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记者的BLOG:看看维族人在说什么想什么

netbook

新手上路
注册
2009-06-26
消息
284
荣誉分数
3
声望点数
0
该 China Daily 记者已经开始大规模地用英文写BLOG了。

可以看看维族人里面传的是什么东西。。。



2009.7. 11. 乌鲁木齐笔记(一) - Windows Live

July 11
2009.7. 11. 乌鲁木齐笔记(一)

[FONT=宋体]近几日,除我社以外的国内各媒体众口一辞地宣称乌市情况已“逐渐恢复正常”,为事件的彻底平息造势。而我们此间进行的所有采访都表明,此地时局的发展趋势是恰恰相反的。[/FONT]

[FONT=宋体]昨天是乌市在暴乱后度过的第一个主麻日。按伊斯兰教传统,穆斯林教民必须在这一天按时到清真寺参加聚礼,听阿訇讲窝尔兹(劝善讲演)等。然而外电在昨日早晨报道说,乌市的绝大多数清真寺外都贴上了主麻活动[/FONT][FONT=宋体]取消,建议教民回家自行礼拜的通知。据各外电称,做出此决定的是担忧民族矛盾会引发宗教冲突的当地政府部门。[/FONT]

[FONT=宋体]新华社随后发布英文稿,援引某无名乌市政府官员,称关闭清真寺是阿訇们出于安全考虑而做出的自主选择,政府并未参与此事。该稿同时证实,乌市一些清真寺已取消当日的主麻活动。[/FONT]

[FONT=宋体]新疆两千一百万人口的[/FONT]51%[FONT=宋体]是维族。但在区首府乌鲁木齐,汉族群众占绝对多数。[/FONT]

[FONT=宋体]根据我们的采访,多数清真寺的确取消了主麻活动。不过,至少是远离暴乱场所的水磨沟区六道湾的维、回两个清真寺,均正常对外开放。区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买买提明·胡达拜尔地说,一千多名信众参加了在维族清真寺举行的活动。“阿訇们觉得安全不会有问题,所以这个地方是开着的,”他说。[/FONT]

[FONT=宋体]在别的一些本来关闭的清真寺里,阿訇们也最终大开寺门,短平快地主持了主麻活动。重新开放清真寺、主持主麻活动是有原因的,我在昨日的稿件中已提及了此事的详细经过(容后再叙)。在最终提交的版本中,我的文章是如此开头的:[/FONT]

[FONT=宋体]“在这个在暴乱中严重受损的城市里,一些清真寺在周五礼拜[/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一个对穆斯林社区来说至关重要的周度传统[/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中依然开放,或重新开放,尽管早先报道声称,在致使至少[/FONT]15[FONT=宋体]人遇难的悲剧发生后,很多清真寺将会处于安全考虑而被关闭。”[/FONT]

[FONT=宋体]然而经过我社后方编辑审校后,稿子的开头竟然变成了这样:[/FONT]

[FONT=宋体]“与早先报道相反,乌鲁木齐的一些清真寺进行了必要的周五礼拜活动[/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这是一个该市在周日致使至少[/FONT]156[FONT=宋体]人遇难的血腥暴乱发生后,正在回归正常的佐证。”[/FONT]

[FONT=宋体]我抄起手机,措辞激烈地对后方编辑说,你看了我的稿子,怎么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里离回归正常还很早,太早![/FONT]

[FONT=宋体]于是在今天的头版,这篇文章的开头变成了:[/FONT]

[FONT=宋体]“与早先报道相反,必要的周五礼拜活动在乌鲁木齐的一些清真寺内举行。该市仍在挣扎着从[/FONT]7[FONT=宋体]月[/FONT]5[FONT=宋体]日致使至少[/FONT]156[FONT=宋体]人遇难的暴乱中恢复过来。”[/FONT]

2:55 PM | Blog it | 日有所记


China Daily记者:乌鲁木齐笔记(二)

2009.7. 11. 乌鲁木齐笔记(二):安全第一。赶紧回家。 - Windows Live


July 11
2009.7. 11. 乌鲁木齐笔记(二):安全第一。赶紧回家。

本已关闭的清真寺又重新举行主麻活动的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怕造反。
为什么怕造反呢?
答案更简单:有人聚众煽动造反。
为什么有人会聚众煽动造反呢?
这才是最主要的问题。

尽管境外分裂主义分子毋庸置疑地在一定程度上策划了此次暴乱,但在新疆,在乌鲁木齐市,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严重偏离的民族政策,将各阶级间的经济、政治矛盾一去不回地转化成了泾渭分明的民族矛盾。

28岁的市政府维族公务员森亚(化名)昨日表示,政府对广东韶关“六二六”汉维冲突事件的滞后处理和国内媒体对此事的语焉不详,使得多数年轻维族群众群情激愤。此后,区、市政府在“七五”事件初期反应的严重延迟和至今对普通维族群众的处置不当,导致矛盾激化。官方试图在主麻日封闭所有清真寺的举措,更是将使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全面升级为宗教矛盾的危险行为。

“主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保护的合法宗教活动。封锁清真寺,不让信众去聚礼,这是在拿起棍子敲自己的头,只会产生消极影响,”他说。“(开放清真寺)是人民群众的呼声,是(真主赋予清真寺的)使命。”

森亚强调说,到清真寺礼拜“会不断地提高一个人的道德修养……那些打砸抢烧的分子,我敢断定他们不是(真正的)穆斯林。”

“这根本就不是民族矛盾,是政府的处置问题,是腐败问题,现在腐败太厉害了……过去毛主席时候,哪有这样的事情?”

民族矛盾的激化,和暴乱后五万军警入城,每夜大规模搜捕维族嫌犯的严厉专政手段,进一步加深了维族群众长久以来的积怨,也使当地汉族同胞们如坐针毡。暴乱分子通过新技术手段传播信息的举措,使全自治区的互联网和手机短信服务被封锁至今。在这样微妙的环境中,由于对汉族掌控的主流媒体的普遍不信任,维族,尤其是年轻,教育程度和汉语水平有限,并因此面临广泛工作歧视的维族群众,对境内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媒体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

他们唯一剩余的信息来源是最原始的口口相传。而在这样的时局下,这样的方式所传播的,不过只是谣言而已。

但群众又能有什么办法呢?甚至连维族退休局级干部艾孜提(化名)这样的自治区级大员,也不断向记者打探外界的消息,因为“电视上反复在放王乐泉、努尔·白克力、司马义·铁力瓦尔地三个人的讲话,没什么新的。互联网上不去,手机打不太通,座机只能给女儿女婿打打电话,他俩都在班上,不敢回来,我们又不好出去……我们五号那天扒着窗户,看到一群暴徒冲过去,一帮武警赶过去,一队装甲车开过去,就是这个。我们也不知道那天晚上发生了什么,毕竟现在退了,能看到的东西少了。”

退休的局级干部都是如此,像建筑工人阿不都热克甫(化名)这样的普通维族群众,又能从哪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呢?

昨日下午一点半左右,23岁的阿不都热克甫和几十名其他的维族群众被准许进入紧闭的天山区洋行清真寺门内。门外贴着一张要求信众回家礼拜的维语通告。但这并不能服众。几经争执,数十名应允“只是进来在树下坐会”的群众被分批放入。但在看到包括我们、美国彭博新闻社、英国每日电讯等几家媒体的出现后,阿不都热克甫积郁已久的情绪迸发了。

在寺内的广场上,阿不都热克甫激动地向我们说,他18岁的弟弟自7日汉人暴动后就失踪了。这些天不停地抓人,杀(少数)民族人,包括7日暴动“杀了多少(少数)民族人”,“有谁知道呢?有谁报道呢?我们也是人哪!出这样(5日暴动)的事情,我们也不高兴,谁(都)也不高兴。可是为什么呢?你说是为什么呢?就是他们(政府)自己搞出的事,他们压不下去了,就这样(暴动)了。但还要抓我们,枪毙我们 – 我们也没有去闹事啊!”

在他身边,慢慢聚集起数十名各年龄段的维族群众,大家都静静地听着。小伙子的情绪越来越激烈,逐渐涕泪横流,每个在他旁边和身后的人也都潸然泪下,有的甚至痛哭失声。阿不都热克甫继续用口音浓重的汉语哭着说:“说了这些,我今天站在这里,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站在这里。但我说了,死了也会高兴的呢。”

这时突然寺门大开,我们心下清楚,阿訇们坐不住了。一时间掌声大作,几乎是从四面八方都同时传来激烈振奋的掌声。在我们身后,数百名此前一直在扒着门听阿不都热克甫演讲的群众用维语高呼着“真主至大”,鱼贯而入。

但事情还没有完。太阳还没过午,聚礼尚未开始。不久,阿不都热克甫又在众人愤然决然的掌声中,完整地讲述了他所知道的韶关事件(当然,都是毫无根据的谣言):几百个新疆的女孩子,家里的房子都被拆掉了,被送到广东那个县去做苦力。结果被汉人打,被汉人轮奸,杀死。然后汉人抄出来,又大批杀人。“这些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啊!”小伙子一边说,一边双臂张开,用力挥动着。旁边的维族群众都低下了头,连一个几岁的小孩也抹上了眼泪。

寂静了一两秒钟,阿不都热克甫直勾勾地看着我的眼睛,向我大声地质问道:“你说,你们也是人,如果你们的姐妹被(少数)民族人轮奸,打死,你们的兄弟被杀死,你会怎么想?你说啊!!”

“说啊!!”

……

这是昨天聚礼举行前,在洋行清真寺内发生的事情。请各位想想,要是换了你,在这样的事情被认定为乌鲁木齐“正在回归正常的佐证”的时候,会怎么想?

“说啊!!”

此时此刻,民族间的积怨是如此之深,以至于阿訇把往日反复冗长的窝尔兹缩减到了短短两句话:“安全第一。赶紧回家。”

本已关闭的清真寺又重新举行主麻活动的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怕造反。
为什么怕造反呢?
答案更简单:有人聚众煽动造反。
为什么有人会聚众煽动造反呢?
这才是最主要的问题。


我对乌鲁木齐7•5暴乱的认识 - Windows Live

July 14
我对乌鲁木齐7•5暴乱的认识


1. [FONT=宋体]从事发至今,一些维族暴徒对绝大多数为汉人的各族群众,采取了骇人听闻的超常规暴力手段。这决不是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FONT]
2. [FONT=宋体]这是一次主要由境外势力资助和煽动而引发的暴乱。[/FONT]
3. [FONT=宋体]当地维汉群众之间的所谓对立不是这次暴乱的根本原因。暴乱分子之狠,各案发现场之惨烈,不是民族对立可以解释得了的。[/FONT]
4. [FONT=宋体]暴徒的血腥行为,应完全由将其洗脑并以各种手段武装起来的境外势力负责。[/FONT]
5. [FONT=宋体]当地普通维族群众对本市汉民并无特殊的恶感。[/FONT]
6. [FONT=宋体]但在一定程度上,两族的对立情绪实际存在。[/FONT]
7. [FONT=宋体]这种对立情绪,主要是政府过犹不及的民族政策,和市场经济下各地,尤其是在疆内,对维族群众实际存在的就业与生活歧视之间矛盾的作用结果。[/FONT]
8. 6[FONT=宋体]月[/FONT]26[FONT=宋体]日[/FONT][FONT=宋体]的广东韶关汉维暴力事件是大暴乱的直接导火索。[/FONT]
9. [FONT=宋体]对媒体不予或推迟报道韶关事件的宣传指示,使境外势力在煽动中如鱼得水。[/FONT]
10. [FONT=宋体]暴乱发生当晚,当局在采取何种镇压手段的决定上犹豫不决。在暴徒仍肆虐全城的时候,这种犹豫直接导致了大量无辜群众的死亡。[/FONT]
11. [FONT=宋体]暴乱后的两日内,当局没有能够及时用武警、特警、公安力量保护各族群众的安全。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汉族群众的大量死亡,各单位、社区的汉人只能自己组织起来,武装起来,抵御维族暴徒的下一波攻击。[/FONT]
12. [FONT=宋体]在这一过程中([/FONT]7[FONT=宋体]月[/FONT]7[FONT=宋体]日中午至下午),政府并未及时出动警力,果断戒严。[/FONT]
13. [FONT=宋体]其结果,是部分汉族群众冲入维族社区进行打击报复,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和维族群众对汉人的普遍恐慌和仇视。[/FONT]
14. [FONT=宋体]王乐泉[/FONT]7[FONT=宋体]月[/FONT]7[FONT=宋体]日的讲话掷地有声,值得赞扬。可惜晚矣。[/FONT]
15. [FONT=宋体]境外势力和媒体利用了两族群众的这一心理,进一步煽动民族情绪,在不少内地网民不了解事实真相,一味宣扬大规模仇杀的情况下,成功造成了中国汉人政府镇压维族群众,汉人疯狂打击报复的舆论事实。[/FONT]
16. [FONT=宋体]由于中央宣传部门的介入,内地媒体除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社、中新社外均无独立采写权,再加上各种消息封锁,造成网络谣言广为传播。[/FONT]
17. [FONT=宋体]严重的民族对立情绪不仅在区内,也必将在全国各地长期蔓延。[/FONT]
18. [FONT=宋体]新疆安全形势必将逐年恶化。[/FONT]
19. [FONT=宋体]新任地方领导人必须立即调整民族政策,果断处置暴乱分子,安抚各族无辜群众,巩固民族团结。[/FONT]
20. [FONT=宋体]重建各民族间的信任将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压服压服,压而不服。[/FONT]
21. [FONT=宋体]民族问题说到底,是阶级斗争问题。[/FONT]
22. [FONT=宋体]多想,是最珍贵的道德。[/FONT]


2:30 PM | Add a comment | Read comments (1) | Permalink | Blog it | 日有所记
 
古丽·艾孜来提:暴乱背后的维族故事



注: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本文人物为化名。

那不过是个普通的周六。七月四号晚上,古丽·艾孜来提和一班维族、汉族朋友在酒吧里一起悠闲地坐着,喝酒,听音乐。她的时间很充裕。第二天上夜班,只需晚七点前到单位报到。这是一个可以完全放松的夜晚。起床后,这个维吾尔族女孩慢悠悠地换上了一件超短裙,心情愉快地出门逛了一天街。

她逛的地方叫山西巷子,是维族聚集区。那天,街上特别安静。但三十岁的古丽并不害怕。在这里和二道桥,总有些原教旨主义的年轻维族男子会在和穿着相对暴露的本族女孩擦肩而过时恶语相向。她自己也被骂过好几次。但那又怎么样呢?她习惯了。她只想逛街。

没事的,她这样告诉自己。现在维族女孩大多都把自己打扮得那么时髦。而且,这些小巴郎子还能怎么样?她边想边逛,不经意间已经快六点半了。古丽曾向她远在和田的父亲保证,自己会努力进取,成为最好的医生 – 那是她望女成凤的老爸的最大期望。正是他,让她选择了医学院校,并最终成为了一名医生。

古丽是家里的希望。她是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也是唯一在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工作的。她很清楚家人对她的期许,和自己身上的责任。

这么想着,她慢慢地走到了单位。

两小时后,古丽从办公室的窗户里看到,几十个“二十出头的小男孩,一看就是没有正当职业的那种”,从她已经工作了六年的自治区人民医院门口呼啸而过,一些还在四处疯狂地打砸。

“我一开始以为是几个人打架,没想那么多。后来就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了,”她回忆道。“我在想,如果我晚一点,到八点半在那边走的话,我也会被打的。肯定是。就是上班把我给救了。”

这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受境外势力资助和煽动的维族暴徒,对乌鲁木齐市的各族群众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屠杀。汉族人是他们的主要目标。至少184人,其中137名汉族群众,在这场悲剧中遇难。

自治区政府最新的伤亡数据暗示,最终的遇难者人数几可达到300名。此前有外电报道,虽然乌市秩序正在政府反复强调民族团结的气氛中逐渐恢复正常,这场所谓由“民族情绪”引发的冲突已在当地各族群众心中划下一道深深的口子。

古丽的心理伤痕是双重的。第一来自本族暴徒的惊人残酷。那些本族间玩笑似的口头暴力在一夜之间升级了。“那天山西巷子那边,好多维族女孩也被打了,就是没有打死的……(暴徒对)穿着时尚一点的女孩,碰着就打,”她回忆道。

这是古丽做梦也没想到的。这个穿着连衣裙接受采访的女孩平静地说,她以自己的方式,坚持着穆斯林的信仰。“我这样穿着打扮是违反(规矩)的。可能做乃麻兹(礼拜),我也做不到,因为没有时间……但我心里是有信仰的,只是没有刻意地去表现。”

乌市官员未对类似的维族内部暴力发表任何评论。但市内的维吾尔消息来源称,这个问题存在已久。“没有谁说这样的事。他们总是觉得别的事情更重要,”一名维族女学生在街上接受采访时说。由于害怕报复,她没有透露名字。

另一个让古丽担心的是这起血案会影响同事间的关系。在她科室的同事中,汉族占到几乎一半。

“我们在办公室基本上都不讨论这些问题。我们尽量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心里还是有一点别扭。希望这个事情能很自然地过去,不要影响我们现在这个气氛……这么长时间在一个办公室,已经多少年了在一起,已经产生某种说不上的一种感情。我现在想的就是,这件事会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这种感情,”她说。

从和田到乌鲁木齐,古丽走过了一段货真价实的漫长的路。在乌市1700公里之外的和田地区,96%的居民都是维族,当地汉族的维语水平也普遍很高。因此,古丽从小到大上的都是维族学校,在大学里也是民族班的学生。班上的180名同学都是维族。

然而今天,她说,至少在各民族聚集的乌鲁木齐,“互相同化是不可避免的”。

“有不少汉族人和维族人结婚、谈恋爱的,我知道的就不少。互相融合是一个自然规律,如果能够稳定发展,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这个就是必然的,因为这是生活的需要,”她说。

但在骇人听闻的惨案发生后,重建民族间的信任将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

“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想得太重了,或者是刻意地去创造一个紧张的气氛,对双方都不利。我觉得下一步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比较理智地,比较有技巧地解决这个问题,不要再发生什么伤感情的事情。因为我们还是离不开的,”古丽说。

她说,“不问不说”不失为一种并不高明,却很有效的办法。此前,各民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互相沟通还是很好的,从来没有为什么事情争论过,也许是因为我们中间没有人谈敏感的话题吧。双方都很小心,每个人都尊重对方。我觉得我周边的汉族人就是这样的。我们都没有说影响对方民族尊严的一些话。”

“当然融合是一个趋势,但不能失去自己的本色。要互相尊重。”

但在更年轻的时候,古丽并不是这么想的。“那时候没想那么多,也有吵架的,但都是小孩之间的吵架……在上大学,尤其是工作以后,同事之间天天面对,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办公室过,”她说。

“每个人都要尊重每个人的习惯。当然,我们维族人肯定也有欠缺的地方,汉族人也有欠缺的地方,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优势的地方。但是我周边的汉族人从来不说一些敏感的话题。我也不说。”

在惨剧发生一周之后,乌市的安全形势相对好转。但和多数当地居民一样,古丽还是怕上街走路。她上下班都打车。数万武警守城,使她“感觉还安全些”。但她也知道,大批警力总有撤的一天。

在那之前,至少一直到现在,古丽的生活异常单调:“逛不了街,约会也没有了,不能出去娱乐,也不能发短信,也不能上网,也不能在路上安全地走。基本上就是在单位和家之间打转。”

“单位是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回家以后一打开电视,就是这个新闻。有时候心里还是很不舒服的,”她说。

“我希望时间能尽快消除这个阴影。过去吧,这些事情,尽快地过去吧。”

12:30 AM | Add a comment | Permalink | Blog it | 日有所记


July 13
古丽·艾孜来提:乌鲁木齐的维族故事(采访笔记)

[FONT=宋体]注: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本文人物为化名。[/FONT]

[FONT=宋体]三十岁的古丽·[/FONT][FONT=宋体]艾孜来提[/FONT][FONT=宋体]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的一名大夫,已在乌鲁木齐市十二年,大学六年,工作六年。她是[/FONT][FONT=宋体]土生土长的和田人。和田是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族人口比例最大的地区,维族群众占当地两百万居民的[/FONT]96%[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她的小学、初中、高中都在维族学校里度过,之后考入了区首府乌鲁木齐一所大学的民族班,班里[/FONT]180[FONT=宋体]人均为维族学生。[/FONT]

[FONT=宋体]古丽家里有五个孩子;她是最小的一个。她的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都在和田居住。[/FONT]

Q: [FONT=宋体]请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FONT]

A: [FONT=宋体]我不是一个特别传统的维族人,但是在一个特别传统的地方长大的。[/FONT]

[FONT=宋体]我出生在和田,是比较传统的一个地方,离新疆(其他地方)比较远,得有[/FONT]2000[FONT=宋体]多公里吧。我们那边维族多一些,我小学中学都是在维族学校上的。当时,因为我们和田的这个环境,我们和田的汉族人说维语,所以没有太多(使用汉语)的环境。我们有汉语课,但是那边的汉族人说维语说得特别好。我们的邻居,我爸我妈单位的邻居,(维语)说得特别好。[/FONT]

[FONT=宋体]我中学毕业以后,来到(乌鲁木齐的)新疆上的大学。当时我的汉语水平不是特别得好,本来是五年的课程,但是为了给以后的基础课打好基础,我们还要学一年的汉语,第二年再开始上专业课,这样就上了六年。这六年中,我也学了不少(汉语)。现在(我的汉语)表达能力比那个时候(还要)好得多了。[/FONT]

[FONT=宋体]那个时候刚来大学的时候,汉语水平不高,在学校里面,无论是民族班还是汉族班,考试内容都差不多,对我们要求也比较严格。学校对少数民族的语言和学习各方面都很照顾的,(在)考试分数线(上)是很照顾的,(这样)让我们跟得上他们(汉族学生)的水平,尤其是我们这样从南疆过来的学生。[/FONT]

[FONT=宋体]毕业以后,我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FONT][FONT=宋体]这是新疆最大的医院[/FONT][FONT=宋体]工作。工作以来,我觉得在这个环境里,我们各民族之间比较和谐。工作到现在,给我的感觉就是,(这家医院)有比较好的工作气氛。我们没有感觉到什么汉族维族,就是互相学习帮助。而且我们经常(一起)出去活动,也挺好的。[/FONT]

Q: [FONT=宋体]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明确自己维族人的身份的?[/FONT]

A: [FONT=宋体]我小时候没有人专门给我教过(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方面的知识,只不过是有一些老前辈们,比如说我的奶奶、姥爷、爷爷,说过我们民族以前是这样子的,说乃麻兹(礼拜),说古兰经。但是没有一个专门的场所或者是专门的人给我们教过什么。[/FONT]

[FONT=宋体]我觉得我们这个民族历史比较长,木卡姆(一种传统民间古典歌舞音乐形式)呀,音乐啊,古典的一些东西。文化历史比较长……但我的这些历史知识比较欠缺。[/FONT]

[FONT=宋体]我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我们在各民族聚集的一个地方(居住),我们属于少数民族。当时,我们家人没有刻意地教过我一定要怎么样。我觉得我小时候很自然地,我们邻居和老爸的一些(汉族)同事,我经常到他们办公室去玩儿,说实话,我没有太多的(区分)这是汉族,这是维族,因为,可能是我周边的环境,(让我)很自然地就接受他们。很正常,我觉得。[/FONT]

[FONT=宋体]他是汉族,我是维族,但是我们照样很正常地交流和接触。比如说汉族人的春节,我记得我们小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到他们(汉族同事)家去拜年;在我们的库尔班节、肉孜节,我老爸单位的(汉族)同事,也到我们家来拜年。[/FONT]

[FONT=宋体]我肯定有这个概念:我是维吾尔族,我是一个和田人。但是跟和田的汉族人接触,我是很自然的。我对汉族人的看法没有固定的模式。[/FONT]

Q: [FONT=宋体]在日常有什么活动,是只许本族人参加的吗?[/FONT]

A: [FONT=宋体]我小时候的感觉,我们的葬礼(通常是只允许本族人参加的),当然我也不可能经常去葬礼;还有就是小型的麦西莱甫(一种民间娱乐活动),在农村里面举行的[/FONT][FONT=宋体]当然,农村里面本来就没有多少汉族,汉族基本上在城市里面。[/FONT]

Q: [FONT=宋体]小时候,感觉维汉两族有什么样的不同?[/FONT]

A: [FONT=宋体]大体上是一样,一起玩。但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肯定不一样。你说我们维族人的婚礼、葬礼和一些(民族特有的)活动,这个跟(汉族)不一样。[/FONT]

[FONT=宋体]在吃饭的问题上,我们有讲究。我们维族人在吃饭的时候,声音必须小一点。声音大了,或者餐具发出动静了,都是不太礼貌的行为。而且吃饭的时候最好不要说太多的话。我不知道汉族人有没有这样的一个(传统)。[/FONT]

[FONT=宋体]而且我们在清真餐这方面是比较讲究的。我到北京去,饿死了也必须找到一个清真的地方吃饭。这个观念,我认为任何一个维族人都是比较讲究的。[/FONT]

[FONT=宋体]除了生活习惯、饮食文化以外,我觉得其他方面都是一些小细节方面的不同。[/FONT]

Q: [FONT=宋体]从维族聚集区和田来到各族聚集的区首府乌鲁木齐,刚开始感觉如何?[/FONT]

A: [FONT=宋体]很陌生,不习惯,但这是一个很好的城市,我没有明显的排斥感……这汉族人很多,我们和田还是维族人占(人口的)大多数。当时(刚来的时候),这对我来说是个很陌生的城市,因为第一次离开家。[/FONT]

Q: [FONT=宋体]汉族人的生活有什么让你羡慕的东西吗?[/FONT]

A: [FONT=宋体]我前一段时间去过北京,我觉得那边的生活水平比较高,人才也多。我羡慕的不是他们多么有钱,我羡慕的是他们有能力,综合素质也比较高。因为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来的汉族,他们培训的机会更多一些,发展环境也更好一些,跟我们相比,他们接触了新鲜的环境,国际上的新技术,在培训上也好一些。这方面我比较羡慕。[/FONT]

Q: [FONT=宋体]你欣赏汉族人的哪些品质?不欣赏哪些品质?维族人的呢?[/FONT]

A: [FONT=宋体]我喜欢汉族人的是他们比较勤奋。我见过很多汉族学生,比较简单,朴素,能吃苦。这方面我比较佩服。我们(维族)的学生相比较起来,比较爱打扮。[/FONT]

[FONT=宋体]不太欣赏的都是一些小细节,大的方面我没有太观察过。在小细节上,就是吃饭啊,尊老啊,这些。我们尊重老前辈的传统比较深。[/FONT]

[FONT=宋体]至于我们自己,我觉得我们首先是一个特别热爱生活的民族,能歌善舞,无论是饮食文化,还是在尊老爱幼这方面,包括卫生习惯,我们也是很讲究的。不欣赏的地方,目前为止我发现的就是不太能吃苦,爱娱乐。没有太多不欣赏的。[/FONT]

Q: [FONT=宋体]在与汉族朋友进行思想沟通的时候,有没有出现过障碍?[/FONT]

A: [FONT=宋体]没有特别的(障碍)。如果我现在还生活在和田那种环境,或者是生活在某一个农村,或者是我没有在乌鲁木齐这里遇到、学到那么多新鲜的东西,可能我的想法和现在的想法就不会太一样,我现在给你的回答也不会太一样。[/FONT]

[FONT=宋体]我觉得文化这个东西,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民族聚集)的城市里,大家一起工作,一起生活,我认为慢慢互相融合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比如说,有不少汉族人和维族人结婚、谈恋爱的,我知道的就不少。互相融合是一个自然规律,如果能够稳定发展,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这个就是必然的,因为这是生活的需要。[/FONT]

Q: [FONT=宋体]有没有无话不说的汉族朋友?[/FONT]

A: [FONT=宋体]有朋友,我们互相交流工作上的事情、国际上的新闻,还一起活动,但不是说无话不谈。本民族这样的朋友也只是一两个。[/FONT]

[FONT=宋体]其实我们(和汉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互相沟通还是很好的,从来没有为什么事情争论过,也许(是因为)我们中间没有(谈)敏感的话题吧。双方都很小心,每个人都尊重对方。我觉得我周边的汉族人就是这样的。我们都没有说影响对方民族尊严的一些话。我们交流的时候非常小心。[/FONT]

[FONT=宋体]当然,小时候肯定不是这样。那时候没想那么多,也有吵架的,但都是小孩之间的吵架……在上大学,尤其是工作以后,同事之间天天面对,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办公室过……每个人都要尊重每个人的习惯。当然,我们(维族人)肯定也有欠缺的地方,汉族人也有欠缺的地方,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优势的地方。但是我周边的汉族人从来不说一些敏感的话题,至少我没有感觉到。[/FONT]

[FONT=宋体]我们主要(谈论的)是品牌、服装、明星。也有工作上的矛盾,很少有民族(话题)上的辩论。[/FONT]

[FONT=宋体]包括现在的事件,我们在办公室基本上都不讨论这些问题。我们尽量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我也不太想继续说,也不想她们说。我怕说来说去说来说去,形成矛盾了。[/FONT]

[FONT=宋体]我心里还是有一点别扭。希望这个事情能很自然地过去,不要影响我们现在这个气氛。(我担心)这个事情会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感情[/FONT][FONT=宋体]这么长时间在一个办公室,已经多少年了在一起,已经产生某种说不上的一种感情。我现在想的就是,这件事会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这种感情。[/FONT]

Q: [FONT=宋体]你认为一个维族人能不能真正进入汉人的圈子里?[/FONT]

A: [FONT=宋体]这个我没想过。我现在处于互相尊重的阶段。你有你自己的(圈子),我也有我自己的(圈子),我们又有我们共同的(圈子),我尊重你的信仰,尊重你的生活习惯,尊重你的文化;你也应该尊重我的。我们有共同应该做的事情,而这个事情要做好。在做的过程中有可能需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千万不要发生什么矛盾。我就希望这样子的(状态)。但是两个民族之间,应该保留自己的个性。当然融合是一个趋势,但不能失去自己的本色。要互相尊重。[/FONT]

Q: [FONT=宋体]你觉得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什么?[/FONT]

A: [FONT=宋体]诚实。这是人本质上的东西。有的人本质上没有这个东西,想诚实也没办法。[/FONT]

Q: [FONT=宋体]谈谈你对政府民族政策的切身体会。[/FONT]

A: [FONT=宋体]在我们和田这样边远的城市,当时我们学校高考的时候,(录取)分数线不是特别的高。国家把我们这些边远地区(学生)的(录取)分数线降低,让他们能到内地的重点学校去上大学……如果国家平等对待的话,让我们少数民族跟内地一样对待的话,肯定他们去不了的,因为他们分数不高。[/FONT]

[FONT=宋体]我们当时最高的分数是[/FONT]400[FONT=宋体]多,内地重点大学对我们的录取线是[/FONT]380[FONT=宋体]多,可我拿的是[/FONT]370[FONT=宋体]多,所以没去成。[/FONT]

Q: [FONT=宋体]你同龄的维族人里,失业的多吗?[/FONT]

A: [FONT=宋体]不算多。因为医生进不了大医院,也可以进私家的医院。基本上没有啥也没干的。因为学医的,到哪都可以用得上。这是我们学医的优势。[/FONT]

[FONT=宋体]选择学医是我老爸的功劳。我想学艺术,我喜欢艺术。如果按我的想法,我想去北京艺术学院学音乐,或者写作、服装设计什么的。但是我已经步入到这个行业了,对它有了感情。[/FONT]

Q: [FONT=宋体]谈谈你的宗教观。[/FONT]

A: [FONT=宋体]我有信仰。因为我觉得不论是什么样的民族,人都应该有信仰。作为一个人,我觉得信仰这个东西是很重要的……穆斯林教法里面有很多规章制度,比如说,我这样穿着打扮(连衣裙)就是违反(规矩)的。而且做乃麻兹,我也做不到,因为没有时间……但我心里是有信仰的,只是没有刻意地去表现。政府在这方面也没有什么限制,是尊重我们信仰的。[/FONT]

Q: [FONT=宋体]上周日暴乱时,你在干什么?[/FONT]

A: [FONT=宋体]周六晚上我们去过酒吧,有汉族朋友,一起坐,一起喝酒,一起听音乐。周日我晚上七点钟上班。我逛了一天街,街上特别安静,而且穿的是超短裙,就在山西巷子走着呢,我在想,如果我晚一点,到八点半在那边走的话,我也会被打的。肯定是。就是上班把我给救了。那天山西巷子那边,好多维族女孩也被打了,就是没有打死的……现在维族女孩基本上穿得都是一样(时尚)。(暴徒对)穿着时尚一点的女孩,碰着就打。[/FONT]

[FONT=宋体]他们反对我们这样穿着打扮。[/FONT][FONT=宋体]我以前也有过在山西巷子、二道桥那边,当然是我们维族男孩里的少数部分,基本上是对宗教的看法比较盲目的一些人,他们没有文化,没有上过大学。如果受过教育的话,他们就会不那么盲目地看宗教,就能准确地理解(教义)。[/FONT]

[FONT=宋体]经常有维族女孩挨骂。我之前也被人骂过,走在路上,擦肩而过的时候被骂。[/FONT]

[FONT=宋体]周日,我六点半到科室。在值班的时候,也就是八点半左右,一下子就觉得外面乱了。一看外面二院附近,有很多二十出头的小男孩,一看就是没有正当职业的那种。我一开始以为是几个人打架,没想那么多。后来就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了。[/FONT]

Q: [FONT=宋体]暴乱事件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FONT]

A: [FONT=宋体]我还是不敢走路,我七月五号到现在一直在打车上下班,基本上没走路或坐公交车。我还是小心啊。武警在这里,我的心里感觉还安全些。[/FONT]

[FONT=宋体]逛不了街,约会也没有了,不能出去娱乐,也不能发短信,也不能上网,也不能在路上安全地走。基本上就是在单位和家之间打转。单位是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回家以后一打开电视,就是这个新闻,有时候心里还是很不舒服的。[/FONT]

Q: [FONT=宋体]这些天来,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来了解事件发展的?[/FONT]

A: [FONT=宋体]通过一些朋友。[/FONT]5[FONT=宋体]号、[/FONT]6[FONT=宋体]号,我没有时间看电视。现在倒是天天看新闻。[/FONT]

Q: [FONT=宋体]能换位思考,想想一个汉族人对这次事件的感受吗?[/FONT]

A: [FONT=宋体]我没办法想象这个。我怎么也不能把自己换位成一个汉族人来考虑这个问题。我想象不到。真的……我希望谁都不要受伤害。[/FONT]

Q: [FONT=宋体]你觉得在事件之后,维汉两族群众应该怎样重建彼此间的信任?[/FONT]

A: [FONT=宋体]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想得太重了,或者是刻意地去创造一个紧张的气氛,对双方都不利。我觉得下一步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比较理智地,比较有技巧地解决这个问题,不要再发生什么伤感情的事情。因为我们还是离不开的。[/FONT]

[FONT=宋体]我希望现在还在发生的一些外面的小摩擦尽快地平息,通过时间来淡化。肯定会有心理阴影,这是不可否认的。我希望时间能尽快消除这个阴影。[/FONT]

[FONT=宋体]过去吧,这些事情,尽快地过去吧。[/FONT]

8:24 PM | Add a comment | Permalink | Blog it | 日有所记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