,有没有一种炫耀知识的感觉?

  石悦:有,还是有的,你想我不白读那么多年书了吗,你说我要有这么多知识,或者我懂得这么多东西,我还要说出来啊,那肯定还是有炫耀吧。

  记者:你看你第一篇文章的题目,叫做《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很好看,为什么要加上这个?

  石悦:因为我觉得很多人都总觉得历史特枯燥,包括你嘛。

  石悦:我看历史,我感触很深,为什么我说我写历史,可以卖到几百万册,可能除了二月河的书之外,我想没有人打破这个纪录,是因为我觉得我理解它。其实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吗,是为了表达我对历史的看法。这是我真正想说的,你觉得我写的书很幽默,告诉你,其实很残酷,/明史料上留下那些人,都是276年明朝历史中的精英,但他们留下的也只有一篇传记,或者一句话。这个人就消失了,一个人你的儿子会记得你的名字,你的孙子也会记得,但你孙子的儿子是肯定不记得的。就像你应该想不起你曾祖父的名字。这是很残酷的,这就是为什么古人那么想扬名立腕,你知道吗,他们比我们想得可明白了,比我们想得太清楚了,他们知道那么多人都消失了,没有任何痕迹,留不下来。几百年后的人,再看今天,不会知道有你这样一个人的。所以我知道历史的残酷性,也知道历史它为什么会那么恢弘,那么伟大。我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去写历史,因为这样写历史才有人看,我很坦率地说,历史这个东西,你不是北大历史系毕业的嘛,对吧,据说你也不喜欢历史。因为历史本来就不讨人喜欢,我告诉你为什么,历史没有大团圆结局。

  石悦:所以我用的手法,会让人觉得,看历史很轻松。

  记者:所以你定标题的时候,就是那些事儿?

  石悦:对。

  记者:这个也是反复思考?

  石悦:没有思考啊,就是一想就是这个。

  记者:你的笔名,叫当年明月,为什么起这么一个名呢?

  石悦:当是取了这样一个想法,有两句诗词我很喜欢,就是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我觉得很有意思。

  记者:比如说在网络上,这虚拟世界,你可以用当年明月,这样一个虚拟的名字,但是当他付诸于书的时候,文字,白纸黑字的时候,为什么不用本名?

  石悦:我为什么要用本名?

  记者:为什么不用呢?

  石悦:我并不想扬名立腕,也不想光宗耀祖。

  记者:你还是想躲藏在文字,和历史后头。

  石悦:因为我觉得,那写的,它不是我,我一直觉得我是个代言人。

  记者:你是觉得当年明月,并不是你石悦。

  石悦:对,惊讶吗,不用惊讶,我就那么想的。我到现在还这么想,我到现在都觉得,就是个代言人,我就用这个代言人的名字,去说出一些我想说的话,或者说我现在觉得,是有人寄托在我脑袋里,让我说出来的。

解说:我们可以设想出这样一幅场景:白天,他是在国家机关上班的石悦,晚上,他回到家里,走进小小的书房,打开电脑,翻开书本,他成了在电脑前敲打明史的当年明月,历史画卷渐渐展开,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记者:写了多长时间之后,就发现,有很多人愿意看了,甚至引起轰动了?

  石悦:差不多也是一两个月吧。

  记者:你每天都坚持写?

  石悦:每天在写,包括我现在。

  记者:每天写多久,几个小时?

  石悦:每天写三四个钟头。

  记者:三四个,那你怎么安排时间呢?下了班回来就写?

  石悦:有的时候是别人上班我上班,别人下班我加班。

  记者:要是每天都坚持,挺艰难的。

  石悦:很可怕的。

  记者:有周六、周日吗?

  石悦:我以前不休息,现在休息了。现在周一到周五写,但周六、周日也要找材料,为什么,因为这个历史史料,他毕竟是真实的,你固然也有一种好的方式表达,但是你要确保真实性。

  记者:言之有据?

  石悦:对,你绝对不能乱来,这是个问题。

  记者:/每天上班八小时,回来以后写作三四个小时,那基本上,你除了上班就是写作,你跟外界几乎没有接触,是这样吗?

  石悦:对,基本上,我不抽烟,不喝酒,不泡吧。

  记者:锻炼身体吗?

  石悦:也很少,当然我现在要开始锻炼了,你看我都开始胖成这样了,你要是早一年找我,那时候我挺帅的,现在我只好对镜子说,你曾经是比较帅的。

  解说:事实证明,虽然《明朝那些事儿》的写作风格嬉笑怒骂,用了很多时尚元素和流行语汇去描述历史,但其内容却绝不是所谓的戏说,为此,当年明月需要查找上千种史料,包括古本、笔记以及杂谈等等。我们读的轻松,可他写的却一点也不轻松。

  (石悦工作画面)

  记者:你写作的时候,临时查这些东西?

  石悦:我肯定我得继续查,时间、地点,对吧,包括人物的具体特点,那你得琢磨,你要是说从史料上来翻特简单,那就没有技术含量了,我后来就明白这一件事儿,情节都不重要,人物最重要,就像那个《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新片,还可以,还不错,为什么,它人物刻画得好,我觉得人物比情节更重要。

  石悦:你觉得史料浩如烟海,但是更加浩如烟海的,不是史料,是历史的看法,所以我觉得读历史最多的是什么,这些书你是一定要读的,因为我不掌握史料你就不可能拥有历史的观点,但是一定要谨慎,读这么多书,最重要就是你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和看法。

  记者:看你这一套书以后,给人一种感觉,有那种,就是嬉笑怒骂的感觉,甚至还有一种很有镜头感,电影感,有悬疑色彩,故意设置一些噱头,然后等着人家去揭秘,等等,你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式?

  石悦:这是技术。

  记者:你包括像说到徐阶,夏言这样大首辅的时候,你都什么徐阶同志,夏言同志,为什么要用这种戏谑的方式?

  石悦:因为戏谑,才能让人把历史从那个神台上请下来,拉近了看,这是技术,因为没有这个技术,人家就不觉得这个是好看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很悲哀是什么,历史他从来就不受欢迎,为什么我跟你讲很简单,因为大家喜欢看的是故事,喜欢看你讲故事的方式。当然也有很多人他喜欢看我的书的另外一层东西,就是我想说的东西,你得自己去感觉。一本书凭技术是可以受欢迎的。但是它要受到尊敬,它必须有灵魂。

  记者:你觉得你写的这一套书有没有灵魂?

  石悦:灵魂谈不上,人性是有的。

  石悦:我书里面其实,那么多书我其实只想表现一句话,历史是由人组成的,而人是有人性的。

  记者:你在写这些历史的时候,用你的方法写历史的时候,你把自己装进去吗?

  石悦:要,你不装进去,你就无法理解它。

  记者:那你是历史的一部分吗?在这个书里面?

  石悦:对,你很敏锐,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我是这本书的影子,也就是历史的影子,他包含了我的情感和看法。

  记者:我在读你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感觉,就好像在看一部电影,你是这部电影的叙述者,你就在他们身边,你在叙述着,历史是这样的一个脉络。

  石悦:对,我可能是送盒饭的吧。谈不上,但是确实我是参与者。

  石悦:历史很冰冷。你知道为什么所有犯罪里面,我学犯罪学的,谋杀是最让人痛苦的,是因为他造成的结果是无法挽回的。历史也是一样,你看到的都是无法挽回的东西,这个就特别残酷,

  记者:我读你的书,就特别有一种感受,就是你经常设置一种,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什么反响,但恰恰,历史是没有如果的。

  石悦:这个很悲哀,这个我称呼为黑色幽默,你也只能说是你自己幽默一下,你说当年如果是这样呢,但是你也知道它不是那样的。

  解说:开了博客的人都知道,一个人写博客不难,难的是坚持天天写,而更难的是博客上的文字出了书卖的很好还要坚持天天写。没人监督的情况下,更新不了的时候还要写上请假条。

  石悦:那个书销量也是出乎我的意料,因为现在大概三万到五万本的畅销书吧。我记得,我第一次知道自己好像还比较有名,出版商还跟我说,说你的书已经五十万册了,我说那是什么意思呢,他说五十万册的意思就是说,五年内,像你这种书不会超过五本,后来到了四百万册的时候,我问那这是什么,他说那我告诉你,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你这个书的销量可以排到前二十名了已经。

  记者:你美吗,听到这些消息?

  石悦:开始高兴,慢慢你就习惯了。

  石悦:所以很多人会认为你现在没有必要每天写,他也很难理解,你每天写,对你而言有什么意义吗,我觉得有意义。

  记者:什么意义?

  石悦:提醒你自己,你没有变。就是有时候你会觉得,自己说我不写了,你就会懈怠,你每天写,你就会觉得,我跟几年前,就是我这样的一个人,我没什么了不起。

  石悦:我这个人的性格,我觉得随意是这么来的,是历史教会我的。赵本山他说过,他每次膨胀的时候,他就会跑回他的老家,小山村里看两眼,他就明白了,我每次就在这里膨胀的时候,我就去看看历史书。我又像回到了那个地方,一个不大的房子,坐在里面,晚上11、12点,没有人,没有声音,这世界好像就剩你一个人,然后你在看书,然后你就看到一幕一幕的画卷在你面前展开,你就知道那么多,那么厉害的人,在历史长河中,曾经自以为非常厉害的。

  石悦:明白自己的渺小,很多时候,你才能理解,才能继续去做一些,你力所能及去做的事情。

  记者:那你的同事什么时候知道,当年明月就是石悦?

  石悦:这个慢慢的就知道,媒体报道越来越多嘛,有一天看电视,昨天中央4台的那个是你吗?我也不好说不是,太矫情了。

  记者:他们吃惊吗?他们身边隐藏着这么一个畅销书作家。

  石悦:只能说是这个,这种人好像是比较少,也没必要吃惊吧,毕竟又不是什么高级领导。

  记者:那你还有工作,包括以后你还得有自己的生活,那你光是写作了,以后这些事你考虑不考虑,比如说你父亲希望你过平常人的生活?

  石悦:开始我跟他说,我写了,他说你写它干吗。后来他有一天是在哪,看到那个《报刊文摘》还是《人民日报》,看到有一块我的报道,他才知道,因为我一直也不跟他说,我也懒得跟他说,后来他偷偷打电话给我,开头就一句话,怎么还写这玩意儿,别写了。所以说,基本上我觉得,他一直以来就这个想法,开始我还是不理解,后来我理解,很伟大,父母,他只希望你办一件事,就是你平平安安的活了,为什么,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平平安安的过完一辈子是很难的。我觉得这个世界很冷酷,包括我写这本书,我写这书里面有很多很人性化的东西,包括我说过我理解那个人,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人而言,你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有时候能得到别人理解是不容易的,就像你说一个小孩,从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路过来,能顺利,很不容易。所以我觉得,如果说,你说我这本书里还有什么,是关怀,我觉得应该有一点人性的东西,理解历史人物,就是理解现代人。

  (石悦玩游戏画面)

  男:这个游戏是什么呢,非常有意义的东西,你可以描写欧洲历史,历史事件,而且中间有角色扮演,我玩的基本上别人都不喜欢,都喜欢玩打枪的。

  石悦:你知道这个时候战役怎么打吗,注意了,敌军从这面,两边包抄过来,这个时候你看它从后面的骑兵开始包抄过来,你就要集中力量攻击他的左翼,/因为他的左翼是最薄弱的,是这样的攻击方法,用骑兵发动。这面不要动,为什么,因为正面是用来抵挡对方的。

  记者:你现在还有时间玩游戏吗,一般什么时候玩?

  石悦:写到一半,可以闲下来的时候就玩一会。

  解说:这个时候的他,不知道是该叫他石悦,还是当年明月,总之当人们在纷纷议论这位畅销书作家能挣多少钱的时候,他倒是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不到30岁的石悦出名也实在不算晚,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记者:可不可以这样理解,白天你在上班的时候,你是你,就是石悦。但是回家,当拿起笔写明朝的事情的时候,你就是当年明月了?

  石悦:现在几点了?

  记者:四点了。

  石悦:交接的状态。

  记者:是每天都要有这么一个太阳升起,月亮落下的过程?

  石悦:对,我希望这样的话,其实这样是为了我自己。

  记者:就是到了一个点,你就一定变成那个人吗?

  石悦:也不一定,但是他实质上可以给我一个警醒的作用。

  记者:你快乐吗,现在?因为你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角色。

  石悦:还行。还凑合。

  记者:你现在又是畅销书作家,你为什么还要保留你这个公务员的身份呢,因为这样生活很累,你为什么不可以把这份工作辞了,干脆就当你的纯粹的作家多好?

  石悦:我觉得工作是工作,我爸跟我说,你出多大名也好,无论你怎么样都好,出多大风头都好,你都得有一份正经的工作。

  记者:尽孝,所以才需要?

  石悦:我自己也这么想。

  记者:就是它不影响你的写作,和你的兴趣?

  石悦:对,是让我觉得自己是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

  记者:你希望多少年以后,人们怎么提到你,历史研究者,畅销书作者,还是一个历史爱好者。

  石悦:别提我吧,别提我就行。真的别提我,我不想名留青史,也不想永远的这么大红大紫。我记得最初的时候,06年的时候,三年前,新闻周刊采访我的时候,我就跟他说,我说我不会一直红下去,我也不想一直红下去,

  在历史面前,很多事情都是过眼云烟,我一直庆幸自己到目前,还能够比较看清自己,不把自己当成什么大牌人物。就知道自己是一个没事写点东西的人,是因为我看历史,我觉得道路上,没有捷径这一说,那么如果说你平时看到的只是小的溪流,那么当你找到了一捧泉水,你会特别高兴。

  记者:那你觉得你从今以后能干别的事吗,除了写书?

  石悦:不能,我觉得不能,我觉得还就是老老实实工作。

  记者:那你这个《明朝那些事儿》你会继续写下去吗?现在已经第六本了。

  石悦:对,会的。

  记者:那写完了以后呢?

  石悦:再写别的呗。

  记者:就一直会写下去?

  石悦:也不一定,到六七十岁就不写了。

  记者:那还很远呢。

  石悦:主要我怎么想呢,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跟大家分享人生的心得,这是镜头,对镜头说,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且不可做你不熟悉的事,不擅长的事。我就是说很多人就败在这上面了,成名之后就觉得自己牛了,我是天才,一个人说你是天才,两个人说你是天才,几千个人说你是天才,你相信我真是了,然后你就变傻了,然后你觉得我无所不能,你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我办不到的事,你觉得我出去,出租车都给我让道,大人都应该站在两边,人就这么变傻了,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自知之明。

  董倩结尾串场:

  在与当年明月面对面的时候,我更感觉是70后和80后这两个时代的人在对话,80后作家已经是一种文化现象,而和我们这代人相比,也确实很不一样。他们对现实有很清醒的认识和把握,他们不会树立不切实际的宏伟目标,但却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坚持着自己的兴趣和方向,更加注重自我的个性与空间,有着自己的生存之道。而像当年明月这样看透历史的人,对自己的人生就看得更加透彻,所以看了这期节目后,您一定不会再觉得石悦和当年明月是两个人了。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看完这个以后更觉得自己悲哀。 很多成功的人都是怪人, 或者至少有某些怪异之处。

那我们这些平凡的人就永远一事无成了。
 
当年明月同学有两点不易。一是写作勤奋,前后也写了有两年多吧,基本没有大的停顿;二是即使出书了也坚持免费上传;确实为海外村姑们谋了福利。:lol:
 
看完这个以后更觉得自己悲哀。 很多成功的人都是怪人, 或者至少有某些怪异之处。

那我们这些平凡的人就永远一事无成了。

:) 我早就服气了。
当年曾经还以为自个儿可以在人群里面正着数,现在很踏实地从50%的地方倒着数:D
 
真是写的很好,连我这个理科女生,都经常看到半夜三更。
 
我还以为他就是给理科生写的。真学历史的还可能看不上。对我这样的理科生来说,这本书真好看。
 
这孩子看着挺悲观的......好在他把与生具来的敏感细腻和后天练就的丰富感受性和理解力用在对历史的想像上。
悲观其实也没什么不好......
 
这孩子看着挺悲观的......好在他把与生具来的敏感细腻和后天练就的丰富感受性和理解力用在对历史的想像上。
悲观其实也没什么不好......


小时候不知悲观,看会悲观人很有思想的样子特佩服,后来思想没学出来却差不多学来了忧郁症,惨啊!
 
对他那个心学很感兴趣,谁有比较详细的资料来源。。。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