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次看到这篇文章,就觉得上海的那种“风花雪月“神韵就浮现在眼前了,这是一种诱人的魅力。
对所有人,尤其是那些还没有来加拿大的上海朋友,记住上海的繁荣和生活的五彩情调吧,在加拿大这里,你找不到了,因为那是上海最独特的韵味!
慢慢看吧!让这种可能你已经习以为常的生活情调,慢慢地融入心扉吧。在加拿大,在这里的满天风雪中,你还可以细细地回味!把这种带着一丝苦涩的甜美回忆去冲淡那冰雪的寒冷吧!
――――――――――――
------ 在上海逛街 --------
淮海路100岁了。不过,这是条越活越年轻的马路,许多地方焕然一新:街心花园、法国梧桐,还有雁荡路上的露天咖啡馆。淮海路号称有浓厚的海派情调。
从西藏路开始往西走,淮海路的时尚购物才算真正地开始了。淮海东路有一百货大楼群,上海广场、香港广场等,业绩都是平平,比较热闹的是太平洋百货,俗称"淮太"的。即便是开张不久的连卡佛,业绩也只是正在进行中,离进行到底差远了。百盛购物中心是淮海中路上值得一去的大楼,因为它的平易近人。首先,百盛店里的服饰品牌以中档为主,价格上便让人容易接受;其次,百盛打折大倾销的商品也十分实在,货品充足,种类也多,决不像有些打折,其实只有寥寥几件式样不怎么样的滞销衣服顶着个空架子。可以把百盛比作小家碧玉,在里面买衣服,一定是有品牌的,而这品牌又不是高得不可接近,是十分贴心的。
淮海路的时装购物差不多是到美美百货为止。美美百货是贵族商店,其中有不少百分百的世界顶级名牌服装,淮海路因为有了它才尊贵无比。一般老百姓根本没有可能消费美美百货的天价衣服,但它也每年有两次季节性打折。只不过,折扣虽低,因为底价的关系,价格依然不菲。最要命的是,除了Gucci、Prada这样极端时髦的牌子,一般世界名牌都很保守,服装看上去是蛮老气的,日常生活中的可穿性不强,并不合赶潮流人的脾气。
华亭路就在美美百货的边上。美美百货里有什么牌子,华亭路就照样有什么牌子的衣服卖,当然是仿冒货。但这些仿冒货的式样和面料有不少挺能乱真的,价格低得也够可以,一般一两百块钱在华亭路已经是天价了。此中比较厉害的一次大仿冒是假的Prada包。因为所谓真品也就是用十分廉价的尼龙面料做成,所以,仿造起来很方便,一时铺天盖地都是的。这样的仿冒许多国家都有,据说,Prada因此而停止生产它的真货。也有人并不愿意背着个伪世界名牌满地走,所以华亭路的商贩也提供把包袋上的假商标擦去的服务。兜华亭路绝对是一次发现之旅,这是一个应有尽有的地方,号称上海的时髦集散地。东西多了,自然鱼龙混杂。这指的是有不少真正的世界名牌也躺在露天的小摊上,这些真货多半是服装厂定单以外的货,不知通过什么渠道就流落在此,而后被一些火眼金睛的人欢天喜地地买回家。
石门路的最大特色是外贸服装多。在南京路附近的小店里,能买到二十块钱左右的服装,还是外转内销的。而在延安路到长乐路一带的小店也极有特色,是一些前店后工场的服装店,所以在这里买衣服可以很方便地修改,虽不是度身定做,可也有差不多的意思了。
南京路一般的店照顾外地游客的口味,卖的是极大众的衣服。有一家服装店门口,摆了一溜的模特架,上面套着涤纶的裤子,叫人以为回到了80年代。
市百一店的东楼、西楼很典型地反映了南京路的购物特色:上海人、外地人各逛各的。普通来说,西楼亦即老楼的外地顾客多一些,而东楼则是上海小女孩的天下。南京路上档次的百货店,刚好合了业内人盛传的日本人的货在上海做得比较成*的说法。一家是南京东路上的伊都锦,另一家是南京西路的梅陇镇伊势丹。伊都锦正在步行街内,其实是稍稍吃了亏的,因为交通不方便。至少,打的不能直接到门口,买了东西更是只能大包小包自己拎着走。相对来说,伊势丹则好多了。伊势丹可能是白领丽人最爱光顾的百货大楼了,因为店堂明亮,购物环境也十分宽松,店员的服务态度也刚刚好。伊势丹对进店的品牌控制得很严格,服装不针对小女生。生意上,并不依靠太多的打折来促销,这也是伊势丹显得较高档的原因。
陕西路的最大特色还是鞋子。在长乐路附近,已小有规模地集合了一批鞋店。不要小看这些门面不招摇、铺子也不大的店,其中也有一等一的国外名牌鞋,大约两三百元就可以买下。如果你不耐烦一家一家小店沙里淘金式地购物。那么陕西路和新乐路口的嘉仕、迪士两家鞋店足够让赶时髦的你看得弹眼落睛。式样极新,品种丰富,价位适中,使这两家店吸引了最酷一族,平时生意很火爆。店家也牛气十足,一般顾客买一两双鞋子并不放在眼里,也不容易讨价还价。虽然,店里的靓鞋并不是什么有名有姓的牌子,但店家蛮正宗地给你保修单,还是买得比较放心的。
中装的流行已有时日,所以沪上出现一批中式服装店也是意料之中的,这些店在茂名路、长乐路一带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有些店,比如"花嫁",老外们都赞不绝口的。这些中装店,固然是应潮流而生,但也暗示了新流行。因为这些店里的衣服,多半要订做才比较合身,注重度身定制、注重品质和独一无二的高级制衣店恐怕会诞生于其中。
在仙霞路地区的安龙路上有家小巧玲珑的服饰店:"漫漫",三十来个平方,布置得很简洁而精致。主要经营韩国服饰,架子上一溜衣服,随手翻了翻,少见有重复的,大都是单件。老板蔡漫小姐说,她从韩国进货,从不批量,最多两件。这倒迎合了女人们的虚荣,女人最忌有人穿同自己一样的衣服,如此便不能鹤立鸡群了。蔡小姐很年轻,但她对时装是颇有研究的,她在深圳呆过几年,干的也是服装。到了上海,选择这个地段,是很有前瞻眼光的。初来,这里还荒芜,未成气候。如今已很繁荣了,到了夜晚,灯光一片,车水马龙,风景独好。而且也冒出了十来家时装店,规模不大,大都?quot;漫漫"小,而且走的是低层次路线。对此,蔡小姐有不同看法,她以为,低档次的服装似乎合算,但只能穿一个季节,好的服装,可以穿上三五年,即使放在衣橱,闲时翻翻,也很赏心悦目的。蔡小姐崇尚的颜色是:灰、黑、米黄,这是永远不会落伍的色彩。
徐家汇太平洋无疑是最红火的,它也称得上是最拥挤的百货大楼,一年四季都在打折,加上累积消费金额大赠送,"徐太"里的东西比较时髦,又时髦又有利可图。"徐太"多少对周围的百货商店造成了阴影。六百和汇联走平民路线,东方商厦搞精品特色,?quot;徐太"的冲突并不大,而汇金、港汇则是实打实的竞争对手。汇金的打折比较实惠,有些牌子太平洋并没有,值得一逛。港汇则提出"休闲购物"的概念,是购物、娱乐、饮食综合性非常强的商场。内里的富安百货,环境也很不错,可惜位置太隐蔽了,不容易受人青睐。至于华山路上的新路达,则让出一大块地盘做吉买盛超市,可见原先的生意也不是很旺。
香港名店街和迪美是十足的小妖的街:古灵精怪的饰品、稀奇古怪的鞋包,还有满是花边珠片的小衣服,整个就是新新人类的酷妹穿的。它的特色是,由香港名店街越往迪美走,衣服就越显得妖而妩媚。直到迪美,简直就是新生代小美眉服饰店的迷宫。那里的每一家店都有很绝的店名,?quot;新人类鞋店"、"美丽传说"什么的,有家的名字叫"地狱",而它相邻的店则叫"天堂"。有意思的是,很有名的"沈记靓汤"在那儿也有一个名字相似的"姊妹"店,叫做"沈记靓衣"。这些店里有的是炫美的衣服,绝对是最流行最粉色最紧身最靓丽的。加上名店街里有许多化妆品店、香水店,浓浓的脂粉气简直把这个地下卖场浸透了。在这儿买衣服的多半是非常年轻的少男少女,刚好是酷爱蹦迪的年龄,有种种奇怪的欲望要表达自己的前卫。这和华亭路不同。华亭路上有不少老外,来自世界各地的都有,而此地则几乎从没有洋人出现过。多半是因为它太年轻了,它的风格是哈日族、哈韩族们喜欢的。
对所有人,尤其是那些还没有来加拿大的上海朋友,记住上海的繁荣和生活的五彩情调吧,在加拿大这里,你找不到了,因为那是上海最独特的韵味!
慢慢看吧!让这种可能你已经习以为常的生活情调,慢慢地融入心扉吧。在加拿大,在这里的满天风雪中,你还可以细细地回味!把这种带着一丝苦涩的甜美回忆去冲淡那冰雪的寒冷吧!
――――――――――――
------ 在上海逛街 --------
淮海路100岁了。不过,这是条越活越年轻的马路,许多地方焕然一新:街心花园、法国梧桐,还有雁荡路上的露天咖啡馆。淮海路号称有浓厚的海派情调。
从西藏路开始往西走,淮海路的时尚购物才算真正地开始了。淮海东路有一百货大楼群,上海广场、香港广场等,业绩都是平平,比较热闹的是太平洋百货,俗称"淮太"的。即便是开张不久的连卡佛,业绩也只是正在进行中,离进行到底差远了。百盛购物中心是淮海中路上值得一去的大楼,因为它的平易近人。首先,百盛店里的服饰品牌以中档为主,价格上便让人容易接受;其次,百盛打折大倾销的商品也十分实在,货品充足,种类也多,决不像有些打折,其实只有寥寥几件式样不怎么样的滞销衣服顶着个空架子。可以把百盛比作小家碧玉,在里面买衣服,一定是有品牌的,而这品牌又不是高得不可接近,是十分贴心的。
淮海路的时装购物差不多是到美美百货为止。美美百货是贵族商店,其中有不少百分百的世界顶级名牌服装,淮海路因为有了它才尊贵无比。一般老百姓根本没有可能消费美美百货的天价衣服,但它也每年有两次季节性打折。只不过,折扣虽低,因为底价的关系,价格依然不菲。最要命的是,除了Gucci、Prada这样极端时髦的牌子,一般世界名牌都很保守,服装看上去是蛮老气的,日常生活中的可穿性不强,并不合赶潮流人的脾气。
华亭路就在美美百货的边上。美美百货里有什么牌子,华亭路就照样有什么牌子的衣服卖,当然是仿冒货。但这些仿冒货的式样和面料有不少挺能乱真的,价格低得也够可以,一般一两百块钱在华亭路已经是天价了。此中比较厉害的一次大仿冒是假的Prada包。因为所谓真品也就是用十分廉价的尼龙面料做成,所以,仿造起来很方便,一时铺天盖地都是的。这样的仿冒许多国家都有,据说,Prada因此而停止生产它的真货。也有人并不愿意背着个伪世界名牌满地走,所以华亭路的商贩也提供把包袋上的假商标擦去的服务。兜华亭路绝对是一次发现之旅,这是一个应有尽有的地方,号称上海的时髦集散地。东西多了,自然鱼龙混杂。这指的是有不少真正的世界名牌也躺在露天的小摊上,这些真货多半是服装厂定单以外的货,不知通过什么渠道就流落在此,而后被一些火眼金睛的人欢天喜地地买回家。
石门路的最大特色是外贸服装多。在南京路附近的小店里,能买到二十块钱左右的服装,还是外转内销的。而在延安路到长乐路一带的小店也极有特色,是一些前店后工场的服装店,所以在这里买衣服可以很方便地修改,虽不是度身定做,可也有差不多的意思了。
南京路一般的店照顾外地游客的口味,卖的是极大众的衣服。有一家服装店门口,摆了一溜的模特架,上面套着涤纶的裤子,叫人以为回到了80年代。
市百一店的东楼、西楼很典型地反映了南京路的购物特色:上海人、外地人各逛各的。普通来说,西楼亦即老楼的外地顾客多一些,而东楼则是上海小女孩的天下。南京路上档次的百货店,刚好合了业内人盛传的日本人的货在上海做得比较成*的说法。一家是南京东路上的伊都锦,另一家是南京西路的梅陇镇伊势丹。伊都锦正在步行街内,其实是稍稍吃了亏的,因为交通不方便。至少,打的不能直接到门口,买了东西更是只能大包小包自己拎着走。相对来说,伊势丹则好多了。伊势丹可能是白领丽人最爱光顾的百货大楼了,因为店堂明亮,购物环境也十分宽松,店员的服务态度也刚刚好。伊势丹对进店的品牌控制得很严格,服装不针对小女生。生意上,并不依靠太多的打折来促销,这也是伊势丹显得较高档的原因。
陕西路的最大特色还是鞋子。在长乐路附近,已小有规模地集合了一批鞋店。不要小看这些门面不招摇、铺子也不大的店,其中也有一等一的国外名牌鞋,大约两三百元就可以买下。如果你不耐烦一家一家小店沙里淘金式地购物。那么陕西路和新乐路口的嘉仕、迪士两家鞋店足够让赶时髦的你看得弹眼落睛。式样极新,品种丰富,价位适中,使这两家店吸引了最酷一族,平时生意很火爆。店家也牛气十足,一般顾客买一两双鞋子并不放在眼里,也不容易讨价还价。虽然,店里的靓鞋并不是什么有名有姓的牌子,但店家蛮正宗地给你保修单,还是买得比较放心的。
中装的流行已有时日,所以沪上出现一批中式服装店也是意料之中的,这些店在茂名路、长乐路一带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有些店,比如"花嫁",老外们都赞不绝口的。这些中装店,固然是应潮流而生,但也暗示了新流行。因为这些店里的衣服,多半要订做才比较合身,注重度身定制、注重品质和独一无二的高级制衣店恐怕会诞生于其中。
在仙霞路地区的安龙路上有家小巧玲珑的服饰店:"漫漫",三十来个平方,布置得很简洁而精致。主要经营韩国服饰,架子上一溜衣服,随手翻了翻,少见有重复的,大都是单件。老板蔡漫小姐说,她从韩国进货,从不批量,最多两件。这倒迎合了女人们的虚荣,女人最忌有人穿同自己一样的衣服,如此便不能鹤立鸡群了。蔡小姐很年轻,但她对时装是颇有研究的,她在深圳呆过几年,干的也是服装。到了上海,选择这个地段,是很有前瞻眼光的。初来,这里还荒芜,未成气候。如今已很繁荣了,到了夜晚,灯光一片,车水马龙,风景独好。而且也冒出了十来家时装店,规模不大,大都?quot;漫漫"小,而且走的是低层次路线。对此,蔡小姐有不同看法,她以为,低档次的服装似乎合算,但只能穿一个季节,好的服装,可以穿上三五年,即使放在衣橱,闲时翻翻,也很赏心悦目的。蔡小姐崇尚的颜色是:灰、黑、米黄,这是永远不会落伍的色彩。
徐家汇太平洋无疑是最红火的,它也称得上是最拥挤的百货大楼,一年四季都在打折,加上累积消费金额大赠送,"徐太"里的东西比较时髦,又时髦又有利可图。"徐太"多少对周围的百货商店造成了阴影。六百和汇联走平民路线,东方商厦搞精品特色,?quot;徐太"的冲突并不大,而汇金、港汇则是实打实的竞争对手。汇金的打折比较实惠,有些牌子太平洋并没有,值得一逛。港汇则提出"休闲购物"的概念,是购物、娱乐、饮食综合性非常强的商场。内里的富安百货,环境也很不错,可惜位置太隐蔽了,不容易受人青睐。至于华山路上的新路达,则让出一大块地盘做吉买盛超市,可见原先的生意也不是很旺。
香港名店街和迪美是十足的小妖的街:古灵精怪的饰品、稀奇古怪的鞋包,还有满是花边珠片的小衣服,整个就是新新人类的酷妹穿的。它的特色是,由香港名店街越往迪美走,衣服就越显得妖而妩媚。直到迪美,简直就是新生代小美眉服饰店的迷宫。那里的每一家店都有很绝的店名,?quot;新人类鞋店"、"美丽传说"什么的,有家的名字叫"地狱",而它相邻的店则叫"天堂"。有意思的是,很有名的"沈记靓汤"在那儿也有一个名字相似的"姊妹"店,叫做"沈记靓衣"。这些店里有的是炫美的衣服,绝对是最流行最粉色最紧身最靓丽的。加上名店街里有许多化妆品店、香水店,浓浓的脂粉气简直把这个地下卖场浸透了。在这儿买衣服的多半是非常年轻的少男少女,刚好是酷爱蹦迪的年龄,有种种奇怪的欲望要表达自己的前卫。这和华亭路不同。华亭路上有不少老外,来自世界各地的都有,而此地则几乎从没有洋人出现过。多半是因为它太年轻了,它的风格是哈日族、哈韩族们喜欢的。