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鲁中文总动员计划”之吴成忠篇

我等屁民

新手上路
VIP
注册
2008-12-22
消息
1,833
荣誉分数
34
声望点数
0
所在地
屁民国
[FONT=宋体]吴成忠的故事[/FONT]​

[FONT=宋体]郑渊洁[/FONT]

[FONT=宋体]13[/FONT][FONT=宋体]岁的吴成忠出生在中国安徽一个贫困的村庄。吴成忠的童年是在家徒四壁的环境中度过的。和他相依为命的,是家里养的那头猪。卖猪那天,吴成忠哭哑了嗓子。[/FONT]
[FONT=宋体]由于贫穷,吴成忠成长到国家义务教育规定的法定上学年龄6岁时,没能入学。吴成忠7岁时,还没能上学。爸爸妈妈决定到北京寻求发展。妈妈钱广霞作为先遣部队,一个人既是我的团长又是我的团进入北京保姆市场,到北京市民家里做家务,为吴成忠挣钱。[/FONT]
[FONT=宋体]妈妈微薄的工资成为吴成忠全家的唯一经济来源。几年后,爸爸吴克青也北上首都,将吴成忠变成留守儿童。两个人的工钱使得吴成忠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但是他感到爸爸妈妈在身边比有钱重要。[/FONT]
[FONT=宋体]爸爸打工之余唯一的娱乐活动竟然是赌博。终于,爸爸由于赌博诱发刑事案被关进了位于安徽合肥附近的一所监狱,领获有期徒刑15年。[/FONT]
[FONT=宋体]吴成忠12岁的一天(2008年八九月),妈妈接到监狱的通知,爸爸死在监狱里了。妈妈问怎么死的。监狱说,监狱好心给吴成忠的爸爸减刑,爸爸特高兴,就激动死了。吴成忠和妈妈到监狱领回爸爸的骨灰盒,掩埋在家乡的黄土地中。[/FONT]
[FONT=宋体]吴成忠现在跟着郑渊洁免费学习写文章。郑渊洁还想查清吴成忠的爸爸在监狱里到底是获悉减刑兴奋过度还是玩躲猫猫死亡的。郑渊洁听说过网络人肉搜索的威力,不知道人肉搜索能否查清吴成忠的爸爸吴克青2008年八九月间在安徽的某所监狱的真实死因。[/FONT]
[FONT=宋体]吴成忠告诉郑渊洁,他绝对会终生远离赌博。郑渊洁告诉吴成忠,对亲人最大的爱,是看好自己别惹事。[/FONT]

郑渊洁和吴成忠:
 
我今天获得国际版权创意金奖(2008-10-27 12:02:15)

标签:文化

联合国国际版权保护组织今天在北京向中国六位在原创和版权保护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个人颁发“国际版权创意金奖”,他们是:郑渊洁(文学领域)、谷建芬(音乐领域)、成龙(影视领域)、求伯君(电脑领域)、郑成思(法律领域)、赵小钧(建筑领域,水立方设计者)。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颁奖会上讲话:

《新京报》:​

《北京青年报》:​







今天出版的《中国新闻出版报》:







 
郑渊洁1970年入伍,由此开始计算工龄,成为公家人。郑渊洁的工龄接近30年时,被北京市文联辞退。过程如下: 1981年,郑渊洁被调到北京市文联参与创办一家期刊。然后就一直在这家期刊担任编辑。其间,郑渊洁有过两个想法。一个是1985年,郑渊洁认为创办一本只刊登他一个人作品的《童话大王》 月刊能有销路。另一个是1986年,郑渊洁认为创办一本名叫《大灰狼画报》的刊物能得到小读者的逆向思维认同从而占有市场。这两个想法,郑渊洁都是先向其 服务的北京市文联那家期刊的领导提出的,在遭到谢绝后,郑渊洁才在山西省和江西省分别创办了《童话大王》月刊和《大灰狼画报》月刊。这两家期刊都被新闻出 版总署命名为双效期刊,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总码洋逾两亿元,影响了中国至少两代读者,至今畅销不衰。
1992年,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希望使用郑渊洁的无形资产中国本土原创“皮皮鲁”“鲁西西” 等作为商业品牌开拓衍生儿童用品市场。受此启发,郑渊洁先向他服务的北京市文联那家期刊的领导汇报了他的作品里的人物可以进行产业化开发的思路,询问可否 依托本刊做这件事。在得到否定的答复后,郑渊洁才和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签署了合作10年的协议,授权该公司自1992年起至2002年结束使用皮皮鲁 品牌开发衍生产品10年。
大约是九十年代中后期,北京市文联党组马书记找郑渊洁谈话,他希望郑渊洁能为文联作些贡献,肥水不要都流了外人田。郑渊洁表示愿意为他服务的这家期刊作贡 献。当时这家期刊每年需要文联拨款十余万元。郑渊洁表示,他可以让该期刊从此不再要北京市文联一分钱,每年还要向文联上交20万元。郑渊洁还表示马上交给 文联20万元风险抵押金,如果一年后他的经营失败,这20万元就充公了。郑渊洁还表示,不担任期刊的行政职务,只管稿件和发行。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编辑部领导闻讯后立刻宣布辞退郑渊洁,理由是郑渊洁在外边拥有皮皮鲁品牌公司。而该公司已经成立4年,领导同志为什么一直不闻不问呢? 直到郑渊洁答应党组书记的请求要为文联“作贡献”了才以此为由辞退郑渊洁呢?其辞退郑渊洁的真实原因,不言自明。在郑渊洁“不为单位作贡献”时,领导和郑 渊洁相安无事。一旦郑渊洁应上级领导要求要为本单位作贡献了,本单位领导立马将郑渊洁辞退,其中的道理,令人深思。当时文化单位在进行体制改革,实行全员 聘任制,单位领导有权解聘下属。实行这样的政策,是为了破除大锅饭,其初衷是好的。但是解聘也能成为忌才妒能的杀手锏。
党组马书记没想到出现这样的局面。就派出两位副书记陈先生张女士调解。郑渊洁还记得一个周末在位于和平门的陈副书记家接受调解的场面,当时张副书记也在场。他们向郑渊洁转述编辑部领导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可以继续聘郑渊洁,条件是郑渊洁不能来上班,工资照发。
郑渊洁拒绝了这个条件。
调解无效。
之后编辑部停发郑渊洁数年工资。北京市文联无人过问。
在距离郑渊洁的工龄满30年的前一个月(当时有个内部规定,工龄满30年可以提前办理退休),郑渊洁办理了辞职手续,将档案拿到街道,拥有了《北京市城镇 失业人员求职证》。从此不会有一分钱退休金和医疗保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全靠稿费生存的专业作家。为此郑渊洁挺自豪。郑渊洁认为,作家领工资是一种耻 辱。
2008年四川地震,郑渊洁成为所有中国作家中向地震灾区捐款最多的人,共捐款38万元。2008年12月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郑渊洁颁发“中华最具爱心慈善楷模奖”。一个被专门为作家艺术家服务的北京市文联辞退的没有任何工资收入的作家,能获得这项殊荣,郑渊洁由衷感激改革开放。
截至2009年5月,郑渊洁的文学作品已经销售出1.5亿本。其由62本书组成的《皮皮鲁总动员》2009年获得中国图书出版物国家级最高奖项“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2008年10月,联合国向郑渊洁颁发“国际版权创意金奖”。郑渊洁成为中国作家获此奖项第一人。
 
是老皮新穿还是又来了一位无厘头大将军。。。

原帖是无图、无联接、无出处的标准三无帖。。。

遣返原籍 :o
 
这贴是干吗的阿? 纪念郑渊洁吗?有点糊涂。。
不过还是要说一句:真的很喜欢他的童话,他的书几乎陪我度过了整个童年,还挺怀念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